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重慶江津至四川瀘州北線高速公路(重慶段)(簡稱「江瀘北線高速公路」)正式開工。
江瀘北線高速公路,是重慶高速公路路網的重要跨省通道,是連接川渝兩地的交通「大動脈」。該項目的建設,對於加密重慶、四川間高速公路布局,促進片區經濟均衡發展和提高重慶路網服務水平,緩解現有的瀘渝高速公路(G93成渝環線高速公路瀘渝段)交通壓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貫穿津北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江瀘北線高速公路(重慶段)項目路線全長約71.6公裡,項目路線起於陶家鎮團渡村,向西沿江津濱江新城規劃邊緣至德感工業園區附近向西穿越臨峰山後與合璧津高速公路相交,經江津區吳灘、油溪、石門、朱楊附近進入永川境內,止於渝川界上屋基附近。整個項目投資約99.38億元,建設工期3年。
這一項目共設3個樞紐互通,6個下道互通,建成後,沿線的濱江新城、德感街道、吳灘鎮、油溪鎮、石門鎮、朱楊鎮都能夠就近快速駛上高速公路。
「對於津北片區而言,江瀘北線高速公路(重慶段)修建意義尤為重大。」江津區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說,江瀘北線高速公路是繼合璧津高速後途經津北片區的第二條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橫向貫穿江津北部片區除雙福街道外的所有鎮街,與合璧津高速通過油溪樞紐互通相交,兩條高速一同構成津北片區橫向、縱向高速公路骨架網絡。由於江瀘北線高速公路在石門、朱楊兩鎮設置了下道口,兩鎮不通高速的歷史將就此終結。項目通車後,整個津北片區群眾的出行條件將得到進一步改善,人流、物流、商流之間的往來將更加便捷、頻繁,對促進津北片區鎮街之間、津北片區與其他片區經濟均衡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時,該項目作為一個投資百億級的大項目,必將帶動相關上下遊產業發展。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可加快推動江津區及周邊區域「復工復產」,可謂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一支「強心劑」。
聯通川渝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今年4月,江津區與瀘州市籤訂了《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體化發展2020年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江津與瀘州兩地將深化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江瀘北線高速公路作為兩地的合作成果之一,連接了川渝兩地間多個重要的區(市),為川南渝西地區的溝通提供了又一條安全、快捷、舒適的交通大通道,對改善沿線地區的投資環境,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成渝兩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該高速公路串起了重慶市九龍坡區、江津區、永川區以及四川省瀘州市等多個產業優勢區域,將為川渝兩地的產業協作插上騰飛的「翅膀」。江津區作為重慶主城都市區「同城化發展先行區」,通過江瀘北線高速公路,在進一步加快與主城都市區的同城化發展步伐的同時,也必將促進與瀘州等毗鄰地區加快合作,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實現新的更大作為。
以促進對外開放為例,江瀘北線高速公路將大大拉近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瀘州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與江津綜合保稅區和江津各工業園園區的時空距離,有利於雙方加強協同開放合作,促進產業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特色發展。
江瀘北線高速公路通車後,將大大縮短重慶至瀘州的通行距離和時間。若以江津為起點,目前,從江津至瀘州需經成渝環線高速,全程約120公裡,需耗時1.5小時;而該高速公路通車後,江津至瀘州總裡程不到72公裡,完全在1小時內可到達,江瀘北線高速公路將成為渝瀘之間最便捷、最快速的「黃金幹道」。
整合資源 帶動渝川黔旅遊「金三角」發展
「江瀘北線高速公路將成為渝川黔旅遊『金三角』的大動脈,有利於加快推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江津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江津與瀘州歷史同脈、文化同源、地理同域,在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江瀘北線高速的開工建設,進一步串聯了使重慶江津、四川瀘州和貴州遵義等『渝川黔三角區域』,必將將有力地推動渝川黔文旅資源的進一步整合。
江瀘北線高速公路連接的江津與瀘州,兩地都具有濃厚的酒文化底蘊,瀘州有瀘州老窖、郎酒,江津有江小白、金江津等白酒品牌。同時,江津四面山風景區與瀘州佛寶風景區、遵義赤水風景區共同構成了神奇秀美、獨特壯觀的丹霞地貌群。藉助江瀘北線高速公路、江習高速等「大動脈」,江津可以聯動瀘州、宜賓、遵義等地,共同打造兩個國家級「金三角」——中國名牌白酒「金三角」和中國康養旅遊「金三角」。
兩個「金三角」將以江瀘北線高速公路、江習高速等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為契機,推進旅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在人才交流、政策扶持、文旅招商等方面加強合作,推進公共文旅服務共建共享,最終實現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上遊新聞記者 李舒 劉翰書 通訊員 黃柏添 郭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