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嫁800萬,還要受婆家欺負:當我明白這些道理時,已經太晚了

2021-01-16 王先生情感論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如何看待一個人是不是足夠愛你?

有一個點讚很高的回答:看對方懂不懂得心疼你,舍不捨得讓你受委屈。這跟錢財地位無關,只跟心意相連。

陪嫁800萬,還要受婆家欺負,只能說明這個女人找了一個不夠愛她的男人,找了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婆家。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去傷你;而傷你的人,一定沒那麼愛你。

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嫁給一個不該嫁的男人,將來不但自己會心力憔悴,父母也會跟著擔心受罪。女人嫁的不僅是一個男人,更是一個家庭。

有句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幸」。嫁對了家庭是幸福,嫁錯了家庭是災難。

朋友娜娜生活在一個書香世家,家裡好多親戚都是高幹,她的父母也都有著很好的工作,娜娜研究生畢業後為了考取公務員,背井離鄉的從呼和浩特來到了威海。

之所以不遠千裡來到這裡,主要是被這邊的環境和衛生所打動,娜娜心想將來在這邊成家立業後,還可以把父母都接過來一起居住養老。

因為平時娜娜都是三點一線的工作,也沒有太多的社交,眼看三十多了還是單身一人,在父母和親朋好友的催促下,她開始選擇了相親,經過幾次相親,娜娜被一個長得胖胖的外表憨厚老實的男人給吸引住了,通過朋友了解到他是一家銀行的中層領導,平時對工作也是兢兢業業的,是家裡的獨子,父母也都退休了,將來他們在一起後也不會有太多的經濟負擔。

娜娜跟那個男人交往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兩個人還是比較能談得來,對未來也都有著美好的憧憬。

於是,過年時分別見了雙方的父母,娜娜的父母再見了這個男人後是不同意他們繼續交往的,因為他們感覺到這個男人在談吐方面很斤斤計較,而且第一次的見面禮買的也很隨意。父母倒不是在乎給他們帶了些什麼,但是從點滴能看出這個人為人處事的能力。

娜娜的父母極力說服讓她放棄這段感情,但是娜娜覺得都已經相處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了,哪能說放棄就放棄,執意地選擇眼前這個男人,說是非他不嫁。

而娜娜去到男方父母家裡,面對刀子嘴豆腐心的婆婆,她也有些無所適從,娜娜聽出了婆婆的意思,好多人給她兒子介紹本地家庭條件也不錯的女孩,他都沒看中,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畢竟都三十多歲了,也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在沒有完全被雙方父母祝福的情況下,他們兩個人毅然決然地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娜娜父母擔心她離家那麼遠,怕她在婆家受苦沒人照應,特意給了她豐厚的嫁妝,把女兒風風光光地給嫁了。

結婚後的娜娜,在婆婆的催促下,很快就有了孩子,但是自從孩子出生後娜娜和老公的關係就越來越緊張了,她老公經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就算不加班也會有應酬,他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但是交流的越來越少。

娜娜老公非常大男子主義,身上的惰性也漸漸漏了出來,他在家裡就是一個甩手掌柜,娜娜需要伺候大爺一樣對待他,稍有不順心的地方,就會跟娜娜愛答不理,能好多天都不說話。

娜娜為了跟老公的關係能緩和一下,想讓婆婆跟老公說說,讓他承擔起一個丈夫和一個爸爸的責任,但是婆婆對她的態度卻是:你們兩個人的事我可管不了,我兒子那樣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既然照顧不了他,就別管那麼多,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娜娜傷心地說,在婆婆的縱容下,老公一年前都搬到婆婆家去住了,留下了她和孩子獨守空房,而娜娜父母給的嫁妝錢早都花在給他們養老送終的醫療費上,和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上了,可以說是所剩無幾了。

娜娜不但要上班掙錢,下班還要陪伴孩子學習,一個弱女子承擔著家裡的大小花銷。而她老公卻自私地說,銀行壓力大工資發得越來越少,除了日常開銷和應酬,再加上偶爾理財,根本沒有什麼錢了。

