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灣石湖港海域:中華白海豚重現石湖港戲水

2021-01-08 廈門網

  中華白海豚重現石湖港戲水

  泉州灣石湖港海域,村民拍下手機視頻;專家確認為中華白海豚,或為雄性

  東南網3月11日訊(石獅日報記者林恩炳蘭良增)「白海豚又回石湖了,幾十年沒見了。」3月8日,蚶江石漁村民郭先生在石湖港區卸貨時,幸運地拍下了中華白海豚戲水石湖內海的場景。消息甫出,令人驚喜。昨日,該段視頻經廈門海洋珍稀物種保護區管理辦公室主任辛建軍鑑別,確認為中華白海豚,或為雄性偏老年個體。

  這段視頻僅有數秒,但從畫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頭白海豚正在海面上暢遊,躍出海面,瞬間又潛入海中,並發出歡快的嬰兒般的叫聲,不遠處即為石湖港塔吊。視頻拍攝者石漁村民郭先生,拍攝時間為3月8日下午5時許。據其介紹,當時他正在貨船上裝卸貨物,距離輪船10多米處一隻中華白海豚在海裡戲水,整個過程約30分鐘。

  「早年出海捕魚,在外海常看到白海豚,一群一群地跟著船跑;但在石湖近海出現,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現年60歲的郭先生感到十分幸運,「除了3月8日下午,3月9日上午有工人在石湖港也看到了這隻白海豚」。

  早年,中華白海豚每年3至5月交配季節洄遊至泉州灣,閩港臺漁民稱之為「媽祖魚」,作為海神敬奉,相傳能見到中華白海豚是有「福氣」的。近年來,泉州的深海海域曾出現過白海豚,但在淺海灣出現則相對罕見。去年3月初,白海豚曾出現在泉州石井內海,有報導稱「白海豚在該海域或已消失30年」。

  昨日上午,記者就此事向石獅海洋與漁業部門求證,工作人員表示已看到這條視頻,初步判斷其確為中華白海豚,出現在石湖內海現今確屬罕見。昨日中午,記者將此段視頻傳給廈門海洋珍稀物種保護區管理辦公室主任辛建軍鑑別。辛主任表示,「可喜可賀,確是中華白海豚,屬偏老年個體,或為雄性,成體一般為2.3米至2.5米」。

  辛主任進一步介紹說,白海豚本來就是生活在近岸的,特別喜歡有淡水江河出海口的海域、鹽度低一點的內灣。但這些年出現在泉州灣確實比較少見。「中華白海豚的出現,與該海域餌料及環境變化有關;一兩次個體的出現,並無法進行評價,若是群體性地多次出現,則說明該海域海洋生態環境非常好。」辛主任說。

