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看到的中華田園狗,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土狗。但實際上狗狗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古時候就有記載了,但那時並不是叫土狗。我們的老祖宗非常有文化,給狗取的名字充滿了審美情趣,可比土狗好聽多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土狗在以前叫什麼吧!
古代做官的人分為文官和武官,他們各自養的狗叫法也不同,文官養的狗叫火耳,寓意忠心耿耿, 武官養的狗叫哮天犬、雷被、火突,是一些一聽上去戰鬥力就很強的狗。甚至連帝王養的狗也有專門的名字,叫聞龍犬。
另外在古代狗狗還有很多其他的雅稱,比如:
黃耳,出自晉朝崔 的《古今注·鳥獸》:「狗一名黃耳。」
豺舅,出自《事物異名錄·獸畜·犬》引唐朝段成式 《酉陽雜俎》:「豺見狗輒跪如拜狀,狗為豺舅也。」
地羊,出自明朝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一·狗》:「犬,齊人名地羊,俗又諱之,以龍釋狗,有烏龍、白龍之號。」
韓盧,出自宋朝辛棄疾《滿江紅·和廓之雪》詞:「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東郭 。」
尨,指多毛的狗,出自《詩·召南·野有死麕》曰:「無使尨也吠。」
還有古人把狗認為是「金畜」,是守門護院的使者,有「守門使」的美稱;另外在古代狗是能帶來財富的吉祥動物,所以也有「玉犬」的稱呼。
曾經清代畫家郎世寧還曾創作了一組《十駿犬圖,畫中描繪了十條品種高貴的名犬。而這十條犬還有自己的名字,分別是「霜花鷂」、「賧星狼 」、 「金翅獫 」、「蒼水虯」、 「墨玉璃」、 「茹黃豹」、「雪爪盧」、「驀空鵲」、「斑錦彪」和「蒼猊」,聽起來就很了不起。
由此可見,古人給狗取的名字真的很有審美情緒,不像我們現在這樣直接一個「土狗」作為田園犬的總稱。其實我們的土狗是很好的一種狗,身體好不挑食,而且能看家護院,只是沒有對它有足夠重視,才導致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土狗。
先給狗狗取一個簡單易記的名字,不能太複雜,然後經常對著狗狗的方向叫它的名字,當它轉過頭來看你的時候,你就叫它過來,然後摸摸它的頭,用些零食獎勵它,時間長了就會讓它形成條件反射,只要你一喊它的名字,它就會立即靠近你。
平時除了要訓練狗狗記住自己的名字,也要注意狗狗的飲食,只有營養均衡的飲食才能保證狗狗的健康成長,主食狗糧最好是選擇些含肉量高的天然糧.
結語:你家狗狗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