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廣東省博看埃及展前你不可錯過的知識

2021-01-19 Obelisk

拉美西斯六世墓(KV9),新王國時期,帝王谷,盧克索省,埃及


寫在開頭的閒話


廣東省博物館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3月20日將展出一批來自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的古埃及展品,這是這批展品在國內的第四站,雖然展品的精緻程度不及去年大英博物館借展給香港科學館的那批,但都靈埃及博物館也是非常重量級的以埃及文物收藏著稱的博物館,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因此決定寫出這個觀展指南,給想去看展的朋友們提前預習點背景知識。


去年曾經為香港科學館的埃及展寫過一篇指南,但苦於沒有自己的照片,總歸覺得不夠痛快,於是在今年夏天特地去了埃及自駕了大半個月,拍攝了大量古蹟的素材,有些冷僻到需要警察護送,需要找守衛來開門,雖然辛苦但快樂。如果你喜歡本文內容,歡迎轉發關注支持我。


本文將從地理與城市、歷史背景、文字、雕塑與繪畫和信仰體系五個方面簡單介紹一下展覽比較多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其他例如建築等展覽較少涉及的內容便不做介紹,全文略微冗長但圖文並茂,能看完的都是真愛。



一、地理與城市


現代埃及位於尼羅河下遊,非洲的東北角,我們觀察埃及的衛星地圖就能發現,埃及適宜居住的土地並不多,基本都集中在尼羅河谷兩側的綠洲以及河口三角洲。尼羅河穿過大面積的沙漠向北流淌注入地中海,西部沙漠為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東部荒漠多山地與戈壁,東側與紅海相接,東北部的西奈半島是溝通北非與西亞的重要通道。


古代埃及和現代埃及在地理上的位置大體是相同的,古埃及文明沿著尼羅河下遊河道兩側狹長的綠洲延伸,國家也被尼羅河天然的劃分為了南北兩個部分:尼羅河谷(上埃及)與三角洲(下埃及),有時上埃及的北部還會再區分出一個中埃及的概念。


埃及主要古城的地圖,歷史上不同時期埃及的古城擁有諸多不同名稱,這裡未仔細區分,使用的是傳播最廣泛的名稱。


在約公元前3100年的前王朝末期,埃及大大小小的原始聚落最終融合成兩個王國,北方的紅土地王國和南方的白土地王國,白土地王國的納爾邁最終贏得了勝利統一了埃及。這一被自然地理賦予的政治二元性並沒有伴隨著國家統一而消失,相反貫穿了整個埃及文明的三千年,兩土地之主被寫入法老的稱號之中,王冠也由象徵上埃及的白冠與象徵下埃及的紅冠組合而成。


頭戴梨形白冠的那爾邁正在用力擊打他的敵人。這件調色盤記錄了埃及文明誕生的珍貴瞬間,是開羅博物館鎮館之一。

那爾邁調色盤,早王朝時期,開羅博物館藏,埃及


尼羅河每年會規律性的泛濫,六月末東非的雨季爆發,洪水裹挾著從草原上帶來的肥沃泥沙,將河谷兩側的土地淹沒三個月,洪水退去便露出了世界上最豐饒高產的一片土地。與尼羅河谷情況不同的是,尼羅河三角洲在早期並不十分適合耕作,多數土地常年都為被淺水淹沒的沼澤地,但得益於三角洲更加溫和的氣候和更加便捷的貿易交通,下埃及(三角洲)在古埃及文明晚期更加被統治者所青睞,不過有趣的是,埃及歷史上的幾次統一進程(包括埃及統一國家最初的建立)都是由上埃及(尼羅河谷)主導推進至埃及全境的。


建立在埃及的統一王朝多數時候勢力範圍沿尼羅河上至第一瀑布(今亞斯文),下至尼羅河三角洲,同時擁有東西沙漠中的數個綠洲及西奈半島。在帝國強勢時期領土還繼續由第一瀑布沿尼羅河向南上溯約600公裡至第四瀑布(今蘇丹北部);由西奈半島向東北沿地中海推進至地中海東岸(今以色列與敘利亞)及地中海中的一些島嶼。


古埃及最重要的都城有三座:孟菲斯(Memphis)、底比斯(Theban)與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埃及的政治中心大抵經歷了從北到南再到北的變化過程:古王國與中王國定都孟菲斯(今開羅西南郊),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孟菲斯的皇室墓地位於其西部沙漠邊緣的塞加拉(Saqqara),埃及眾多的金字塔便以這裡為中心分布。新王國定都上埃及的底比斯(今盧克索),底比斯擁有埃及現存最壯觀的神廟群,在其西岸還有新王國時期法老及貴族的墓葬群(帝王谷)。


埃及的金字塔遠不止我們熟知的吉薩大金字塔三座,金字塔的建造傳統從古王國一直延續到了中王國,多數分布在塞加拉遺址周邊。


第三中間期王朝與晚期王朝多定都下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中的城市,如塔尼斯(Tanis)與舍易斯(Sais)分別是第21-22王朝與第26王朝的都城。託勒密王朝時期定都三角洲西北部沿海的亞歷山大城。亞歷山大城由亞歷山大大帝新建,雖然相比於孟菲斯與底比斯年代不算久遠,作為都城的時間也僅三百年,但亞歷山大城是整個希臘化世界的中心,在地中海區域的影響力首屈一指,亞歷山大圖書館更是匯集了當時地中海地區全部的人類文明成果。


半圓劇場,託勒密王朝至羅馬帝國時期,亞歷山大城,亞歷山大省,埃及


早在新石器時期,埃及人最早的世界觀在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下逐漸發展起來,太陽的力量被看作是偉大的原初動力和一切生命的支持者,每天人們觀察太陽神拉(Ra)的出生、成長和死亡的循環。同樣地,每年尼羅河周而復始的洪水為乾涸的土地帶來生機,人們認為這是主宰植物的神奧西裡斯(Osiris)的重生,奧西裡斯在後期成為冥界的主宰,通過他的復活可以給予其追隨者永恆的生命。埃及人從觀察自然世界的循環中形成了宗教意識,相信人也存在類似的循環:出生、成長、死亡,隨後是更加美好的重生。


