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危萌物」勺嘴鷸來海南啦!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12月5日下午,在海南省儋州灣覓食的勺嘴鷸。石中華 攝

12月5日下午,勺嘴鷸正灘涂上在自由飛翔。石中華 攝

  據悉,勺嘴鷸體長約14至16釐米,嘴基平扁,先端擴大呈鏟形,猶如「勺子」,圓頭腿短,形態憨態可掬,頗受觀鳥人群喜愛,被稱為「極危萌物」。

  據了解,目前該區域已觀測到4隻勺嘴鷸,每當潮水退去後勺嘴鷸會主動到灘涂上覓食,勺嘴鷸遷徙屬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目前,勺嘴鷸較為保守的種群數量估計是240-456隻個體,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世界上最瀕危的100種生物之一。 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表示,「勺嘴鷸在遷飛和越冬時會出現在海南,以前觀測有過境記錄,今年在儋州出現4隻,證明海南不僅是勺嘴鷸的遷飛線路,也是它越冬的地方。(石中華)

相關焦點

  • 世界極危珍稀鳥種勺嘴鷸又來海南島做客
    最近,這篇報導的主人翁羅理想再次記錄到「極危物種」勺嘴鷸一隻,這一次是在位於儋州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附近的銀灘。據悉,這是海南第5次記錄到勺嘴鷸,其中3次是由羅理想一個人記錄的。  「可能我比較幸運,也或者是我跟勺嘴鷸有緣吧。」說到這次又是自己記錄到勺嘴鷸,羅理想有些打趣地說道。  3月29日下午5點鐘左右,羅理想發現遠處的一處海灘上,大約300多隻蒙古沙鴴鳥正在覓食。羅理想仔細觀察鳥群,忽然,他發現了那個讓他魂牽夢繞的呆萌身影,它腿短,背部披著灰白色縱紋,最重要的是,它的黑色小嘴是一個扁扁的勺形。
  • 儋州出現一隻稀有的勺嘴鷸,是極危物種之一,全球已不足500隻
    近日在海南省儋州灣,就發現一隻稀有的勺嘴鷸,在沿海灘涂上用著像「勺子」似的嘴巴在尋找食物,勺嘴鷸也屬於全球極危物種之一。據工作人員介紹:勺嘴鷸比較稀有,也很少出現在儋州灣,但這個月已觀測到四隻勺嘴鷸出現灘涂上覓食,至於是不是同一隻還有繼續觀察,而這次也是海南第7次觀測到勺嘴鷸。
  • 勺嘴鷸又來海南做客了,這次觀測到4隻!史上最多!
    勺嘴鷸又來海南做客了,這次觀測到4隻!史上最多!勺嘴鷸圓頭腿短,形態憨態可掬,覓食 「自帶勺子」,極受觀鳥愛好者的喜愛,被稱為「極危萌物」。1994年,IUCN 將勺嘴鷸定為「易危」物種;2004年,風險升級為「瀕危」;2008年起則升級為「極危」。
  • 「極危」物種勺嘴鷸飛抵鹽城啦
    /a/20190409/45cc5e79f1d843069f61df8b491cc3a9.shtml   近日在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條子泥段,工作人員發現了今年首批極危物種
  • 福建泉州發現極危物種勺嘴鷸
    勺嘴鷸是一種瀕危鳥種,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國際鳥盟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勺嘴鷸的全球種群數量大約在200至450隻,被列為極危物種。這段時間,在福建晉江的圍頭灣有觀鳥愛好者發現了勺嘴鷸的身影。
  • 世界最稀有鳥類之一、極危物種勺嘴鷸現身溫州灣!
    2019-04-17 07:14 | 溫州新聞客戶端眼下正值候鳥春季遷徙季節,多年未見的國際明星候鳥、世界極危物種勺嘴鷸再次現身溫州灣。16日,溫州野鳥會秘書長王小寧和常年關注勺嘴鷸保育的勺嘴鷸國際工作小組專家董文曉,驚喜地告知了記者這一他們共同的發現,兩人是在上周六於溫州灣一處灘涂發現勺嘴鷸的,且僅發現一隻。勺嘴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涉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
  • 2019,極危萌鳥勺嘴鷸在中國過得好嗎?
