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教育「十三五」成績單 之 密雲區】
「發展、堅持、鞏固、高效」——「十三五」期間,這些關鍵詞讓密雲教育在全市形成了鮮明的「密雲模式」。這一北京市內的生態涵養區,以其因地制宜的辦學特色,將城鄉均衡發展和實施素質教育成果向優質、高效方向邁進。
臨近2020年年末,密雲區公布「十三五」數說,以客觀數字見證區域變化,回應民生熱點。
95.1%
普惠園覆蓋率遠超全市標準
讓孩子有園上、上好園,這是密雲區教育惠民工程的重點工作目標。
「十三五」期間,密雲區有效實施學前教育第二期、第三期行動計劃,採取新建改擴建、接收小區配套園、鼓勵社會力量辦園等舉措新增幼兒園24所,增加學前學位3990個。
至此,區內3至6歲兒童入園率達98.9%,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5.1%,普惠園覆蓋率超額完成全市80%的目標,並實現區域內無證園「零狀態」。
99.5%+
近全員實現高中入學
提升、優化全區辦學質量,「外引內化」借力全市優質教育資源打好組合拳,這是密雲區「十三五」期間中小學辦學質量全面提升的秘訣之一。
密雲區深化與部分高校以及與朝陽教委、海澱教委的教育合作,推進城鄉一體化學校、名校辦分校、手拉手結對校建設,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擴大。「十三五」以來,該區高中毛入學率保持99.5%以上。
此外,在實現教育均衡方面,密雲區成立2個中學教育集團、4個初中學區、7個小學城鄉教育共同體、5個幼兒園學習與發展共同體,制定建設方案和管理制度,定期開展聯合教研、區域交流等活動,推進學段銜接,促進域內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共同提高。
71%
幹部教師區內多向輪崗
教育資源一盤棋。對於城鎮與山區結合的密雲區來說,保障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還得靠師資。
密雲區堅持教師輪崗交流14年,深化交流機制,推進集團交流、中小銜接交流。目前,全區參與過輪崗交流幹部教師達3000餘名,佔專任教師總數的71%。
100%
線上教學「人人通」
實現教育現代化,特別是在疫情的大考之下,在線教學能力是考驗一個區域、一所學校綜合辦學能力的核心指標之一。
「十三五」期間,密雲區大力開展師生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實現100%師生網絡空間「人人通」。此外,完善遠程視頻教學系統、豐富教師資源庫、開通視頻點播系統和教育資源搜尋引擎等,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線上,密雲區已經開發「直播課堂」「精品課堂展播」服務平臺,使廣大學生居家同樣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障山區、城鎮學生同等享受豐富的美育、體育等課外教育教學資源,密雲區開設了「周末雲課堂」服務,讓密雲學生足不出戶,在家中提升綜合素養,大大解決了校外培訓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13年
學生體質健康領跑全市
「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開展豐富的體育、美育教育才是當務之急。」密雲區教工委書記張文亮說。因此,體育教育是密雲區另一張搶眼的區域教育名片。
該區各校每天開展課間操、集體跑步和形式多樣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集體課間跑已經連續堅持13年,切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落到實處,在全市形成「密雲模式」。13年來,密雲區蟬聯北京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冠軍,在全市領跑。2019年,第三方抽測顯示我區青少年兒童近視率全市最低。
在美育方面,密雲區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堅持組織合唱、舞蹈、器樂、戲劇表演等特色項目,持續開展科技節活動,學校藝術教育、科技教育取得新突破。目前,全區已經形成由5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2所北京市學生金帆書畫院承辦校、2個北京市陽光少年藝術團,9個市級藝術教育特色學校,6個區級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及千餘個藝術社團構成的品牌建設梯隊,初步形成了良性發展態勢。
文/中國網記者 劉佳
相關閱讀
密雲小學生組建「護鵝小分隊」三年終盼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