此時的娜娜是進退兩難,她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自己照顧女兒,畢竟她得上班賺錢,她需要婆婆幫著接送孩子,她也不可能回到她的故鄉,因為父母多年前早都離開了這個世界,唯一能做的就是委曲求全的生活著。

婚姻中很多男人之所以娶你,也許不是多麼的愛你,而是因為你可以給他帶來面子和財富,娜娜的老公之所以當初會選擇她,是因為娜娜是一個好學歷的公務員,而且娜娜的家境條件也還不錯,如果不是這樣,可能他根本不會娶娜娜。

女人在婚姻裡其實不怕婆媳矛盾,怕的是自己無法融入一個家庭,得不到丈夫的尊重和呵護。

婚姻一開始都是心甘情願的,不論富貴貧窮,但是婆家一直對兒媳不好,一直把兒媳當外人,還對她像免費保姆一樣一味地索取,早晚一天婚姻會解體。

餘生不長,學會彼此包容,彼此接納吧。幸福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的,簡簡單單地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相關焦點

  • 陪嫁800萬,還要受婆家欺負:當我明白這4點,已經太晚了
    她說她有一個閨蜜,家裡很有錢,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只有她一個女兒,一直都是當成掌上明珠來疼的,從小生活條件很優越。後來,她喜歡上了一個家裡很窮的男人,父母不同意,不願意唯一的女兒嫁得不好,他們希望找個門當戶對的女婿。陷在愛情中的女人,是不會輕易妥協的,閨蜜不肯聽父母的話。
  • 婆家全款買百萬婚房,娘家陪嫁50萬,訂婚第二天準兒媳退婚
    顧娟父母都是通情達理的人,沒提彩禮,唯一的要求,讓男方全款買一套房子落在兩個孩子名下,他們家出50萬陪嫁,這樣孩子們婚後不至於有經濟上的壓力。再說,顧娟和大成都是獨生子女,婚事辦得風光,家長也有面子。 這話說得合情合理,婆家一百個贊同,接著開始緊鑼密鼓看房,最後敲定一套百萬的期房。
  • 婆家給我十萬彩禮,出嫁當天繼母只陪嫁一個皮箱,打開後我紅了眼
    母親去世後,奶奶就勸父親在找一個,可是當時父親說怕我受委屈,所以都給拒絕了,那時候母親店裡有一個刺繡的學徒 後來認識了我的老公陳廷偉,我們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家庭條件各方面都還不錯,交往了兩年的時間,婆家就催著我們結婚了,畢竟是我要結婚了,兩家父母就商量了我們的婚事要怎麼辦,婆婆本來說要給跟老公在省城買一套房的,但是我繼母說:彩禮必須要給,這個是習俗,反正也不要你多少,十萬塊錢就可以了,婆婆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所以也就挺繼母的給了這個彩禮錢。
  • 「你家的條件,只陪嫁一套房?也不嫌丟人」「那還是別結婚了」
    在很多女孩子心目中,彩禮就像是一份保障一樣,可以保障自己在婆家不受欺負,也能增加自己在婆家的地位,說實話,彩禮並不是評價一個婚姻的唯一標準,人心才是。許多家庭總是會把婚姻當成是一個佔便宜的籌碼,覺得自己掐住了對方的命脈,殊不知自己在別人眼中就像個可笑的跳梁小丑一般。
  • 親家,你家就陪嫁幾床被子還要10萬彩禮,我看5萬不少了!
    我是小李,咱講講生活裡的家庭情感故事。今天我要講的是:親家,你家就陪嫁幾床被子還要10萬彩禮,我看5萬不少了!婆家和娘家到了商議婚禮的時候,我和老公也在,兩邊都是獨生子女,想著怎麼樣都成,可沒想到,就彩禮和陪嫁的問題婆婆與我媽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 「你家10萬彩禮,我家8萬陪嫁」,「那剩下的2萬呢」
