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從遊人如織到蕭條不堪

2020-12-0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據西班牙《消息報》網站11月29日報導,紐約,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正在努力應對新冠疫情給旅遊業帶來的挑戰。如果政府不出手幹預,預計經濟到2025年才可能恢復。

報導稱,紐約市以人口密集和經濟活躍著稱。它的存在就像一個巨大的磁鐵。然而,作為美國最大的大都市、世界頂級旅遊目的地之一,紐約卻在聖誕節前夕顯得如此蕭條。通往自由女神像的船隻空空如也,而在曼哈頓的大道上穿梭於摩天大樓之間的雙層巴士,還有從時報廣場到華爾街的紀念品商店,也是同樣一副悽慘光景。

紀念品商店老闆扎伊迪已經好幾個小時沒有看到一個顧客了。店裡的一堆印有「我愛紐約」標誌的T恤衫已經堆積在貨架上好幾個月無人問津了,而黃色計程車的微縮複製品也是如此。新冠病毒給這類小生意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扎伊迪不甘心地說:「我們正在為生存而戰。」

據報導,去年,紐約市吸引了近6700萬人次遊客,創下了一個新的紀錄。然而,12個月後的對比卻是十分殘酷的。疫情失控、美國各地感染者越來越多,導致衛生部門要求市民在過節期間儘量不要出門,以控制病毒的傳播率。而從3月開始實施的禁止國外遊客入境的禁令,更是讓這一情況雪上加霜。

8個月過去了,百老匯的劇院仍然大門緊閉。博物館的遊客容量也控制在原有的四分之一。酒店入住率只有正常情況下的20%,機場交通也沒有明顯好轉。此外,紐約還要求對境外遊客進行隔離。這就導致8月出現的遊客激增勢頭再次被壓制下去。預計今年的遊客量將出現前所未有的下降,降至2300萬人次左右。然而,這個數字已經包括了年初在宣布全球大流行之前造訪紐約的1200萬人次。

換句話說,在其後的9個月裡,紐約僅接待了1000萬人次遊客。如果運氣好的話,在感恩節和聖誕節之間紐約或許還能迎來100萬人次遊客。

報導指出,3月至4月間,隔離措施導致紐約市喪失了近百萬個就業崗位。三分之一的人已經復工,但失業率仍保持在14%左右。正如紐約市長白思豪所說:「有很多人在受苦。」他堅定地表示:「我們需要經濟刺激措施,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相關焦點

