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銀幕送到小村莊(服務農民 服務基層)

2021-01-14 光明時政

  近年來,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堅持公益電影放映,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按照「市場運作、企業經營、政府購買、群眾受惠」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農村電影改革發展新模式,共放映故事片、科教片等公益電影14萬多場次,觀眾達上億人次,為農民群眾源源不斷輸送精神食糧,走出了一條新形勢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的新路子。

  服務基層群眾,放好「惠民電影」

  「圓滿完成公益電影放映,既是政治任務,也是社會責任。」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經理郭建華說。公司認真做好農村公益場次電影放映的落實工作,緊緊抓住開封市祥符區被確定為全國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改革發展試點的機遇,在全區建成了以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為龍頭,各鄉鎮為重點,各行政村為基點的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網絡,讓祥符區的15個鄉鎮、336個行政村的群眾足不出村,就能每月看上一場免費的數字電影。5年來,共放映數字電影2.1萬多場,觀眾達1800多萬人次。

  「我生在花生窩,長在花生主產地。」為了讓鄉親們通過花生獲得更好的收入,在郭建華的建議下,河南影視集團拍攝了科教片《咱家花生好收成》,影片有故事、有知識,讓農民在歡聲笑語中學到了先進的種植技術。老鄉李永樂看了這部電影後,決定辭掉城裡的工作返鄉創業。在當地政府和郭建華的鼓勵支持下,2017年4月,李永樂組建了青年創業團隊,調研當地農產品,創立了自己的品牌。

  為深入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加快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針對農村信息閉塞和農民急需科技知識的實際現狀,祥符區委、區政府把放映科技電影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列入為民要辦的實事之一,納入財政經費預算。通過觀看一部科技電影,讓群眾學會一門致富技術,加強農民科技培訓,促使農民責任田增產增收,服務新農村建設。

  近3年來,公司已放映科技電影2.3萬多場,觀眾達2100多萬人次。鄉村裡一時流傳起「送來米,送來面,不如送部科教片」的順口溜。村幹部還編出了順口溜:「宣傳科技沒會場,捫心自問苦思量,如今找到切入點,電影一放幫大忙。」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送來的科教片,被群眾稱之為「惠民電影」。

  助力脫貧攻堅,放好「富民電影」

  科技電影被祥符區農民親切地稱為脫貧致富的「金鑰匙」。近年來,隨著當地「黃河水澆灌+科技興農」政策的實施,祥符區地膜花生增產一倍。在郭建華的積極推動下,區裡花生獲得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保護面積達50萬畝,花生價格也翻了一番,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為實現扶貧立志,普及科技知識,助力脫貧攻堅,推動科技文化服務資源向貧困村傾斜,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在71個貧困村、29個貧困戶較多的非貧困村,組織開展了「百村千場」扶貧扶智科教電影放映活動。每村在確保每年12場的基礎上,加大了電影放映力度,每村委增加10場的放映任務,共增加故事片、科教片3000場,重點放映宣傳黨和政府精準扶貧脫貧政策、脫貧致富先進典型、特色種植養殖、農村特色加工、電子商務等實用科普新片,並採取扶貧電影「點餐式」菜單放映方式。

  通過文化電影放映,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深入開展「志智雙扶」,讓電影幫助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觸角延伸到農村科技需求的「最後一米」,讓農民獲得物質小康和精神小康的雙豐收。承擔著「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扶貧電影,也被廣大群眾稱之為助力脫貧攻堅的「富民電影」。

  在助力脫貧攻堅的基礎上,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在全省建起100多個數字電影廣場,共為群眾免費放映數字電影故事片、科教片8萬多場,觀眾達8000多萬人次。

  增強文化自信,放好「為民電影」

  早年間,在村裡放映普法影片時,一位老人在散場後仍傷心流淚……郭建華上前詢問,老人擦著眼淚說:「你們來晚了,要是能早幾年懂法,俺兒就不會進監獄了。」這件事讓郭建華久久難以釋懷,自此,她動起了電影普法的心思,也在心裡埋下了深深的「基層法治情結」。