    從古至今就有很多的嫁娶習俗,這些習俗的本意是討個好彩頭,但慢慢的卻演變成了很多戀人走進婚姻的高門檻。而彩禮,就是最大的絆腳石。因為:只有兒子的家庭會說:要什麼彩禮?你們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只有女兒的家庭會說:彩禮必須要,還不能少,否則沒付出任何代價,怎麼會珍惜我女兒,我們家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去你家給你做免費保姆?
  • 出嫁時我媽說家裡沒錢陪嫁4床被子,兩年後弟弟結婚花60萬買房
    姐姐比穎慧大7歲,所以,姐姐當初和家裡的情況她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姐姐結婚的時候,婆家拿了3萬彩禮,她媽拿出1萬給姐姐做陪嫁。 她和弟弟相差3歲,她考大學的時候,她媽是不同意的,因為家裡要給弟弟準備好上大學的錢,如果被穎慧用了,到了弟弟那裡害怕沒錢。
  • 出嫁時我媽說家裡沒錢,陪嫁4床被子,兩年後弟弟結婚花60萬買房
    姐姐比穎慧大7歲,所以,姐姐當初和家裡的情況她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姐姐結婚的時候,婆家拿了3萬彩禮,她媽拿出1萬給姐姐做陪嫁。她和弟弟相差3歲,她考大學的時候,她媽是不同意的,因為家裡要給弟弟準備好上大學的錢,如果被穎慧用了,到了弟弟那裡害怕沒錢。穎慧的姐姐結婚後就對家裡幫不上什麼忙了,只有她爸媽每個月的幾千塊錢工資,養家餬口有點困難。
  • 古代結婚,女方會陪嫁兩樣奇怪的物品,要是今天的人絕對不會要
    我們所熟知的《詩經》,其中有一首詩歌《國風·衛風·氓》,就提到了衛國女子嫁人時的場景:「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到了戰國時期,這時候的嫁妝風俗已經完全在全社會普及了。根據現在的考古研究發現,當時,女子嫁人的嫁妝十分的豐富。豬、狗在當時算是家庭財產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湖北荊門發現的一座戰國楚墓中,墓主人的嫁妝裡面就有這兩種財物。
  • 婆家如彈簧、你弱她就強?話裡暗藏的道理,女人要心中有數
    在中國式婚姻裡,結婚雙方從來不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家族的結合,而女方在婚後的側重點則是小家和婆家,由此可見女方要承受的婚姻壓力之大。而在這一系列社會角色的變更中,最讓女人頭疼的莫過於婆媳關係,人人都清楚這是數千年無可解的關係,想要和平共處很困難。於是,兒媳們對情感關係的尋求就從「情同母女」轉移到了「保全自己」上面。
  • 結婚當晚,婆婆問兒媳帶了什麼陪嫁,第二天兒媳就帶陪嫁回娘家了
    我叫珂珂,剛剛結婚一個月,不過這一個月可以說像是打仗一樣,為啥這麼說呢?那就是因為我和婆婆之間那不能調節的矛盾了,婆婆為人強勢,在家裡更是說一不二,老公也說不上話,只能看著我們之間的矛盾誤會越來越深,現在剛剛結婚一個月,我就想著離婚的事情了,今天我就跟大家講講我結婚之後發生的事情吧。
  • 郭碧婷產女婆家獎勵豪宅:婆家對媳婦的態度,看重的還真不是感情
    因為不能生孩子遭到婆家公公婆婆拿木棍打,冬天穿著單薄的衣服站在門外罰站,還經常不讓她吃飯。婚前的方女士身材圓潤,婚後經常被打挨餓,身形消瘦。直到法醫鑑定出結果,婆家人仍然狡辯,根本沒有絲毫的後悔,還覺得這一切都是方女士的錯。可見,方女士在婆家活得連條狗都不如。
  • 婚禮剛結束,我陪嫁的箱子就被撬,打開箱子看一眼,我想馬上離婚
