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三五」奮進新高新|解決民生短板:從幼有所育到老有所養老...

2021-01-11 澎湃新聞
輝煌「十三五」奮進新高新|解決民生短板:從幼有所育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2021-01-08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本文來源:齊魯網

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濟南高新區從群眾最關心、最期盼的事情入手,解決民生短板,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走進濟南高新區中垠雅苑幼兒園,就像走進了一個溫暖的童話世界。

來自幼兒園孩子的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原來大寶想上公辦園濟南高新區確實是沒有,現在享受到了公辦教育,也減輕了家庭開支。

中垠雅苑幼兒園是濟南高新區的首批公辦幼兒園,在課程構建上,除使用省編教程外,還自主邀請京劇、體能等方面專家,開設了京劇體驗、體能訓練、創思遊戲等特色課程,優質免費的課程讓孩子在體驗中快樂成長。

濟南高新區中垠雅苑幼兒園園長黃冬梅告訴記者,他們的辦園理念就是提升幼兒感受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讓優質的學前教育惠及更多家庭和兒童。

針對居民反映集中的「入園難」、「入公辦園難」問題,近兩年來,濟南高新區明確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發展策略,加快發展公辦幼兒園,鼓勵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十三五」期間,濟南高新區先後開辦17所公辦幼兒園,公益普惠性幼兒園達到102所,普匯率由「十二五」時期的46%提升至93.4%,近兩萬個家庭受益。

濟南高新區發展保障部教體辦公室主任助理安玉闊說,為有效解決入園難入學貴的社會問題,通過政府對幼兒園進行學前教育、保教費獎補、公用經費獎補等多種形式,推進幼兒園普惠工作。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託老養老成為居民關心的大事。濟南高新區舜華路辦事處投資300多萬元建起1600平方米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除短期託養、日間照料外,還向周邊社區居民提供餐飲、健身娛樂等服務。

濟南高新區居民張祥倫告訴記者,飯菜質量很好,做得很可口,可以即吃即盛。

目前,濟南高新區共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到13處,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9處。解決了老有所養,還要老有所樂。在濟南高新區舜華路街道未來城社區,一場跨年聯歡表彰活動正在進行,所有表演的曲目,都是由社區藝術團完成。而藝術團中的成員,都是社區內退休的居民,平均年齡70歲左右。

社區居民張奶奶說,我是一個黨齡較長的共產黨員,我想體現人生價值,不能吃喝玩樂,只有多做工作,多做奉獻才感到有意義。

濟南高新區依託老年大學在轄區設立的社區教學點和社區志願服務點,共開設了20多門專業課程。老人們不出社區就能練書法、學跳舞,吹拉彈唱,極大豐富了老年生活。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濟南高新區共投入資金20多億元,40多項民生實事得以解決。

