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2日,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馬投澗鎮高白塔村農民正在二郎崗上播種穀子,有的使用黃牛畜力播種,有的人拉車推純粹人工,更多的是用拖拉機精播耬機械作業,一場透雨過後,坡崗上田野間一派繁忙的勞動景象。(畢興世 攝)
地處淺山丘陵的馬投澗種植穀子的歷史由來已久,碾成的小米以易煮、粥黏、味香聞名遐邇。圖為80歲的劉金榮老太太與孫媳婦正人拉車推播種優質旱地穀子,曾孫女曾孫子在田間玩耍。
應運而生的安陽市合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對社員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驗收,以高白塔二郎崗坡為中心集中連片發展、規模種植。圖為劉老太太正往手推播種耬的料鬥倒谷種。
今年,安陽市合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全部是市農科院穀子所專門為丘陵旱地培育的「豫谷18」、「豫谷19」優質穀子,種植面積在2500畝以上。
圖為合作社社員、68歲的老漢崔平安手扶耩地耬、兒子牽著老黃牛在用「老祖宗法」播種優質穀子——「豫谷18」穀子。
崔老漢說,他家的三塊地都在二郎崗上,崗坡下有兩塊,一共有20畝,今年全部播種旱地穀子。
圖為安陽市合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高白塔村黨支部書記高合成(右二)正在幫助崔老漢往耬鬥裡倒谷種。
據合作社社長高合成書記介紹,他們村的耕地八成以上都在崗坡丘陵之上,由於特殊的地質條件,地下水位較深,打井的成本非常高,村民歷來都是「靠天收」。
村民自古就有種植穀子的歷史,一塊地一年只種一季(穀子),從不使用化肥和農藥,幾乎是傳統的耕作模式,所以他們合作社的小米銷路很廣,聲譽很高。
5月12日,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馬投澗鎮高白塔村西二郎崗上,安陽市合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機播手高海印駕駛「鐵牛」精播耬,正在為社員畢炳全播種優質旱地穀子。
圖為合作社社長、高白塔村黨支部書記高合成(中)正在協助機手幫畢炳全(左)把剩餘的谷種取出來交給畢老漢。
圖為安陽市合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機播手正在給精播耬的下料鬥裡倒谷種。據了解,當天合作社的7臺精播機械全部出動、在二郎崗上為村民播種穀子。
圖為合作機播手高海印駕駛「鐵牛」精播耬,正在為社員畢愛國播種穀子。
一大早,在村西二郎崗下,安陽市合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高改明和老伴兒套著老黃牛,用老式耩地耬播種優質旱地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