    作為新晉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鹽城「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的明星物種,勺嘴鷸可愛的外形和極度瀕危的生存狀態受到很多人的關注。早前,我採訪了「勺嘴鷸在中國」負責人李靜,向她了解了勺嘴鷸的有趣故事以及她對鹽城世界遺產地的思考。
  • 世界極危鳥類勺嘴鷸連續3年遷徙停歇廣西北部灣
    廣西北崙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連續3年,迎來「舊友」勺嘴鷸光顧。勺嘴鷸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CUN)瀕臨滅絕物危急清單中被列為「極危」物種,目前全球勺嘴鷸種群數量不足150對。由於數量稀少,國際鳥盟對該物種僅有零星記載。據介紹,勺嘴鷸主要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北部海岸東原地帶,每年遷徙季途徑中國廣西北部灣、香港進入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南亞沿海地區過冬。
  • 閩江口溼地來了貴客——勺嘴鷸
    更為珍稀的是被國際鳥盟列為極危的鳥種勺嘴鷸(yù)。勺嘴鷸與中華鳳頭燕鷗、黑臉琵鷺被稱為「閩江口三寶」。 在2007年的一次由國際鳥盟進行的統計中,全球勺嘴鷸的數目少於100對,IUCN紅色名錄將其保護現狀由瀕危提升到極危。1月23日,作者在閩江口溼地拍到5隻珍貴的勺嘴鷸,其中一隻戴著標有「32」字樣腳環的勺嘴鷸,是俄羅斯鳥類保育研究會給在俄羅斯繁殖的勺嘴鷸帶上的特有的標誌。
  • 北海連續5年發現勺嘴鷸身影
    圖片說明:勺嘴鷸在灘涂上休息。梁元泉 攝 本報訊 2月21日,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監測人員梁元泉在觀測工作中,發現了一隻極度瀕危動物——勺嘴鷸。這是北海連續第5年發現勺嘴鷸的身影。梁元泉說,為證實自己的判斷,他換了一個角度繼續觀測,最終確認這隻跟紅頸濱鷸相似度極高的鳥,正是極危動物勺嘴鷸。據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北海鳥類專家孫仁傑介紹,勺嘴鷸,因其嘴巴基部平扁、寬厚,形似勺子而得名,是一種小型的涉禽。據2007年國際鳥盟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勺嘴鷸的數量少於100對,比大熊貓數量還要少,且數量仍在下降。
  • 宣傳愛鳥護鳥理念 「勺嘴鷸小站」落戶南通如東
    南通如東縣小洋口地區被稱為「世界勺嘴鷸之鄉」。近年來,南通如東縣通過與多所學校共同打造勺嘴鷸「教室+小站」的方式,向社會宣傳愛鳥護鳥理念,主動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中來。 這裡最近剛剛建成了國內首個以世界極危物種「勺嘴鷸」命名的小站,這群小朋友成為「勺嘴鷸小站」的第一批參觀體驗者。  「國際明星候鳥」勺嘴鷸,體長14~16釐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涉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因為嘴型像湯勺而得名。據統計,勺嘴鷸近年的種群數量僅有600~800隻,遠少於大熊貓,屬於世界極危物種。
  • 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再現溪頭鎮
    自2018年開始,這已是攝影愛好者連續第3年記錄到勺嘴鷸出現在陽江的影像。    勺嘴鷸最大的特點,便是一個狀如勺子的嘴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勺嘴鷸的保護等級評估是極度瀕危——在目前的評估體系中,極危的下一個等級就是「野外滅絕」。  在陳杰拍到的7隻勺嘴鷸中,有三隻腳上帶著環志,分別是白標「1H」、綠標「LO」和綠標「8M」。它是研究者給鳥兒佩戴上的特殊標記,以對鳥類個體的追蹤、記錄來研究整個鳥類群體的生存、遷徙狀況等。
  • 黑腹濱鷸:為勺嘴鷸放哨
    不久前,本報報導了「世界極危鳥種勺嘴鷸重返雷州灣越冬」的消息,引起了許多觀鳥愛好者的興趣。日前,他們滿懷熱情前往雷州灣紅樹林保護區,想對勺嘴鷸進行遠距離拍攝,卻被一大群黑腹濱鷸攔住去路。為了不幹擾鳥兒們,攝影師們最終放棄了拍勺嘴鷸,並稱黑腹濱鷸為「勺子的義務哨兵」。    是日,觀鳥攝影師們來到發現勺嘴鷸的雷州灣紅樹林保護區。