埃及人稱自己的國家為「凱麥特」,意思是黑土地,指尼羅河兩岸肥沃的耕地。而在肥沃的耕地之外,是廣袤的荒漠,埃及人稱為「戴什瑞特(Deshret)」,意思是紅土地,Desert(荒漠)一詞便是源於此。埃及人將紅土地視為可怕、恐怖和死亡之地,由於耕地的範圍十分有限需要儘可能利用,從很早的時代開始,墓葬就建設在荒漠的邊緣,該習慣深刻的影響了埃及人的信仰與習俗。


古爾邦節清早做禮拜的穆斯林,遠處是阿布西爾金字塔群,古王國的金字塔都建造在綠洲和沙漠交界處。

阿布西爾金字塔群,古王國時期,阿布西爾,吉薩省,埃及


如今當我們漫步博物館時,會不禁感嘆埃及文明三千年傳承的是如此的穩定,在宗教信仰、藝術風格和建築上似乎一塵不變,其實還是有改變的,但相比其他文明而言確實不大。這也得益於埃及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在為數不多的鄰居發展起來之前,埃及的宗教信仰、藝術風格、建築形制已經牢固的確立,與外來文明接觸時很難受到大的影響,相反多數入主埃及的外國民族很快都被埃及文化所同化了。


移民至埃及的很多希臘人和羅馬人也遵循埃及傳統在死後製作木乃伊,這是一處希臘貴族的家族墓葬,埃及與希臘混合風格。

孔姆蘇卡法地下墓穴,羅馬帝國初期,亞歷山大城,亞歷山大省,埃及



二、歷史背景


古埃及歷史簡表


3300-3150BC    前王朝(涅加達文化三期/第0王朝)

3150-2686BC    早王朝(第1-2王朝)

2686-2181BC    古王國(第3-6王朝)

2181-2061BC    第一中間期(第7-第11王朝早期)

2061-1649BC    中王國(第11王朝晚期-第14王朝)

1674-1549BC    第二中間期(第15-17王朝)

1549-1077BC    新王國(第18-20王朝)

1077-653BC      第三中間期(第21-25王朝)

672-332BC        晚期王朝(第26-31王朝)

332-305BC        亞歷山大大帝

305-30BC          託勒密王朝


如今史學家對古埃及王朝的劃分系統源自託勒密王朝時期的一位名叫曼涅託(Manetho)祭司,他在公元前282年寫著了一份從前3100年至前343年的埃及國王年表,並將其分為30個王朝,今日史學家們依舊沿用著這個體系並增加了第31王朝。曼涅託對於王朝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也沒有給出劃分的依據,有些相鄰的王朝統治者是同一家族,王朝更迭的時候也沒有發生政變,這與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概念有很大不同。


約公元前3150年納爾邁(Narmer)首次形式上統一上下埃及標誌著埃及史前時期的結束與古埃及文明的開始(第一王朝的開始),古王國、中王國與新王國分別是埃及的三段統一與強盛的階段,而第一、二、三中間期則是三段相對混亂與分裂的時期。埃及的國力在新王國第18與19王朝時期達到巔峰,並在第20王朝後期開始緩慢衰退,公元前30年託勒密王朝末代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埃及豔后)兵敗自殺,標誌著延續了三千年的法老時代的結束,此後埃及併入羅馬帝國。


此次展覽涉及到的展品多數為新王國到託勒密王朝時期,因此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一階段:


新王國(1549-1077BC)


新王國是古埃及文明的鼎盛階段,這一時期又被稱為埃及帝國,埃及的影響力遠達東非和西亞。第18王朝的法老發動了大量對外徵戰,控制了南方的努比亞地區並開始殖民使之埃及化,努比亞地區的金礦讓新王國獲得了大量財富。新王國與西臺在地中海東岸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但雙方都沒有絕對優勢取勝,最終在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第二十一年,埃及與西臺籤訂了和平條約。


巨柱大廳,新王國時期,卡納克神廟群,盧克索省,埃及


第18王朝末期,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發動了一次著名的宗教變革,他改名阿肯那吞(Akhenaten),廢除了一切的舊神及其祭司,獨尊太陽圓盤形的阿吞(Aton)為唯一主神,意圖削弱日益膨脹的祭司權力,為此他還搬遷了首都至一座完全新建的城市阿瑪爾納,但面對如此激進的變革朝臣陽奉陰違,在阿肯那吞死後,舊秩序被恢復,新都城被遺棄,他的名字在後世法老們編纂的王表上也被抹去。


阿肯那吞時期藝術最明顯的元素是太陽圓盤狀的阿吞神,向下放射出末端是手形的光線,這幅浮雕中阿吞神、法老阿肯那吞和皇后那芙提提的形象和姓名均被鑿去。

TA4號墓,新王國時期,阿瑪爾納遺址,明亞省,埃及


新王國的法老們將國家的強盛歸功於底比斯主神阿蒙神的庇佑,這也導致新王國後期底比斯祭司階層的勢力與財富與日俱增。祭司開始控制皇位的繼承,有權批准或停止神對法老統治的承認。第20朝拉美西斯三世之後,新王國走向了緩慢的衰敗,王權逐漸衰微,為了攫取財富祭司開始有組織的盜取帝王谷內的皇家墓葬。至拉美西斯十一世,法老已成為傀儡,他死後法老的全部頭銜被祭司所攫取,新王國覆滅。


第三中間期(1077-653BC)


