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喉噪鶥幼鳥樹上跌落 婺源護鳥隊員緊急救護

2021-01-16 中國江西網

  記者陳璋通訊員鄭清源報導: 6月4日,在婺源月亮灣自然保護區,一隻黃喉噪鶥幼鳥從高樹墜落,幸被當地護鳥員及時救護,這個「」才。

  婺源縣月亮灣自然保護區,山水相伴,樹高葉茂,是黃喉噪鶥少數幾個棲息地之一。中午時分,護鳥員洪玉英發現一幼鳥從空中摔落在地,立即向保護區護鳥隊進行了報告,請求進行救護。護鳥站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發現小鳥已遠離窠巢。此時,太陽火辣,小鳥在灌木叢中瑟瑟發抖。工作人員立即用樹枝將小鳥引到鳥巢下的樹枝上。

  根據經驗,當地護鳥員俞根生決定將幼鳥放在窩底下。「因為如果大鳥一發現它,餵它吃,就有希望得救。」俞根生說,如果大鳥及時出現,這隻小鳥就不需要人工幫忙。於是,大家開始等待。兩小時過去,來回尋覓的大鳥終於發現了小鳥,並帶起它安全返巢。

  據了解,黃喉噪鶥對環境條件要求極為苛刻,是一種「世界級瀕危鳥種」。近年來,婺源對黃喉噪鶥繁殖地保護升級,成立了專業護鳥隊。經林業部門持續監測,表明黃喉噪鶥在婺源的數量正呈緩慢上升趨勢。

