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電商行業快速發展,帶動了三通一達和順豐等快遞企業的快速崛起,使得快遞企業已經成為連結用戶和電商平臺的橋梁。然而,並不是所有快遞企業的發展都是一帆風順的,宅急送就是其中一個明顯的案例。相比於順豐和通達系的新聞消息頻出,如今的快遞江湖卻很少見到宅急送的身影了,甚至是當身邊的人主動提起的時候,大家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為肯德基送外賣的傢伙。這其實是個誤解,在廣告效應的作用下,很多人都對宅急送的業務面產生了誤解,其實它遠遠不止跑腿那麼簡單,它實際上是第一個打開國內快遞市場的企業。
想當年,宅急送幾乎佔據了中國快遞行業的半壁江山,甚至差一點連順豐都被他收購了,但如今它卻墮落得鮮為人知。有數據顯示,三通一達和順豐如今已經佔據了國內快遞市場的七成份額,宅急送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表明快遞行業已經進入寡頭競爭時代,宅急送沒能佔下自己的一席之地。不過,就算是這樣,宅急送也沒有像如風達以及全峰快遞那樣走向沒落,它依然探索在尋求突破的不斷改革中,雖說目前還沒有找到有效破局的措施,但起碼它現在還活著,只要存活著就有機會。
宅急送可以說得上是國內最早發展起來的一批物流公司,是由「中國快遞之父」的陳平在1994年創立的,曾經一度成為我國最有競爭力的物流企業。在成立的初期,我國的交通狀況並不發達,郵政和快遞都不太便利,宅急送正式抓住了這點,發展成了當時物流行業的領頭羊。當時成立的時候,宅急送僅有3輛運輸車和7個員工,而經過十幾二十年的發展後,它已經擁有上萬名員工,服務範圍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營業額一度達到十幾億,在快遞市場舉足輕重。而且,在它的發展的過程中,肯德基、必勝客等都成為了它的合作夥伴。
表明上看,宅急送似乎發展的順風順水,但平靜背後卻隱藏了不少的危機。首先,宅急送的自身定位比較模糊。宅急送建立至今,業務幾經變革,到現在還沒能確立自己的市場定位,從餐廳、醫藥、服裝等商家的快遞配送到小件配送、快遞、快運、國際快遞等幾次變革,只不過是兩個杯子之間相互倒水,這種不專注業務深耕的變革,到最後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次,宅急送的融資渠道單一,曾經幾次都遭遇過資金瓶頸,輕則容易導致業務擴張受限,重則有資金鍊斷裂的威脅,影響公司發展。宅急送成立開始就有資金短缺的問題,一度要靠日本一家公司注資才得以擴張,加之全國網點覆蓋廣而成本投入較高,一旦發生資金斷裂對公司來說將會是災難性的影響。雖說創始人陳平想到了上市,但宅急送的兩次上市計劃都遇到各種障礙,最終前功盡廢而被擱置在一邊。
再者,宅急送快遞網點不足,很多情況下都是湊夠一車才出發,送貨速度緩慢勢必會引發用戶不滿,服務體驗差,影響其服務評價。宅急送曾經因為服務質量差、客戶口碑差、逃避問題等被廣大用戶投訴,一度榮登國家郵政局的「黑榜」,發展到現在已經在很多城市消失了,變得無人問津,當年馬雲投資了七千萬也打了水漂。
如今,宅急送的市場份額是越來越小了,甚至已經退出了快遞的一線陣營,昔日的龍頭老大墮落到現在的路人不識,回想起來還真是滄海桑田。好在,宅急送似乎意識到自身的不少問題,開始轉換賽道,希望在即時達以及新零售領域能夠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或許,在新賽道上,宅急送能夠成功轉型並實現自己的上市之夢吧!
最後安利一下診股小程序,平時來不及回復大家的個股問題,可以用小程序來診斷一下個股的情況。
新來的朋友請注意,在公眾號後臺↓↓
回復「0824」可以看:低位背離選股法
回復「0823」可以看:圖形選股法
回復「0822」可以看:籌碼博弈技巧
回復「龍門戰法」可以看:魚躍龍門戰法
你「在看」嗎?
點在看的人
漲的都好看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股票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