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

2021-01-09 華聲在線

一河清水入湘江

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記者 陳新)初冬時節,漫步在長沙市芙蓉區的瀏陽河景觀帶,河風陣陣,垂釣者不時揮動魚竿,「水清魚跳」的景象又回來了。今天下午,根據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水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長沙26個國、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其中瀏陽河三角洲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由2014年的劣Ⅴ類水質躍升了3個水質類別,水質狀況全面好轉,實現了「一河清水入湘江」。

一河清水何以來?長沙將截汙治汙作為先手棋,印發《長沙市2019年度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其中涉及瀏陽河的重點項目19個。長沙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負責人介紹,項目建設已基本完成,年底將全面竣工,屆時可實現瀏陽河流域新增汙水日處理能力28.9萬噸,配套建設鄉鎮汙水處理廠管網132公裡,實現國禎、長善垸、敢勝垸汙水處理廠尾水排放標準提升到地表水準Ⅳ類,其他城鎮汙水處理廠尾水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為了做好瀏陽河流域水質監測工作,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在重要支流、入河排口、行政交界斷面新建了10個水質自動監測站,目前瀏陽河流域水質監測站已達25個,可實現24小時水質在線監測,為瀏陽河流域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同時,完善水量監測設施建設,通過閘壩聯動、水庫調度等舉措,確保瀏陽河生態流量保障率達到100%。此外,通過鐵腕治汙,開展瀏陽河流域的湘江及其支流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環湖利劍執法專項行動,辦理涉水案件84起。