相關焦點

  • 「世界最神秘鳥」黃喉噪鶥在婺源安居 全球僅存200隻
    央廣網上饒4月26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單長華)連日來,被稱為「世界最神秘鳥」黃喉噪鶥又象往年一樣出現在江西婺源月亮灣,吸引了眾多鳥類愛好者的目光。據了解,黃喉噪鶥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鳥類之一,曾一度被認為已經絕跡,2000年首次在婺源發現,之後每年在婺源都能發現黃喉噪鶥的蹤跡。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僅存近200隻。
  • 世界瀕危鳥種——黃喉噪鶥(靛冠噪鶥)
    世界瀕危鳥種——黃喉噪鶥(靛冠噪鶥),黃喉噪鶥(靛冠噪鶥)曾被視為世界受威脅鳥種,僅分布在我國江西婺源、雲南思茅,國外僅存在於印度的阿薩姆。相關資料:黃喉噪鶥 Yellow-throated Laughingthrush體型略小(23釐米)的噪鶥。
  • 黃喉噪鶥哺育忙
    在四處捕食哺育後代的黃喉噪鶥鳥。哺育後代的黃喉噪鶥鳥
  • 朱子與藍冠噪鶥的情緣
    五藍冠噪鶥,它小巧玲瓏、天生麗質:藍灰色的頂冠、黑色的眼罩、鮮黃色的喉部、褐色的上體、黑色的尾端、白色的邊緣……儼然是一個天然「調色板」,色彩豐富而層次分明,不單調、不突兀、不刺眼、不庸俗,清新活潑、惹人喜愛。看來,這種可愛的小精靈,天生具有藝術家的氣質和美人的風致。因其形態特徵,人們一度稱它為「黃喉噪鶥」。
  • 江西婺源,不僅有最美鄉村,還有鳥界的四大「名旦」
    黃喉噪鶥婺源有四大珍稀極有特色的鳥,可謂鳥界四大「名旦」。首推就是黃喉噪鶥(靚冠噪鶥),這鳥目前在中國要看見,必須來婺源。只此一家,別無分店。黃喉噪鶥的故事曲折動聽,敬請看官網上去找來欣賞去。中華秋沙鴨其次,就是中華秋沙鴨,有鳥類活化石之美稱!
  • 林鳥中的精靈,藍冠噪鶥
    藍冠噪鶥,是一種美麗、活潑的鳥。它們藍冠、黃喉、黑臉、黃背、褐腰、尾羽上藍下白,或行或飛都讓人覺得分外漂亮,「滴鉤滴鉤」的叫聲異常清脆悅耳。目前,藍冠噪鶥的數量少於200隻,低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極度瀕危標準,棲息地僅發現於江西省婺源縣幾個狹小的自然保護小區內。
  • 泉山森林公園內,「黑領噪鶥」被纏樹上,一場「營救」開始了……
    經鑑定,這是一隻「黑領噪鶥」(méi),曾於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目前這隻鳥已被送至徐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餵養一周後將被放歸自然。 4月21日下午5點,她在泉山森林公園水杉林旁的深溝處拍攝時,突然聽到旁邊有「撲稜撲稜」的聲音,還有悽厲的鳥叫聲,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鳥被樹枝上的細繩纏住了爪子,倒掛在樹上無法脫身。憑藉著多年的觀鳥經驗,陸女士判定這是一隻「黑領噪鶥」,在徐州比較少見。
  • 婺源現珍稀鳥類,全球只有200多隻,最愛乾淨每天洗澡兩次
    因為藍冠噪鶥曾經神秘消失,後來又出現了。關於藍冠噪鶥最早的記錄在1919年,江西婺源採得兩號標本。1956年,科考隊在雲南思茅也得到3隻標本。此後,藍冠噪鶥神秘消失,被認為已經絕跡。然而,神秘美麗的藍冠噪鶥於2000年在江西婺源又重新出現。婺源縣林業局意外發現一群喉部鮮黃色小鳥活躍在林間,正是一度消失的藍冠噪鶥。之後,每年都能在這裡發現它的身影。
  • 樹上鳥兒嘰嘰喳喳幹什麼 一隻白頰噪鶥一隻白頭鵯在對歌
    原標題:樹上鳥兒嘰嘰喳喳幹什麼 一隻白頰噪鶥一隻白頭鵯在對歌   第一步:循聲找鳥  湖北省野生鳥類保護分會會長李明璞從湖北趕來參加這次大賽。  李明璞說,讓孩子走進大自然,並不是一定要孩子學到什麼知識,而是讓孩子感受自然,感受樂趣,「希望家長培養孩子將觀鳥作為一種習慣和愛好,孩子們在主動尋鳥、觀鳥、記錄的過程中,會去查閱、探究資料,提高思考和動手能力。」  「尋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一般用最原始的辦法———聽,哪裡有鳥叫,就去哪裡尋找。」李明璞說。
  • 婺源:珠頸斑鳩,福如東海