新王國覆滅後,第21王朝(1069-945BC)至第24王朝(732-720BC)的統治者只控制著北方的三角洲,而祭司階層在底比斯統治南方,北方的統治者時常需要與南方聯姻使政局相對穩定,這一南北分治的情況一直延續到埃及南方的強鄰努比亞人北上入侵埃及,並建立南北統一的第25王朝(760-656BC)。


皮膚黝黑的努比亞人正在向埃及進貢長頸鹿。

TT100號墓,新王國時期,西底比斯,盧克索省,埃及


第25王朝又稱庫施帝國,其統治者努比亞人雖然膚色黝黑,卻在文化上早早的接受了埃及的影響,並在統一埃及後全面的傳承 。第25王朝由南向北統一埃及全境後旋即與東北方的強敵亞述帝國發生摩擦,前671年亞述將第25王朝統治者逐出孟菲斯,前662年亞述再次入侵並洗劫了底比斯,將努比亞人逐出埃及。


晚期王朝(672-332BC)


第26王朝(664-525BC)由亞述在埃及扶持的親亞述勢力建立,這一時期埃及穩定統一,國力短暫的復甦,文化藝術也隨之繁榮。之後埃及先後兩次被波斯帝國吞併,這兩段時期分別為第27王朝(525-404BC)與第31王朝(343-332BC),期間短暫的第28王朝(404-398BC)、第29王朝(398-380BC)與第30王朝(380-343BC)由埃及本土人建立,其中第30王朝是最後一個由埃及本土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


希臘化時期(332-30BC)


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擊敗波斯佔領埃及,其在埃及短暫逗留期間在三角洲西北部的海濱規劃興建了亞歷山大城,這是一座按照希臘城市設計的新城,一度成為希臘化世界的中心,地中海貿易與學識的中心,並一直繁榮至羅馬帝國分裂。前323年亞歷山大死於巴比倫,鎮守埃及的將軍託勒密在眾多將軍對靈柩的爭奪中獲勝,搶得亞歷山大的靈柩並護送其至埃及,建立託勒密王朝(323-30BC)。


荷魯斯神廟,託勒密王朝,埃德夫,亞斯文省,埃及


託勒密王朝是古埃及三千年文明的最後一抹餘暉,這一時期國家穩定,文化繁榮,新建了最後一批高質量的大型神廟,希臘與埃及文化開始相互影響滲透。託勒密王朝末代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埃及豔后)先後與凱撒和馬克安東尼聯姻,試圖保住埃及的獨立地位。前31年,艷后與馬克安東尼的聯軍被屋大維擊敗,二者逃回亞歷山大城。十個月後屋大維奪取亞歷山大城時,艷后自殺,自此埃及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法老時代結束,埃及文化的影響力則持續消退,逐漸被基督教文化所取代,延續至5世紀完全消亡。


位於遙遠南部邊境的菲萊神廟是埃及最晚停止宗教活動的神廟,於公元4世紀末被羅馬政府下令關閉。

伊西斯神廟,託勒密王朝,菲萊島遺址,亞斯文省,埃及



三、文字


埃及文字的起源是外來還是本土起源,一直有爭論,很有可能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這兩種最古老的文字是同時獨立起源並相互影響的。最早的埃及文字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400年的前王朝時期,最初創造文字的動力源於貴族階層管理壟斷物資的需要,最早的文字多為印在陶器或標籤牌上的紋章。


1824年被譽為埃及學之父的法國學者讓·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 François Champollion),通過已知的古希臘語,成功破譯由古希臘語、古埃及聖書體與古埃及世俗體三語對照刻寫的羅塞塔石碑,獲得了解讀古埃及文明的鑰匙。


第五王朝烏納斯金字塔的內部,首次出現了大段的文字裝飾,是埃及現存最早的長篇文獻。劉拓 攝

烏納斯金字塔,古王國時期,塞加拉遺址,吉薩省,埃及 


我們所熟悉的優美工整的埃及象形文字(聖書體)體系成熟於古王國,其經典時期位於中王國和新王國,學習古埃及語的入門便是從此時的中古埃及語開始。聖書體發展至託勒密王朝時突然變得複雜,多出了很多字符,有些至今尚不能完全破譯。聖書體擁有很強的裝飾性,常用來填滿壁畫上的空白區域。聖書體的書寫順序靈活多變,可向左向右或豎向書寫,判斷閱讀順序的方法是看動物、人、神或肢體形象的符號的朝向,朝向哪一側就從那一側開始閱讀。


埃及人認為文字是有魔力的,如果要篡奪別人的物品,只需要抹去他的名字並刻上自己的就可以了,因此國力強盛時的統治者總是儘可能的將文字尤其是自己的名字深刻,以防功績被後世的人搶佔掠奪。

孔蘇神廟,新王國時期,卡納克神廟群,盧克索省,埃及


古埃及聖書體並非一種完全靠不同的象形字符來表示不同含義的原始文字,而是一套高度成熟的音意文字。組成一個詞的部分象形字符表示詞的讀音,部分象形字符表示詞的含義與屬性卻不發音,是不是有一種熟悉感,很像漢字的形聲字(例如 銅 溝 飯 等等)。

這兩個聖書體單詞的前三個字符表音,可見它們讀音一樣,而第四個字符為表意的定符,表示詞的含義屬性但不發音。


世界上有三大高度成熟的音意文字系統:中華文明的漢字、埃及文明的聖書體與兩河文明的楔形文字,後兩者都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直到近代才被重新解讀。在埃及漫長的文字歷史中,除了聖書體外,還有僧侶體與世俗體,相當於聖書體的行書與草書版本,更加適合在莎草紙、石灰巖板和亞麻布上快速書寫使用。


