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滅絕的霸王龍有多重?科學家:五噸到十幾噸不等

2020-09-07 現代快報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 文/攝)站在體重秤上並保持靜止,讀數,人就能知道自己的體重。那麼,消失數千萬年的恐龍的體重也能稱出來嗎?答案是能!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研究指出,100多年來科學家嘗試了很多種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兩種方法。不過,這兩種方法得出的霸王龍體重卻很相似,答案是從五噸到十幾噸不等。

△南京博物院 恐龍展

恐龍滅絕了,它們的體重還是個謎

2億多年前,地球迎來了恐龍時代,體長十幾米、體重數噸的恐龍隨處可見。它們身軀龐大,邁出的步子砸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足跡。

霸王龍是恐龍家族中最知名的成員,無論是身高、體型還是爆發力,它們都是數一數二的王者。「霸王」二字一聽就十分霸氣,當然,它們也確實擔當得起這樣的稱呼。它們眼神犀利,有尖尖的爪子,還有一口鋒利的牙齒。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霸王龍可以說是人氣最高的。這種戰鬥力爆表的恐龍總能在危急關頭登場。第一部中殺死盜龍,第三部中拖住了棘龍,第四部間接殺死暴虐龍,第五部虐殺牛龍。

△電影截圖

作為恐龍時代的主宰,霸王龍已經滅絕了數千萬年,現在只剩下了它們的骨頭化石。然而,人類的好奇心卻從未消退。霸王龍體重究竟是多少?如何給滅絕已久的霸王龍「稱重」?科學家們苦心鑽研了一個世紀之久。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恐龍天地

兩種體重估算方法最常用,且相互補充

「身體大小,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著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繁殖和運動。如果我們可以確認恐龍的體重,那麼我們就能追溯和了解它們的生活史。」研究負責人、新英格蘭大學古生物學研究中心尼古拉斯·坎皮恩博士說。

由尼古拉斯·坎皮恩領導的研究小組分析整理了過去115年中重建出的400多個恐龍模型,並用它們建立了一個關於恐龍體重的資料庫。他們發現,多年來科學家已經嘗試使用了很多種不同的方法「稱」恐龍。其中,有兩種方法最常用。當然,沒有一種是真的「稱」它們。

第一種方法是測量某些關鍵的骨骼參數,先測量現存動物的骨骼,比如手臂和腿部骨骼的周長,然後將它們與恐龍的對應骨骼參數進行比較,推算恐龍的體重。第二種方法則是通過三維技術重建恐龍在滅絕前的樣子,估算出它的體重。研究人員指出,這兩種方法具有互補性。比如,三維重建法依賴於我們對恐龍長什麼樣的主觀想法,精確度未知。而骨骼比例法通過與已知體重的活體動物建立關係,沒有那麼主觀,是對三維重建法的有益補充。

恐龍和人一樣,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體重。比如,對一隻成年霸王龍而言,它的體重大約是7噸,兩種方法的估值大致相同。而不確定性則顯示,最小霸王龍體重5噸,最大霸王龍體重可達到十幾噸。尼古拉斯·坎皮恩說:「我們對已滅絕動物的理解總是存在不確定性,而只有綜合運用這些方法,才能揭示恐龍以及其它早已滅絕動物曾經的樣子。」

中國恐龍如何「稱重」?還未取得研究成果

由於《侏羅紀公園》《侏羅紀世界》等電影的熱映,掀起了一股恐龍熱潮。雖然大家熟悉的很多世界知名恐龍,比如,霸王龍、三角龍、梁龍等都產自北美。但其實,中國才是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

根據保存的化石類型,恐龍化石可以分為骨骼化石、蛋化石和足跡化石三大類。據中國古動物館2019年6月統計,目前中國根據骨骼化石研究命名的「有姓有名的」恐龍為266屬308種,居世界首位。另外,還有若干未定屬種。江蘇也是恐龍的故鄉之一,無錫曾發現過14枚恐龍蛋。

那麼,中國恐龍的體重又是怎麼計算的呢?「這種研究很偏門,在國內還沒有人做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科普作家邢立達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估算遠古巨獸的體重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據了解,其中,既有化石方面的原因,也有技術上的原因。不過,隨著傳統方法與現代技術的相結合,我們有望越來越接近恐龍真實的模樣。