    不久前,他在婺源縣城某小區自家廚房的窗臺上,發現了從天而降、出乎意料的吉祥物:一對珠頸斑鳩!東海則說:「它們窩裡每時每刻都有一隻鳥,我怕去動了,它就飛走了……」——什麼是善心?這就是。 他又說:「我從來沒發現其他人家有這種鳥。」——什麼是善報?這就是。 我先是從他表弟俞凱堂的微信圈裡看到他部分照片的,頓感親切。因為,這是我最熟悉的寄萍山館「館鳥」珠頸斑鳩啊!
  • 陝西的噪鶥你見過嗎?這一種在西安市區也很常見
    眼紋噪鶥噪鶥是一種特定形體的鳥種,中等體型,嘴尖尾巴長,善於鳴叫。我國是世界噪鶥科分布的中心,有69種,其中很多是中國特有種。今天我們說說陝西名叫噪鶥的鳥類。陝西有黑臉噪鶥、白喉噪鶥、黑領噪鶥、山噪鶥、灰翅噪鶥、眼紋噪鶥、斑背噪鶥、大噪鶥、白頰噪鶥、橙翅噪鶥,共十種。山噪鶥分布面積最廣,從陝南到陝北都有分布,其他的分布在秦巴山區。
  • 動物知識普及——黑臉噪鶥
    黑臉噪鶥,拉丁學名為Garrulax perspicillatus,別名是土畫眉,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鳴禽亞目、畫眉科、噪鶥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Masked Laughingthrush,命名人是Gmelin,命名時間是1789年。
  • 徐州泉山身陷絕境的黑領噪鶥脫險記
    觀鳥十餘年,國內觀鳥600餘種,利用業餘時間帶領公眾愛鳥、觀鳥、護鳥。(本文為其採訪時自述後記者整理) 畫外音 生活在綠水青山徐州的市民群眾,珍惜故鄉家園的一切,她們善良勤勞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饋贈和賞賜。她們愛鳥護鳥蔚然成風……
  • 每天帶你了解一種鳥-藍翅噪鶥
    藍翅噪鶥(學名:Garrulax squamatus):中型鳥類,體長22-25cm。上體棕橄欖褐色密被黑色鱗狀斑,眼藍白色,眼上有一長而寬闊的黑色眉紋,從眼先直到頸側。
  • 羽色鮮豔,膽小善鳴,臨近瀕危的紅尾噪鶥
    紅尾噪鶥又名赤尾噪鶥,是噪鶥科彩翼噪鶥屬的鳥類。體長24~28釐米,頭頂至後頸紅棕色,翼與尾赤紅色。眼先、眉紋及喉黑色,耳羽灰色。雌雄羽色相似,頭頂至後頸紅棕色,兩翅和尾鮮紅色,眼先、眉紋、頰、頦和喉黑色,眼後有一灰色塊斑。其餘上下體羽大都暗灰或橄欖灰色。
  • 黑 面 噪 鶥
    雲溪生態公園空氣好,休息日又去,偶遇黑面噪鶥,一群,某人把自己吃的蛋糕撕碎擺橋欄上,結果,噪鶥進入亂叫燥動搶食狀態,餵仔,親熱。拍到忘記午飯,打爆128G條,開心。
  • 喜鵲幼鳥墜地 愛心市民冒高溫救護
    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6月7日,鄭州市工人路上,一隻喜鵲幼鳥墜落地面,老鳥在樹上急得亂叫。愛心市民看到這種情況,頂著高溫,想辦法救護幼鳥。6月7日,在鄭州市工人路東側的慢車道花壇邊,一隻喜鵲幼鳥因不慎從高空樹梢巢穴中墜地,可憐兮兮地站在花壇石階上。
  • 猜猜黑臉噪鶥是沙浴還是水浴?
    我只要走進這片荒草地,時間不長就能聽到黑臉噪鶥們象吵架一樣哇哇大叫過不停,但卻無法靠近它們,漸漸的對拍攝它們失去了耐心和希望!一次坐在一條路的大約中間地帶,當然不能何無遮擋的坐著,隱藏在路邊的草叢中,但可以隨時伸出腦袋查看路的兩端情況,看到了黑臉噪鶥象極了洗澡,可那是路上呀,會有沙土的,難道是在沙浴?不管怎麼說先拍著再說,離得比較遠,但不敢靠近,生怕把它嚇跑!
  • 認識常見鳥之 —— 五色炫目
    黑色系(深色系)的公園常見鳥:鵲(que)鴝(qu)、八哥、烏鶇(dong)、喜鵲和黑水雞;棕色系的公園常見鳥類:麻雀、黑尾蠟嘴雀、棕背伯勞、黑臉噪鶥(mei)、戴勝、珠頸斑鳩(jiu);灰色系的公園常見鳥類:絲光椋(liang)鳥、灰喜鵲;綠色系的公園常見鳥類:大山雀、白頭鵯(bei));彩色系(雜色系)的公園常見鳥類
  • 鳥的王國:眼紋噪鶥,這種斑紋奇特的鳥,都有什麼注意事項
    哈嘍,小編又來和大家見面了,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鳥的王國,我是小編大牙妹,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認識一種常見的鳥類,它在我國分布的地區十分狹小它的名字叫眼紋噪鶥。它們性格溫順,一般都結群生活。同時喜歡親近人,而且很好照顧,是體型較大的鳥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分辨這種鳥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