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再也沒有一個地方,如楊家溪一樣讓人想起逝去的故鄉記憶。我前後兩次到楊家溪,第一次知道楊家溪,是從學院一次攝影中看到,後來有了第一臺單眼相機,便第一次出了遠門到了楊家溪。【攝影師:左卿侯|編輯:驢叔|圖片與內容所述無關】
到了楊家溪第二天,起了個大早跟著一群大神靜候在一旁,等待著附近的村民拉著水牛走過。這時的楊家溪名聲不響,民風相對淳樸,見有人拍照只是充滿好奇,便又牽著水牛去下田。
到了黃昏的時候,我們一群人又守候在一旁,村民扛著鋤頭從田間歸來,我們又是一陣咔嚓咔嚓的快門聲。拍完之後,晚間的時候大夥會聚在一起,聊聊哪個鏡頭取景取的好,或者提出光線哪裡不對。這樣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但依稀記得那時候的楊家溪很美,很真。
而不幸的是在回來的途中,我的單反不知丟在了何處,那鏡頭裡的照片也不知後來落入誰的手中。不久前陪友人再到楊家溪一趟,讓人驚喜的是如今的楊家溪交通極為便利,只是未到景區便被收了50元的門票,讓我有些懵圈。
到了楊家溪榕楓公園,又繳納了入園20元的門票,到了大名鼎鼎的百年榕樹林,我與友人頓時有些傻眼,此時榕樹周圍竟站著一大波遊客拿著單反或手機拍照,在榕樹下的不遠處還有村民拿著煙餅製造煙霧效果。
一位村民披著鬥笠掛著一張憨厚的臉,手裡牽著水牛,嘴角掛著笑容,看起來就像是個專業級的模特,任憑遊客和攝影愛好者擺拍,只是看到他腳下的西褲,又讓人忍俊不禁起來。
第二天早上8點友人拖我起床拍照,這時公園內遊客少許多,一位畲族的阿伯坐在榕樹下,手裡牽著一隻水牛。他是在等待著遊客拍照,友人給了他20塊錢,他很配合的擺拍各種動作。只是望著他臉上的模樣,我卻再也感受不到那時我初次見到的楊家溪了。可是換做我是村民,也許為了生計,我也會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