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因組研究:所有現代家驢至少在6000年前有一個共同祖先

2020-12-09 中工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中國科研團隊的一篇遺傳學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通過一項基因組測序分析揭示了驢的馴化過程,全基因組數據表明,所有現代家驢至少在6000年前有一個共同祖先。

這項研究還顯示,在所有野生驢、馬以及它們的一些馴化同類中發現的祖傳暗褐色毛色是由同一基因造成。

該論文指出,雖然驢子在許多人類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很難確定它們最初被馴化的確切地點,一部分原因是它們在考古和歷史記錄中不如馬和駱駝突出。與許多馴化動物一樣,驢和馬與它們的野生祖先相比,擁有更多樣的毛色和紋理。3種野驢(西藏野驢、亞洲野驢和索馬利亞野驢)和蒙古的普氏野馬都有暗褐色毛色,它們整體為灰色或棕褐色的毛色,一些身體區域顏色較深。

論文通訊作者、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仲躋峰研究員及其同事通過分析3個種(家驢、非洲野驢和亞洲野驢)126頭家驢和7頭野驢的基因組,獲得的全基因組數據表明,所有現代家驢至少在6000年前有一個共同祖先,這比基於母系遺傳線粒體DNA估計的年代要近得多。

除了證實家驢在非洲有1-2個起源外,論文作者還發現,像馬一樣,家驢的雄性祖先比雌性祖先少,表明存在利用有限數量種驢進行繁殖的行為。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讓驢和馬呈暗褐色的是同一個基因TBX3,而且和馬一樣,在非暗褐色(黑色或慄色)的家驢中,TBX3基因有一部分被刪除。

仲躋峰研究員通過網絡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表論文的研究成果為釐清家驢的馴化與遷移歷史提供了重要證據,為馬屬動物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及家驢基因組育種和遺傳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在此次研究成果基礎上,科研團隊後續將以高質量參考基因組為基礎,挖掘家驢的優良遺傳資源,培育生產性能優良的德州驢新品系。

