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和妻子女兒在嶽母家吃完飯,正準備回家,樓道裡突然竄出一隻流浪大黑狗,向著妻子的方向撲過去。擔心懷孕9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受傷,李先生趕忙上前用腳將狗趕走。
本以為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卻惹怒了當時在場的四位"愛狗人士",四人上前阻攔,不讓李先生離開,譴責他不該殘暴地對待動物,認為"咬住人才算數",還說李先生"不知道給肚子裡的孩子積點德"。
這讓李先生十分納悶:眼看著妻子和女兒受到驚嚇,出於本能上前驅趕,還被惡語相加,我保護家人都變得好蒼白無助,這些所謂的"愛狗人士"到底是咋回事?
"愛狗人士",本來是個褒義詞,說的是愛護狗,反對虐殺狗的群體。後來跟著微博上的"女權主義"一起,變成了具有很重的諷刺意味的網絡用語。現在的"愛狗人士",多是網友用來諷刺那些言辭激烈、激進無腦、企圖把狗的地位置於其他動物之上的人。
在長沙的街頭發生過這樣的事:一隻金毛狗被拴在路邊,並且多次咬傷路人。民警出勤後,短時間內沒找到狗主人,也沒有配備麻醉槍,使用木棍擊打金毛致死。此事傳播開後,網友對民警展開人肉搜索,打恐嚇電話,往民警家裡送花圈,還將民警的照片列印焚燒。
當時存在多名路人被咬的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有更多無辜的人受到傷害。金毛被打死,民警的做法可能存在不妥,但這不能成為以暴制暴的理由。
曾經在玉林狗肉節一跪成名的"愛狗人士"楊曉雲,為了救狗花光所有的積蓄,還賣掉了兩套房產。家裡沒有足夠的地方給狗住,要把兒媳婦父母給小兩口買的婚房抵押,最後鬧到兒子和兒媳離婚。她自己說:"兒子管不了我,我老公管不了我,我父母也管不了我,我在家為所欲為。"
楊曉云為了救狗所做的犧牲,應該很多的愛狗人士都做不到。但救的狗越多,關於她的爭議反而越大,愛狗人士分成了"挺楊"和"反楊"兩派,天天在微信群裡打口水戰。近乎偏執的行為也讓兒子和她漸行漸遠。倒是狗販子和她走得近,看到楊曉雲一下車就馬上圍上去:我這有狗,收嗎?狗是救回來了,被救的狗呢?被迫開始了大型群居生活,在人走進去都無處下腳的地方生活,它們能開心嗎?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狗和人之間能和平相處,人和人之間怎麼就不行?曾經看過一個言論,大意如下:我是愛狗人士,我不會強制別人也愛,我反對的只是拋棄和虐殺狗的行為。
養狗人士和其他人的矛盾時有發生,網紅遛狗不牽繩嚇壞孕婦導致早產,寵物狗嚇到孩子,狗主人還豎中指挑釁,大放厥詞:孩子不看好,咬了活該!還有微博上曾受到廣泛關注的柯基被摔死事件。這些事的發生,促使大小城市都出臺了詳細的養犬管理規定,這讓更多的鏟屎官更加注意文明養狗,更有責任心。
那麼愛狗人士是不是也可以更加文明理智地愛狗呢?真正的愛狗人士,不應該是打著愛狗的旗號,去做傷害他人的事情,用自己的情感偏好來要求他人。這是人類社會,少不了與人打交道。為了愛狗拋棄家庭,不顧一切,和身邊的人都相處不好,這麼偏執的人能養好動物嗎?
今年的玉林狗肉節,和往年相比顯得格外風平浪靜。可見養狗的人數雖然在不斷增加,但在吃狗肉這件事上,越來越多的人變得理性。各地也對流浪狗問題重視了起來,新規的不斷落地,也讓街頭的流浪狗有了好的歸宿。對於愛狗人士,理性愛狗,讓"愛狗人士"重新變回褒義詞,這才是真正的"積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