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不應忘記這些特殊戰線上的無名英雄

2021-01-10 等一個喜歡的人

歷史事件乃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則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麼想的。——科林伍德(英)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字數|1544,閱讀約4分鐘

1951年7月,抗美援朝戰鬥正在激烈進行。美軍飛機轟炸了橫跨江面的十六孔大同江鐵橋--志願軍東線的運輸咽喉。

陰沉的一天,雨下得很大,洪水泛濫的大通河咆哮著向前奔騰。下遊的公路橋已被洪水衝毀。

為及時支援前線部隊打擊敵人,鐵道兵二師二橋團指揮所下令,一周內修好鐵路橋,以便通車。

為使搶修部隊迅速進入現場,一營三連劉明成,蔡元弟等幾名戰士接受了從東海岸向西海岸送人送料的渡船任務。

該團作戰參謀胡元金在給他們下達任務時說:「你們的任務很重要,部隊都是晚上修理,你們卻要白天黑夜工作。你們現在用的木船,只能載重3000斤,是我們修理中唯一的水運工具,所以你們要特別小心。」

胡元金看了看天空,繼續說:「又要下雨了,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及時向指揮所報告。天黑後部隊一到,就開始渡河。」

劉明成抬頭看著被炸毀的鐵橋,低頭看著河裡洶湧咆哮的洪水。劉明成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有多麼重要。

任務十分艱巨。河橋並不是一夜之間就能通車的。前線部隊在漢江兩岸日夜向敵人進行反擊。物流運輸一刻也不能停。他們必須爭取每一分鐘的開場時間。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要完成任務!

晚上,搶修部隊來了,大家忙著上船,身上的雨衣唰唰地碰在一起。待人們聚在一起後,劉明成緩緩挪動船頭,迎著迎面而來的晚風,緩緩向前划去。

小船越劃越快,船頭破浪向江心移動。

剛接近浪大的地方,因為船上人多,水已經到了船邊,船體搖晃得厲害。劉明成向前面的戰友喊道:「快把船穩住!」但江水流速很大,大家在船上步履蹣跚。

劉明成感覺船體晃動得更厲害了。他睜大眼睛向前看,被翻滾的海浪和水聲弄得頭昏眼花。劉明成迅速調轉船頭,尋找更平緩的地方橫渡激流。

我不想等他穩定下來。突然,一股憤怒的波浪把小船卷進了漩渦。小船立刻打轉,順著風飄了下來。

船越衝越遠,進艙的水也越來越多。它似乎再也支撐不住了。船上的一些士兵也開始恐慌……

「不許動!」劉明成和船頭上的指揮員同時喊道。此時的劉明成不知是急還是怕。他只覺得心怦怦直跳,身上直冒汗。他盡力使自己平靜下來,把槳劃向右邊。

過了很久,船逐漸脫離險情,又開始斜渡。

就在他想往前走的時候,又遇到了一個漩渦。眼看船體又傾斜了,劉明成趕緊將槳向左推,船體好不容易恢復了原狀。這時,他緊繃的心才放鬆下來。安靜的船上,有人長籲一口氣說:「好危險啊!」

當他們把小船劃到西岸時,天色已暗,伸手不見五指。劉明成高興地坐在船尾,聽著戰友們一個個跳下船,跑上岸。

雖然風吹溼了軍裝,讓劉明成渾身起了雞皮疙瘩,牙齒也不斷地相互碰觸,但完成任務後特有的興奮讓他忽略了這些。

當晚,所有搶修部隊順利渡過大同江。

隨著劉明成連續兩晝夜的辛苦勞作,他漸漸覺得自己撐不住了。第三天,他不知不覺地划船睡覺了。有時困得他用手磕著頭,還經常用冷水洗頭洗臉。

在運送最後一船炮彈時,劉明成突然暈倒在船上,眼睛一朵花,腳一軟。戰友們救出劉明成時,他感到很餓。雖然這兩天兩夜戰友們送來了幾頓飯,但為了不讓船停下來,劉明成吃不起飯。

第四天,部隊卸下物資返回東海岸。車上的一名步兵指著被毀的河橋問我:「你這樣修橋恐怕要花很長時間?」

「不用了,明天就能修好!」劉明成和蔡元娣一起回答。士兵看著劉,蔡兩人,一臉驚訝和難以置信的神情。

但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第二天晚上,志願者們滿載糧食彈藥的火車一輛接一輛,駛過氣勢磅礴的大同江大橋。

隨後,搶修部隊戰士聯名為鐵道兵二師師部劉明成等人求功。他們的理由只有一個:浴血奮戰在第一線的指戰員固然無比光榮,但我們不應忘記那些在特殊戰線上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