    因為爸媽都在體制內上班,比較看重面子,所以當年結婚的時候,我爸說單位同事嫁女兒彩禮都是一二十萬,自己嫁閨女也不能太差,按照老公家的條件,就讓他們拿十五萬,結婚當天他們添五萬再陪嫁過去。沒想到正滿面笑容的婆婆一下子變得愁眉苦臉,說為我們結婚剛買了房子,手裡實在沒有錢,再說過兩年老公他弟還要結婚,不然彩禮給個一兩萬意思下算了。
  • 我辛苦養大兒子:新娘光講彩禮不講陪嫁就是耍流氓
    看到不少人說辛辛苦苦養了20多年的女兒,花錢在娘家,賺錢在婆家。其實,這個說法完全是落後的愚昧的,也許在落後偏遠的農村還有點市場。現在城市裡,婚後都是小兩口建立了小家庭,經濟上與原生家庭都脫離了關係,都是兩個人共同賺錢,共同養家,共同做家務,共同扶養孩子,對待雙方父母也幾乎平等看待。因此,只能說你女兒嫁給了女婿而不能說嫁給了男方家。
  • 已婚女士:「寧受婆家一鬥氣,不受娘家一口氣」,是什麼意思?
    文/玉濁清已婚女士:「寧受婆家一鬥氣,不受娘家一口氣」,是什麼意思?不過女子一旦出嫁之後,在娘家就會成為客人,而在婆家,也有可能被視為外人,這樣的處境令人十分的無奈,現實生活就處於兩難之中。不過民間卻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寧受婆家一鬥氣,不受娘家一口氣」,這句話有何含義呢?
  • 「女兒,你婆家有錢,再借我十萬」「媽,我已經被掃地出門了」
    可是,如果女人婆家很有錢,那么女人又成了娘家的救命稻草,所謂的外人也就變成一家人。我養你小,你養我老,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道理,可是有些父母,卻將整個家庭都砸在出嫁的女兒身上,看著婆家有錢,就總想著多撈點油水,如若女兒不為娘家謀福利就是對不住父母的養育之恩。最終不僅沒有得到更多的錢財,而且還葬送了女兒的幸福。
  • 相親海歸男,婆婆問兒媳要60萬,女孩扭頭就分手「我有陪嫁房」
    我一個朋友,她單身時什麼都聽媽媽的,現在快三十了也還沒談戀愛。因為她母親的眼光很高,男生太柔弱只會讀書看不上,家裡當官的怕高攀不起看不上,最後相親到一個她母親滿意的,是當地村裡的小土豪,家裡做化肥生意,車子和房子好幾套。她母親給了女兒出嫁的條件,市中心買一套電梯房,彩禮20萬,孩子以後也婆家負責管。最後,女兒終於在30歲之前出嫁了。
  • 傾訴|娘家陪嫁25萬,婆家人惦記上了這筆錢,我的做法讓他們恨上了
    只是這樣的婚姻,我至今沒有遇到,以後不知道會不會遇到? 而我的那場失敗的婚姻,只有算計。大四上學期,我不打算考研。同宿舍的好友冉冉和我老家是一個地方的,她打算考公。 在她的極力慫恿下,我這個胸無大志的人,打算陪她一起考。我們都很幸運,一起參加省考,還都考上了。
  • 「你家說給10萬陪嫁,那6萬彩禮就免了,你們只陪嫁4萬就好」
    雖然有著碩士學歷的于晴很想找個工作穩定的男朋友,但由於已經交往了4個月,而且彼此感覺還不錯,也就原諒了黃浩的欺騙。她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還是感情,其他的沒必要太苛求。在交往到一年左右的時候,雙方彼此見了家長,商定了一些將來結婚的細節,然後訂了婚。黃浩的父母說他們已經買了婚房只是交房可能還要很久,讓他們兩個先在于晴原本的三居室裡結婚。
  • 《知否》:華蘭出嫁十裡紅妝,那明蘭陪嫁是多少呢?
    祖母說道:你的性格最是和順,又堅韌有盤算,我是放心的,但嫁妝壓箱底,還是越多越好。 到底,祖母給了華蘭多少嫁妝?我們來看看。劇版裡只有兩個盒子,一盒各色首飾、一盒田莊鋪子的契約,要說這也不少了。但原著裡還原得更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