  • 紐約殯葬業不堪重負 無人認領的死者將葬在哈特島
    哈特島是全美最大公墓之一,紐約當局將這裡作為公墓使用已經超過150年,供無人領回、身份無法確認和家屬無法負擔喪禮的亡者下葬。資料圖:美國紐約東部的無人小島哈特島。自19世紀以來,島上陸續埋葬了死嬰、流浪漢、貧民以及無數的無名屍,人數高達100萬人。哈特島埋葬了超過100萬人,近年來每年仍有約1000具遺體在這裡下葬。
  • 紐約:一個城市的「雙城記」
    紐約有繁華的商業區,如曼哈頓。也有不怎麼光鮮的貧民區,如布魯克林區的布朗斯維爾。「雙城記」凸顯了巨大的貧富差距和種族鴻溝。《衛報》稱,有望成為美國民主黨紐約市長候選人的白思豪目前正在發起一項運動,而這個運動的口號借用了英國作家狄更斯小說的名字——「雙城記」。白思豪提出「雙城記」的口號,意在凸顯紐約的窮人和富人、白人與有色人種之間存在的巨大收入、環境等鴻溝。
  • 紐約病亡超1.8萬殯儀館不堪重負 租卡車存放遺體
    紐約州是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其中,紐約市的累計確診病例數逼近17萬,死亡病例超過1.8萬。當地時間4月29日,在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家殯儀館因租用卡車存放遺體被附近居民報了警。紐約警方接到報警電話後前往這家「克萊克利殯儀館」調查,發現這家殯儀館租用四輛卡車存放了大約50具遺體。儘管這四輛車中都放有冰,但還是有路人抱怨稱,他們聞到了屍體腐爛的臭味。紐約當地居民:這些都曾經是活生生的人,現在卻被一個摞一個地凍在卡車裡,你都能聞到(腐臭的)味道。因為天氣變暖了,現在是春天,你能聞到(腐臭的)味道,這太糟了。
  • 這個景點被稱為「陰曹地府」, 白天遊人如織,晚上卻無人敢走
    豐都鬼城吸引遊人的不僅僅是靠人們的獵奇心理,還有它本身代表的文化價值,它不僅是傳說中的鬼城,還是集儒、道、佛為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是長江黃金旅遊線上最著名的人文景觀之一。景區白天遊客如織,但是到了晚上卻很少有人出來,顯得有點陰森恐怖。
  • 美國紐約梅西百貨遊行縮水 映照疫情下苦悶感恩節
    但今年遊行規模縮水,民眾無法夾道觀賞,節慶氣氛打折扣,天公又不作美,彷彿是紐約疫情期間苦悶的寫照。 自1924年起,除二戰期間停辦3年外,梅西百貨(Macy's)感恩節遊行年年舉行。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肆虐全美之際,這項每年吸引逾5000萬人收視的盛事不中斷,肩負為美國民眾帶來歡笑與希望的責任。
  • 短短一天,超2000美國人悲慘死去,紐約特種部隊挨家挨戶敲門收屍
    據環球時報4月11日報導,近日美國一支特種收屍小分隊緊急趕赴紐約。這支隸屬國民警衛隊的特種部隊日常駐紮在美國尼亞加拉瀑布,曾支援911事件現場。由於紐約已成美國疫情的「震中」,除醫院外,大批居民死在家中,因此急需這支特種部隊出手。
  • 馬來貘首次做客煙臺 五一煙臺南山公園遊人如織
    水母網4月29日訊(通訊員 任羿 賈琳琳)今天是「五一」小長假第一天,恰逢天氣晴好,煙臺市園林處南山公園裡遊人如織,許多市民來到動物園一睹馬來西亞國寶—馬來貘的風採,這是馬來貘在煙臺地區首次展出。
  • 紐約曼哈頓房價或正在暴跌,預示著哪些經濟信號?
    我們把全世界樓市循環的目光投回到美國樓市的原點,發現,在繁華的紐約曼哈頓樓市,此刻或正在醞釀巨大的風險。房地產經紀公司Douglas Elliman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紐約曼哈頓區的購房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7%至2629套,這也創下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第二季度的最低成交量。同時,二季度曼哈頓房屋庫存共6985套,同比上升10.7%,為2011年以來二季度的最大值。
  • 探訪「迷你曼哈頓」,羅斯福島,一個藏在紐約繁華鬧市裡的桃花源
    天空湛藍,雲朵似夢,水波如鱗,祥和安寧。羅斯福島是一座狹長的島嶼,長度約為3000米,最大寬度240米,介於曼哈頓東側與皇后區西側之間,人口一萬,有「迷你曼哈頓」之稱。跨越東河的皇后區大橋,位於羅斯福島的正上方。
  • 遊人餵薯片,節尾狐猴吃不消
