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吉萌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動物會得癌症嗎?」
emmm......這是個好問題!
癌症對於人類來說,簡直是一種令人聞風喪膽的病,每個人都不願意和癌症扯上關係。但是,動物會得癌症嗎?
動物跟人類一樣,也會得癌症,不少研究實驗都先挑動物下手。但是有一種神秘的動物,和人類一樣能活到70多歲,卻很少得癌症。
它就是,大象!
癌症是基因突變積累的結果。人體內有大約37萬億個細胞,這些細胞在分裂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導致基因突變,其中的一些突變很可能引發癌症。
因此,按照這個來推理,「體型大」和「壽命長」的動物應該更容易得癌症。體型大意味著體內的細胞數量更多,壽命長意味著細胞分裂的次數更多。
細胞數量多,分裂次數多,出錯導致突變的概率也就更大,更容易得癌症。
然而在自然界,事情遠不是我們推理的那樣。大象的壽命平均60-70年,和人類幾乎一樣長,但是體型卻比人類大得多。據估計,大象體內的潛在癌細胞,應是人類的近100倍。
但事實卻是,個頭遠比人類大的大象,卻只有5%的大象會得癌症。得癌症的概率比人類要低得多。這是為什麼呢?
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上的一項研究,揭開了大象不得癌的秘密。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收集了36 種哺乳動物的屍檢數據,以估算不同的動物得癌症的概率。在研究的644隻死亡大象中,只有3%的大象受到癌症的困擾,而人類死於癌症的比例高達11%-25%。
研究人員對大象的基因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大象不得癌的秘密,在於基因好!
TP53是一種抑癌基因,它編碼產生的一種P53蛋白質,負責監控基因的完整性。如果發現DNA受損,它會促進DNA的修復,如果發現沒辦法修復了,就會啟動凋亡程序,誘導細胞「自殺」,以避免這些異常的細胞失控,變成癌細胞。
就好比當一個車子壞了,能修就修,如果修不好了就報廢處理,以免壞車上路造成交通風險。
正常的TP53基因,就像一個汽車檢修員,能夠嚴格檢查汽車,處理汽車修理或報廢,在絕大多數細胞發生癌變前,就將風險解除。但是如果TP53基因自身發生了突變,就會影響抑癌功能,讓得癌症風險提高。
所以,在癌症的發生過程中,TP53基因非常重要。
研究人員在大象的基因中,發現大象體內TP53基因的拷貝數竟然有20份,要知道人類體內TP53基因只有1份,一旦發生突變,其抑癌功能就會失效。
這相當於大象上了20份保險,而人類獨獨只有1份!
前面我們講到,當DNA受損時,p53蛋白會啟動凋亡程序誘導細胞「自殺」。研究人員還發現,大象通過p53蛋白啟動「自殺」的效率,比人類要高得多。
不僅抑癌功能更強大,清除異常細胞的效率也比人類快。
而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細胞報告》雜誌上的文章,讓我們更深一步了解到大象不得癌的原因。
研究人員在大象體內還發現了另一種消滅癌細胞的基因——LIF6基因,這是一種白血病抑制因子,是古老而且不表達的基因,相當於已經死去的垃圾基因。但大象在進化過程中,重新激活了LIF6基因。
而LIF6基因和TP53基因結合在一起,堪稱最強滅癌組合,TP53基因負責識別,LIF6基因負責殺死癌細胞。
而這,也是大象為什麼活得長,卻很少得癌的秘密。
既然這些基因能讓大象的抗癌能力這麼強,能不能把這些基因應用到人類身上,讓我們的抗癌能力也提升呢?
比如通過基因技術,把我們的TP53基因拷貝數,也增加到20份?
理想很美好,但在現有技術下,要在37萬億個細胞的染色體中,都加入包含1173個鹼基對的TP53基因,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相比於在人體內增加TP53基因,針對癌症基因進行基因檢測,或研究針對TP53基因突變的靶向藥物,或許更能在預防及治療癌症上有所助益。
而我們目前能做什麼呢?吃啥補啥,多吃點大象來補充抗癌能力?
NONONO!吃了大象也不能讓你的TP53基因變多。TP53基因只是一方面,同時外界環境,比如輻射、吸菸、霧霾、不良飲食等能誘發基因突變,也在癌症中起著作用。
因此,與其吃大象,不如積極鍛鍊身體、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