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門就是新人結婚後第一次一起回到女方的娘家省親,回門也是新婚夫婦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回娘家省親,夫婦二人雙雙對對,參拜女方父母,自然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而且也是讓新娘父母看到二人婚姻美滿之意。
1、回門的時間
不同的地方,結婚回門的時間也是有所差異的,一般結婚回門的時間是第三天,也有的地方是結婚後的第六、七、八、九天,更有的地方是結婚滿月回門省親。
結婚回門的具體時間一般是在上午9點-10點動身。
2、回門的規矩
回門時,舊俗規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時,新郎走在前面,因為這次回門是女兒新嫁後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稱「走頭趟」。在「雙回門」後,一般不準在嶽家過宿,必須當日返回男家,因為舊時有新婚一個月內不空房的風俗。
3、回門的裝扮
新郎新娘都應像參加婚禮那樣認真修飾、打扮,保持婚禮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都是要穿新的,以喜慶的顏色為主,喜娘可以選擇一些淡些的粉色,或者是粉紅,粉紫等顏色就可以。但是一定不要穿黑白灰藍這幾種顏色,這些個顏色看起來非常的不喜慶。服裝也要根據一年四季的氣溫進行選擇,春、秋天可以選擇小毛衫、小套裙,夏季選擇連衣裙,冬季的話選擇漂亮的紅色系羽絨服或毛呢大衣就好。新郎新娘應精心挑選回門禮服。
4、回門的禮物
回門是一定要帶禮物的,不能空手而歸。一般送菸酒的比較多,大眾而不易出錯。如果新郎和新娘不是一個地方的,可以帶一些新郎這邊的特產,比如肉、酒、煙、等,也可以選取一些補品、按摩器之類的實用性較高的禮物。但是一定要記住,回門的禮物最好是雙數,寓意成雙成對。
5、回門宴
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女婿感謝嶽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方的長輩陪飲。女方家設宴,款待新婿,這就是回門宴。
6、攪面禮
攪面禮是魯西南及周邊地區回門宴上重要的一環,要說「攪面禮」先說「掛門帘」,掛門帘是漢族漢族民間婚姻風俗。流行於魯西南及周邊地區。傳說門帘是王昭君出塞時向漢武帝要的嫁妝之一。後人仿效,相沿成俗。
結婚這天新郎新娘進新房後,新娘的弟弟拿出一條門帘掛在新房的門上。新郎家用紅紙包錢送給新娘的弟弟,稱「送喜錢」。弟弟拿到「送喜錢」要把錢的多少告訴新娘的父親,「送喜錢」和下面的「」有關。
新娘回門新姑爺上門女家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這就是回門宴,回門宴上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攪面禮」。當宴席進行到最後時,嶽父親自將麵條(一大碗麵條上放兩個荷包蛋)端到新女婿面前讓其品嘗,女婿先接過面放到飯桌上不吃,然後用筷子在碗裡攪拌麵條,無論嶽父怎麼勸就是不要吃。嶽父見新女婿咋勸都不吃,便會離開。過一會嶽父會拿一個包好的紅包(裡面包的錢和送喜錢一樣多)過來放到飯桌上,然後讓女婿吃麵,女婿如果不說話繼續攪面,嶽父會再次離開,回來時手裡又拿一個紅包(裡面的錢和上次一樣多或翻倍)放到女婿面前。
這時新女婿有兩條選擇,一是選擇象徵似的吃一口碗裡的麵條並將兩個荷包蛋吃掉完成「攪面禮」。另一個選擇是繼續攪麵條,嶽父要繼續去拿紅包,周而復始一直到新女婿滿意吃麵為止。現今「」一般來回兩次就結束。過去有攪走嶽父家一頭驢才作罷一說(意思是說從嶽父家拿走相當多的財富)。
現今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就一個女兒,有的父母認為東西早晚都是女兒的不如為女兒撐面子「攪面禮」時會給女婿房子、汽車等貴重禮物但這還是少數。
以上就是新人回門的講究和特別的「」,如果你正在準備婚禮,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