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可以無視鳥類利益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1-01-08 澎湃新聞
攝影可以無視鳥類利益嗎?

2020-12-14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年前的一個夏日,我在圓明園拍攝荷花時,取景器裡一道豔麗的孔雀藍一閃而過,瞬間「撞」進我腦中,久久無法抹去。從那時起,我迷上了用相機記錄美麗的翠鳥。2年後,我加入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開始用影像的力量保護鳥類。

普通翠鳥 徐永春攝

長期以來,許多拍鳥愛好者都追求「近」,為拍到滿意的照片而強行追逐鳥、幹擾鳥,甚至不惜傷害鳥,還出現了捕捉野生鳥類關進「鳥棚」供人拍攝的惡劣違法行為。

針對這類現象,10年來,我寫了不少關於生態攝影理念的文章。在文章中,我批評了諸如無底線誘拍鳥類等違反生態攝影規範的行為,提出愛護野生動物是拍攝出美麗圖片的前提條件,也是自然生態攝影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因為我相信,只有在自然狀態下的鳥兒才是最美的。2013年,作為主要作者,我參與撰寫了《野生鳥類攝影手冊》一書,出版後深受歡迎。

9月的內蒙古克什克騰草原,機械化收割後掉落的麥粒,成了蓑羽鶴集結遷徙前的理想覓食場所 徐永春攝

在拍攝鳥類的過程中,我也遇到過受傷的鳥。2016年3月8日,我在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白音敖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完成工作後,準備拍攝馬鹿、狍子等野生動物。那年積雪特別深,被剷除的積雪在路兩邊堆成了高高的雪牆。就在雪牆後,我們發現了一隻禿鷲亞成鳥,安靜地站在距我們不到10米的地方。我們謹慎地向前走了5米,它才勉強移動一下。於是,我們斷定它受傷了。

為了緩解它的緊張情緒,避免應激反應加重傷情,我們就趴在與它相距2米的雪地上,過了半小時才把它抱住。當時,它的胸前和雙翅都在流血。我們當即改變行程,將它緊急送往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接到消息的工作人員已經做好準備,等候接收。看到這隻小生命得到了專業的安置,還吃了些食物,慢慢放鬆下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近年來,從事鳥類攝影的人與日俱增,拍攝水平參差不齊,拍攝目的也不盡相同。我們越發感到,制定一個野生鳥類拍攝者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對保護野生鳥類非常重要。

於是,我與其他兩位觀鳥界權威人士共同起草了《中國野生鳥類拍攝行為規範倡議》,於2018年2月8日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林業生態攝影協會等機構聯合發布。我們呼籲,鳥類利益高於攝影,當攝影需求會導致鳥受傷、棄巢、影響育雛等情形時,應立刻停止攝影。

河北省康保縣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遺鷗 徐永春攝

這些年,在網絡平臺用影像傳達保護鳥類的理念、鞭笞害鳥行為、進行鳥類科普已經成為我的習慣。令人欣慰的是,許多網友看到我的生態攝影作品後,改變了過去錯誤的拍攝觀念和行為,許多不懂鳥的朋友開始去了解鳥、愛護鳥,我想,這就是我拍攝生涯最大的收穫。

內蒙古克什克騰草原上的蓑羽鶴 徐永春攝

內蒙古遷徙中的達烏裡寒鴉 徐永春攝

紅腹錦雞 徐永春攝

大鴇

END

來源:光明日報

記者:徐永春

美編:萊克

監製:源之緣

聲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三江源國家公園

長按識別二維碼

原標題:《攝影可以無視鳥類利益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