古埃及語的準確讀音至今仍是個無法破解的迷,聖書體只記錄輔音而不記錄元音,因此只能根據科普特語的發音習慣補充元音復原完整發音。科普特語是古埃及語發展的最終階段,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後,改信基督教的古埃及人被稱為科普特人,科普特人一直使用科普特語傳頌聖經,因此這一古老的語言得以留存。



四、雕塑與繪畫


埃及藝術創作的主題主要是描繪神與王,都被賦予神聖化與理想化的特質,雕塑與繪畫常常被描繪為寧靜、安詳、莊重、肅穆甚至神聖不可侵犯的形象,這些特質的塑造源自埃及藝術創作延續了三千年未改變的幾條基本法則:


正面律與對稱律


雕刻作品表現的人物,不論其頭部、軀體或腿部都必須保持正面垂直狀態,不允許左右偏離。人物立像通常是左腿稍微向前邁開一步,雙臂下垂,雙手緊握;而坐像則上半身端正,兩腿並緊,雙手放在膝蓋上,或右手放在胸口,或雙手交叉在胸前。如果是夫妻雙人雕像,通常是妻子摟著丈夫的臀部或者腰部。


Rahotep和Nofret的坐像,古王國時期,開羅博物館藏,埃及


浮雕和繪畫的人物則往往整體以正面表現,但無論站或坐姿,面、頸和腳都為側面表現;眉、眼和肩部以正面表現;胸、腰與腿採用正面與側面結合的表現形式。這樣的做法是為了力圖全面的展現人的每一個部分,源於自然卻又不為自然所局限,表現了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藝術創作的結合。


TT55號墓,新王國時期,西底比斯,盧克索省,埃及


散點透視


這個不太好解釋清楚,拿我們比較熟悉的例子說,就是西洋繪畫遵循的是焦點透視,畫家的觀察點是固定的,畫面中各個物體的相對大小是根據其所處的位置嚴格確定的;而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是長卷,採用的是散點透視,畫家在長卷上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觀察視角,不同事物之間沒有科學的遠近與大小上的關聯。埃及繪畫,尤其是壁畫也常常類似國畫長卷那樣窄長,採用的就是散點透視法,同時人物的相對大小也決定其地位的高低主次。


網格比例法


埃及的浮雕和繪畫並非直接草就,首先是畫好標線或方格用以確定人物身體各部分的比例,在不同時期標線和網格也稍有不同。例如古王國時期站立人體三部分(頭髮至肩、肩至膝、膝至腳)比例為2:10:6,共佔18個方格,晚期王朝時期比例變為2:12:7,共佔21個方格,可見早期人物顯得粗壯有力,晚期人物纖細苗條。


此處浮雕可隱約看見用於確定人物各部分比例的網狀方格線

拉美西斯二世神廟,阿拜多斯,索哈傑省,埃及


層面分割法


浮雕作品或繪畫通常在一個平面上,分割成幾個水平的層面或欄目來表現。不同的層面或欄目可以表現不同的時間、空間,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及季節交替。每一個層面表現一個時空與事件,若干個層面就組合成事件完整的過程。


丈量土地、稅收、揚谷、收割等農耕場景。

TT69號墓,新王國時期,西底比斯,盧克索省,埃及


填塞法


浮雕和繪畫的構圖嚴謹、飽滿。在一個有效的空間範圍內,主次分明,大小有別,排列有序,沒有空白。畫面上填滿了與主體內容一致的神、人、動植物、食物、祭品等生產、生活、戰爭、祭祀等活動場面,沒有一點空白之地。



圖文相間律


埃及的文字是藝術創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浮雕和繪畫中,藝術家為適應填塞法的要求,尤其是為了更明確的表達創作需求,一律配有文字說明。在有些雕塑的底座甚至背面也常刻有銘文。埃及的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一些事物、人物或概念的形象縮影,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


一個填塞法和圖文相間律很好的例子,畫面滿而不亂,層次分明,男主人和妻兒以不同的大小比例呈現,以突出主次。

TT52號墓,新王國時期,西底比斯,盧克索省,埃及



五、信仰體系


這可能是本指南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了,了解埃及常見的神非常有助於讓你看懂古蹟上刻畫的到底是什麼內容,即便看不懂聖書體也能猜出個大概。埃及的多神信仰異常的複雜,起源於各個部族各自的原始信仰,在埃及統一的過程中逐漸融合,有些神成為全國性的神接受普遍的崇拜,而有些依舊作為地區性的神擁有各自的崇拜中心。不同時期崇拜的主神有變化,而在不同城市崇拜的神也有不同,想要全部弄清楚其中的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僅僅是太陽神拉就存在多達72個不同的形象。想要區分諸多的神祈的形象,除了面孔外,頭飾也是及其重要的,多數頭飾都是與神嚴格一一對應的。


常見的四位隼頭形象的神,可以通過頭頂不同的裝飾區分。


早在前王朝時期的墓葬中,就能夠發現具有宗教意義的動物陪葬,而在前王朝的陶器上已經能夠發現象徵王權的隼的形象。除了祖先崇拜、動物崇拜以外,對於古埃及神學來說,影響最大的是自然崇拜,在埃及的遠古時期人們慢慢形成了對天、地、太陽、空氣、尼羅河等的自然崇拜,並發展出三大與之相關的神學體系。多個宗教中心的祭司都試圖將自己的城市解釋為創世的中心,因而有了多個創世神話,其中影響力最強的當屬赫利奧坡利斯創世神話,其次是孟菲斯與赫爾摩坡利斯創世神話,以上並稱為古埃及的三大創世神話,相互之間有交集也有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這三大神學體系的誕生也是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並非一蹴而就的,所以在討論早期的信仰時,有些內容和三大神系並不十分契合。


