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書寫人類反貧困史上的中國奇蹟

2021-01-17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這一重大勝利,讓貧困地區發生了「當驚世界殊」的滄桑巨變,給貧困群眾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貧困地區舊貌換新顏。「蘭渝鐵路修通後,物流成本降了一大半,電商生意一年比一年火。」甘肅隴南宕昌縣召藏村村民李伍彥說,家鄉的中藥材賣得越來越俏。如今,100多個貧困縣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農網供電可靠率達99%,貧困村通光纖比例達98%……貧困地區發展條件不斷改善,經濟活力和發展後勁明顯增強。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旅遊扶貧等快速發展,每個貧困縣都有了特色鮮明的扶貧主導產業。


  ——貧困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村村都有衛生室和村醫,10.8萬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易地扶貧搬遷讓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安居,貧困群眾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義務教育三保障全面實現,出行難、通信難等「老大難」問題普遍得到解決。


  ——貧困治理能力明顯提升。通過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貧困地區基層組織得到加強。通過精準扶貧,基層幹部、扶貧幹部本領明顯提高。脫貧質量不斷提升,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各地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脫貧穩定性大幅提升。


  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中國為什麼能創造人類反貧困史上的奇蹟?


  ——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我國強化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凝聚起磅礴的攻堅力量。福建廈門市赴臨夏幫扶工作隊領隊邱武偉介紹,廈門通過援建扶貧車間、動員企業投資興業、點對點組織外出務工,幫助2萬多名臨夏貧困群眾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2020年前10月,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安排90.5萬餘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政府、企業、社會力量齊發力,消費扶貧規模超過3300億元……


  ——精準扶貧提高脫貧實效。「每年都有幾百萬人來我們這裡玩。」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民龍建梅告訴記者,扶貧工作隊精準扶貧,分類施策,引導年輕人搞鄉村旅遊、中老年人養牛羊、留守婦女做傳統苗繡,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3年的1668元增長到2019年的14668元,千年苗寨面貌一新。


