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感悟:房間裡出現老鼠,都是孩子不愛做家務的結果

2021-01-20 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

「媽媽,我的房間裡好像進老鼠了,我很害怕,你幫我去看看好嗎」?一天晚上正忙於高考學習的女兒突然走到我跟前怯怯地對我說道。

於是我起身與她一起推開了房門,果然看到一隻老鼠正在目中無人地上竄下跳,靈活的很,女兒嚇得躲在我身後,央求我把老鼠趕走。

我環視了一下女兒的房間,桌面上和窗臺上不僅積滿了灰塵而且放滿了大小不一的物品,床上的被子、枕頭東歪西倒,還堆滿了衣服與襪子,垃圾到處都是,真像一個垃圾場,不堪入目。

「哎」我輕輕地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女兒從小就不愛收拾與整理,房間的衛生一直都是我在負責打掃,這無形之中仿佛成了我的義務一般。

孩子今年18歲,18歲,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與值得珍惜的年齡,18歲的女孩都有一顆愛美之心,有詩一般的夢想與追求,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著憧憬, 但我從女兒身上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她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是不是她的審美能力出了問題,我百思不解,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但沒有答案。

在漫長的假期裡她一如既往地生活在這亂七八糟的環境裡,我幾乎每天都提醒她應該收拾房間了,可她就像關上耳朵和眼睛,聽不到也看不到,我也不自討沒趣,乾脆就不管她了。

看著眼前的情景,忽然想起5年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那年放暑假她把學校裡的東西全搬回了家,也把吃剩的零食放進了自己的房間,也像現在一樣沒有好好收拾、整理,不久後,食物變質、發黴,房間的牆壁與天花板上布滿了密密麻麻像小芝麻大小的蟲子,很是嚇人。

那一次是我幫她從裡到外把房間徹底清理了一遍,還用酒精噴灑進行了全面的消毒,我以為有了這次教訓,她能認識到錯誤,並從此開始注意個人衛生,養成好習慣,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床鋪整理得整整齊齊。但是沒有,她還是一如既往地,不愛收拾,也不愛整理。

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會給學習創造更優質更舒適的空間,給人帶來一種愉悅感。

自古以來,勞動最光榮,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才能體會到勞動的價值,才能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可是孩子為什麼就體會不到呢?是不是我太勤快了沒有給予她創造勞動的機會?我就在想。

為了讓她體會不勞動的的後果,所以在這次假期我沒有像往常那樣幫她收拾,結果就招來了老鼠,但是我卻非常平靜,該是時候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於是我淡淡地對她說:

「我也害怕老鼠,你自己想辦法吧。」我把問題拋給她,看她怎麼辦?

「那怎麼辦,我害怕老鼠,而且它這麼髒,我發現桌上都有它的糞便,」女兒害怕又無助地說道。

「要不先把它關在房間裡,讓你爸回來給你想辦法。」

她立刻給爸爸打了電話,可是爸爸因為忙估計要要很晚才能回家,最後她萬般無耐地把所有東西搬到了客廳,關上房門後到隔壁房間睡覺去了。

爸爸回來後在房間裡找了很久都沒有發現老鼠,第二天天一亮女兒就心急如焚地跑到我的房間並問道:

「媽媽,老鼠捉到了嗎?」

「沒有,」我依然淡淡地回答道

女兒立刻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顯得特別無耐,接下來父女倆便展開了一場捕鼠大行動,可是很奇怪,沒找到老鼠,難道它會飛天遁地嗎?到底去了哪裡呢?,他們把家裡翻了個遍都毫無蹤影,地面上留下的糞便提示我們可它還在房間裡,但為什麼就找不到呢?有點莫名其妙。

我依舊沒有作聲,好像這裡發生的一切都與我無關。爸爸和女兒連床墊也翻了個底朝天,可就依舊看不到老鼠的蹤跡,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女兒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尖叫了起來:

「啊,快看,老鼠在床墊下面。」

原來昨天爸爸把床墊抬起來找老鼠時,老鼠正好躲在下面,晚上女兒聽到老鼠的叫聲進房順手把床墊一推,結果把老鼠活活壓死在床墊底下了,女兒看到這血腥的場面更加驚恐、害怕。

