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時期的唐安西都護府,將在新疆新和縣重現昔日容顏

2021-01-10 騰訊網

北疆還是冰天雪地,南疆已是春暖花開。根據作協的安排,我於4月1日晚上乘坐火車趕赴南疆的新和縣採風,此次能再次到新和縣,心情還是挺激動,因為以前每次到新和縣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畢竟這處龜茲故地,正煥發著新時代的容顏,迸發著新時代的光芒。

事實果真如此,剛到新和縣,我就聽聞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漢唐時期的兩座古城,復原和打造工程將會在今年結束;一座唐代的古城在縣城新華南路,另外一座漢代古城在尤魯都斯巴格鎮,這標誌著漢唐時期的文化歷史,將在龜茲故地重現昔日容顏,重要的是能更好的見證新疆自古以來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目睹復原的安西都護府

復原的安西都護府,離我住的賓館很近,位於縣城新華南路,站在賓館前可以望到那邊的山丘,上面矗立著一座古式的亭子,還有一座七層觀光塔。順著馬路朝著古城方向走去,大約五六分鐘就到了古城跟前。

恰巧碰到一位負責綠化工作人員,他指著前面說:「這處人造的山最高18米,低的13米,山上還建有幾座亭子,包括一座高21米觀光塔,裡面還有一個佔地面積40畝的湖,最深處水位達到1.5米,湖中建有湖心閣。」

更具特色的是,復原古城周圍還建設了葦草麥田區,佔地面積30畝,現在蘆葦根已經發芽顯綠。建設葦草麥田區的目的,一是為了讓整個園區景觀更加豐富,二是為了反映國家屯田,畢竟古代的屯田對新疆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路邊往裡走,一座古式的城門浮現在眼前,上面寫著「安西」,但要反著念,如果正著念的話就成了「西安」。我想,當年的唐朝帝王,是不是在西域設置都護府有著更深的含義,並且起了一個「安西」的名字呢?

漢唐時期,京師都是長安,就是現在的西安市。從字面的意思看,就是長久的平安,或者是長治久安,所以是很有深意的。那麼「安西」兩字,就代表了安定西域的意思,所以就有了「安西都護府」。

在城樓的左邊,飄揚著一面鮮紅的旗幟,上面寫著「唐」的繁體字。牆體是青磚構築,大門是朱紅木門,顯得滄桑而古樸,樓頂的屋面形制是單簷雙坡,整個城樓盡顯漢唐建築藝術風格。不過城樓內部正在施工,還不能看到全貌。

再往裡踏著石階而下,兩邊都是木製的柱子,也是漢唐風格。這時,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條護城河,河上有一座漢白玉古橋,橋上刻有猛獸圖案,顯得古樸而大氣。

繼續往裡走,就是復原的通古孜巴西古城了,城高大約十多米,寬度約5米,城牆上的通道約4米,上面有城垛及其他建築形制。城池東、南、北面有城門,唯獨西面無城門。東城門沒有甕城,只有東西大門有甕城。內城牆通向城牆上有人行道和馬道。

城池內有五座建築,一座主殿,兩座偏殿,還有兩處小院落。這些建築全部是漢唐建築模式,主殿和偏殿屋面四坡,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屬於重簷廡殿(兩層建築),正脊兩端安置有吻座的龍形裝飾物,採用的是懸山頂。紅色門窗全是木製,廊柱也是粗大的紅色木柱。

如果對照明清古建築,漢唐古建築的四角上挑的弧度不是很大,吻獸等裝飾也不是很複雜,由此可以說明,明清古建築在延續漢唐至宋時期建築風格基礎上,又創造出了更複雜更獨具特色的古建築。不過,古代的建築還是要分等級的,皇帝的宮殿,自然要更豪華,建築工藝更複雜,採用的技術手法更多,等級低的官員或富人家,他們的住宅則就簡單多了。

這些城內的古代建築,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預計在今年7月份左右就可以完工,屆時就能完全展現出漢唐古建築的風採。復古建築,關鍵是傳承和延續了古代建築藝術,可以讓後人更全面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

|關於通古斯巴西古城

通古斯巴西城址是2006年公布為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距新和縣城40公裡,呈長方形,東西長250米,南北寬230米,佔地五萬七千多平方米。古城有城牆、角樓、馬面互為照應,在城牆上防守不留死角。

