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全球首發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舉行。由鍾南山院士、王辰院士主審,瑞金醫院瞿介明教授、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陳榮昌教授主編的《新冠肺炎防治精要》中文版,已於2020年4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該書一經面世,立即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全球各大出版社紛紛表示合作興趣。經反覆比選,該書的英文版版權最終輸出於全球頂級科技與醫學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ER),作為醫護人員在防治新冠肺炎方面的重要參考書在全球出版發行。據悉,該書也是愛思唯爾出版集團引進的第一本由中國醫學研究者撰寫的關於新冠病毒防治的專業著作。
今年2月至3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組織王辰院士、瞿介明教授領銜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領域專家,以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光教授等流行病、疾病控制領域的相關專家,發起直播系列講座,對新冠肺炎的科學認識、發病機制、診斷、治療、預防與控制等進行解析和答疑,演繹了中國醫務人員對新冠病毒從陌生到認識的科學流程。該書就是在此系列講座基礎上進行的條理化梳理和提煉,為廣大醫務人員和普通讀者科學認識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參考。
中華醫學會呼吸與重症醫學分會主委、瑞金醫院黨委書記瞿介明指出,新冠疫情至今仍在全球很多地方肆虐,「在中國,秋冬季原本就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如果新冠病毒和季節性的流感包括甲流、乙流等呼吸道病毒疊加,就很容易產生混合感染,需要引起大家的警覺和注意,全社會都不能因為國內控制情況良好就掉以輕心,應不斷加強預防和防治的意識。」
從普通市民的角度,秋冬季節如何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呢?瞿介明介紹,「我們必須要始終繃緊三根弦:首先是個人衛生,例如勤洗手、勤通風、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佩戴口罩等,尤其在人群密集、通風不夠的場所必須要佩戴好口罩;第二,對於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一旦呼吸道病毒和原有基礎疾病疊加,極易變成重症或者危重症肺炎,需要引起重視;第三,醫療機構內必須嚴格預防交叉感染,因此醫院除了要加強內部防控,儘可能減少陪護、減少家屬探望及相關措施,都是必須考慮的。」
「從這本書的順利撰寫、出版過程,也可以看到抗疫精神,看到中國醫務工作者的醫者初心。」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趙丹丹表示,此次以英文形式發表的著作,不僅將給全球新冠疫情防控提供寶貴的中國經驗,充分弘揚踐行了中國當代醫療衛生工作者的抗疫精神,同時為積極應對當前「十四五」和後疫情時代的機遇挑戰,孕育新機、開創新局。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交大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也提到,該書英文版的全球發行,充分展示了中國醫務工作者精湛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相信該書對助力世界更好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向世界提供中國經驗與中國智慧發揮重要的作用,從而為人類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做出貢獻。」
據悉,愛思唯爾出版集團是一家全球專業從事科技與醫學出版的學術出版巨頭,旗下有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細胞》等,以及ScienceDirect、Scopus等資料庫,其作者中不乏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醫學出版領域尤其領先。本書是該出版集團引進的第一本來自中國醫學研究者關於新冠防治的學術著作。會上,借本次《新冠肺炎防治精要》全球首發的東風,上海交大出版社和愛思唯爾(亞太區)也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