於是她有了大動作,接下來女兒親自把床鋪清潔、整理,被單、蚊帳清洗了一遍,把桌子、地面全打掃得乾乾淨淨,整個房間看起來煥然一新,看到這一切我內心感到無比的開心。因為女兒終於有了行動,有了改變。從這一刻起她意識到了清潔和整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自此以後她開始自己打掃房間的衛生了。看到女兒有了轉變我很欣慰。

心血總算沒有白費啊,孩子終於意識到做家務的重要性了。

於是我總結了幾點經驗分享給大家:

1.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

作為家長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可以自我實踐的環境,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雙勤勞的手,通過這雙小手也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哪怕只是打掃衛生,也是價值的體現。

別以為孩子小就忽視了他們的能力,其實孩子從1歲多到2歲左右就可以讓他自己拿勺子吃飯,3歲左右就可以讓孩子幫忙提東西,自己穿衣褲和穿鞋子,5-6歲孩子可以掃地、拖地疊衣服等等,6-7歲孩子可以洗碗,幫忙做飯等等……

因為女兒從小是由奶奶帶大,而且奶奶非常疼愛她,從不讓她幹家務活,洗個碗都說會把女孩子的手弄得粗糙不好看了,於是她就沒養成做家務的習慣。

吸取了教訓,我家的小兒子從小就有意識地培養他做家務的習慣,4歲多自己扣扣子,穿鞋子有時還幫忙洗碗,雖然洗得不乾淨,但他認真學習的態度值得我表揚,5歲多會自己疊衣服,整理書包,掃地、拖地等,每次都是樂此不疲地享受著勞動所帶來的快樂感與滿足感。

2.給孩子動手勞動的機會

如今的社會與家庭都處於4:2:1的模式。爺爺、奶奶、父母對孩子過度寵愛,生怕他們受一點苦,一點累。甚至很多父母在孩子高考時辭去了工作陪讀,孩子除了學習就真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試想一下連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都解決不了,就算你智商再高,學問再高又有何用?

人是自然環境的產物,人類離不開大自然,離不開社會,離不開實踐。為什麼如今社會出現了許多巨嬰,30多40歲的成年人還理所當然地向自己年邁的父母伸手要錢,歸根到底還是父母的錯,他們沒有給孩子創造一個勞動和自我成長的機會。

3.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正如江澤民所說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人的進步和影響是終生難忘的。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大,往往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做為父母,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只有自己幹活孩子才會受到啟發,從而參與到做家務的行列中來。

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你是家庭的一員,做家務是每個人都必須的事情。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重視起來並去慢慢實踐。

而不是像有的家長不但不做家務,還經常丟下孩子吃泡麵整天去打麻將,可想而知父母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影響?家長都不做家務,孩子會主動參與其中嗎?

教子成才,先要教子成「人」,不要把寵愛變成了溺愛,父母適當放手,才會推孩子前進一大步。

作者簡歷:成成媽媽,全職二胎寶媽,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與品位,努力把家庭教育落到實處。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6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 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創作家教及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