古城有南北兩個門,呈「甕」型結構對開,這樣的結構主要是起到一個易守難攻的作用,有甕中捉鱉之意,是目前阿克蘇地區遺址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遺址。

2013年,新和縣通過和北京大學合作開始啟動這座古城的考古發掘,在北甕城內東側的一片高臺處在這個高臺的東南角發現了有佛塔的塔剎、佛像的髮髻、貼有金箔的牆皮、青金石的牆皮,還有一些琉璃的殘片,屬於羅馬系統和波斯系統。

要知道,在古代琉璃器具非常珍貴,一般的行政長官估計也用不起,並且在這個區域也有佛像的遺物出現,證明這個府邸應該是一個行政級別很高的人住在這裡。

在龜茲地區,像通古斯巴西城址這麼大規模的古城,在唐代是很少有的,並且在這裡出現了從別的地方到這個古城來借糧的一些文書,如「李明達借糧契殘紙文書」、「白蘇畢梨領屯米狀」等,說明這裡應該是當時的一個重要軍事中心。

在這個區域,專家們還挖到古城的文化堆積層,在4.7米到5.3米之間,最下面的文化土層是西晉時期的,上面的是唐代的。通過這些出土的遺物和文化堆積層,可以證實這個古城的始建年代應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西晉時期,根據發掘物判定,在唐代,通古斯巴西古城是唐安西大都護府及龜茲都督府所在地。

|打造唐安西都護府文旅產業園

據新和縣相關人員介紹,打造的唐安西都護府文旅產業園,是依託唐安西都護府通古斯巴西城址建設規劃,佔地面積約600畝,總建築面積約81000平方米,投資估算5億元,其中,古城體驗區、山體、水系、鐘鼓樓、觀光塔等公共性設施建設為縣財政自籌資金建設,投資估算為1.2億元。

另外,其餘商業街、酒店等投資估算為3.8億元,這一部分主要為招商。之所以公共設施部分由縣財政自籌,主要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來引入社會資本投資。

在唐安西大都護府文旅產業園中,還建有古城、烽燧、關壘戍堡等重要設施,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通過這些建築物,還原展示當時唐朝中央政府利用烽燧傳遞消息,並通過了進入西域關壘將中原的政治、軍事、文化和農耕技術等傳入西域,進一步加強了新疆的穩定和繁榮發展。

同時在古城牆,設置了古城體驗區,主要按照唐安西都護府(通古斯巴西城址)1:0.6的比例將通古斯巴西城址復建的。因為受各種因素限制,古代遺址能夠直接呈現給普通民眾的信息相對有限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古代遺址應有的文化影響與社會功用。為彌補古城本體的不足,通過將古城適當復建,能夠更好地發揮文化遺產的多方面功能。古城體驗區,佔地面積40畝,建築面積大約13000平方米,古城內有中國文化培訓中心、住宿樓餐廳、學術中心等。

在文化展示方面,由於新疆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這一片區域設計有唐代、古羅馬、古印度、古希臘和新疆本土風格,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在這裡交匯交融。

園區中,從北到南設計有祆教、佛教、景交、伊斯蘭教等宗教文化展區,是為了說明這些宗教沿著絲綢之路相繼傳入新疆,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借鑑,逐步形成了多種宗教並存的歷史特點。

這裡要強調的是,之所以建有漢式清真寺,和陝西、甘肅、寧夏等地一樣,新疆早期的清真寺都採用漢式結構,比如新疆規模最大的清真寺——喀什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它在不同程度上也採用了漢式風格,這就是對中華文化認同最強有力的表現。

可以看出,新和縣打造古城文化產業園,是根據相關依據為準繩,不歪曲,不生造,充分展示了新疆是一個多文化、多宗教交融並存的地區這樣一個歷史事實。

當然,還建設和配置了遊客集散中心、停車場、室外體育場等設施,不僅為遊客提供方便,還可以舉辦一些文體活動,後期可作為大型實景劇演繹場地。

根據發展需要,在沿乾渠一側的文化街區,主要規劃設計了饢產業一條街,把原來的棚戶區,拆遷改建為商業街後,居民仍可繼續居住和做生意,還可以開發民宿。同時,還把鴿產業和民俗特色產品納入這一區域,環城南路和新華南路相間位置規劃建設精品酒店。

此復原古城項目,不僅給當地百姓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還在給外地遊客良好體驗的同時,帶動本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重要的是弘揚和傳承中國歷史文化,展示我國古代的建築藝術,真正達到「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的目的和意義。

