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琥珀中發現兩個蜘蛛新物種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在讀博士生薑統堯與科研人員,在2017年至2019年間多次赴緬甸開展考察,通過市場調查和野外採集的方式收集琥珀標本。後續經對比研究,近日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兩個蜘蛛新物種鋸氈蛛和扁巨蛛,並分別基於新物種建立了氈蛛科、巨蛛科。
-
緬甸琥珀中發現兩蜘蛛新科
新華社電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了解到,科研人員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兩個蜘蛛新物種鋸氈蛛和扁巨蛛,並基於新物種建立兩個新科,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動物分類學報》英文版發表。據了解,白堊紀是陸地生態系統進化的重要地質時期,也是蜘蛛進化的重要階段。緬甸克欽琥珀蘊含大量保存完好的晚白堊紀無脊椎動物,包括多種多樣的蜘蛛種群。迄今在克欽琥珀中已知44科250種蜘蛛,其中26個科已滅絕,18個科為現生科,在已滅絕的26個科中,有9個科無法歸入現生蜘蛛的任何主要支系中。
-
科研人員從琥珀中發現兩蜘蛛新科
新華社昆明11月25日電(記者莊北寧)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了解到,科研人員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兩個蜘蛛新物種鋸氈蛛和扁巨蛛,並基於新物種建立兩個新科,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動物分類學報》英文版發表。
-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王博、黃迪穎研究員分別領銜的兩個團隊,各自對一種1億年前的奇特遠古蜘蛛:應氏奇美拉蛛展開研究。這種新發現的遠古蜘蛛讓人類發現,蜘蛛的古老祖先長著尾巴,這為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
今日新聞緬甸琥珀中發現長尾巴的原始蜘蛛,距今保存1億年蜘蛛精
我認為琥珀生物標本一直是科學界研究史前生物的重要線索,最近緬甸發現了一種看起來帶尾巴像蠍子的蜘蛛被困在琥珀裡的新品種。科學家發現這個生物在白堊紀中期被困在一塊琥珀裡,現在相信它是一個全新的物種。這個奇怪的發現是由包括美國堪薩斯大學在內的國際團隊完成的,並在周一發表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雜誌上。庫恩的保羅·塞爾登(Paul Selden)說:「緬甸北部產生了大量的琥珀,大約在十年前,當琥珀被發現在白堊紀中期時,它的興趣大增;因此,發現的所有昆蟲都非常具有研究價值。」
-
琥珀中的蜘蛛「性衝動」了9900萬年
研究表明,琥珀的年齡在200萬年到3.6億年之間,如果有蒼蠅和蜘蛛,就能夠研究遠古的蒼蠅和蜘蛛.琥珀由於其中經常完好保存昆蟲等小動物而成為研究古生物形態和生物進化的重要工具。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
緬甸琥珀中發現白堊紀中期龍蝨化石
18日,國際古生物學著名期刊《Cretaceous Research》在線刊登一篇來自緬甸的龍蝨科Dytiscidae成蟲琥珀化石論文,文章由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昆蟲研究所學者賈鳳龍先生、楊強先生與昆蟲愛好者陳兆洋先生合作完成,這是白堊紀中期的緬甸琥珀中發現龍蝨化石的首次報導
-
蜘蛛有尾巴?!科學家通過琥珀發現億年前新物種
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 法媒稱,兩個科學家團隊公布了蜘蛛這個物種裡「缺失的一環」:這種蜘蛛有蠍子一樣的尾巴,在東南亞森林的琥珀中保存完好,至少已經有1億年歷史。 據法新社2月5日報導,兩篇研究論文以背靠背形式發表於《自然·生態學與進化》雜誌。一篇研究提出,雄蛛的性器官和絲囊把這種生物與目前的蜘蛛聯繫起來。
-
【中國新聞網】白堊紀琥珀中發現社會性寄生甲蟲
【中國新聞網】白堊紀琥珀中發現社會性寄生甲蟲 重現億年前「白蟻城堡」遭「神秘入侵」 2017-04-16 中國新聞網 楊顏慈 【字體:大 中 小】
-
一億年前琥珀中現神秘「長尾蜘蛛」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和黃迪穎分別領銜的兩個國際科研團隊,通過研究保存於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的「怪物蜘蛛」——應氏奇美拉蛛,證實蜘蛛古老祖先存在長長的尾巴,填補了蜘蛛起源的關鍵環節。相關成果於2月6日以背靠背兩篇論文的形式同時發表在英國《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態學與進化》。
-
最新發現!近1億年前的滅絕蜘蛛!