相關焦點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顯示:孩子3歲就可以做家務了,別捨不得
    上個星期,我去表哥表嫂家做客,發現他們家8歲的孩子,眼裡真的沒有家務活。表哥表嫂又是待客,又是做飯,忙得洗衣機裡的衣服都來不及晾曬。於是,我就暗示表嫂,讓家裡孩子幫忙晾曬衣服,鍛鍊鍛鍊做家務活的能力,反正也不是很累。
  • 幹家務活和不幹家務活的孩子,長大後差別竟然這麼大
    很多人羨慕這位媽媽有如此懂事能幹的女兒,但我同時聽到一個值得我們反思的痛點:有網友說,自己是80後,小時候也經常幫爸媽做飯、做家務,為什麼看來稀鬆平常的事,在30年後的今天,一個孩子做飯會變成新聞?五一勞動節的時候,和幾位寶媽在群裡討論,要不要讓孩子做家務?有人說,孩子那麼小,哪裡捨得讓他們幹家務,萬一磕到碰到怎麼辦?
  • 人民日報發布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在害他
    演講中,他不談孩子的成績,以及升學率,他只要求盤錦市的孩子們回家做一件事——家務勞動。 還強調「有時間多做,沒時間少做,但不能停下來,孩子的頭等大事是是承擔家庭責任。」 給這位局長點讚。 現在孩子什麼都不缺,吃喝玩,但缺乏勞動意識。
  • 不到三個月大的孩子,在出租屋被老鼠咬的面目全非,是誰的錯
    3.因為沒有錢,所以奶奶必須得又照顧孩子,又做家務。一、沒錢,孩子爸爸媽媽早早的出去打工1.缺錢,所以考慮不了那麼多丟下不到百天的孩子出去打工,且不說對女人的產後恢復不好;早早的不吃母乳,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會差,反而更容易生病。
  • 女子房裡有老鼠半夜跑男同事床上睡覺結果懷孕!可男方不認
    一名年輕的女孩子,因為半夜房間裡有老鼠,害怕之下,跑到樓下男同事的房間裡睡覺,接連幾個晚上,結果出事了!根據媒體的報導,有民警接到轄區群眾的電話,有一名年輕女孩站在高樓樓頂,試圖跳樓自殺,民警趕到以後,將這名年輕女子救下,並將一名疑似其男友的男子也帶回派出所進行調查。「我們才交往三個月,她現在已經懷孕兩個月了,我覺得孩子不是我的!」
  • 《做家務的男人》告訴我們,男人不做家務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在今年婦女節前夕發布的報告《性別平等的巨大飛躍:為所有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中指出,在相同條件下,有孩子的女性會比沒有孩子的女性收入更少,這被稱為「母職收入差距」(Motherhood pay gap),並且有孩子的女性更不可能晉升為管理層,原因正是女性需要承擔更多家庭與照護兒女的責任,因此被認為在工作上更難投入精力。
  • 老公不愛做家務該怎麼破
    我的老公大男子主義太強烈,從我嫁給他起,他就說男人的手應該是和毛爺爺打交道的,家務活兒就應該是女人家家幹的活兒,一個大老爺們兒做那些婆婆媽媽的事情,毛爺爺會瞧不起我,賺不到大錢的。這都是什麼邏輯啊,這都是在為自己不做家務而找藉口罷了。
  • 其實看《做家務的男人》的,都是女人
    而袁弘則是真正切中了節目的主題,是一個真正會做家務的男人:早晨早早起床做早餐;主動帶孩子,給孩子餵奶;張歆藝不舒服的時候還會幫她做拉伸運動。 一直被網友吐槽「愛得卑微」的朱丹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滿臉羨慕:「都是爸爸在照顧呢,我們家從沒出現過這種景象!」魏媽媽也感覺到不可思議,直呼「好暖心!」
  • (人生感悟)又是一年五一黃金周,你的人生還有多少個勞動節
    2020年5月1日,這一年「疫情」的尾聲還在延續,各大景區都限制人流,防止密集,街道上稀稀疏疏的行人和車輛,店鋪開門的寥寥無幾,依稀路過幾個行人,如果沒有必須要買的東西,誰也不會再刻意去店裡轉悠了。相比以往,在這樣的日子裡,景區變得沒有一點節日的氛圍了。
  • 孩子其實很樂意做家務的,家長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孩子可主動了!
    現在我換了一種說話方式,我跟他說,鎧鎧,我們回家的時候客廳的很乾淨的對不對,你看現在連路都走不了,到處都是你的玩具,怎麼辦呢?爸爸好累哦,剛做好飯,還要幫你收拾玩具.兒子聽完意識到自己給我添麻煩了,跟我說,那我把玩具收起來吧,孩子也是愛爸爸媽媽的,也是很懂事的,有時候他會說太多了他收不完,這時候我就跟他說,那好吧,你儘量收拾,爸爸來幫你,這樣孩子就會覺得這是他自己的事情,我是在幫他.
  • 孩子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合適的年齡做適合的家務,他才會更優秀