此外在新王國時期,都城底比斯的主神阿蒙神(Amun)地位提升與太陽神拉融合成主神阿蒙—拉(Amun-Ra),其妻子為穆特(Mut),兒子為孔蘇(Khonsu),並稱底比斯三聖,以這三者為首構建了底比斯神系。在託勒密王朝時期又創造了一位重要的神塞拉皮斯,源於奧西裡斯與阿匹斯神牛融合,並被賦予了希臘諸神的面孔。受於篇幅限制,這裡只簡介一下最重要的赫利奧坡利斯神系。


開羅國際機場附近的赫利奧坡利斯遺址尚存一座中王國的方尖碑。

努塞爾特一世方尖碑,中王國時期,赫利奧坡利斯遺址,開羅省,埃及


赫利奧坡利斯是古埃及太陽崇拜的中心,其希臘名稱的含義即為太陽城,位於今天開羅東北郊,大抵就在開羅國際機場附近,如今來埃及拜訪古文明的人們,第一站都是降落在傳說中世界最初的誕生地,這冥冥之中的巧合多麼有趣。


赫利奧坡利斯神系使用太陽神不同的名字(拉、阿圖姆、凱普利、哈拉凱悌)來表現太陽神的不同形態。拉(Ra)是太陽神最常用的名字,但是他指的是一天之中中午的太陽;阿圖姆(Atum)則是指黃昏和晚上的太陽,為人的形象;凱普利(Khepri)則是早上的太陽,為蜣螂的形象。哈拉凱悌(Hrakhty)是與隼鷹神相聯繫的太陽神,為頭頂太陽圓盤的隼的形象,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個形象。在埃及不同的歷史階段與區域中,拉與諸多神祈產生過融合,因此存在非常多且複雜的形象。


畫面左側為蜣螂頭的拉-凱普利,右側為隼頭的拉-哈拉凱悌,走廊後牆壁上的兩位神左邊是綠色臉的奧西裡斯,右邊為人形象的拉-阿圖姆。

納菲爾塔利墓(QV66),新王國時期,皇后谷,盧克索省,埃及


赫利奧坡利斯神話以拉-阿圖姆神(Re-Autm,太陽神拉同化了該地區早些時候的阿圖姆神)為中心,認為世界原本是一片虛無的混沌之水被稱為努恩(Noun),最初的太陽神拉-阿圖姆從混沌之水中誕生,一同出現的還有一塊從水中浮現的金字塔形的原始之丘,稱為奔奔石(Benben),太陽神化作一隻鷺形的神鳥貝努(Benu)降落在奔奔石上。拉-阿圖姆在原始之丘上創造了空氣之神舒(Shu)和潮氣之神泰芙努特(Tefnut),二者結合又產生了天空之神努特(Nut)和大地之神蓋布(Geb),拉-阿圖姆將原本緊貼在一起的兩者分離,於是天與地之間有了萬物生長的空間。努特與蓋布結合生下了奧西裡斯(Osiris)伊西絲(Isis)賽特(Seth)奈芙蒂斯(Nephthys)


這一人形棺的局部繪畫了拉-阿圖姆託舉起努特,分開努特與躺在地上的蓋布,使天地之間擁有空間的場景。

彩繪人形棺,第三中間期,開羅博物館藏,埃及


以上從拉-阿圖姆到奧西裡斯這四代共九位神祈(已用藍色標記)是赫利奧坡利斯神系中最為核心的神,被稱為九柱神(Ennead)。前三代神都是宇宙神,化身為創世所必須的元素。第四代神不再是宇宙神,但他們以及他們的後代在埃及藝術品中出現的頻次要遠遠高出之前的兩代神,並留下了十分精彩的傳說故事,版本太多,這裡不具體展開。


九柱神中的第二代與第三代神。


九柱神中的第四代神。


在九柱神體系之外,還有幾位十分重要的神,為首的就是作為王權象徵的荷魯斯(Horus),其妻子為哈索爾(Hathor);另一位可能是所有現代人認知最高的埃及神祈,胡狼頭形象的阿努比斯(Anubis),頻繁出現在古埃及主題的影視劇與遊戲中;還有一位是埃及聖䴉頭形象的書記之神圖特(Thoth)。以荷魯斯為核心的九位神構建了赫利奧坡利斯神系的小九柱神,以荷魯斯的四個兒子為核心的九位神構建了第三九柱神。


九柱神之外最重要的四位神。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最主要的幾位神祈


拉(Ra)


最重要的主神,太陽在古埃及象徵生命的創造者和生命力的提供者。古代埃及人相信拉白天乘坐日行船在天空巡視人間,夜間乘坐夜行船橫跨尼羅河完成生命的返老還童,同時讓那些僵臥在陰間的死者獲得陽光和食物,從而得以復活或至少短暫的甦醒。在新王國成型的《亡靈書》的經文中,夜行船經過冥神奧西裡斯居住的地方時,死者最大的願望就是搭乘太陽船穿過冥界,然後到達東方的地平線獲得新生。因此拉駕馭的聖船被稱為「百萬人之舟」,無數的亡靈都祈求成為一名船員,在幫助拉重生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重生。


乘坐在太陽船上的拉神。

TT1號墓,新王國時期,西底比斯,盧克索省,埃及


「啊,太陽神拉,你昨天端坐在聖船的船尾從汪洋大海的深處騰空而起,請你回到昨天的位置,坐在聖船的船尾。請你接納我這個清白無辜的人為你的隨行隊伍的一員,我將因你安然而安然。」

——亡靈書第101篇節選


「當拉神閉上了他的眼睛的時候,我從沉睡中甦醒過來,隨著夜間時光的推進,我贏回了我的生命。」

——亡靈書第110篇節選


奧西裡斯(Osiris)