    遊人餵薯片,節尾狐猴吃不消 2013-08-21來源:瀟湘晨報 給動物餵口香糖、薯片、維生素C,讓鱷魚吞下礦泉水瓶,給猩猩吃檳榔……為了幫猩猩戒檳榔,飼養員們不得不輪流值班蹲守。圖/記者華劍  aT2瀟湘晨報網  在長沙生態動物園,登上節尾狐猴島,跟小猴子近距離接觸和餵食一直是遊人喜愛的項目。不過,最近由於遊人的不文明行為,導致部分節尾狐猴消化不良,園方不得不關閉餵食項目。
  • 火災季節還未來臨,16個紐約就已經燒沒了
    16個紐約都不夠燒?大火燒毀了近1.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16個紐約的面積,根據美國的新聞報導可以看見,遍地的建築和汽車殘骸,被燒黑的樹木,山火無情,就好似16個紐約都不夠燒。自2020年初以來,美國已經發生不止一場大火了,加州的災情最為嚴重,已經導致多人死亡和受傷。
  • 《紐約的一個雨天》令人嚮往的紐約上東區
    如:達美航空,維珍美國航空,西南航空等。臺灣觀眾等了一年多終於能在院線看到,相當幸運,對影迷來說可以說是情人節最好的禮物。這部電影不是普通的愛情故事,而是當一對金童玉女面對複雜多變的紐約,產生的人性糾結與「小孩登大人」的欲望糾葛,艾兒芬妮以往給人「清新脫俗」的仙女形象,這次她跳脫框架,演出一個初入大千世界的花蝴蝶角色,遊走在紐約的成人世界。
  • 卻被少數釣魚人和遊人汙染,誰的悲哀?
    卻被少數釣魚人和遊人汙染,誰的悲哀?烏江之水。蔚藍如天際,讓人驚嘆不已,置身其中,猶如在蔚藍的大海之中一般,是那樣的純潔,那樣的夢幻。這樣的青山綠水。真的是全國人民寶貴的自然財產。卻看到了釣魚人的釣魚垃圾和遊人的礦泉水瓶子。真的是大煞風景。大家別說冤枉釣魚人,本人也喜歡釣魚,不會亂冤枉人。認真看看這些垃圾。
  • 北海岸的小巧蓮田 與遊人捉迷藏的美景(圖)
    不論是淡水、三芝或金山,農田規模偏迷你,因此別指望能見到如臺南白河廣闊的蓮田,這兒的蓮園走小巧路線,星星點點散布在聚落田園和溪畔,總在不經意間出現街道旁或農路轉角。 遊人可走臺二線轉北五到石頭厝與桂竹圍聚落賞蓮。     相較於淡水屯山裡蓮田,三芝蓮園最迷你,蓮田宛如與遊人捉迷藏,小小巧巧藏身茭白筍田間或街道與屋舍一角。金山蓮園規模也不大,可喜的是植蓮品種特殊,為花瓣重迭繁複的重瓣蓮花,極具視覺之美,有人稱牡丹蓮,也有人叫它「娃娃蓮」。這片蓮園位處磺清橋邊溼地,從三芝走臺二線約40k處左轉新闢道路即可尋蓮。
  • 紐約巴黎人逛中國商場,玩嗨了,直呼要把天貓帶回國!
    近日,北京的天貓智慧門店裡來了兩位紐約和巴黎的外國人,踏進門的一刻就被「百搭魔鏡」徹底震撼了。手指一划就可以換衣,不滿意秒換另一件。「天吶,衣服還能這樣試!」短短五分鐘,她們一前一後就試了上百件。臨走時,她們找了店員專門諮詢,這樣的店能不能在紐約和巴黎開一些,甚至希望在全世界;旅遊都能見到中國這樣的天貓智慧店。
  • 昆明:遊人歡笑 鷗鳥翔鳴
    近日,昆明「榮譽市民」紅嘴鷗如約而至,與市民和遊人和諧相處,延續著自1985年首到春城過冬以來30餘年的「春城之約」。11月1日,紅嘴鷗拾取遊人投餵的鷗糧。
  • 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中的「爬行動物」們!
    布朗克斯動物園(Bronx Zoo)是世界十大動物園之一,也是美國排名前三的動物園之一(包括加州的San Diego Zoo、紐約的BronxBronx Zoo位於美國紐約市的布朗克斯公園之中,1899年11月8日開業,佔地面積100公頃,
  • 真正紐約客不可不知的紐約地道用語
    聽起來像個紐約人不是為了引用午夜牛仔或模仿琳達裡奇曼的口音。紐約人使用高效的語言,有很多縮寫。豐富多彩,這些詞彙來自多年來居住在這裡的各種各樣的群體,還有很多獨特的樂趣。繼續往下讀,你就會知道什麼情況下該用什麼詞,同樣重要的是,你可能想要遠離哪些詞來融入當地人。
  • 美男子酒吧內穿「熊裝」不堪粉絲騷擾毆打對方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紐約每日新聞》4月7日報導,當地時間4月6日,身著比利熊服裝的36歲派屈克•威爾(Patrick Weier),在芝加哥箭牌體育場酒吧受到一名棒球迷騷擾,屢次受到挑釁後終於不堪騷擾出手毆打了該挑釁球迷。
  • 廣東一景區,被廢棄後雜草叢生,卻「意外走紅」遊人攢動
    廣東一景區,被廢棄破敗不堪,卻意外成了網紅打卡地。 廣東一景區,被廢棄後雜草叢生,卻「意外走紅」遊人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