    現在可以說家裡面的孩子是越來越嬌生慣養了,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不讓孩子幹任何家務。有一些家長甚至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們只需要把學習搞好就可以了,可是那些從來不做家務只專心學習的孩子,真的要比那些經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加優秀嗎?
  • 《做家務的男人》能讓男人做家務嗎?
    將這部綜藝中看似不關聯的內容勾連在一起的是男性學習做家務與男性做家務的日常。男人與家務在這部綜藝的最開頭部分,放出了這樣一組數據。「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出現,讓婦女能夠在社會上解放自己的勞動價值,並以此爭取對應的權益,而非僅僅拘束於家庭,讓中國成為了女性就業率最高的國家前列。
  • 男女做家務時間不平等?日本金澤推出"家務共享"
    為解決男女在家做家務時間差距過大的問題,日本金澤市開始推行「家務共享」。據日本石川電視臺統計,在孩子不到六歲的家庭裡,夫妻二人每天做家務和照顧孩子的時間是:女性7小時34分鐘,男性1小時23分鐘。從數據可以看出,女性做家務的時間明顯更長。即使在發達國家中,日本的老公做家務的比例也非常低,因此社會期望男性能夠更積極參與到家務中來。
  • ChoreMonster:讓孩子真正愛上做家務勞動
    ChoreMonster:讓孩子真正愛上做家務勞動 站長之家(CHINAZ.com)4月13日編譯:根據家庭育兒方面的專家建議,
  • 如何抓到房間裡的老鼠
    有時候房間裡有老鼠真的很煩人,及危險又給我們健康帶來隱患,還會影響我們休息,那麼有什麼辦法除掉這些老鼠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出幾個招,希望能夠幫到大家。最傳統的就是用老鼠夾,放在老鼠的必經之地,然後放一點誘餌。
  • 「11歲女孩」走紅,在家像女傭,有做不完的家務,網友:心疼孩子
    現在的時代,真是大不相同了。和傳統「重男輕女」想比,現在有很多父母,更想有一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吧?但是,有些父母對女孩的教育方式,真是讓人大開眼界。「11歲女孩」走紅,在家像女傭,有做不完的家務!11歲的盈盈,因為一檔育兒節目,在網絡上走紅。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她8歲那年,才回到父母身邊。
  • 《做家務的男人》魏大勳父子寫保證書感動眾人
    網易娛樂10月14日報導 觀察類真人秀節目《做家務的男人》第十一期已於上周五在愛奇藝播出。袁弘貼窗戶膜被誇「太會了」,夫妻相處模式引發熱議。魏大勳挑戰剁排骨,和魏爸一起寫下保證書。下周節目將迎來收官,魏大勳電影院給父母送神秘驚喜,袁弘、張歆藝賭約結果揭曉?敬請期待愛奇藝《做家務的男人》,周五12:00精彩繼續。袁弘貼窗戶膜被誇「太會了」夫妻二人相處模式引發熱議在第十一期節目中,袁弘嘗試貼窗戶膜,張歆藝不認可其貼膜方式。就在二人將要爆發「爭吵」的時候,畫風驟轉,變成了玩笑式的「打鬧」。
  • 幹家務和不幹家務的孩子,無論男女,20年後的差距著實不小
    不見得,孩子從小會不會幹家務,影響深遠,20年後差距著實不小!家境優越,但父母注重行為教育,20年後孩子很出色康康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他從小也算得上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可是康康從上小學開始,每次放學回家後都是自己做飯,自己洗衣服,甚至還會把家裡收拾得整整齊齊。至今康康已經28歲了,雖然年輕但也已經成為了一名大學講師,甚至還獲得了很多榮譽獎項,這讓父母也很是欣慰。
  • 愛奇藝「做家務的男人」話題性與場景化探索助力品牌營銷
    8月2日,愛奇藝自製綜藝《做家務的男人》開播,這也是全國首檔以「做家務為獨特視角」來洞悉親密關係的觀察類真人秀節目。節目中,袁弘張歆藝夫婦、魏大勳及父母、汪蘇瀧與尤長靖三組家庭向觀眾展示藝人真實的家庭生活,朱丹、李誕、傅首爾則化身演播室觀察員進行犀利點評,共同探討男人做家務背後家庭親密關係的真實形態。
  • 孩子不是金絲雀,適當的家務勞動可以「試誤」,讓孩子更優秀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長大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知道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嗎?做個簡單的類比,就是普通一本院校和清華北大的距離!我們該如何縮短折中距離呢?首先要了解埃裡克森的八階段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