緬甸克欽琥珀真是個寶藏不僅可以用來觀賞把玩還是科研的富礦近期,科研人員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了兩種近1億年前的滅絕蜘蛛——鋸氈蛛和扁巨蛛,並建立了蜘蛛種群的兩個新科。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的扁巨蛛(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供圖)白堊紀是陸地生態系統進化的重要地質時期,也是蜘蛛進化的重要階段。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保存完好的史前螳螂[圖]
,在這個螳螂身體科學家發現了有2個突刺,據日本科學家介紹這隻螳螂屬於白堊紀時期螳螂和現代螳螂的中間過渡種類,很可能是一個新種類。 琥珀是一種由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過長時間地質作用而形成的化石,其中可能會包裹一些植物的葉子、花粉以及昆蟲等,它可以為研究古代物種、氣候等提供便利條件。 被發現的這隻史前螳螂身長(從它的觸角到其腹部頂端的距離)為0.5英寸( 1.4釐米)。琥珀中的螳螂軀體清晰可見。雖然這隻翅膀和腹部已被嚴重擠壓,但螳螂的頭、前肢、觸角等保存完好,清晰可辨。
-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首次發現史前海洋動物菊石
5月14日報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4日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在一枚保存有豐富化石類群的緬甸琥珀中,發現罕見地史前海洋生物菊石。這是古生物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菊石,為揭秘1億年前熱帶海濱生態環境打開新的窗口。
-
世界上最完整琥珀古鳥被發現:封存在7釐米琥珀中(圖)
(製圖毛宇昂) 2月2日,中加美等國的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在一枚距今約一億年的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如蜂鳥般大小、幾乎完整的小鳥,這也是目前為止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最完整、最古老的鳥類琥珀標本。 緬甸7釐米琥珀中 發現世界最完整古鳥 此次新發現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這也是現在世界上唯一能發現白堊紀古鳥琥珀的地區。 據火山灰測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
-
近1億年前的滅絕蜘蛛!
緬甸克欽琥珀真是個寶藏,不僅可以用來觀賞把玩,還是科研的富礦。這不,近期科研人員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了兩種近1億年前的滅絕蜘蛛——鋸氈蛛和扁巨蛛,並建立了蜘蛛種群的兩個新科。(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供圖)白堊紀是陸地生態系統進化的重要地質時期,也是蜘蛛進化的重要階段。
-
近1億年前的滅絕蜘蛛
緬甸克欽琥珀真是個寶藏,不僅可以用來觀賞把玩,還是科研的富礦。這不,近期科研人員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了兩種近1億年前的滅絕蜘蛛——鋸氈蛛和扁巨蛛,並建立了蜘蛛種群的兩個新科。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的扁巨蛛(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供圖)白堊紀是陸地生態系統進化的重要地質時期,也是蜘蛛進化的重要階段。
-
首次發現蛇琥珀 對研究晚中生代蛇類的演化與全球分布有著重要價值
本報北京7月19日凌晨電(記者張蕾)來自中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團隊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類標本,並揭示出一個全新的物種。這一發現對研究晚中生代蛇類的演化與全球分布有著重要價值,相關論文於北京時間7月19日凌晨發表在《科學進展》(《科學》旗下子刊)上。
-
新鮮事,琥珀中竟發現一億年前滅絕的蜘蛛,太震撼了
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的扁巨蛛近期有這樣一個報導,讓人大開眼界,說是科研人員,從緬甸琥珀中,竟然發現了兩種近1億年前的滅絕蜘蛛。,如2014年,緬甸科學家發現了白堊紀早期琥珀樣本。,發現更多珍貴的琥珀吧。
-
科學家首次在緬甸發現中生代蛙類琥珀化石,命名為李墨琥珀蛙
琥珀蛙的幼體標本 陳海瀅、章佳傑 圖6月14日,中美兩國科研團隊首次在緬甸發現了中生代蛙類琥珀化石標本,鑑定並報導出一個全新的蛙類物種。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自然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
千足蟲經歷億年保存完好,藏身緬甸古老琥珀中,已被私人收藏
琥珀可以完好無損保存恐龍時代的昆蟲,在生物多樣化的緬甸,很多動植物被在經歷近億年的琥珀中被發現,包括恐龍羽毛,完整的恐龍尾巴,未知的蜘蛛群和幾種已滅絕的昆蟲群。2019年5月3日,緬甸,考古學家在當地叢林的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可追溯到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千足蟲,它只有0.3英寸(約合8.2毫米)長,其化石的身體細節保存得十分完好,令人驚嘆。這塊罕見的千足蟲化石目前為一位私人收藏家所有。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在琥珀中發現的大部分白堊紀千足蟲與現今東南亞的物種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現存的千足蟲譜系的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