  近年來,泉州、石獅不斷加大近岸海域、小流域綜合整治及海漂垃圾治理專項行動,泉州灣海域生態環境持續得到好轉。此番,中華白海豚光臨石湖港,看來,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白海豚小百科:中華白海豚又名印度太平洋駝背豚,屬哺乳動物鯨豚品種,主要分布於亞熱帶河口、內灣、珠江口和廈門九龍江口,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白海豚的壽命一般為30至40年,其珍貴程度與大熊貓齊名,有「海中國寶」之稱,是我國僅有的兩種列為珍稀瀕危一級保護的海洋動物之一(另一種是俗稱「美人魚」的儒艮)。白海豚對海洋水質環境十分敏感,被環保學家視為衡量海洋生態環境的活指標。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中華白海豚再現泉州灣 閩港臺漁民稱之為「媽祖魚」
    ­  10日上午9點多,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的工作人員蘇先生,在泉州灣跨海大橋附近拍攝到了中華白海豚。那麼中華白海豚為什麼會出現在泉州灣?中華白海豚是否曾「光顧」過晉江呢?­  早年,中華白海豚每年3至5月交配季節,洄遊至泉州灣,閩港臺漁民稱之為「媽祖魚」,相傳能見到中華白海豚是有「福氣」的。
  • 中華白海豚現身東方海域
    原標題:中華白海豚現身東方海域 中科院深海所科研團隊記錄「精靈」時刻 近幾年來,這群中華白海豚在瓊南一帶海域頻繁出沒,代表著該區域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優越。 視頻中,先是兩三頭白海豚浮現,白色的身影在碧藍的大海中十分搶眼。很快,海水之下又躍出七八頭白海豚,爭相聚攏一處。緊接著,遠處還有多頭白海豚以及數頭黑白相間的海豚在向前疾遊。
  • 100多頭中華白海豚出沒湛江海域,其中有一隻粉色的老海豚
    100多頭中華白海豚出沒湛江海域,其中有一隻粉色的老海豚 羊城晚報•羊城派 2020-05-09 11:41
  • 泉州圍頭灣海域發現白海豚
    閩南網4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通訊員 徐建偉)泉州圍頭灣海域出現白海豚!今天早上9點,泉州海事局南安海事處在圍頭灣石井泉金客運碼頭附近水域海上巡航時,發現至少2隻白海豚。這一幕被執法人員用手機拍了下來。
  • 多隻中華白海豚現身昌江海域,數量稀少極珍貴
    經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深海所」)專家確認,這些海豚為中華白海豚,因數量稀少,被稱為海洋中的「大熊貓」,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今年3月10日,海口海警局在瓊州海峽海域開展日常海上巡邏過程中,發現近70隻海豚躍出海面,場面特別震撼。今年3月22日,三沙衛視記者乘衝鋒舟前往七連嶼採訪途中,在永興島附近海域偶遇一群成群結隊戲水的海豚。在和煦的陽光下,一隻只灰色的海豚排成幾列,相繼躍出海面,劃出一道道整齊劃一的弧線。
  • 圖文:中華白海豚定居北海海域
    中華白海豚  中新社北海十一月二十六日電 廣西北海市近年來加大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力度,海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海洋珍稀哺乳動物中華白海豚種群近日頻頻出現在北海海域。  據廣西北海市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鄧超冰稱,在北海加強對海洋動物保護之後,這兩年來中華白海豚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已有一定數量的中華白海豚在北海附近海域定居繁殖。
  • 這片海域仍是中華白海豚的家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處處為環保讓路 這片海域仍是中華白海豚的家深圳新聞網訊 港珠澳大橋的走線,橫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的家鄉。
  • 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成為中華白海豚的樂園
    據欽州中華白海豚研究與保護中心科研人員監測,欽州三娘灣海域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逐年增長,從最初不到100隻,目前已達到280隻左右,根據種群年齡結構進行判斷,這是一個年輕、健康、有希望的種群。(趙一攝/光明圖片)
  • 中華白海豚連續6天現身廈門海域
    ■周清拍攝到的白海豚。■資料圖。最近,我市小嶝、土嶼、東渡等多個海域出現了白海豚頻繁出沒的美麗情景。昨天,廈門海洋保護區小嶝監測站觀測員許振作說,2月24日至29日,白海豚連續6天出現在小嶝海域。這是小嶝設立監測站7年來的首次,反映出我市海洋生態環境日益變好。
  • 白海豚「一家三口」廈門海域戲水引圍觀
    昨日在演武大橋附近海域,三隻海豚嬉戲,圖為其中兩隻。(朱倩倩 攝)臺海網7月16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上午9時許,有市民稱在鼓浪嶼鄭成功石雕像與世紀中心大廈間的海域中看到了3隻中華白海豚,2大1小在寬闊的海面上歡騰嬉戲,引得圍觀群眾歡呼連連。「快看,那是白海豚嗎?」昨日上午9點多,世紀中心大廈9層的一間辦公室裡傳出一聲驚呼,在大廈上班的林先生聞聲看去,窗外,演武大橋附近的蔚藍海面上,幾抹靈活的淺色身影在浪花間騰躍。
  •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12月12日,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與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海域鯨豚船隻調查發現最大中華白海豚群。當天共發現中華白海豚種群5群次,最大群頭數30頭次。這是近三年鯨豚調查發現最多的一天。
  • 雲霄再現中華白海豚蹤跡~
    日前,在雲霄縣漳江口石礬塔附近,有漁民發現:一對中華白海豚常常在這片海域嬉戲覓食。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漳江口紅樹林管理局,立即聯合雲霄縣海洋與漁業局,趕到現場,進行查證。通過蹲點監測和小型無人航拍,工作人員地驚喜發現:在雲霄縣漳江口石礬塔海域附近,確實有一對體型較大的中華白海豚戲水覓食。
  • 高齡中華白海豚媽媽在廈門海域「遛娃」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廈門海域觀測到中華白海豚母子同遊景象。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人民網廈門6月9日電(陳博)近日,據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消息,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隊伍在廈門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測到一對中華白海豚母子海中嬉戲畫面,這是中華白海豚幼崽2020年首次在廈門海域現身。  據悉,本次觀測到的中華白海豚媽媽是廈門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人」之一的「大白」。
  • 中華白海豚又出現在寧德海域!有視頻,快來看看!
    近年來,隨著寧德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也更加鍾愛寧德海域。  8月26日下午4點左右,在霞浦沙江海域,多隻白海豚突然越過水麵!  當天,沙江鎮幹部深入沙江海域實地查看海蠣改造整改情況,並對沙江、竹江村海域內白色泡沫進行執法清理整治。
  • 海南島西南海域中華白海豚棲息地聲景研究獲進展
    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為「易危」級別,具有極高的科研和保護價值。中華白海豚作為一種近岸分布的小型齒鯨,極易受到棲息地水聲環境的影響。海南島西南海域是最新發現的中華白海豚的熱帶棲息地,可能具有不同於其他棲息地的水聲環境特性。
  • 中華白海豚頻現廈門海域覓食嬉戲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中華白海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是檢驗海洋生態的活指標。最近,隨著中華白海豚繁育期即將到來,在福建廈門附近海域,市民頻頻發現中華白海豚集體覓食、追逐的身影。
  • 獨家| 近日,成群結隊的中華白海豚再次驚現霞浦海域!
    那人說:近日,成群結隊的中華白海豚再次驚現霞浦海域!近幾日,中華白海豚成群在海裡遊蕩跳躍的視頻在霞浦不少人的朋友圈瘋傳。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數十隻白海豚成群結隊的在霞浦海域遊蕩,時而調皮的跳躍著,在海面上濺起水花,狀態十分歡暢愉悅。以上視頻源自霞浦某網友朋友圈。
  • 北海銀灘近岸海域現中華白海豚,十分可愛
    真羨慕當時能看到的小夥伴,這真的是很罕見,中華白海豚的出現,也說明了附近海域被保護得很好,因為中華白海豚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希望大家一起來保護它們,不要傷害它們。
  • 新加坡海域現粉色海豚,網友熱評:是中華白海豚
    新加坡南部海域發現那個討人喜的海豚了!」,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身體是呈深灰色的,年輕時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Stephen上載的照片顯示,海豚呈粉紅色,可能已是成年的中華白海豚。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中國東南部沿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 白海豚廈門海域「遛娃」
    與朱女士同船的王先生說,就是間隔太遠了,不便判斷這海豚是什麼品種,若真的是中華白海豚就太幸運了,因為在閩南,白海豚又被叫作「媽祖魚」,是幸運的象徵。  專家判斷  是一隻中華白海豚帶著寶寶  那麼,朱女士當天看到的海豚是中華白海豚嗎?記者聯繫上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