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泉山身陷絕境的黑領噪鶥脫險記

2021-01-10 騰訊網

●時間:4月21日

● 地點:徐州市

● 人物:眾志願者

● 事由:救鳥故事

畫外音

這是發生在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園林名城和全國文明城市徐州泉山公園裡剛剛發生的一段真實故事。

網名「茉莉」者,實為陸莉,觀鳥愛好者。觀鳥十餘年,國內觀鳥600餘種,利用業餘時間帶領公眾愛鳥、觀鳥、護鳥。(本文為其採訪時自述後記者整理)

畫外音

生活在綠水青山徐州的市民群眾,珍惜故鄉家園的一切,她們善良勤勞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饋贈和賞賜。她們愛鳥護鳥蔚然成風……

4月21日下午四點多,我去泉山公園觀鳥,走到水杉林往南處有一條大溝,上邊有個木頭橋,站在橋上時,聽到好似鳥類煽動翅膀撲騰撲騰的聲音。

因為經常觀鳥,對這種聲音很敏感,一下子就尋到了它。通過望遠鏡看出是一隻黑領噪鶥,倒掛在樹枝上。那個樹挺高的,覺著有七八米,從溝底下開始算約有10米高。我用相機拍了一下,然後回放看是一條腿勾在那個樹枝上,感覺被鐵絲纏住了,但是後來解救下來,發現是那種比較粗的繩子。

這時應該下午五點了,我就先打114查詢臺,先問到了泉山公園管理處的電話,跟他們管理人員說明情況,對方回復馬上安排人前去查看。但我放不心,於是又在微信群裡發了信息。市野生動物協會秘書長周虹給主管朱玉主任打電話,朱玉主任答覆說:馬上過來去查看。

沒多久,朱主任就帶著兩名保安前來,然後朱主任實地了解情況,判斷解救被困鳥難度不小,因為樹高枝顫,要充分保證施救人員的安全,以及鳥兒不受二次傷害。朱主任因地制宜現場施策,準備用最短時間把鳥兒解救下來。

朱主任一行人分頭去找施救工具,我在原地觀察等候。兩位江蘇師大的攝影愛好者也參與了進來,一起想辦法。一會功夫他們就扛著一堆竹竿子過來,竹竿子前邊綁上鐵鉤子,然後他們就把這些竹竿子依次連接成足夠的長度,偏偏樹又太高,要連接特別長的杆子,舉起來質地顯得特別軟,給施救工作帶來了很多難度,經過幾番施救,終於鉤斷了樹枝,鳥兒連同樹枝一起落地了。

我和兩名保安師傅趕緊鑽過林子去找落地鳥兒。一看,這個鳥兒還在叫呢,說明精神頭很足,力氣也大,證明它身體狀態還可以。正好我隨身帶著小刀,把纏在鳥兒腿上的繩子割斷。

我和兩個保安趕緊的鑽過林子去找這個落地鳥兒,一看,這個鳥兒還在叫呢,就是說精神頭還足,力氣也大,說明它身體狀態還可以,正好我隨身帶著那個小刀,把那個繩子給它 割斷,把纏爪子上的好幾圈線繩割斷。

兩位保安真是挺不錯的,一直都弄到快晚上七點,將近兩個小時,滿頭大汗的,難度那麼大,他們很執著,絲毫沒有放棄,當看到鳥兒安全被救時,他們也特別開心,覺著救了一條生命。

接著他們給我一個黑塑膠袋兒,然後,就把這個鳥兒包起來,覺著不能馬上給它放到野外,因為這個腿部受傷,不能正常飛翔。吊掛的時間太長了,腿有點兒問題,我就把它帶回去觀察一下,再定放生方案。因為我學過鳥類救助的知識,當走到樓下超市的時候,在超市要了一個紙箱子,按照那個野鳥救助的規則,把鳥兒放進紙箱子,然後在高於鳥的眼睛視平線以上的地方,給紙箱掏幾個洞,讓它保證呼吸。

回到家以後,我就給它先補了點兒水,用手指頭沾一點兒水餵它,沿著嘴角讓它喝一點兒水,然後我給了它十根黃粉蟲,就是平常說的麵包蟲,放在箱子裡邊兒給它蓋好,就不打攪它了。