古代埃及最重要的冥神,最初為掌管植物的神,呈現為人形的木乃伊,因此身體為白色用以代表纏繞在身體上的亞麻布,皮膚呈現綠色或黑色,與植物和尼羅河肥沃的耕地相關聯,根據傳說,奧西裡斯原是上古時期埃及的法老,後被兄弟賽特謀殺並分屍,奧西裡斯的妻子伊西絲在埃及各地尋找屍體的碎塊,在阿努比斯與奈芙蒂斯的幫助下拼接屍體做成木乃伊並使其復活。每一年耕地上作物的新生也被視為奧西裡斯的復活而被慶祝。每個人都希望死後能像奧西裡斯一樣復活。


奧西裡斯的兩個特點:被亞麻布包裹的白色身體和綠色的臉。

TT3號墓,新王國時期,西底比斯,盧克索省,埃及


對奧西裡斯的崇拜從中王國開始興起並一直延續到埃及文化消亡,文獻中對奧西裡斯的記載最早見於古王國後期的金字塔上刻鑿的《金字塔銘文》,在銘文中祭司說拉神不會把死去的國王交給奧西裡斯;在中王國時期,奧西裡斯崇拜興起,逐漸取代古王國的阿努比斯成為冥界主宰,而此時的古埃及人仍擔心死後在冥界受到奧西裡斯的屠夫們的宰殺。可見埃及信仰的複雜性,神的象徵意義隨著時間在不斷變化,奧西裡斯成為一位完全正面的神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伊西絲(Isis)


象徵賢妻良母的女神,是奧西裡斯的妻子與荷魯斯的母親。伊西絲的頭飾在聖書體中是象徵王座的符號,表明了她在確保王座在奧西裡斯與荷魯斯之間順利傳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時伊西斯頭頂的裝飾也為帶牛角的太陽圓盤,和哈索爾一致。在傳說中,伊西絲收集丈夫的屍塊並使其復活,同時秘密的撫養荷魯斯成長免受賽特的迫害,然後幫助他奪回被賽特篡奪的王位。在羅馬帝國佔領埃及後,埃及文明開始衰亡,但對伊西斯神的崇拜卻伴隨著羅馬多元的宗教信仰而傳播至地中海的每個角落,成為埃及眾神在埃及本土之外傳播的最廣泛的一位。古代埃及雕塑中極為常見的一個主題便是伊西絲懷抱嬰兒形態的荷魯斯,這一主題也被後起的基督教借鑑,成基督教中聖母懷抱聖嬰主題的來源。


美楞普塔石棺蓋的足部,刻畫了張開雙臂作保護狀的伊西斯女神。

美楞普塔墓(KV8),新王國時期,帝王谷,盧克索省,埃及


賽特(Seth)


神格非常複雜的一位神,多數時候偏負面,因此在壁畫與雕塑中不太常見。賽特的形象來源尚不確定,頭部接近非洲食蟻獸但擁有一對長方形的耳朵,他是奈芙蒂斯的丈夫與阿努比斯的父親(可能只是名義上的)。賽特原本是上埃及的一位地方神祈,在統一國家形成後成為域外之神,代表被徵服和統一的那一方的國土,因此也象徵沙漠、風暴等消極因素。他謀殺了奧西裡斯,篡奪了王位,後被荷魯斯奪回。


在《亡靈書》的絕大多數經文裡賽特等同死神(注意和冥神奧西裡斯及阿努比斯區別,埃及人認為無法重生才是正真的死亡),危害生命和阻礙復活的因素或力量都被認為來自賽特作祟,而在少數經文裡,賽特幫助太陽神拉戰勝巨蟒阿波菲斯(Apophis),其用意在於借其死亡的象徵意義「以毒攻毒」。


賽特在新王國19-20王朝期間有短暫地被官方崇拜,圖為賽特(左)與荷魯斯(右)共同為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加冕,意圖強調法老同時對尼羅河谷與沙漠地區的控制權。

阿布辛貝神廟,新王國時期,阿布辛貝,亞斯文省,埃及


奈芙蒂斯(Nephthys)


賽特的妻子,她的名字與頭飾在聖書體裡表示「房子的女主人」。奈芙蒂斯似乎與丈夫賽特一直貌合神離,在壁畫與雕塑中經常與伊西絲一同站在奧西裡斯身後。傳說中她幫助伊西絲一同尋找奧西裡斯的屍體,一同與伊西絲為被害者奔喪。在喪葬經文裡,她保護死者的肺。此外安放在棺木中的死者頭部受她的保護,而腳部受伊西絲的保護,因此在棺木內側常能看到繪有這兩位女神。


隼形象出現的伊西斯(左)與奈芙蒂斯(右)守護在死者的木乃伊旁

TT1號墓,新王國時期,西底比斯,盧克索省,埃及


荷魯斯(Horus)


非常重要的神,作為王權的象徵。早在前王朝時期,就能見到用隼的形象象徵王權,成年的荷魯斯為頭戴紅白雙冠的隼頭人身形象,有時也直接以站立的隼的形象出現,幼年的荷魯斯以人類嬰兒的形象出現。在有關太陽的神話裡,荷魯斯表示早上的太陽,在奧西裡斯神話裡,荷魯斯又被說成奧西裡斯的遺腹子,長大後在伊西絲的幫助下為父報仇。兩種神話起初都是為王權服務,強調王權的神性與父位子傳的合法性。


在《亡靈書》中死者經常把自己說成荷魯斯,用以陳述他已為和將要為奧西裡斯所做的事,確定自己進入奧西裡斯王國的權利和必要性。根據被神化的王權觀念,在位的法老等同於荷魯斯,死後則成為奧西裡斯掌管冥界並將最終復活。這種觀念也並不局限在統治階層,很快便普及到各個階層。


頭戴紅白雙冠的荷魯斯正在把墓主人引見給冥神奧西裡斯(畫面右側,頭部缺失)。

TT255號墓,新王國時期,西底比斯,盧克索省,埃及


哈索爾(Hathor)