  2017年以來,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與祥符區人民法院、祥符區人民檢察院和西姜寨鄉政府率先在西姜寨鄉建立了「法治中國夢」公益電影放映點,組織放映普法公益電影故事片、科技片1036場,讓廣大群眾在娛樂的同時接受法律知識教育,讓法律真正走進農民心中,幫助農民樹立法治觀念,使電影普法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老百姓稱之為「為民電影」。

  2018年6月1日,在郭建華的努力下,來自開封市蘭考縣張莊小學和開封市西姜寨鄉多家幼兒園的100名孩子,走進位於鄭州市的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迴法庭,接受法治啟蒙。

  電影是最有效的文化傳播方式之一,郭建華說,今後將繼續利用電影聲情並茂、易於傳播的優勢,將黨的扶貧方針、惠民政策、優質文化、致富門路及時傳達給基層群眾,在更大範圍內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 責編:白冰 ]

相關焦點

  • ...文化藝術傳承中心走進鄉村服務農民 在基層演出實踐中汲取養分
    不久前,中心入選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名單。「黨的扶貧政策暖人心,咱更要自力自強加油幹!」中心創作的小品《脫貧攻堅暖人心》在下鄉演出中受到村民一致好評。走進鄉村服務農民,在基層演出實踐中汲取養分,也讓演職人員有了創作靈感。中心充分挖掘少數民族自治縣特色,創作大量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文藝作品。
  • 天元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託舉「健康天元」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日訊(通訊員 譚昕吾 劉湘輝 陳雪晴)近年來,天元區從滿足居民的需求出發,不斷完善基層醫療衛生環境,提升「家門口」的優質醫療衛生服務,轄區居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從社區到鄉鎮,基層醫療競相爭得「國字號」水準11月15日,三門鎮中心衛生院裡,一臺16排螺旋CT正式投入使用。
  • 【踐行四力·冬走基層】全國「服務農牧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
    【踐行四力·冬走基層】全國「服務農牧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事跡系列報導(三) 2020-11-27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彭穗寧:立足服務 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再社會化
    這樣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重新調整了國家與社會的關係,調整了我國原有的社會生活,組織形式:隨著社會成員從 "兩個階級和一個階層"(工人、農民階級與知識分子階層)向多個社會階層的轉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社會結構;隨著對 "單位"有依附性的人們走向社會,從"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就不斷催生新的社會組織形式的建設。
  • 支部建在小區裡 服務送到家門口
    近年來,隨著城市體量增大、居住人口增多,利益主體多元化,廣饒街道積極圍繞解決居民小區建設和治理突出問題,落小落細服務單元,推行支部建在小區裡,推動組織體系和治理體系有機融合,實現了「黨建就在家門口」,提高了為民服務的溫度。支部建在小區裡 居民有了「主心骨」。
  • 資源下沉,服務基層 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業
    為解決天宮殿街道廣大居民享受最基本的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的民生服務,為社區居民享有可及性、系統性和連續性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11月12日上午,天宮殿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開業。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處,兩江新區社會發展局、組織人事部、財政局、經濟運行局,天宮殿街道黨工委、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相關領導出席儀式。
  • 福建晉江加快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 解基層動物防疫人員不足難題
    村級動物防疫員不足,但動物防疫任務大,近日,福建晉江加快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在穩定基層防疫隊伍、推進動物防疫、促進畜牧業生產發展等方面取得較好效果。  「目前,我們已培育成立了4家動物防疫技術服務公司,聘用具有專業獸醫技術的人員24名,先後在東石鎮、西園街道等6個鎮(街)推進政府購買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工作。」
  • 醫共體建設一周年 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同織一張就醫網 悄悄...
    2019年,永康市縣域就診率超過90%,基層就診率達65%以上,很好地實現了「強基層、惠群眾」的目標。「醫共體+腫瘤篩查」專家巡講。醫共體建設一周年,亮點紛呈成效顯著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水平明顯提升醫共體的建設目標就是提升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和臨床業務量。
  • 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當好健康「守門人」
