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這種電話並不奇怪,應對的方法也比較簡單,這只是銀行或催收公司的一種債務催收方式之一,接電話的人可以憑心情轉告借款人,也可以直接拒絕,更不會承擔連帶責任。
在申請信用卡或網貸時,銀行和網貸公司為了防止借款人電話變更或居住地址改變而無法聯繫,往往要求借款人留一個緊急聯繫人電話,便於以後特殊情況下催收聯繫。因此,很多借款人就很隨意地留下一個別人電話,或親人朋友的,或同學同事的等等,一般事前並未徵得別人的同意。正因如此,緊急聯繫人接到銀行或借貸公司電話時,完全可以憑心情,轉告或直接拒絕轉告,並告知其不得再次打擾,都是完全合法的。
當然,作為真正的朋友,如果想真正關心幫助他人,轉告一下也是舉手之勞,對朋友的幫助卻是很大的。因為在現實中,如果借款人是可以直接聯繫的,銀行或網貸公司是不會輕易撥打緊急聯繫人電話的。比如借款即將到期或已經到期了,而借款人聯繫電話或居住地址發生變化,而無法聯繫,那麼隨著時間推移,很可能影響借款人的徵信,同時利息也會像滾雪球一樣增長,情況嚴重的還可能因為涉嫌信用卡詐騙罪而鋃鐺入獄。所以,儘量轉告一下也算做好事。
在現實中,之所以很多人討厭作為緊急聯繫人被打電話,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害怕牽涉連帶責任,為借款人背鍋;其二就是因為貸款人的頻繁打電話而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們又該怎麼應對呢?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緊急聯繫人並不是擔保人,更不會承擔法律意義的連帶賠償責任,這個顧慮大家一定要放下。因為無論信用卡授信還是小額網貸,在本質上都是一種信用貸款,是銀行或網貸平臺僅僅根據借款人的資產、還貸能力和信用狀況而發放的一筆借款,不需要他人擔保,也不需要財產抵押或質押。所以,緊急聯繫人在借款合同關係中的角色僅僅起到緊急情況下的聯繫作用,並不承擔任何擔保的法律義務,就算有人這樣對你說,也是拉虎皮做大旗,嚇唬你的,別當一回事兒。
其次貸款方頻繁撥打緊急聯繫人電話,確實很煩人,但也不能幹捉急,甚至暴跳如雷的互懟,不但沒有實際意義,更是氣大傷身,我們不妨試試以下辦法:
初次接到這種電話時,問清楚情況後,可以明確表達你的意見,是轉告還是拒絕,並提示銀行或平臺以後不得再次打擾,曉之以理。如果再次接到類似電話,對不起,直接掛斷,然後向發卡行客服投訴,也許不會有第三次了。
事不過三,如果有達到或超過三次電話催收的,基本上就算騷擾了,請注意保留錄音證據,可以直接向當地銀保監局投訴,由他們來責令銀行和網點平臺整改或處罰,還你一個清淨。對於連續騷擾、辱罵或恐嚇等的,可以直接上硬菜,報警處理,至少是罰款或拘留,絕不能向非法惡意催收低頭。
總之,緊急聯繫人就是信用卡或網貸中的一種普遍現象,需要我們理性看待,既不能忍氣吞聲,也不應該失控互懟,有事說事,按規矩辦事就是一種良好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