編審:黨群工作部

原標題:《輝煌「十三五」奮進新高新|解決民生短板:從幼有所育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共享家長和生活空間」是解決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的唯一可行之策
    生一個孩子一年即成,而養孩子則需要陪伴TA數十年,期間各種擔心孩子吃不好、穿不暖、學習不上進、不被社會帶壞......其核心就是中年夫妻如何找尋到育小、養老和參與社會勞動分工之間的平衡點,直白的說就是中年人為社會工作「996」了,誰幫他們遛家中的娃、照顧家中的老人呢?
  • 推進「幼有所育」 實現「幼有優育」
    推進「幼有所育」 實現「幼有優育」 2020/05/12 00:0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1133
  • 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
    據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就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提出四個方面23項舉措。一是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臨邑:「三個圈層」分層級救助,缺什麼補什麼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發布會上,臨邑縣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蘭波就市民所關注的社會救助不完善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為解決這些問題,臨邑縣做了兩方面的工作。首先,五個統籌建立縣域大救助體系。一是統籌制度建設。
  • 幼有所育 學有所教 門頭溝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教育是國之大計,十三五時期,門頭溝區以建設教育精品區為目標,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教育均衡發展,通過教育綜合改革和人才強教政策的落實,全區教育事業實現了健康、均衡、優質發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帶給了人們滿滿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 民生智庫 | 聚焦「七有」「五性」 勾勒幸福藍圖
    原創 政策戰略研究中心 民生智庫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公眾對教育、醫療、養老、城市便利性、宜居性等領域提出了更高要求。從黨的十九大明確大力發展「七有」領域民生建設,到北京市提出「五性」民生工作理念,公共服務日益聚焦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嚮往。
  • 「新小華」兩會茶座|​關注養老育幼問題 這份報告「真接地氣」
    新小華: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省政協開幕會上的講話和省長吳政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要關注養老育幼這一群眾關心的問題,對此您有什麼感受?吳曉蓓:提出這個問題恰逢其時,婁書記的講話和吳省長的政府工作報告關注養老育幼問題迎合了老百姓的期盼,也彰顯了省委省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關切。
  • 奮進十三五 | 幼有所學,民有所醫
    奮進十三五 | 幼有所學,民有所醫 2020-10-20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辦: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加大養老託育投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5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有利於改善民生福祉,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有利於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 人民日報:虐童事件再現,"幼有所育"的底線不容擊穿
    不過,從上海攜程親子園教師餵孩子吃芥末,到廣西合浦縣廉州鎮小紅帽幼兒園、玉林市玉州區旺盧村小天鵝騰飛幼兒園,再到北京金色搖籃幼兒園、紅黃藍幼兒園,近期的這些事件,雖然都屬極端個案,但都擊中了孩子這根家長繃得最緊的神經。孩子們的身心傷害、事件引發的負面輿情,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機率,都不僅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應該在源頭上予以整改。要讓法律有「牙齒」。
  • 人民日報:虐童事件再現,「幼有所育」的底線不容擊穿
    原標題:虐童事件再現,「幼有所育」的底線不容擊穿 遭遇老師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這兩天,北京紅黃藍幼兒園再現疑似「虐童事件」,目前孩子的描述、部分曝光照片、家長的控訴不斷刷屏,目前,朝陽區教委和警方都已經介入調查。在社會輿論高度關注的強光燈下,此事因何發生?
  • 蘿北:輝煌「十三五」櫛風沐雨秉初心 砥礪前行譜華章
    蘿北縣人民政府縣長孫坤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過去的五年,蘿北縣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一心一意抓經濟、穩增長,是蘿北破浪前行、成就輝煌的五年。五年來,蘿北縣的經濟總量、發展質量同步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提級進位,挺進了全省十強。
  • 「育幼」「扶弱」拓展改善民生新內涵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齊中熙、安蓓)「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細讀十九大報告,代表們發現,相關民生安排進一步豐富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內涵,將「幼」「弱」兩個群體納入其中
  • ...福祉共同邁向美好生活--「十三五」期間克拉瑪依市各項民生工作...
    「十三五」期間,克拉瑪依市率先在全疆實現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城鄉統一,實現了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有效銜接,先後4次調整城鄉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410元調整到500元,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初步構建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全市養老機構5家,養老床位達到1445張,社區養老日託中心(站點)40個,覆蓋98個社區和5個村,日均服務人數2500人左右。探索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採取「醫養結合」、「養遊結合」等方式,滿足了養老需求。  調整完善了高齡老人福利政策。
  • 三山經濟開發區多舉措實施學前教育促進工程推動「幼有所育」目標...
    今年以來,三山經濟開發區著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圍繞「幼有所育」目標,多措並舉實施學前教育促進民生工程,推進學前教育普及和普惠發展,提升學前教育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全年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所;資助幼兒227人次,發放資金15.89萬元;培訓幼兒教師24人次。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發布會上,平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凱章介紹了平原縣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 人民觀點:民生改善,成就美好生活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十三五」時期,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中國闊步前進的每一個瞬間 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才能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濟寧「幸福院+周轉房」養老模式 讓老人「老有所安」
    濟寧市不斷加大養老、孝老、敬老服務體系,大力實施「銀齡安居」工程,讓老年人「老有所安」。在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袁窪村,佔地1200㎡的老年人安居房建設進入收尾期。目前,主體工程、內部裝修、基礎設施配套已經完工,預計6月23日可竣工交付使用,可滿足60位老人養老需求。
  • 家庭養老育幼的擔子輕了
    來源:海外網12月30日,在河北省邢臺市襄都區西門裡街道辦事處順德北社區康寧養老服務中心託老所,老人們在享用營養午餐。張 馳攝(新華社發)老人誰來照護?3歲以下的幼兒去哪裡託管?「一老一小」問題關乎民生福祉,一直以來都是國家重視、老百姓關心的話題。
  •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白雲區著力實施「幸福十條...
    「過去的養老模式以生活照料為主。在這裡,我們致力於推出一種現代綜合型養老模式。」這只是白雲區著力改善民生,推動實現「好養老、養好老」的一個縮影。「白雲區人口老齡化率已達到18%,8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有4600餘人。近年來,白雲區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平臺、養老機構為補充』加快構建現代養老服務體系。一方面,鼓勵社會力量到白雲興辦養老機構,積極支持培育貴鋁智慧幸福苑等中高端養老機構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