鳥兒一夜沒有動靜,可能是因為天黑了,它還是挺安靜的,第二天早上,打開了一看它那個箱子裡面兒僅剩四根兒麵包蟲,說明鳥兒還是吃了點兒東西。

當天上午,我把鳥兒給送到動物園兒裡邊的徐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正好周虹秘書長也去了。工作人員現場檢查了一下,感覺還就是那條腿腫起來了。估計是那個繩子捆的時間太長了,又在樹枝上邊撲騰了好長時間,可能關節有點兒問題。工作人員就把它放到那個大的籠舍裡邊兒,它還能活躍的跳來跳去,另一條腿就在地上拖著。

鳥兒很快能去找東西吃了,說明它的狀態還可以。等這個這條腿恢復好的話,鳥兒可以放飛了。我特意叮囑工作人員,到時候研究會會有志願者去對接。然後把鳥兒接走,再送回到泉山公園,讓它儘快地回到自己那個小種群裡邊去,這樣能融進去,會在野外生活得更好。

截止本文發表前,受傷的黑領噪鶥在救治中心狀況良好,待康復後放飛大自然。

策劃:任務 周虹

攝影:程陸

編輯:王超

相關焦點

  • 陝西的噪鶥你見過嗎?這一種在西安市區也很常見
    眼紋噪鶥噪鶥是一種特定形體的鳥種,中等體型,嘴尖尾巴長,善於鳴叫。我國是世界噪鶥科分布的中心,有69種,其中很多是中國特有種。今天我們說說陝西名叫噪鶥的鳥類。陝西有黑臉噪鶥、白喉噪鶥、黑領噪鶥、山噪鶥、灰翅噪鶥、眼紋噪鶥、斑背噪鶥、大噪鶥、白頰噪鶥、橙翅噪鶥,共十種。山噪鶥分布面積最廣,從陝南到陝北都有分布,其他的分布在秦巴山區。
  • 黑 面 噪 鶥
    雲溪生態公園空氣好,休息日又去,偶遇黑面噪鶥,一群,某人把自己吃的蛋糕撕碎擺橋欄上,結果,噪鶥進入亂叫燥動搶食狀態,餵仔,親熱。拍到忘記午飯,打爆128G條,開心。
  • 世界瀕危鳥種——黃喉噪鶥(靛冠噪鶥)
    世界瀕危鳥種——黃喉噪鶥(靛冠噪鶥),黃喉噪鶥(靛冠噪鶥)曾被視為世界受威脅鳥種,僅分布在我國江西婺源、雲南思茅,國外僅存在於印度的阿薩姆。相關資料:黃喉噪鶥 Yellow-throated Laughingthrush體型略小(23釐米)的噪鶥。
  • 泉山森林公園內,「黑領噪鶥」被纏樹上,一場「營救」開始了……
    經鑑定,這是一隻「黑領噪鶥」(méi),曾於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目前這隻鳥已被送至徐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餵養一周後將被放歸自然。 憑藉著多年的觀鳥經驗,陸女士判定這是一隻「黑領噪鶥」,在徐州比較少見。   「當時聽到鳥兒叫聲悽厲,看到它在樹上拼命掙扎,我也十分著急,立即撥打114查到了泉山森林公園管理部門的電話,並打電話告訴管理人員所在的位置。」   10分鐘後,陸女士便看到兩名公園管理人員拿著一捆竹竿來到現場。「因為這隻鳥倒掛在刺槐樹最高處,離地大概十米。
  • 動物知識普及——黑臉噪鶥
    黑臉噪鶥,拉丁學名為Garrulax perspicillatus,別名是土畫眉,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鳴禽亞目、畫眉科、噪鶥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Masked Laughingthrush,命名人是Gmelin,命名時間是1789年。
  • 每天帶你了解一種鳥-藍翅噪鶥
    藍翅噪鶥(學名:Garrulax squamatus):中型鳥類,體長22-25cm。上體棕橄欖褐色密被黑色鱗狀斑,眼藍白色,眼上有一長而寬闊的黑色眉紋,從眼先直到頸側。
  • 朱子與藍冠噪鶥的情緣
    水口的理想地形是山環水抱,追求的是佳木蔥籠。正如朱子所言,「古時建立村莊之際,乃依堪輿家之言,擇最吉星纏之下,而築之,謂可永世和順也」。然而,令人惋惜的是,2017年《雲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正式宣布,藍冠噪鶥野生種群在雲南省已滅絕。婺源,因此成了藍冠噪鶥在中國的唯一棲息地,世界的兩個棲息地之一。今年,是朱子誕辰890周年,是藍冠噪鶥發現101周年。誰能想像得到,一段789周年的時光距離,連接起了朱子與藍冠噪鶥的情緣。789周年,可不是一個小數據。