相關焦點

  • 重現千年古城——訪新和縣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中外記者在安西都護府文化園參觀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雲帆):12月5日下午,參加「外籍記者看新疆」活動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外記者來到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參觀採訪。
  • 古代都護府|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從詩中可知,王維是去見都護的,都護是都護府最高官職,那麼都護和都護府是什麼時候開始設置的呢?在政治軍事上有什麼意義呢?歷代沿襲又如何?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
  • 什麼是北庭都護府?
    「 可考的北庭都護官銜中不再有「大」字。但其作用是明顯的,北庭都護府在地位上實現了與安西都護府的平起平坐,整個西域由二府東西分疆而治。NO.194Humanitas/文南北衛士—校/捕風者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圖/地緣谷唐朝初期,武功強盛,不僅統治了新疆,其領土還一度擴張到中亞。
  • 安西十二時辰:大唐安西都護府守軍將士的一天
    本文作者根據各種材料,復原公元8世紀上半葉,生活在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地區)的唐軍戰士和他們家屬的生活場景,文中提到的各種細節,均有文獻和文物依據。一 清晨:晨鼓與軍營身披明光鎧的唐軍將士隨著太陽逐漸驅散龜茲城外的夜色,在萬丈霞光的映照下,庫車河岸邊碧綠的草地上,百花爭豔,紅的,白的,黃的鮮花漫山遍野,將連綿起伏的草丘點綴得五彩斑斕,遊牧民牧養的駿馬正在河岸悠閒地漫步,品嘗著苜蓿。但是龜茲城外的唐軍營地中,陡然間響起的一千次錘鼓聲和十幾聲悠長的號角聲,頓時間繃緊了所有人的神經。
  • 大唐六大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設置於貞觀年間,侯君集平定高昌,在其地設西州都護府,之後在今吐魯番設立安西都護府,主要遏制住西突厥勢力,第一代都護為喬師望。等到唐高宗時期,蘇定方平定西突厥,安西都護府升級為大都護府,下轄蒙池、昆陵兩個都護府,在附屬小國設置州府。
  • 穿越到大唐「北庭都護府」一探究竟 新疆天山北麓的世界文化遺產
    二零二零年十月記唐朝的「北庭都護府」具體位於新疆哪裡?它和「安西都護府」有什麼區別?新疆作為古往今來「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自漢朝時張騫「鑿空」西域後,這塊位於祖國西部邊陲的風水寶地,就開始了和內地之間的廣泛交流。而在唐朝的唐高宗李治「永徽之治」和武則天「貞觀遺風」的盛唐時期,西域又再次被完全納入了統轄版圖。
  • 大名鼎鼎的西域都護府,「都護」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西域都護府,由西漢中興之主漢宣帝劉病已於公元前60年所立。漢宣帝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使得西漢的政令第一次貫徹到了西域諸國;其意義非同小可。西域都護府的確立,跟一個人的關係非常重大,那麼這個人就是鄭吉。 鄭吉,西漢會稽郡人,今江蘇蘇州吳中區。
  • 千人今天送別考古界泰鬥宿白,敦煌與龜茲人眼中的先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可能是敦煌考古工作最繁忙的時期,為配合莫高窟大規模的加固工程,敦煌文物研究所還進行了窟前遺址的發掘工作。發掘工作直到後來編寫成考古報告《莫高窟窟前殿堂遺址》都得到了宿白先生的指導。此外,對莫高窟的時代分期研究也有序地展開,由樊錦詩、馬世長、關友惠負責北朝石窟的分期排年研究。
  • 新疆南疆鐵路「單線」升級「雙線」