相關焦點

  • 要知道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有多重,有幾個步驟?
    中生代恐龍體型大小存在巨大差異 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的體重是多少?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發現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體型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著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它們的飲食、繁殖和運動。研究負責人、英國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尼古拉斯·坎皮恩博士說,科學家們正在憑藉這些體重評估技術重建史前動物的準確樣貌,包括進一步了解恐龍。
  • 恐龍滅絕那麼久,科學家是怎麼給它們「稱重」的
    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的體重是多少?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發現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體型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著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它們的飲食、繁殖和運動。
  • 恐龍滅絕那麼久 科學家是怎麼給它們「稱重」的
    科技日報訊 (記者聶翠蓉)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的體重是多少?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發現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研究負責人、英國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尼古拉斯·坎皮恩博士說,科學家們正在憑藉這些體重評估技術重建史前動物的準確樣貌,包括進一步了解恐龍。霸王龍是一種生活在6600萬年前的生物,現在科學家們只能找到它們的骨頭化石。
  • 每日科普|恐龍滅絕那麼久 科學家是怎麼給它們「稱重」的
    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的體重是多少?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發現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體形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著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它們的飲食、繁殖和運動。
  • 科學家發現「原始霸王龍」,起名「死亡收割者」,長9米,重2噸
    這種「原始霸王龍」有9米(30英尺)長,重達2噸,跟我們常說的普通霸王龍(T-Rex)相比,它有些小,但「原始霸王龍」更加古老,比普通霸王龍早出現1200萬年。雖然「死亡收割者」名字特別拉風,但專家認為這種霸王龍並非時代霸主,反而在7900萬年前被普通霸王龍(T-Rex)消滅了,普通霸王龍一般長12米(40英尺),重9噸。
  • 十大白堊紀恐龍,三角龍重達20噸,霸王龍名列食物鏈頂端
    像大名鼎鼎的霸王龍、暴龍可都是白堊紀恐龍呢!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宜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宜之一,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白堊紀是中生代最後一個紀,是恐龍由鼎盛走向完全滅絕的時期因為這一時期歐洲海底沉積物中有大量的白堊而稱為白堊系,白堊紀是以得名。
  • 新研究回顧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 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
    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Credit: Vitor Silva / Dr Nicolás Campione / David Evans)(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記者 聶翠蓉):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的體重是多少?
  • 1.1億年前「鱷」勢力,以恐龍為食,咬合力重達8噸,比霸王龍還強
    超級大嘴,嘴中布滿了鋒利的牙齒擠壓,其牙齒厚實成圓錐形,能夠輕鬆穿透獵物的皮,重達9噸的身體,體重相當於兩頭大象,使可以殺死一隻約四噸重的恐龍。為了維持巨大的胃口,科學家認為傢伙能一切吃掉四匹馬。雖然帝鱷沒有強有力的前肢,但巨大的下顎可以幫它制服大型獵物,只要合上嘴就能刺穿大約十幾釐米厚的骨頭。這種下顎不是被捕者能承受的。
