印度絕色美後,獨寵一生,19年生14子女,傾其所有建愛情陵墓!
文|田田說史
作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的泰姬陵,堪稱印度穆斯林建築藝術中的瑰寶,這座建築奇蹟也成為印度的經典代表之一,成為人們到訪印度的必去景點。大多數人只知泰姬陵的壯美,卻不知其背後因愛情而生,也因愛情讓泰姬陵的生命光彩得以續寫。
愛情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皇帝沙賈汗和她的妻子阿姬曼·芭奴。阿姬曼·芭奴是一個來自波斯的女子,很小的時候就跟隨者家人遷居到印度,她的父親十分有遠見卓識,深受皇帝的重用,受封為大臣,天生麗質的阿姬曼·芭奴不僅聰慧善良,又多才多藝,在長輩的介紹下,與當時的太子沙賈汗結為夫妻。
皇帝去世後,沙賈汗繼承王位,阿姬曼·芭奴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后,婚後的沙賈汗對阿姬曼·芭奴十分的寵愛,儘管當時社會盛行一夫多妻,他卻從未娶過他人,上位之後的沙賈汗一心想擴大領土,常年徵戰沙場,不管在何處,阿姬曼·芭奴總是陪伴在沙賈汗的身邊,因為阿姬曼·芭奴的存在,沙賈汗更是戰無不勝。
然而,自古紅顏多薄命,這位入宮19年,還不到40歲的皇后在生第15給孩子時難產而死,傷心欲絕的沙賈汗一夜白了頭,為了寄託思念妻子的心情,沙賈汗動用王室特權,耗時22年,幾乎傾盡國庫為愛妻修築了泰姬陵,只為能看到泰姬陵時回想起她們曾經在一起時的歲月。
在泰姬陵建成之後,此時的沙賈汗已經被迫退位,被軟禁起來,生活毫無起色的沙賈汗在見到泰姬陵時還是露出久違的笑容,晚年的沙賈汗更是靠眺望泰姬陵度日,他也囑託後人,死後與阿姬曼·芭奴一起安葬在泰姬陵。所以這樣看來,泰姬陵不光是建築史上的經典傑作,更是一座雄偉的愛情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