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系列產品
哈哈!還真別少見多怪。目前市面上的益生菌種類不勝枚舉,但含有「乳糖酶」的益生菌產品卻寥寥無幾,「愛寶」系列產品算是在這益生菌產品大軍中一個獨特的存在,所以對於大家的「孤陋寡聞」,很是理解。那麼希望今天的這篇文章能帶給大家更為深層次的了解和幫助。
顧名思義,益生菌是指一定數量的、能夠對宿主健康產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而與嬰幼兒相關的益生菌是模擬母乳餵養嬰兒腸道正常菌群而應運而生的產品,包括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等。大家初步了解之後,主要還是想更為具體地了解,益生菌到底對人體有哪些益處?當然,益處可是多多的哦!(先給大家賣個關子)
先說說益生菌在兒科方面的應用【以下內容引用自→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17 Vol.32(2):81-90(指南·標準·共識│益生菌兒科臨床應用循證指南)】
一、胃腸道疾病(兒童腹瀉病等):
1.急性腹瀉病的主要治療原則是預防和治療脫水、繼續進食以及合理使用藥物等,使用益生菌可以縮短腹瀉病程,減少住院時間。
2.遷延性及慢性腹瀉病因複雜,需要積極尋找病因並予去除病因治療。在綜合治療的同時使用益生菌可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3.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AD)的預防,AAD的發生與使用的抗生素種類及療程,患者的年齡、住院時間以及併發症等因素有關,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使用益生菌能夠明顯減少AAD的發生率,並且減輕AAD的程度。
4.化療相關性腹瀉(CID)的防治,CID是腫瘤患兒接受化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其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因個體差異和接受的化療方案不同而不同,在使用化療藥物的同時使用益生菌能夠明顯減少CID的發生率。
5.炎症性腸病(IBD)的治療,目前沒有符合納入標準的益生菌在兒童IBD中應用的RCT研究。國內益生菌主要用於成人輕、 中度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UC)的輔助治療。益生菌在成人的治療經驗可供兒童參考。
6.腸易激症候群(IBS)的治療,目前缺乏國內益生菌在兒童IBS中應用的報導。成人研究表明,在IBS常規對症治療基礎上添加益生菌可以提高臨床療效。益生菌在成人IBS中的應用可以為兒童IBS的研究提供依據。
7.乳糖不耐受的治療,益生菌輔助治療嬰幼兒乳糖不耐受,可明顯縮短療程和住院時間。【補充:添加外源性乳糖酶才是治療乳糖不耐受的根本辦法,也就是說「乳糖酶+益生菌」才是治療乳糖不耐受的黃金配方(而「愛寶」系列產品就是基於此而研發的)】
8.功能性便秘,對於兒童功能性便秘,益生菌可縮短糞便腸道運輸時間,增強腸道的運動頻率,使排便次數和糞便黏稠度明顯改善,並且可以緩解排便疼痛和困難症狀,降低功能性便秘的復發率。
9.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治療,質子泵抑制劑為基礎的三聯療法聯合益生菌治療能夠提高兒童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二、肝膽疾病
1.膽汁淤積性肝病的治療,遺傳代謝因素、感染因素、膽道發育異常、圍生期等因素均可導致兒童膽汁淤積性肝病,膽汁淤積性肝病的治療以護肝、利膽退黃及病因治療為主。益生菌作為輔助治療,有助於預防腸道菌群紊亂及細菌和內毒素移位、修復腸黏膜屏障、促進膽汁排洩等作用。
2.肝硬化的治療,肝硬化常為各種肝病進展的結果,肝硬化患者存在腸道菌群紊亂、移位,可伴發腸源性內毒素血症、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甚至肝性腦病。益生菌治療肝硬化及其併發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或動物實驗。
三、新生兒疾病
1.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NEC是導致早產兒死亡最常見的原因,由多種因素引起,需要綜合治療。大量研究顯示,益生菌有益於NEC的預防及治療,可降低早產兒NEC的發生率及病死率、NEC的嚴重程度,而針對NEC患兒,益生菌可縮短其病程及腹脹時間。
2.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升高而出現皮膚、鞏膜及黏膜黃染。引起新生兒黃疸原因很多,在綜合治療基礎上輔助益生菌治療可降低膽紅素濃度,縮短黃疸持續時間。
3.早產兒餵養不耐受,益生菌可降低早產兒餵養不耐受的發生率,促進患兒體重增長,能減少早產兒餵養過程中嘔吐、胃瀦留、腹脹的發生,縮短其達全胃腸道營養的時間,節省住院時間,減少靜脈營養的不良反應。添加益生菌的早產兒大便性狀更接近母乳餵養兒。
四、過敏性疾病
1.過敏性疾病的治療,對於嬰幼兒溼疹,除了局部治療以外,益生菌作為全身輔助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溼疹評分,提高療效,降低復發率。
2.過敏性疾病的預防,國內使用的益生菌僅有個別報導。國際上指南推薦使用益生菌預防嬰兒過敏,特別是對於發生過敏性疾病高風險的嬰兒,推薦母親在妊娠後期和哺乳期及出生以後嬰兒使用益生菌。
五、健康促進作用
1.反覆呼吸道感染的預防,益生菌可以明顯減少呼吸道感染發生次數、發熱時間、咳嗽及喘息時間和抗生素使用時間。
2.腹瀉病的預防,益生菌對於兒童腹瀉病,包括社區獲得性腹瀉病和醫院獲得性腹瀉病的預防作用研究很少。
而關於益生菌大家最為關心的一點就是其安全性,對益生菌安全性的擔心目前主要集中在所使用菌株能否引起潛在感染和是否能攜帶和傳遞耐藥性,但是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沒有益生菌引起嚴重毒副反應的報導,國內未見到使用益生菌引起感染和傳播耐藥的報導。關於益生菌對新生兒,特別是早產低體重兒的安全性, 國內文獻(28~36周,體重1000~2400g)幾乎沒有明確提及副反應,國外對此意見不一,歐洲兒童胃腸及營養協會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在早產兒使用益生菌是安全的,但西班牙腸道餵養實踐指南則指出,益生菌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32周,出生體重1150 g)不僅有療效而且是安全的。
【以上內容引用自→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17 Vol.32(2):81-90(指南·標準·共識│益生菌兒科臨床應用循證指南)】
圖片來自於《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
瞧瞧「愛寶益生菌固體飲料」的配方成分,既含有上面《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圖片中提到的:目前研究證實效果較好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品種,而且還含有「乳糖酶」。既然益生菌對於乳糖不耐受的治療也能起到一定的療效,那麼我們不得不提的是,其實乳糖不耐受真正的剋星是「乳糖酶」。
我想大家可能又碰到了一個問題,就是「乳糖不耐受」又是什麼呢?常見的乳品,如母乳、奶粉、牛奶、羊奶等中都含有一種叫乳糖的營養物質。乳糖(屬於二糖)無法直接被人體吸收,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消化分解成半乳糖(寶寶腦神經細胞發育非常重要的營養物質)和葡萄糖(提供人體機能所需的能量),因而才能被我們人體所吸收。而乳糖不耐受就是人體正常分泌乳糖酶的能力減弱或者缺失,乳品中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而造成的一系列不良症狀和反應,常見的就是腹瀉、腹脹等表現,這就是「乳糖不耐受」。
哇!對於益生菌的益處大家是不是很吃驚呢?也許以前還真沒好好了解過,現在都知道了吧?那麼既含有益生菌,又含有乳糖酶的「愛寶」系列產品,療效是不是更加「逆天」呢(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