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視訊(維橋、唐惠)。5月11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以決戰決勝的決心力度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新聞發布會。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天津市對口幫扶8個地方82個縣(市、區),其中,結對幫扶甘肅、河北承德、新疆和田、西藏昌都、青海黃南的50個縣。會上,天津市對口支援甘肅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袁新河向新聞媒體介紹近年來天津助力甘肅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關情況。
袁新河表示,津甘兩地結對幫扶由來已久,1996年開始就建立了對口支援關係,2016年7月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召開後,兩地扶貧協作日益緊密,不斷升級加力,取得豐碩成果。
助力甘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近年來,天津市認真落實黨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重大決策部署,用心用情用力幫扶甘肅7個市州共34個貧困縣,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截至去年底累計33個貧困縣摘帽。目前甘肅省剩餘8個貧困縣、395個貧困村、17.5萬貧困人口,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
截至2020年4月底,天津市幫扶甘肅省到位資金13.9億元,超出協議3.9億元,動員社會資金6950萬餘元;計劃實施幫扶項目695個,已啟動483個;選派掛職幹部124人、專業技術人才351人,全部到崗;幫助貧困人口務工就業49551人,已達2019年全年總人數的99%;累計完成消費扶貧3億餘元。
一是掛牌督戰攻堅深度貧困。天津市對口幫扶甘肅地區還有1個貧困縣未摘帽和5個貧困發生率超過10%的貧困村,納入國家掛牌督戰名單,是天津市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1月下旬和2月上旬分兩批完成市級幫扶資金撥付12.6948億元,扶貧協作資金一次性分配到縣,其中深度貧困縣佔比58%。
二是精準發力聚焦當務之急。持續加大化危為機的幫扶力度,最大程度幫助甘肅地區降低疫情影響。對接推介愛瑪電動車等優質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協調提供「點對點」「一站式」服務,落實穩崗就業獎勵政策,截至4月底,幫助甘肅貧困人口輸轉來津1718人,為歷年最多;輸轉其他地區33378人;就近就地就業14455人。
三是同舟共濟助力雙戰雙贏。今年以來,天津市積極助力甘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行動迅速、有力有效。1月9日,天津市向包括掛牌督戰的鎮原縣在內的6個貧困縣捐贈了總價值1800萬元的6套「微醫流動醫院」,打通衛生防治最後一公裡。
幫扶慶陽市鎮原縣脫貧摘帽
鎮原縣是甘肅省8個未摘帽縣之一,也是天津市對口幫扶甘肅34縣中唯一未脫貧縣。全縣總人口53.15萬人,截至2019年底下剩貧困人口3195戶8570人,貧困發生率1.75%;貧困村13個,其中方山鄉賈山村還是國家掛牌督戰重點村;此外還有脫貧監測戶211戶870人、邊緣戶359戶1427人,累計幫扶對象3765戶10867人。
為此,指揮部主要採取一系列幫扶措施:首先,全面建立組織領導體系。天津市委副書記陰和俊牽頭,承擔對口幫扶任務的靜海區委書記藺雪峰和袁新河作為天津援甘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是前後方責任人,分別成立專班、明確專人、細化方案、盯緊壓實,並完成了兩縣區首輪高層互訪和聯席會議。二是紮實深入開展調研對接。天津市副市長李樹起在節前專門率隊赴鎮原縣及賈山村考察調研,市合作交流辦、靜海區、援甘前方指揮部先後8次赴鎮原縣調研對接幫扶工作。針對賈山村等13個未退出貧困村,分別圍繞建設肉兔養殖合作社、扶持萬壽菊和藥材種植、建設黃花菜加工扶貧車間、修建漫水橋等發展需求,一村一策、精準發力。三是加快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各項資金支持任務指標3月底前全面落實,計劃實施的18個項目現已全部啟動,6月底前可全面完成。目前各類幫扶資金累計6208.8萬元,其中市財政1336萬元、區財政3874萬元、鄉鎮財政256.5萬元、社會動員742.3萬元。四是深度合作推動產業升級。立足當地實際,大力發展肉牛、肉羊、肉兔等富民增收產業,特別是從無到有逐步培育肉兔養殖、屠宰和飼料加工產業鏈,落實「津企隴上行」活動籤約的畜牧鹽項目,持續推進久鼎養殖專業合作社、黑山羊保種繁育和天欣堂中藥項目等擴容增效,增強產業造血能力。五是拓寬渠道解決賣難問題。藉助天津市金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海吉星等優勢產業資源,推進設立村級愛心收購站,組織當地貨源,加大採購力度,同時依託社會扶貧網等消費扶貧平臺,成功認定新靜原公司等14家市場主體、5個品類24個扶貧產品進入國家扶貧產品名錄,完成農產品銷售訂單1023萬餘元。六是加大力度推動就業扶貧。開展「同心戰疫,讓愛回家」行動,幫助鎮原縣貧困人口就業1640人。七是盡銳出戰保障幫扶力量。今年計劃選派的教師、醫生、商貿、農業等專業技術人才40名,採取「點對點」方式於4月14日全部送到鎮原縣。鞏固結對幫扶關係,深入推進攜手奔小康。
袁新河說,當前正是脫貧攻堅最吃勁的時期,天津市對口支援甘肅工作前方指揮部將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和政治擔當,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