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好戲》逆襲,票房已經反超情懷片《愛情公寓》,故事背景借鑑了那部深挖人性的《蠅王》,大概是因為審核制度的緣故,用力不敢過猛,赤裸裸的人性,最後穿插了一個愛情,有點太理想化。
正因為「人性」的存在,讓很多人對這部影片過分解讀,大體意思是:
1、海難,所有人都死了,只有黃渤倖存;
2、海難後的張藝興是黃渤的另一重人格的具象化,參照少年派漂流中的老虎;
3、島上的故事,都是黃渤在彩票過了兌獎期後瘋了,住進精神病院後臆想的,所以都是精神病服;
4、結局黃渤失足落海後浮現的每個人的笑容,正是死亡回顧的慣用手法;
雖然有點過分解讀的意味,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蠻有意思,畢竟劇中的很多表現手法都是很抽象的,例如島上的大船是倒過來的,但是卻沒有一具骸骨,難以解釋。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海難之後張藝興死了,變成了黃渤的另一重人格,畢竟兩個人單獨在一起的鏡頭很多,單獨出海、單獨離隊、單獨商量。
起初張藝興是黃渤在現實社會中的人格,黃渤在彩票兌獎期過後,開始黑化,通過陰謀逆襲;
之後,在愛情的感化下,黃渤開始覺醒,然而嘗到甜頭的「張藝興人格」不肯罷休,開始黑化,變得更加陰狠;
而最後張藝興在精神病院,旁邊都是轉著圈跳舞的精神病人,折射的就是島上的事情,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