  「中國的減貧密碼,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加強領導是根本、把握精準是要義、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參與是合力、群眾動力是基礎。這些都是我們在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實踐中形成的有益經驗。」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這些經驗是一整套經過實踐檢驗的減貧治理體系,也是為全球更有效地進行減貧治理提供的「中國方案」。(記者 顧仲陽)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
    全國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畫上句號  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  「負擔減了,收入多了,這日子真舒坦!」從2015年到2019年,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5575萬人減少到551萬人,貧困縣數量不斷減少,貧困發生率從5.7%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果。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畫上句號,我們將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  ——這是攻堅力度不斷加大的五年。
  • 恩施州巴東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來源標題:恩施州巴東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近日,國家級貧困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中國貧困治理的世界貢獻及世界意義
    貧困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難題,消除貧困是國際社會的共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中國要為全球貧困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分享減貧經驗」、「貢獻中國智慧」,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示了一個大國領導人的全球視野、世界擔當和人類情懷。
  • 國際輿論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成就 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原標題:「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國際論道)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奇蹟:按照可比價格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以美元計算,中國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以及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這是人類發展史上最激動人心的案例。」研究不平等問題的經濟學家布蘭科·米拉諾維奇這樣描述這一「中國奇蹟」。
  • 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研討會在江西召開
    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研討會在江西召開 近日,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研討會在南昌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管理處張文寶處長出席會議。會上,江西、河北、山西等24個省衛生健康委處室負責同志就本省大病專項救治工作情況進行匯報,梳理總結工作經驗、亮點和成效。
  • 玉林市玉州區:十三個貧困村萬餘貧困人口出列
    2019年03月13日 16:14 來源: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 作者:馬瑜 鍾玉茂 編輯:李香瑩 2019年初,自治區下達了《關於反饋2018年貧困人口貧困村脫貧摘帽實地核驗結果的通知》,同意玉州區雲良村、新定村
  • 今年,我省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30種
    今年,我省將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30種。4月17日下午,2020年全省衛生健康工作電視電話會召開,會上,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闞全程說,同時,我省將提高貧困人口籤約服務質量,解決好剩餘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問題。
  • 為了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的貧困標籤
    很長一段時間,貴州一直是全國農村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所面臨的諸多貧困難題,實際上是世界性難題,攻克這些難題,撕掉千百年來的貧困標籤,事關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也將對人類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貧困群眾特別牽掛,對貴州脫貧攻堅工作特別關心。
  • 甘肅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種擴大至三十種
    5月12日,記者從甘肅省衛健委獲悉,我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範圍擴大至30種。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數量增加到30種,包括:兒童先心病、兒童白血病、胃癌、食道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內障、塵肺、神經母細胞瘤、兒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貧血、唇顎裂、尿道下裂、耐多藥結核病、腦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愛滋病機會感染、膀胱癌(新增)、卵巢癌(新增)、腎癌(新增)、重性精神疾病(新增)、風溼性心臟病(新增
  • 國際人士:中國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是對人類發展事業的偉大貢獻
    本報記者 呂 強攝 「十三五」期間,中國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國際人士認為,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是對人類發展事業的偉大貢獻 擺脫絕對貧困堪稱奇蹟(希臘)福蒂斯·普羅瓦塔斯 細數起來,我與中國打交道已經近60年了。上世紀60年代,我作為希臘全國學生會國際關係部成員,與很多中國學生成為朋友。
  • 脫貧攻堅在行動:天津多舉措幫扶甘肅貧困地區
    助力甘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近年來,天津市認真落實黨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重大決策部署,用心用情用力幫扶甘肅7個市州共34個貧困縣,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截至去年底累計33個貧困縣摘帽。目前甘肅省剩餘8個貧困縣、395個貧困村、17.5萬貧困人口,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
  • 南昌:4.7萬貧困群眾脫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
    1月1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辦、南昌市人民政府舉辦的「決戰脫貧攻堅 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南昌專場發布會獲悉,截至目前,南昌按現行標準下47192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人均收入從2015年底4102元增至2020年底14134元,連續五年年均增幅28.6%
  • 脫貧攻堅看中國
    近年來甘肅、貴州等省市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力加快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成效明顯。改革開放30多年來,7億多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農村貧困人口減...、貧困人口為對象,全面開展扶貧特惠保險,主要涉及醫療商業補充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家...
  • 「精神貧困」現象的實質是個體失靈
    原標題:杭承政 胡鞍鋼:「精神貧困」現象的實質是個體失靈——來自行為科學的視角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至今,我國貧困人口已經從2014年的7017萬人降至2016年年底的4335萬人,減少了2682萬人,貧困發生率從7.2%減少至4.6%,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
  • 建行雲南省分行助力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側記
    怒江地處「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也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2016年以來,建設銀行雲南省分行累計向怒江蘭坪縣兔峨村、小龍村等扶貧點投入定點扶貧捐贈資金154萬元,用於易地搬遷、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改善貧困地區老百姓生產、生活條件,助力當地舊貌換新顏。
  • 我們持續奮鬥,創造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
    版首語時光如大河奔流,載著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億萬中華兒女,昂首闊步行走在2020年的脫貧之路上。這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一年;這是戰疫情戰貧困「兩手抓兩手硬」的一年;這也是各項脫貧攻堅舉措多元發力,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年。舉旗定向,鼓足幹勁;一鼓作氣,頑強作戰。波瀾壯闊的脫貧歷程,正在讓世界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告別絕對貧困。
  • 我縣非貧困人口大病醫療補充保險試點成效顯著
    2018年以來,我縣在全省率先實行非貧困人口大病醫療補充保險政策,使非貧困人口更加公平地享受醫療保障權益,切實減輕群眾看病負擔,提升群眾健康水平。眼前這位老人叫許名真,因突發高血壓導致腦幹出血陷入昏迷,術後已住院兩個多月,花費11萬多元,因為買了非貧困人口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實際個人只需支付2萬多元,少負擔了4萬多元。許名真女兒同期聲:這次看病花了一大筆錢,通過這個大病醫療補充保險減少了很多的醫療費用,減輕了我家庭的很大的經濟負擔,我相信有這個政策支持,我爸爸一定會早日康復。
  • (中國答卷2020)【國際銳評】中國如期脫貧照亮人類至暗時刻
    「清晨,當你起床端起第一杯咖啡時,或許無法想像咖啡的清香來自茶葉的故鄉中國,而這杯咖啡或許正在改變中國咖農的命運。」這是近日在西方社交媒體廣泛傳播的短片《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中一段旁白。正如短片所介紹,2020年僅在中國雲南小城普洱,就有約60萬人脫貧,這相當於盧森堡全國人口。對此,小小的雲南咖啡豆功不可沒。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
  • 中國脫貧成績鼓舞多國,美媒急得面紅耳赤,竟稱代價昂貴並不值得
    中國創造脫貧奇蹟,美媒卻酸了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紐約時報》記者布拉德舍發表了一篇題為《工作、房子和牛:中國為消除極端貧困付出高昂代價》的文章。雖然文中一開始介紹了中國政府給貧困村民免費提供母牛、幫忙修路、造新房和向僱傭貧困人口的私人企業提供補貼等扶貧措施,但實際上,這篇文章的主旨卻是在質疑中國的脫貧工作,質疑這份工作代價太高不能持續下去。
  • 陝西府谷縣木瓜鎮:脫貧攻堅為貧困群體開創新生活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拓步平、白漠 記者苟俊報導 今年以來,陝西府谷木瓜鎮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八個一批」要求,全力抓好應脫盡脫任務,嚴密實施動態監測工作,實現了全域提升的總體目標,如期完成64戶79人在冊貧困戶的脫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