  • 勺嘴鷸擬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成鳥數量不足500隻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此次《名錄》調整擬將勺嘴鷸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兩部門在關於《名錄》的說明中指出,勺嘴鷸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根據瀕危性原則,本次調整考慮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勺嘴鷸。
  • 廣東湛江發現28隻地球上最瀕危鳥類勺嘴鷸
    中新社湛江2月5日電 (梁盛 陳凱傑 張杰君)記者5日從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據該局最新調查發現,湛江沿海灘涂記錄到28隻勺嘴鷸。據了解,勺嘴鷸是地球上最瀕危和稀少的鳥類之一。2008年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其保護現狀由瀕危提升到最高瀕危等級—極危。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尤其是濱海溼地的旗艦物種,具有重大保護和象徵意義。為了解勺嘴鷸和黑臉琵鷺2020年越冬分布的狀況,1月17日到19日為全球勺嘴鷸和黑臉琵鷺的冬季同步調查時間,中國東南沿海的多個省份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參與此次調查。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秘境之眼》精彩影像評選 溼地精靈勺嘴鷸奪冠
    近日,一項名為《秘境之眼》精彩影像評選,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視角了解了不少人類的動物朋友,而明星物種勺嘴鷸最終奪冠讓鹽城人倍感興奮。   來自鹽城黃海溼地的勺嘴鷸萌翻了全國網友。鹽城東臺條子泥愛鳥協會秘書長韓海進介紹:「這幾年我們愛鳥協會的志願者們做了大量的保護工作,每天我們會在20公裡的條子泥沿線上不間斷巡護,同時依靠科技手段,使用高清監控對條子泥轄區內進行全天候監控,確保鳥類的安全,讓條子泥成為候鳥的溫馨家園。」
  • 孫華金作品《勺嘴鷸》獲國家地理自然影像大賽銅獎
    8月16日下午,在北京中科院地理所舉行的首屆中國國家地理自然影像大賽頒獎活動上,鹽城工學院孫華金副教授的攝影作品《勺嘴鷸》榮獲飛羽瞬間組銅獎(這張照片本報曾刊登)。勺嘴鷸是一種小型涉禽,分布區域狹窄,全球數量可能少於100對,因此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將其保護現狀由瀕危提升到極危。
  • 【關注】請開始計劃未來一個月到如東看勺嘴鷸吧!
    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在2007年的一次由國際鳥盟進行的統計中,勺嘴鷸的數目可約少於100對,因此IUCN紅色名錄將其保護現狀由瀕危提升到極危,是2007年內8種被提升到極危程度的鳥類的其中一種。勺嘴鷸在中國主要為旅鳥,部分為冬候鳥。春季於4~5月,秋季於9~10月遷經中國。
  • 全球不足400隻,勺嘴鷸進入告別倒計時
    ,有的瀕臨滅絕,如勺嘴鷸。從東臺到如東東凌的這片灘涂,幾乎是所有成年勺嘴鷸遷徙的必經溼地。他們在此覓食,休息,換羽,為下一段數千公裡的飛行積蓄體力。每年春秋,勺嘴鷸在這片灘涂上停歇的時間總計超過六個月。
  • 罕見勺嘴鷸又來廈門度假啦 其中一隻幼鳥來自俄羅斯
    它就是「自帶飯勺的鳥兒」——勺嘴鷸。  昨日上午,我市觀鳥愛好者再次發現一隻勺嘴鷸,加上28日發現的兩隻勺嘴鷸,今年截至目前,我市觀鳥愛好者在同一片灘涂連續兩次發現勺嘴鷸。值得一提的是,28日觀測到的兩隻勺嘴鷸中,有一隻戴著腳旗。經市觀鳥協會確定,這是一隻從俄羅斯遠道而來的勺嘴鷸幼鳥。市觀鳥協會理事陳浩表示,這是今年環志的當年齡勺嘴鷸幼鳥在遷徙途中首次被記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