  • 猜猜黑臉噪鶥是沙浴還是水浴?
    我只要走進這片荒草地,時間不長就能聽到黑臉噪鶥們象吵架一樣哇哇大叫過不停,但卻無法靠近它們,漸漸的對拍攝它們失去了耐心和希望!一次坐在一條路的大約中間地帶,當然不能何無遮擋的坐著,隱藏在路邊的草叢中,但可以隨時伸出腦袋查看路的兩端情況,看到了黑臉噪鶥象極了洗澡,可那是路上呀,會有沙土的,難道是在沙浴?不管怎麼說先拍著再說,離得比較遠,但不敢靠近,生怕把它嚇跑!
  • 黃喉噪鶥哺育忙
    哺育後代的黃喉噪鶥鳥
  • 「世界最神秘鳥」黃喉噪鶥在婺源安居 全球僅存200隻
    央廣網上饒4月26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單長華)連日來,被稱為「世界最神秘鳥」黃喉噪鶥又象往年一樣出現在江西婺源月亮灣,吸引了眾多鳥類愛好者的目光。據了解,黃喉噪鶥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鳥類之一,曾一度被認為已經絕跡,2000年首次在婺源發現,之後每年在婺源都能發現黃喉噪鶥的蹤跡。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僅存近200隻。
  • 羽色鮮豔,膽小善鳴,臨近瀕危的紅尾噪鶥
    紅尾噪鶥又名赤尾噪鶥,是噪鶥科彩翼噪鶥屬的鳥類。體長24~28釐米,頭頂至後頸紅棕色,翼與尾赤紅色。眼先、眉紋及喉黑色,耳羽灰色。雌雄羽色相似,頭頂至後頸紅棕色,兩翅和尾鮮紅色,眼先、眉紋、頰、頦和喉黑色,眼後有一灰色塊斑。其餘上下體羽大都暗灰或橄欖灰色。
  • 黃喉噪鶥幼鳥樹上跌落 婺源護鳥隊員緊急救護
    記者陳璋通訊員鄭清源報導: 6月4日,在婺源月亮灣自然保護區,一隻黃喉噪鶥幼鳥從高樹墜落,幸被當地護鳥員及時救護,這個「」才。  婺源縣月亮灣自然保護區,山水相伴,樹高葉茂,是黃喉噪鶥少數幾個棲息地之一。中午時分,護鳥員洪玉英發現一幼鳥從空中摔落在地,立即向保護區護鳥隊進行了報告,請求進行救護。
  • 【拾鴝記一周年回顧】+【2019年度總結】
    祝我好運~~斑姬啄木鳥@洋湖溼地公園白頰噪鶥@御璽(小區)山鶺鴒@省植物園條子泥,可能是我國最負盛名的鴴鷸觀賞地了,每年遷徙季,數以千萬計的鴴鷸候鳥會經停此地,其中包括了全世界僅存數百隻的極危物種勺嘴鷸。
  • 鼎湖山發現罕見鳥類
    罕見鳥類現廣東從2007年起,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博士研究生張強在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鼎湖山森林演替不同階段鳥類群落及混合群研究」期間,共記錄森林鳥類108種,隸屬9目31科,不久前經過鑑定,其中有9種屬保護區新記錄的鳥類:黑翅鳶、日本松雀鷹、紅胸田雞、牛頭伯勞、白喉林鶲、褐胸鶲、小黑領噪鶥、慄頭縫葉鶯、慄頭鶲鶯。
  • 樹上鳥兒嘰嘰喳喳幹什麼 一隻白頰噪鶥一隻白頭鵯在對歌
    原標題:樹上鳥兒嘰嘰喳喳幹什麼 一隻白頰噪鶥一隻白頭鵯在對歌   第一步:循聲找鳥  湖北省野生鳥類保護分會會長李明璞從湖北趕來參加這次大賽。「在唱歌」、「在捕食」、「在散步」……李明璞繼續和孩子們互動,「這種鳥叫白頰噪鶥,全身都是褐色,只有臉頰呈白色,因為它一直不停地叫,因此得名。」  為了更仔細觀鳥,李明璞還教大家雙筒望遠鏡的正確使用方法。他建議,大人和孩子一人一鏡,選適合自己手大小的望遠鏡。  第三步:畫出鳥兒  觀察完鳥後,小朋友們將自己看到的記錄下來,形成自然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