上級批准了這一請求,榮立劉明成等三等功。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

相關焦點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震驚了世界,立起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徹底終結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落後挨打的屈辱形象。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浴血奮戰及其偉大精神,為我們留下了永恆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圖片裡同仇敵愾的...
    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下,甘肅人民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熱情,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踴躍參軍參戰,以積極捐獻飛機大炮、訂立和執行愛國公約等實際行動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美援朝運動,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和朝鮮停戰的實現,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和犧牲。廣泛宣傳西北各族人民抗美援朝代表會議甘肅代表團合影。
  • 我們從未忘記!致敬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遷安英雄!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遷安英雄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歷時3年,先後有千餘名遷安籍志願軍指戰員,隨所在部隊開赴朝鮮戰場。在每次戰役、戰鬥中,在志願軍各兵種中,都有遷安籍官兵,在異國他鄉與武裝到牙齒的強敵進行英勇的搏殺,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63軍188師563團政委劉炎田(北關村人),參加了第五次戰役、開城保衛戰和西海岸防禦作戰。
  • 新東方老師稱抗美援朝是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是真不懂歷史還是?
    7月15日,許多社交平臺上都流傳著這麼一則:新東方在線考研管理綜合類課程視頻,在視頻中,新東方講師王某發表有關抗美援朝的不當失實的言論。該名講師王某在課堂上稱:我們的歷史被篡改了,抗美援朝戰爭是世界公認的由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是蘇聯人讓中國當炮灰……該教師甚至還對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邱少雲的英雄事跡不斷詆毀,稱這個事跡不是真實的。
  • 抗美援朝中的湖南力量
    他是朝鮮戰場「地道戰」的首倡者,志願軍指戰員3年裡挖坑道1250公裡,各種塹壕、交通壕6240公裡,修地堡20多萬個,為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發揮了巨大的支撐作用。  楊得志侄孫 楊春明:只有堅持共產黨堅強領導,我們中國人民才能挺起腰杆,屹立在世界之林,我想這就是抗美援朝這一戰對我們的啟示。
  • 【抗美援朝中的六安人】洪學智與堅不可摧的「鋼鐵運輸線」(下)
    在這場破壞與反破壞、絞殺與反絞殺的殘酷鬥爭中,敵人每天出動70%以上的飛機,不分晝夜地轟炸我後方鐵路、公路、橋梁和人員、物資、車輛,我軍的鐵路運輸能力急劇下降。 抗美援朝老戰士 華從應: 美國他那個B29飛機厲害,切斷了三八線,這一帶後勤供應不上,佔領了,朝鮮人民軍大部分都被俘了。
  • 抗美援朝戰爭美國為什麼不用核武器?歐洲:給我們留一條活路
    抗美援朝發生在建國後的1950年,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世界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要有人說了,美國在二戰期間對日本投放了核彈,直接導致了日本投降,為什麼不在朝鮮戰場對志願軍進行核打擊呢?這樣不是能快速地贏得戰爭嗎?而筆者卻覺得,美國是不敢!至於為什麼,相信大家看到下面的內容就會明白。這裡就不得不提我們第一代的領導人。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
    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收藏於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2013年7月3日拍攝。目前展位已經變化,重新進行塗裝。 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是功勳機車。1996年,經鐵道部批准,瀋陽鐵路局向抗美援朝紀念館捐贈該機車。 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桃源街附近,坐落在市中心北部風景秀麗的英華山上,是一座塔樓式建築群。該館是中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專題紀念館,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10月。
  •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史詩性畫《清川江畔圍殲戰》
    清川江畔圍殲戰是抗美援朝五次戰役中第二次戰役中西線戰場的一場戰役,也是扭轉朝鮮戰局的關鍵一戰。戰後,彭德懷司令員在嘉獎令中稱讚:「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清川江、軍隅裡、鳳鳴裡阻擊戰這幅全景畫以《清川江畔圍殲戰》為主題,共分為「三所裡阻擊戰」「龍源裡阻擊戰」「搶佔公路小高地」「松骨峰激戰」「馬場裡戰鬥」「清川江、軍隅裡、鳳鳴裡圍殲戰」「打掃戰場」「優待俘虜」等八個部分,藝術地再現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西線關鍵一仗的歷史場面