掌管音樂、舞蹈和繁殖的神,也象徵愛情與豐饒,為長著牛耳朵的人形。在有關太陽的神話裡,她是拉的女兒與荷魯斯的妻子,她的名字在聖書體裡的含義為「荷魯斯的廟」。因此她同時也具有天空之神的屬性,此時呈現母牛的形象,四條腿分別指向東西南北。與此相關她又成為掌管埃及周邊山脈與沙漠的女神,擁有諸如「西莫克樹的女主人」、「西方的女主人」等稱號。


哈索爾柱頭,新王國時期,哈特謝普蘇特祭廟,盧克索省,埃及


阿努比斯(Anubis)


阿努比斯是一位起源非常早的與喪葬相關的神,早在古王國時期便是守護棺木與墓地的神,此時最常見的形象是趴在棺木上的胡狼,尾部貼著棺木的側壁下垂。古王國的墓葬中,經常在最顯眼的位置雕刻為阿努比斯貢獻祭品的銘文。中王國奧西裡斯信仰興起後,阿努比斯的地位有所下降,甚至在奧西裡斯神話中,阿努比斯的身世也不盡明晰,一說是賽特與奈芙蒂斯所生,一說是奈芙蒂斯與奧西裡斯的私生子。此時阿努比斯多了幾個新的職責,作為木乃伊的製作者與亡靈的引導者,同時負責來世審判時稱量死者的心臟,並將結果報給書吏神圖特。


阿努比斯守衛著陵墓入口。

TT3號墓,新王國時期,西底比斯,盧克索省,埃及


圖特(Thoth)


圖特神最早源自赫爾摩坡利斯創世神話,赫爾摩坡利斯也是圖特的崇拜中心,他是智慧之神,掌管書寫與記錄,形象為長著埃及聖䴉頭的人形,有時也以狒狒的形象出現。古埃及人認為文字、醫藥和魔法都由圖特發明。在奧西裡斯神話裡,圖特協助伊西絲復活奧西裡斯,並醫治荷魯斯被賽特弄瞎的眼鏡。在來世審判中,圖特記錄死者心臟的重量並向奧西裡斯報告結果。