  • 8噸重的霸王龍孵幾十斤的蛋,太難了!
    Recur:恐龍擁有和恐龍類似的骨骼結構,以及氣囊式的呼吸系統,儘管科學家找到很多證據證明雞是恐龍的後代,但這種設定很難被大眾接受,究其緣由,我們很難把電影裡兇猛暴虐的霸王龍、迅猛龍,和今天的菜單裡的白切雞聯繫到一起,這是個從心理上無法接受的事實。
  • 霸王龍的尷尬你想不到,前肢短到碰不著嘴,這個配置到底有啥用?
    提到古生物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恐龍,而恐龍中的明星成員就是霸王龍。霸王龍準確的說應該是雷克斯龍(Tyrannosaurus Rex),主要生活在6850萬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是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中消失的物種之一。
  • 10大已滅絕物種:霸王龍、斑驢……
    從斑驢到半身斑馬,從半身馬到曾經最大的鹿——愛爾蘭鹿,我們會驚訝於這些從未見過的動物,這些已滅絕動物照片一定會給你帶來很深的印象。1. 霸王龍(6500萬年前已滅絕)一直以來,霸王龍都是最大的陸生肉食動物之一,有43.3英尺長,16.6英尺高,身體重量估計有7噸。霸王龍是兩隻肉食動物,巨大的頭骨倚仗長而笨重的尾巴達到平衡。
  • 遠古時期的海洋霸主,咬合力高達20噸,至今可能還未滅絕
    遠古時期的海洋霸主,咬合力高達20噸,至今可能還未滅絕在遠古時期的海洋之中存在許許多多的頂尖掠食者,它們有的依靠自身龐大的身軀,有的依靠滿嘴鋒利的牙齒而稱霸遠古海洋,其中就不得不提及到一種史前海洋霸主,具有龐大體型和令人望而生畏的深淵大嘴於一體的巨齒鯊。
  • 科學家揭秘8.5噸巨鱷最可怕之處
    科學家最近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鱷魚之一,然而最讓人恐怖的是,這種鱷魚不僅僅體型巨大,咬合能力甚至超過了遠古時期的陸地霸主霸王龍。普魯斯鱷捕獵還原圖科學家通過對一具遠古樹懶化石的研究發現,它的脛骨上有46顆普魯斯鱷(Purussauru)的牙齒痕跡
  • 史前巨獸霸王龍傳
    它的頭長為1.5米,咬合力為7噸。2019年全球最大霸王龍化石在加拿大展出,它身長13米,生前體重為9噸,很能震憾人心。霸王龍奔跑時速經科學家估算為35公裡每小時。這個速度不怎樣,表明霸王龍捕獵時,要靠伏擊。它的牙齒像匕首像鋒利,長28公分。1902年該龍的化石首先在美國發現。霸王龍頭部巨大,前肢退化,後肢發達,前肢僅長80公分,與巨大的體型極不相稱,後肢長達4米。
  • 科學家找到新證據,發現雞可能是霸王龍的後代
    霸王龍霸王龍身長為12米左右,身高為4米,平均體重9噸左右,雖然這樣的體重放在恐龍時代僅僅是中等水平,但是這也保證了霸王龍擁有機動靈活的身體獵食,而霸王龍能夠稱霸的武器不是身軀,而是它的嘴巴,霸王龍不僅擁有尖銳的牙齒,而且擁有極為驚人的咬合力。
  • 史前十大巨獸,霸王龍是小角色,人類應慶幸它們都已滅絕
    【霸王蠑螈】霸王蠑螈,是一種遠古的蠑螈物種,體長最大可達2米,生活習性與現在的鱷魚相似《鬼吹燈精絕古城》裡就有它的特效。【旋齒鯊】體長7.5-15m。這種2.7億年前的古老魚類,一副讓人目瞪口呆的牙齒:它們盤成圓形,狀如電鋸。而且新牙會不斷長出並把舊牙推到前端。
  • 細數5類已滅絕的史前猛獸,有的還能以霸王龍為獵物
    巨型短面熊,一種生存在更新世時期的可怕掠食動物,這種巨熊的體重接近兩噸,直立身高達到5米,幾乎相當於現代的兩層樓高,在當代大陸中多以體型相當的美洲野牛為獵物,因此巨型短面熊也被人稱作「噬牛熊」。麗齒獸,這種史前猛獸是地球史上第一種長出犬齒的掠食者,大約在距今2.5億多年前,地球大陸都被這種頂尖掠食者所佔據了,它們依靠犬齒可以輕易地將獵物的皮肉撕扯下來,並且自身的奔跑時速高達每小時10千米,也正因如此,麗齒獸被科學家稱之為「二疊紀的野狼」。
  • 如何給已經滅絕的恐龍稱體重?這是一個難題
    如何給滅絕已久的恐龍稱重?一項新研究指出,多種稱量方法得到的結果竟然驚人地相似。8月31日,《生物評論》雜誌發文對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恐龍體重估算技術進行了回顧。研究負責人、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的Nicolás Campione博士說,這些發現有望增強科學家們的信心——他們對這些史前動物的描繪是準確的。
  • 霸王龍有沒有天敵?為什麼?
    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強的恐龍之一,而且當時的霸王龍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根據科學家對霸王龍的化石復原推斷,它極有可能是地球生命史上咬合力最強的生物。那麼,如此強悍的霸王龍,在其生存的時期內有沒有天敵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天敵的定義。
  • 這種史前魚類,一口一個鯊魚,咬合力高達到五噸,卻沒長牙齒
    在古代世界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海洋猛獸,其中包括咬合力高達20噸的巨齒鯊,陸地恐龍霸主霸王龍,以及天空頂尖掠食者風神翼龍,但追溯到更為久遠的古生代時期,稱得上是頂尖掠食者的動物卻少之又少,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種名為鄧氏魚的史前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