相關焦點

  • 天津十二條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類 河海交匯處 又現鳥翩躚-新聞...
    但由於水質汙染、沿岸多泥質灘涂、海洋遠離主城區等原因,本就有「靠海不親海、臨海不見海」一說的天津,仿佛離海越來越遠。「本地的渤海海鮮,都快成奢侈品了。」當地人曾這樣感慨。問題在水下,根子在岸上——天津的海岸線離北京最近,承接京津全部、河北大部及內蒙古、山西局部排水的入海通量,12條入海河流中部分治理前水質是劣Ⅴ類。
  • 長江流域2020年首次消除劣Ⅴ類水體
    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司長羅國三介紹,5年來,長江流域水質發生了顯著變化。長江流域優良斷面比例從2016年的82.3%提高到2019年的91.7%,2020年1至11月進一步提升至96.3%;長江流域劣Ⅴ類水質比例從2016年的3.5%下降到2019年的0.6%,2020年首次實現消除劣Ⅴ類水體。「長江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 連續6個月Ⅰ類水質的南河是如何做到的?
    四川在線記者 向朝倫 燕巧在廣元市主城區南河岸邊,有一棟不起眼的小房子,這裡是國家水質自動監測南渡站。該站是由國家統一管理的1940個地表水考核斷面監測站之一,其監測的9個指標數據每天24小時實時發送北京。
  • ...輪蟲 枝角類 挺水植物 太湖流域 水質 橈足類 湖泊 底棲動物...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所長楊桂山博士在此間召開的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上稱,隨著太湖水質下降,這裡的水生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生態服務功能退化明顯。   楊桂山博士介紹,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太湖水質平均每十年下降一個級別,到本世紀,太湖水體總體已由二類以上水質降為五類水質,局部甚至為劣五類。
  • 濟南小清河來了「小鮮魚」 20萬尾魚苗「餓著肚子」進河養水質
    水質改善的小清河為魚苗們提供了茁壯成長的優美環境,而它們也將承擔起「養水」的任務。為何要在小清河裡放魚?這些「小鮮魚」被釣魚愛好者盯上咋辦?您關心的這些問題,來了解下吧。問題1魚為何能夠「養水」?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李計珍介紹,2019年全市10個省控以上河流考核斷面全部達到考核要求,其中8個斷面實現了水質類別提升,其中小清河辛豐莊出境斷面水質一年內從劣五類連續改善為五類、四類、三類,實現「三級跳」,水質達到自197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佳水平,提前一年完成山東省與濟南市籤訂的目標責任書任務。「2019年濟南市小清河水質改善」還被評為山東省生態環保十大事件之一。
  • 華騏環保助力雄安白洋澱「城澱共榮」 40天圓滿完成安新縣Ⅲ類水...
    讓未來之城水常清,安徽華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時40天圓滿完成其承建的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並順利實現通水,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以高標準出水助力雄安新區與白洋澱的城澱共榮,彰顯「華騏品質」、「華騏技術」、「華騏速度」。
  • 西安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 繪就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畫卷
    「十三五」以來,我市紮實推進各項治水舉措,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讓一條條河流變成風景線,通過努力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還老百姓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畫卷。 在長安,有一條河流蜿蜒穿過長安城區,沿河兩岸,停歇長廊、慢跑彩道、休閒花園、兒童樂園依次坐落,深秋的落葉與潺潺的河水,為城市平添了幾分韻味……這就是公式河。
  • 59.07億,這個剛剛在長沙瀏陽動工的椒花水庫是個什麼大項目?
    椒花水庫 椒花水庫壩址位於瀏陽河上遊大溪河流域左岸一級支流椒花河下遊,是湖南省今年以來開工建設的第二座大型水利項目,是我省貫徹落實國家《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部署的又一標誌性工程。、金陽新城、長沙縣城區年平均供水8130萬立方米,其中瀏陽主城區多年平均供水量為2220萬立方米;金陽新城多年平均供水量為3710萬立方米;長沙縣城區多年平均供水量為2200萬立方米,有效解決該地域枯水期水源性缺水問題;另外可向水庫下遊龍潭壩灌區年平均供水490萬立方米,提高灌區1.01萬畝農田灌溉保證率。
  • 龍灣河(新會段)等汙水治理問題……
    根據新會區河長制水質情況通報,自2020年8月起,龍灣河幹流岡州大道東橋斷面已基本消除劣Ⅴ類水質,其中8月、10月水質監測結果為Ⅳ類,達到水質考核目標。目前,龍灣河河道適當位置已安裝增氧設備,通過增氧加快水體復氧速度,提高自淨能力。同時,為減少河水流動阻力,提高水動力,龍灣河奇榜段部分彎曲河道改直工程正在全力推進,預計投入資金約1000萬元,項目於11月開工,預計明年3月中旬完成。
  • 瀏陽河:清亮的河水邊曾有兩棵大楓樹
    而《湖南通志》記載,作為湘江第一大支流的瀏陽河又名瀏渭河;瀏,清亮貌;因縣邑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故稱瀏陽;瀏水的源頭,叫大、小溪,在瀏陽城東10公裡處匯合,始稱瀏陽河。瀏陽河的幹流向西而行,經瀏陽市、長沙縣,蜿蜒進入長沙市區,至開福區馬廠以南(今長沙市三館一廳的音樂廳附近)注入湘江,全長234.8公裡,流域面積4665平方公裡。
  • 食藻蟲幫河道透光 河底鋪滿各色水草
    後橫港河就是用了這樣的辦法,從一條劣五類水質的黑臭河,變成了一條水清見底、水質達到Ⅲ類,即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水質的河。今年,同樣的方法被用於康橋新開河的治理。  當然,這種治水手段,也不是萬能的。  「目前杭州這幾條生態示範河,存在的汙染問題基本相同,就是河水富營養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以生物治生物』來解決。
  • 湖海塘打通「毛細血管」水質明顯改善
    「2020年以來,我們多措並舉提升水質,湖海塘水質連續3個月保持Ⅲ類以上,像湖濱沙灘等部分區域水質能達到Ⅱ類水質。」海棠園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國平說,通過建立引水協調機制、進水渠道汙染治理、水生植物景觀提升等措施,湖海塘水系水質明顯改觀。2020年6月,我們對湖海塘水系水質進行調查,發現湖海塘部分水域水質堪憂,原因是缺少補水機制,部分進水渠道存在汙染。
  • 水生態改善 烏梁素海成鳥類天堂
    近年來,通過生態補水,烏梁素海水域面積擴大,水體水質改善,已由過去的整體劣五類水提高到現在的部分四類水標準。為保護鳥類遷徙,內蒙古還在烏梁素海溼地劃定了鳥類築巢、產卵核心區,禁止人類活動幹擾,並採取專人巡護、定期監測等措施監護鳥類棲息、繁殖情況。
  • 你的鏡頭裡,有個「美麗瀏陽」
    「一河詩畫滿城煙花」瀏陽全國攝影作品展徵稿啟動秀美的瀏陽河蜿蜒而過,孕育了瀏陽這座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特色鮮明的東方名城。熊劍攝瀏陽日報訊(記者潘雅靜)「瀏陽河,彎過了九道灣……」一曲《瀏陽河》,唱遍了全世界。一首歌,一條河,一座城,瀏陽是一座在歌聲中長大的城市。「一河詩畫滿城煙花」,瀏陽是世界煙花之都,也有著眾多風景名勝。
  • 八年打撈藍藻近700萬噸 水草報喜:太湖水質變好
    竺山湖首現大面積水草「竺山湖今年首次出現了大面積水草,這是太湖水質變好的一個信號。」常州市武進區農業生態服務站負責人薛玲華告訴記者,「如果水質不好、採光不透的話,水草是長不出來的。去年竺山湖就已經發現有水草了,但這麼大面積還是十年來頭一次。」省太湖辦副主任張利民說,「我們希望太湖能夠逐漸從『藻型生境』過度為『草型生境』。」
  • 環巢湖綜合治理成果顯著 巢湖水質明顯改善
    圖為採訪活動現場 4月7日,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合肥市環保局、規劃局等多單位聯合召開環巢湖綜合治理集中採訪活動,詳細介紹環巢湖綜合治理目前情況。 會議通報,目前巢湖水質明顯改善。十二五末全湖平均水質由2012年的V類好轉為IV類,2016年全湖平均水質IV類、呈輕度汙染狀態,湖區主要汙染物指標相比較2015年總體上均下降。 據悉,目前巢湖湖區富營養化程度呈減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