    新疆南疆鐵路「單線」升級「雙線」   中新社烏魯木齊12月5日電 (閆文陸 張景程)5日10時30分,伴著長鳴的汽笛聲,28210次貨物列車由新疆阿克蘇站開出,自西向東去往庫爾勒方向,並將與庫爾勒自東向西開來的28205次貨物列車在區間交錯,標誌著南疆鐵路庫(爾勒)阿(克蘇)段二線全線正式開通運營。
  • 它們都是什麼級別?
    為了管理周邊少數民族事務,唐代還在邊疆地區設置了都護府,所謂「都護」,其意本為監察,《新唐書·;百官志》說:「都護掌統諸蕃、撫慰、徵討、敘功、罪過,總判府事」。唐從貞觀到天寶間,先後設置過六個都護府:①安東都護府;②安南都護府;③安西都護府(治龜茲);④安北都護府;⑤單于都護府;⑥北庭都護府。此外,高宗時設昆陵都護府(治碎葉川以東),蒙池都護府(治碎葉川以西),均隸屬安西都護府。
  • 新疆原來也有虎,荒漠之王-新疆虎,滅絕百年還能重現嗎?
    新疆虎也叫羅布泊虎,是一個已經在新疆絕跡的老虎種群!人類最後一次發現新疆虎是在1916年!1979年新疆虎被公認滅絕。導致新疆虎滅絕的原因主要有4個方面:一是農墾,毀掉了新疆虎的棲息環境。屯墾使新疆的森林等各類植被減少,新疆虎生存的區域面積日益縮減,野生動物數量急劇減少,可供新疆虎獵食的動物數量也逐漸減少。二是生存環境惡化,野生動物減少。
  • 烏魯木齊米東區哈熊溝,曾經的神秘古絲路,印證新疆人文歷史足跡
    他說這都是當年隱隱聽爺爺講的,詳細情況就連去世多年的父親也不清楚。按照歷史記載,清朝統一新疆後,為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對當地居民採取了免稅、廣種地畝和招募內地無業貧民,以及移民屯墾等一系列政策,因而新疆人口不斷增加。這些史料,可以從北京故宮博物館所藏陝甘總督先堡戶部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六部的《戶部民俗進程冊》中查找到。
  • 舞龍舞獅麥西來甫 新疆南部小城各族民眾共慶元宵
    2月18日,在新疆南部的庫車縣街道上熱鬧非凡,數萬名各族民眾走上街頭,共同迎接慶祝元宵佳節。  來自庫車縣各鄉鎮、社區的28支表演隊伍為觀眾獻上一場節日盛宴。數萬名各族民眾走上街頭,觀看元宵社火表演。此地的社火不但有傳統的花車巡遊和舞龍舞獅表演,輪滑、流行音樂舞蹈等現代元素也不缺少。而維吾爾族舞蹈麥西來甫、薩瑪爾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也為社火增色不少。
  • 新疆發現一具「樓蘭美女」乾屍,4000年過去了,容顏依舊美豔!
    新疆發現一具「樓蘭美女」乾屍,4000年過去了,容顏依舊美豔!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也只有幾千年的歷史,才能創造出今天的燦爛文化。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古墓葬在我們腳下的土地上。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出土了大量的古代文物。
  • 昔日天橋盛景地壇重現 Q版蛇年吉祥物受熱捧(圖)
    昔日天橋盛景地壇重現 Q版蛇年吉祥物受熱捧(圖) 本報記者王海欣攝   (記者李秋萌)昨天,京城人氣最高的兩大廟會——地壇、龍潭廟會同時開鑼迎客,從昨天一直到大年初七,在廟會的喧囂紅火中人們將迎來靈蛇祈福的新一年。  作為保留節目——仿清祭地表演,今年仍是地壇獨一無二的主打品牌。昨天上午10點,八音齊鳴,古樂悠揚,八佾舞剛柔舒展,儀仗隊威武莊重,古老地壇的方澤壇內一片傘蓋旗幡交相輝映的恢宏場面。
  • 張惠明 · 中古時期絲綢之路佛教藝術的施主意願及藝術家的獨創性
    這一瑞像題材在中古時期在西域地區廣為流傳,沿絲綢之路東傳至龜茲、高昌、敦煌、黑水城(圖1)。第272和第275此二窟開鑿的時間應在同一時期,二窟所要表達的是一個共同的信仰。宿白在其「涼州石窟遺蹟與『涼州模式』」一文中討論北涼的窟龕造像時說:「涼州系統的窟龕造像,大多來源於今新疆地區」。
  • 新疆新和塔木託格拉克鄉:推進青儲飼料儲備工作
    時下正是青儲飼料玉米成熟收穫的季節,筆者走進新疆新和縣塔木託格拉克鄉各村,一輛輛農用車、三輪車裝滿玉米杆在往集中點運送、一臺臺秸稈粉碎機正在忙碌的作業,一幅熱鬧景象。近年來,塔木託格拉克鄉圍繞縣委、政府提出的壯大牛產業發展思路,狠抓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