    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以及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承擔著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基層衛生工作的目標,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
  • 寶安區黨群服務中心為黨員群眾提供全方位服務——黨建e站開門服務...
    放學時間,位於寶安區新安二路上的寶安區黨群服務中心裡黨建e站熱鬧非凡……近日,記者來到寶安區黨群服務中心發現,24不打烊的黨建e站人來人往,新時代大講堂開展講座線上線下服務黨員,中醫藥健康文化園地和百草園將中醫藥健康文化送到基層「最後一釐米」,為黨員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 四川德陽文化館館長劉桃:建議構建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服務大平臺丨...
    文化建設中,公共文化服務關係千家萬戶。如何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加均衡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28日,四川省德陽市文化館館長、副研究館員劉桃提出了她的建議:構建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服務大平臺。
  • 四類服務基層人員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四類服務基層人員具體是指哪些人員?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報考有何具體規定?由我省有關主管部門統一組織招募和選派在我省服務的大學生村官、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特崗教師、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等四類人員,可以報考本次招考面向四類服務基層人員的特設職位。
  • 天津多舉措深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鼓勵二三級醫院全科醫生服務基層...
    內容提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是深化醫改、推進分級診療的重要舉措,我市自2017年啟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以來,在全市26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了2400餘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全市每年籤約總人數保持在400萬人左右。
  • 山東2020年度擬選派服務基層科技人員公示,400人
    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於2020年度擬選派服務基層科技人員的公示》,根據山東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等部門《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的若干意見》有關要求,對2020年度擬選派服務基層科技人員進行公示。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推進黨務、業務、服務深度融合:鎮江首個...
    雖然室外寒意逼人,但是在位於鎮江市區夢溪廣場的城管「紅色港灣·先鋒驛站」便民服務區內卻是「熱氣騰騰」。環衛工人們相聚在這裡,手捧熱茶,拉著家常,歡笑聲讓溫暖在心底流淌。「真的是太舒服了,我以前從來沒有做過這種按摩,真是想不到,這裡還專門為我們環衛工人準備了按摩椅。」
  • 株洲市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改革力爭零距離紀實
    11月17日,株洲市天元區三門鎮上節街社區居民陳香燕通過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門式」窗口,很快辦好了以往要「交好幾份資料、跑好幾個部門」才能辦好的事。 株洲市依託村(社區)綜合服務平臺設立「一門式」便民服務中心,在全市推行基層公共服務改革「一門式」全覆蓋,將與群眾息息相關的高頻率民生服務事項下沉前移到村(社區)辦理,實現「辦事不出村」,受到群眾稱讚。
  • 「珠海英才服務基層行」走進化州白石老區
    茂名網訊 由珠海市人社局組織開展,由珠海農業、醫療、法律等方面專家組成的「珠海英才服務基層行」活動,近日在革命老區化州市中垌鎮白石村(省定貧困村)舉行,全面開展智力幫扶活動,受到當地群眾好評。
  •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依託「黨建+」 打造基層服務治理「升級版」
    今年以來,埇橋區紮實推進攻堅項目,重點打造南翔雲集文化商業街、萬達廣場等5個商圈市場,通過構建「商圈+黨組織+商戶」服務機制,形成以商圈為圓心,所在街道社區為半徑的服務治理「圓盤」,將服務功能延伸至周邊居民,打造基層服務治理「升級版」。搭建「一站式」平臺。
  • 利津縣第二人民醫院:再造服務流程實現群眾看病少跑腿
    上下聯動,上級醫院專家「下沉」到基層。針對大醫院門診「一號難求」、住院「一床難求」、群眾看病「三長一短」現象,先後與山東省婦產醫院、山東省胸科醫院、濰坊市人民醫院等三甲醫院建立技術協作關係,邀請專家定期來院坐診、指導手術、示教查房等。今年9月,引進鵬麟醫生集團的專家長期在院坐診,讓群眾不出遠門就能享受到上級醫院專家的醫療服務。健康直通車,群眾享受「零距離」健康服務。
  • 醫療服務進基層 務實舉措暖民心
    近年來,石棉縣通過「網際網路+健康」服務與精準扶貧的有效對接,有效整合全縣各級醫療資源,全面提升和改善貧困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有力促進了貧困群眾分級診療和就近就醫,全面降低了貧困群眾就醫成本。「現在,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