編輯:高衝

相關焦點

  • 最新基因組研究:所有現代家驢至少在6000年前有一個共同祖先
    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中國科研團隊的一篇遺傳學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通過一項基因組測序分析揭示了驢的馴化過程,全基因組數據表明,所有現代家驢至少在6000年前有一個共同祖先。
  • 人類和鴨嘴獸有共同祖先 現生哺乳動物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首次...
    光明生物圈【人類和鴨嘴獸有共同祖先 現生哺乳動物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首次成功構建】中外科學家攜手合作,以鴨嘴獸、針鼴等哺乳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為基礎,通過比較人、有袋類動物、鳥和爬行動物等多種動物基因組數據,首次成功構建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
  • 最新研究:澳大利亞野狗的祖先是中國南方家犬
    澳洲野犬是9000年前由中國古代人類遷移帶到澳大利亞的。澳洲野犬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野生動物,但它卻不是這裡的原生物種。澳洲與其他大陸不接壤,外來物種只可能是人類遷移活動時攜帶過去的。澳洲野犬的祖先到達澳大利亞後,有一部分脫離了人類控制,重回野生環境,已經經過了至少5000年的野化。
  • 現生哺乳動物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構建成功
    本報北京1月7日凌晨電(記者張蕾)中外科學家攜手合作,以鴨嘴獸、針鼴等哺乳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為基礎,通過比較人、有袋類動物、鳥和爬行動物等多種動物基因組數據,首次成功構建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相關成果發表在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最新上線的《自然》學術期刊。
  • 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首次「出爐」!中外科學家共同完成
    封面新聞記者 姚箬君1月7日,封面新聞記者獲悉,近日,中外科學家共同合作,首次成功構建出了包括人在內的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已發表於英國著名的《自然》雜誌。該成果是以該研究團隊獲得的鴨嘴獸、針鼴等哺乳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為基礎,比較人、有袋類動物、鳥和爬行動物等多種動物的基因組數據,最終追根溯源,獲得了距今大約1.8億年前的早期哺乳動物祖先的基因組演化信息。(圖由周暘等繪)「我們這次構建出的哺乳動物祖先序列對於理解包括人在內的哺乳類如何發生輻射性的適應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
  • 跨越1.8億年構建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 Nature發表論文...
    人類和鴨嘴獸有著共同祖先,為何獨立演化出了不同的性染色體系統?記者今日獲悉,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近日聯合中外多國科學家,繪製出鴨嘴獸和針鼴的高質量基因組,並據此與人、有袋類動物、鳥類和爬行類等多種動物基因組進行比較追溯,最終跨越1.8億年,首次成功構建了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相關成果已於北京時間1月7日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
  • 至少在9500年前,人類就使用雪橇犬在北極地區長途運輸物資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刊發的論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科學家發現,9500年前生活在北極地區的人類已經開始使用雪橇犬長途運輸物資,現代雪橇犬的共同祖先就是將近1萬年前的西伯利亞雪橇犬。據報導,包括哈斯奇、阿拉斯加馬拉穆特犬和格陵蘭犬等犬種在內的雪橇犬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犬種,其進化史一直是科學懸疑。現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基因組檢測,揭示了現代雪橇犬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將近1萬年前的西伯利亞雪橇犬。
  • Nature:中外科學家首次重建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7日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1月7日,Nature刊發了一項重磅研究成果: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中外多國科學家,首次成功構建出了包括人在內的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
  • 1.8億年前,哺乳動物祖先曾有60條染色體
    中外科學家首次成功構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   1.8億年前,哺乳動物祖先曾有60條染色體針鼴 (Ken Hur ley供圖)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日前發表了一項中外科學家共同合作的成果,他們首次成功構建出了包括人在內的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
  • 尋找我們共同的祖先:哺乳動物演化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1月7日凌晨,《自然》發表了哺乳動物演化研究中的突破性進展,科學家們獲得了鴨嘴獸等單孔類哺乳動物高質量的基因組信息,並以此為基礎結合包括人等哺乳動物已有的基因組信息,如同時光倒流般反向追溯了我們整個哺乳動物類群的演化歷程,確認了一些關鍵的事件和時間點,追蹤到了我們共同祖先的遺傳信息,同時也解讀了哺乳動物性染色體演化的故事
  • 深圳華大生科院聯合中外科學家首次構建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基因...
    人類和鴨嘴獸有著共同祖先,為何獨立演化出了不同的性染色體系統?記者近日獲悉,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中外多國科學家,繪製出鴨嘴獸和針鼴的高質量基因組,並據此與人、有袋類動物、鳥類和爬行類等多種動物基因組進行比較追溯,最終跨越1.8億年,首次成功構建了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相關成果已於北京時間1月7日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
  • 研究發現:狗不是由狼馴化而來,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但已經滅絕
    這早於我們農業的發展,支持狗陪伴我們的狩獵採集祖先,直到後來適應農業生活的想法。然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這三隻狗的基因組組成了狼的姐妹群,而不是聚在一隻狼的下面。這一發現表明,狗和狼有著共同的祖先,而不是被狼馴化。「狗的馴養比我們最初想像的要複雜得多,」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約翰·諾文貝在一份新聞稿中說。
  • 雞的祖先被找到!科學家研究了863個基因組,鎖定滇南亞種原雞
    雞的祖先被找到!科學家研究了863個基因組,鎖定滇南亞種原雞 據報導,日前科學家們通過對863個基因組的研究分析,終於搞清楚了家雞的起源問題,並發現大約在9500年之前,古人類就開始馴化家雞了,將它從滇南亞種原雞中分離出來,這項成果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細胞研究》雜誌上。
  • 兩棲類與人類的基因組有共性
    據《科學》(Science)雜誌報導,對首個已被測序的兩棲類基因組的一項新的分析顯示,熱帶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與人類基因組擁有相當多的共性
  • 鴨嘴獸和人類有共同祖先?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進化史揭秘
    它是卵生動物,卻會分泌乳汁;它的後腿有毒刺;它有10條性染色體。當地時間1月6日,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鴨嘴獸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找到了鴨嘴獸奇怪特徵的起源。18世紀末,歐洲人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鴨嘴獸,這種古怪的半水生動物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完整的基因組為我們解答了鴨嘴獸的一些奇異特徵是如何出現的。
  • 145秒|家驢祖先找到了!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破譯德州驢基因組
    日前,國際著名科學雜誌《自然通訊》發表了一篇意義非凡的論文,我國科學家成功破譯了德州驢基因組,獲得國際首個組裝到染色體水平的家驢基因組參考圖譜。這也意味著,專家們用紮實的科研結果為家驢找到了祖先。「我們先是選擇了東阿阿膠的一頭黑驢作為樣本,把德州驢的基因組解析出來,接下來要找到它的祖先,就要去採集全世界的不同品種驢的樣品。」
  • 中國古代家犬線粒體全基因組研究
    中國南方地區可能是受到骨骼遺存保存條件的限制,發現於浙江田螺山遺址距今約7,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較早期的遺址之一。這一遺址發現的田螺山個體在網絡結構圖上處於所有A2單倍型個體的中心位置,及在系統進化樹上處於所有A2單倍型個體的基部,說明這一個體可能與A2單倍型祖先群體相關。
  • 現代所有狗都是同一波被馴化狼群的後裔
    基因組學研究者安德斯·貝格斯特倫和同事最近對散落在歐洲和亞洲各地考古遺址裡的27隻狗遺骨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些骨骸有4000年到11000年的歷史。 把來自古代的基因組與現代狗和狼的基因組比較後發現,所有狗都是來自同一撥始祖的後裔,但原始狗群在向不同方向擴張時,至少分裂出了5個分支。
  • DNA研究稱:古代狗與現代狼屬於不同的分支
    Anders Bergstrom和他的同事們,最近對分布在歐亞考古遺址中的27條狗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可知其距今約有4000至11000年。通過與現代狼與現代狗的DNA進行對比,研究人員希望揭開「狗是如何與人一起在世界各地流動的」謎底。據悉,這項研究中的所有狗都來自於同一共同祖先。但當遠古種群向不同方向拓展時,它們就至少分裂成了五個分支。
  • 鴨嘴獸和人類有著共同祖先?來聽聽Nature重磅成果解讀
    它和人類在大約1.8億年前有著共同的祖先,通過研究它的基因組,科學家們可以得知關於性狀特徵起源的諸多奧秘。2021年1月7日,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多樣性團隊、哥本哈根大學、浙江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等單位聯合在英國著名雜誌《Nature》刊登發布的重磅文章,就為我們講述了這其中的演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