  • 英雄兒女驅虎豹——致敬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青春方陣
    戰後才發現,出國後的第一個春節就在這樣的隆隆炮聲中度過了!」  第四次戰役持續到當年的4月21日。在付出每天傷亡900人才推進1.3公裡的代價後,「聯合國軍」被迫在「三八線」附近停了下來。李奇微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要不是我們擁有強大的火力,經常得到近距離空中支援,並且牢牢地控制著海域,中國人可能已經把我們壓垮了。」  一周之後,鄧華迎來他41歲生日。
  • 抗美援朝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由此展開
    1951年4月22日黃昏,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的炮聲驟然響起。幾十萬志願軍將士在整個戰線開始了排山倒海的反擊。至此,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第四次戰役中進攻87天才攻下的陣地,中朝軍隊僅用了幾天時間就奪回了大半,逼得美軍節節後退。
  • 「共和國不會忘記」抗美援朝老兵、機槍射手薛紹忠
    青海抗美援朝老兵薛紹忠珍藏了62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轉業軍人證明書(薛紹忠提供)薛紹忠:命大,要不子彈從這裡打進去就完了,那血淌得多哇。1953年7月1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了抗美援朝戰爭中最後一場大規模作戰——金城戰役,薛紹忠端著他的機槍,衝在前線。
  • 金剛川和長津湖,抗美援朝中為橋而打的兩場戰役,場場壯烈
    電影公司彷佛是了解人民的喜好,最近上線了很多戰爭片,前有管虎《八佰》,狂砍票房冠軍,馬上又有《金剛川》和《冰雪長津湖》要上映, 而金剛川和長津湖這兩場戰役全部發生於抗美援朝戰場上,更巧合的是,它們都是圍繞著一座橋來打的戰役,想要去電影院觀影的觀眾朋友們,一定要來了解一下這兩場戰役的故事,
  • 譚楚雲老人的「抗美援朝生產捐獻集金筒」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戰爭館裡,陳列著一個竹筒。竹筒已經破舊,並出現數條裂紋,竹筒兩端用細繩捆綁著。竹筒的頂端用一個竹塞子塞著。在竹筒上,依稀可以看到「抗美援朝生產捐獻集金筒」幾個字。抗美援朝戰爭離我們漸漸遠去,這個小小的竹筒也已歷經70年的滄桑。
  • 任丘市慰問訪談30位志願軍老兵 追本溯源永續傳承抗美援朝精神
    70周年資料編輯訪談組」,充分發揮退役軍人的模範作用,將匯集抗美援朝戰爭中任丘人民的英雄功績、英模事跡、志願軍烈士的後遺等情況列入工作議程,追憶那段崢嶸歲月,深切緬懷志願軍先輩先烈的豐功偉績。為使歷史出處有源、事跡有根,編輯組重溫《中國共產黨歷史》中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記載和中共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拜訪了有關抗美援朝戰爭的作家、當年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駐朝鮮聯絡處工作過的武立金首長,參觀尋訪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對任丘市健在的30名志願軍老兵進行訪談慰問。
  • 在特殊戰線上 他在生死邊緣鬥爭
    面對毒品他是忠勇正義的化身面對危險他用熱血書寫忠誠在特殊戰線上 他在生死邊緣鬥爭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他們在負重前行14年的時光在歲月的長河中只能算彈指一揮,然而,對於高強的職業生涯來說,這14年,是他青春飛揚、光芒四射,百經磨礪的14年。他憑藉著對警察事業的熱愛和執著,從一名基層普通民警成長為一名幹事擔當、勇於奉獻的刑警中隊長。在不同的崗位上踐行著人民警察的誓言,他的青春在從警之路上熠熠生輝,他的赤誠在從警之路上讓警徽閃閃發光。
  • 九旬抗美援朝汽車兵憶戰場:那是出生入死的「飛馳人生」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呼和浩特11月21日電 題:九旬抗美援朝汽車兵憶戰場:那是出生入死的「飛馳人生」中新網記者 張瑋「對我來說,那是一段出生入死的『飛馳人生』。」21日,「90後」抗美援朝志願軍趙文路向記者提起在朝鮮戰場的6年如是說。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社論)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重溫中國人民志願軍建立的不朽歷史功勳,致敬譜寫了氣壯山河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光輝典範的志願軍將士,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對於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
  • 從故事中領略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禦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韓戰中,韓軍隊眼裡的中國志願軍:天兵天將
    戰爭,是人類在浩瀚文明中最具有兩面性的發現,它固然有著自己的目的與好處,但它殘酷兇狠的一面也時時刻刻擺在所有人面前,人類在他的面前,顯得是如此的渺小與無力。在抗美援朝戰爭裡,中國人民志願軍奮勇作戰,多次完成了以少打多的戰役,就連當時的美軍統帥李奇微都說:「南朝鮮軍隊在中國軍隊打擊下損失慘重,往往對中共士兵懷有非常畏懼的心理,幾乎把這些人看成天兵天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