圖特(左)與荷魯斯(右)正在為法老塞提一世洗禮。

塞提一世神廟,新王國時期,阿拜多斯,索哈傑省,埃及

相關焦點

  • 去省博逛埃及文物展前必看!木乃伊英文是「媽咪」?電影中「活埋...
    這場省博埃及文物展到底有多火、現場觀眾有多擁擠?負責任地說,今早小編在觀展時被一位男士錯當成女朋友「不負責任」地拉走了……記者早晨排隊入場時,省博前的停車場是這樣的↓↓相信即使是這樣的人山車海也無法阻擋愛好者觀展的熱情。不過在觀展之前,你知道木乃伊用英語怎麼說嘛?
  • 去埃及看一看那些外國的習俗,這裡有著珍貴的寶藏
    去埃及看一看那些外國的習俗,這裡有著珍貴的寶藏。埃及原本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不用說,許多人都知道它的旅遊景點。如金字塔、木乃伊、埃及豔后等。但是除了這些,沒有什麼更有名的了。例如,許多人好奇他們穿什麼樣的衣服,吃什麼樣的食物,以及普通的生活習慣等等。
  • 埃及十日遊:來埃及旅遊,烤鴿子美食不容錯過
    埃及,一個遙不可及、神秘莫測的文明古國,眾所周知,這裡不僅有舉世聞名的金字塔,神秘的獅身人面像,雄偉的神殿,綿綿的尼羅河,還有傳說中美豔的克裡奧帕特拉和法老圖坦卡蒙的詛咒。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來到埃及,當然不能錯過這裡的美食,下面讓我們來嘗嘗幾道必吃的名菜:1.烤鴿子Hamaam烤鴿子在埃及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道十分傳統的名菜。烤鴿子的做法是先在鴿子的肚子裡塞滿麥子大米和香料,有時候會加入些許碎羊肝,再用炭火燒至其表皮金黃,香氣撲鼻。這樣做出的鴿子肉質肥瘦適宜,連肉帶骨一起吃,口感酥脆美,是埃及家家戶戶愛吃的菜餚。
  • 夢見旅遊:去看野生麋鹿遷徙的壯觀的場面,這是不可錯過的
    這是自然界的紅色牙齒和爪子在難以置信的規模;一個壯觀的場面,這是很難錯過,不可錯過。第一件事遷徙不遵循地圖和時間表,因為只有季節性降雨決定了開始的時間,一旦遷徙,牛群就在不同的方向上分裂,向北移動390000平方公裡的區域,不僅包括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和肯亞,但擴散區域以外。
  • 埃及旅行中,素食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地道美食
    埃及菜餚使用的食材來自豐富的尼羅河谷和三角洲的豆類,蔬菜和水果。很多人認為來埃及想吃素食有點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埃及和中東國家都愛吃葷。這次我們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埃及素食美食。讓愛吃素的朋友來埃及旅遊,也可以吃得圓圓胖胖。
  • 【廣東省考備考經驗】廣東省考需要準備多久?2021省考公告會提前嗎
    【廣東省考備考經驗】廣東省考需要準備多久?2021省考公告會提前嗎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省考備考經驗,廣東省考需要準備多久,2021廣東省考會提前嗎,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你醒啦?賽博朋克2077提早57年發售!
    你醒啦?賽博朋克2077提早57年發售!來源:www.18183.com作者:白菜時間:2019-06-11 分享到: E3 2019微軟展前發布會上一口氣公布了大量的勁爆內容
  • 埃及旅遊安全嗎,埃及沒去過,沒有設身處地的身同感受
    埃及旅遊安全嗎,埃及沒去過,沒有設身處地的身同感受,埃及旅遊安不安全這問題要視局勢而定,一般而言如果局旅遊期間局勢是平穩的,那麼是不會有太大人身危險,因此出行前半年到一年間多留意新聞,觀察形勢變化。再決定是否是前去,本人曾經在2014年一個人去了中東數個國家,其中包括埃及,當時正是埃及動亂一年後,屬於平靜期,因此到了當地沒有感覺有非常危險,但在首都開羅街頭還是能看見坦克裝甲車,士兵手持機關槍巡邏,要注意遇到千萬不能拍照,最後裝沒事路過就行。
  • 埃及陸龜的品種及餵養知識介紹
    埃及陸龜埃及陸龜又名克萊馬尼陸龜,包括了納吉夫陸龜,是一種處於極危的龜。它們雖然稱為埃及陸龜,但已從埃及滅絕,市面可見埃及陸龜不多,在全球滅絕只是時間的問題。但是它們並不獨特,與埃及陸龜在埃及滅絕的群落相符。納吉夫陸龜是局部地區適應的形態,而外表不同。它們有可能是埃及陸龜的亞種。由於基因流已經停止,它們的保育方法須有不同的處理。
  • 不去奈良也能餵鹿,不去埃及就能看金字塔,廈門六鰲翡翠灣走起!
    之前大發去六鰲翡翠灣的時候,小夥伴們都以為大發去日本了,其實不用出國也能餵小鹿!不用去埃及就能看到金字塔!風景炒雞宜人!大發迫不及待想分享給小夥伴們啦!六鰲翡翠灣這個度假區的包含了太多可以玩的地方,很適合小長假跟家人或是朋友一起去度假!重點是海邊真的太美了!如果是當天來回的話建議在2-3點左右到。度假區主演分為四大樂園和其他娛樂的景區。跟著大發開啟遊玩冒險叭!
  • 2021年廣東省省考招錄公告在哪看_廣東省公務員考錄專題網
    2021年廣東省省考招錄公告在哪看_廣東省公務員考錄專題網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省考時間,廣東人事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黑白沙漠是去埃及必去的景點,晚上露營還能看到白狐!
    黑白沙漠是我本次埃及之行的重點,整體很滿意,頭頂著星星吃著烤雞腿格外的香,就是晚上的沙漠很冷,遺憾是沒有看到小狐狸,不過早晨看到了腳印也算是意外之喜。從買好機票,訂好行程之後,黑白沙漠的行程就總是跟著埃及的局勢變化而風雨飄搖,好在最後沒有同沙漠爽約,還是如期而至。
  • 去埃及旅遊,看看異國風情,這裡還有珍貴的珍品
    還有人好奇現在網際網路那麼發達,有沒有帶火一些埃及的地標呢?不過去網上搜出來答案卻讓人失望,這麼一個偌大的國家居然沒有什麼比較新穎的東西。第一站當然是要去埃及的首都首都開羅。可能很多人都對這個神秘的城市非常好奇,無論是那裡的建築風格,還是裝扮看起來有些古怪的當地居民。在一次偶然地飛往開羅的飛機上,小編從高空往下看,居然看到了在層層疊疊的樓群之間有一些大型的圓形建築物。
  • 去埃及旅遊怎麼樣,除了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還要注意這些
    去埃及旅遊怎麼樣,除了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還要注意這些。「在埃及,一方面伊斯蘭教團體在提供醫療保障和教育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另一方面,儘管人口不斷增加,腐敗無能的政府卻對這些社會需求視而不見。在今天的埃及,伊斯蘭革命的所有條件都已經成熟:貧富懸殊、精英衝突、宗教壓迫和政治冷漠。」
  • 2018即將過去,2019你不可錯過的幾個公眾號 | 推廣
    原標題:2018即將過去,2019你不可錯過的幾個公眾號 | 推廣 關注了那麼多公眾號 無目的地看文章 卻如雞肋一般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你是否覺得時間被浪費了 生命被辜負了?不必要的東西早日剔除 在號的數量上做減法,質量上做加法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幾個腦洞超大的優秀公眾號 它們每天更新有態度、有乾貨的原創文字,內容有保障 關注以下公眾號獲取更多有趣的知識吧
  • 廣東省十大美食新鮮出爐,不服也得服,吃貨們不可錯過
    廣東經典的十大美食 去過的你, 在廣東的你、 想去廣東的你, 或是廣東人的你, 都吃過這幾大美食嗎?
  • 去埃及旅遊應該吃點什麼看看什麼
    神秘金字塔、法老的詛咒、世界未解之謎…這是埃及為人所愛的古文明。逛逛集市,坐在咖啡館,聞聞杏桃子味的水煙SHISHA…這是同樣讓人淪陷的市井氣息。位列《孤獨星球》2019年度「最物有所值」國家榜首的埃及,必須劃入人生旅行List中!開羅,埃及的首都。
  • 廣東省考往年時間_廣東省考一般是幾月?2021省考何時開始報名?
    廣東省考往年時間_廣東省考一般是幾月?2021省考何時開始報名?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1廣東省考時間,廣東省考一般是幾月,廣東省考往年時間,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日惹之行,不可錯過的旅途,觸及心靈的純淨
    歡迎來到百家號《沿途風景無限好》,今天我們講的是:日惹之行,不可錯過的旅途,觸及心靈的純淨說實話,這一次日惹的行程不是我主動要過來的,反而是被朋友拉著過來了,到時想在家中休息,所以來的時候反而還有幾分不情願,當我真正來到這個熱這個城市的時候,我才發現當初我錯得有多離譜。
  • 跟著Sayed Ali去埃及吃地道美食2
    上期Sayed Ali向大家介紹了埃及的美食,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今天接著向大家分享埃及美食(這依然是跟著「Stargate埃及遊」,才能吃到的地道美食)。埃及是伊斯蘭國家,所以所有的食物都是清真食物,肉類以牛、羊、雞兔子鴿子為主,鴨子比較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