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如何看待一個人是不是足夠愛你?
有一個點讚很高的回答:看對方懂不懂得心疼你,舍不捨得讓你受委屈。這跟錢財地位無關,只跟心意相連。
陪嫁800萬,還要受婆家欺負,只能說明這個女人找了一個不夠愛她的男人,找了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婆家。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去傷你;而傷你的人,一定沒那麼愛你。
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嫁給一個不該嫁的男人,將來不但自己會心力憔悴,父母也會跟著擔心受罪。女人嫁的不僅是一個男人,更是一個家庭。
有句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幸」。嫁對了家庭是幸福,嫁錯了家庭是災難。
朋友娜娜生活在一個書香世家,家裡好多親戚都是高幹,她的父母也都有著很好的工作,娜娜研究生畢業後為了考取公務員,背井離鄉的從呼和浩特來到了威海。
之所以不遠千裡來到這裡,主要是被這邊的環境和衛生所打動,娜娜心想將來在這邊成家立業後,還可以把父母都接過來一起居住養老。
因為平時娜娜都是三點一線的工作,也沒有太多的社交,眼看三十多了還是單身一人,在父母和親朋好友的催促下,她開始選擇了相親,經過幾次相親,娜娜被一個長得胖胖的外表憨厚老實的男人給吸引住了,通過朋友了解到他是一家銀行的中層領導,平時對工作也是兢兢業業的,是家裡的獨子,父母也都退休了,將來他們在一起後也不會有太多的經濟負擔。
娜娜跟那個男人交往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兩個人還是比較能談得來,對未來也都有著美好的憧憬。
於是,過年時分別見了雙方的父母,娜娜的父母再見了這個男人後是不同意他們繼續交往的,因為他們感覺到這個男人在談吐方面很斤斤計較,而且第一次的見面禮買的也很隨意。父母倒不是在乎給他們帶了些什麼,但是從點滴能看出這個人為人處事的能力。
娜娜的父母極力說服讓她放棄這段感情,但是娜娜覺得都已經相處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了,哪能說放棄就放棄,執意地選擇眼前這個男人,說是非他不嫁。
而娜娜去到男方父母家裡,面對刀子嘴豆腐心的婆婆,她也有些無所適從,娜娜聽出了婆婆的意思,好多人給她兒子介紹本地家庭條件也不錯的女孩,他都沒看中,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畢竟都三十多歲了,也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在沒有完全被雙方父母祝福的情況下,他們兩個人毅然決然地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娜娜父母擔心她離家那麼遠,怕她在婆家受苦沒人照應,特意給了她豐厚的嫁妝,把女兒風風光光地給嫁了。
結婚後的娜娜,在婆婆的催促下,很快就有了孩子,但是自從孩子出生後娜娜和老公的關係就越來越緊張了,她老公經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就算不加班也會有應酬,他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但是交流的越來越少。
娜娜老公非常大男子主義,身上的惰性也漸漸漏了出來,他在家裡就是一個甩手掌柜,娜娜需要伺候大爺一樣對待他,稍有不順心的地方,就會跟娜娜愛答不理,能好多天都不說話。
娜娜為了跟老公的關係能緩和一下,想讓婆婆跟老公說說,讓他承擔起一個丈夫和一個爸爸的責任,但是婆婆對她的態度卻是:你們兩個人的事我可管不了,我兒子那樣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既然照顧不了他,就別管那麼多,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娜娜傷心地說,在婆婆的縱容下,老公一年前都搬到婆婆家去住了,留下了她和孩子獨守空房,而娜娜父母給的嫁妝錢早都花在給他們養老送終的醫療費上,和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上了,可以說是所剩無幾了。
娜娜不但要上班掙錢,下班還要陪伴孩子學習,一個弱女子承擔著家裡的大小花銷。而她老公卻自私地說,銀行壓力大工資發得越來越少,除了日常開銷和應酬,再加上偶爾理財,根本沒有什麼錢了。
此時的娜娜是進退兩難,她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自己照顧女兒,畢竟她得上班賺錢,她需要婆婆幫著接送孩子,她也不可能回到她的故鄉,因為父母多年前早都離開了這個世界,唯一能做的就是委曲求全的生活著。
婚姻中很多男人之所以娶你,也許不是多麼的愛你,而是因為你可以給他帶來面子和財富,娜娜的老公之所以當初會選擇她,是因為娜娜是一個好學歷的公務員,而且娜娜的家境條件也還不錯,如果不是這樣,可能他根本不會娶娜娜。
女人在婚姻裡其實不怕婆媳矛盾,怕的是自己無法融入一個家庭,得不到丈夫的尊重和呵護。
婚姻一開始都是心甘情願的,不論富貴貧窮,但是婆家一直對兒媳不好,一直把兒媳當外人,還對她像免費保姆一樣一味地索取,早晚一天婚姻會解體。
餘生不長,學會彼此包容,彼此接納吧。幸福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的,簡簡單單地活著就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