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蟹猴患上帕金森病

2021-01-10 科學網

 

猴子也會患有帕金森病嗎?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所)研究人員對其圈養的實驗猴大群體進行了篩選,併集中對篩選出的60隻食蟹猴和恆河猴進行對比實驗後發現,其中一隻10歲的雄性食蟹猴自發地表現出典型並且嚴重的帕金森病症狀,這是國際上首次在人類以外的動物上觀察到自發罹患帕金森病的案例。相關研究成果12月10日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

帕金森病也叫帕金森症候群,是一種常見又可怕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患者多為老年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群的帕金森患病率為1%,55歲以上老年人中約有200多萬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的發病已經開始呈現低齡化,特別是中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40歲以下發病)也是與日俱增。

猴10歲相當於人類30~40歲的年齡。論文第一作者、昆明動物所博士李浩告訴《中國科學報》:「我們對帕金森病已知的11個風險基因進行了測序分析後發現,這隻10歲食蟹猴攜帶了帕金森病風險基因的突變,功能實驗證實該突變具有明確的生物學功能,可能參與了疾病發生過程。」

科研團隊通過檢測典型的帕金森病臨床症狀、藥理反應和病理特徵這三條證據,最終確認這是一隻自發性罹患帕金森病的食蟹猴。

該研究成果表明,除了人類,猴子也會自發罹患帕金森病,其表型與發病機制與人類患者相似。此項研究也證明帕金森病的發生機制在人類出現以前就產生了,利用猴子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具有堅實的生物學基礎。(來源:中國科學報 沈春蕾)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sr/nwaa292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猴子也會患帕金森病
    通過研究,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發現了一隻自發罹患帕金森病的食蟹猴。帕金森病是典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發病率接近2%。我國已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保守估計約有400萬帕金森病患者,給人們健康與社會保障帶來巨大負擔。
  • 國家科學評論:胡新天團隊等發現了首例自發罹患帕金森病的食蟹猴
    通過建立帕金森病的猴模型,我們可以深入研究該病的發生機制;如果猴子不會罹患帕金森病,那麼猴子就可能具有某種保護機制防禦帕金森病的發生,對這一機制的研究將為探索帕金森病的保護與治療策略提供關鍵信息。  為了回答這個重要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胡新天課題組長期致力於尋找自發罹患帕金森病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有幸的是,李浩博士於2016年發現了一例疑似自發罹患帕金森病的10歲雄性食蟹猴。
  • 昆明動物所科學家首次證明:猴子也會患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典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發病率接近2%。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狀為運動障礙,如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姿勢異常與肌強直。目前,缺乏有效治癒帕金森病的手段。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發現了一隻自發罹患帕金森病的食蟹猴。
  • 並非人類「專利」,食蟹猴也會罹患帕金森病
    在進化史上,與人類最接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是猩猩,但出於生物安全性與動物福利倫理的考慮,科學家們不能在猩猩上開展生物醫學實驗,尤其是基因操作。  經過長時間研究,科學家們發現猴子可以用來研究帕金森病,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在於猴子是除猩猩外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不論從基因的相似度、大腦的結構與功能以及行為表現上,猴子與人類都很類似。
  • 帕金森是什麼病 這些症狀是帕金森的預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患有帕金森的症狀,那你知道帕金森是什麼病嗎?帕金森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平日裡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帕金森的發生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帕金森是什麼病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是指頭及四肢顫動、振搖,麻痺是指肢體某一部分或全部肢體不能自主運動。
  • 年輕人也會患帕金森病 警惕右手反應遲鈍
    浙江在線04月12日訊機械操作時,右手反應總是慢一拍;寫一行字,從左到右竟逐一變小……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現不僅僅是手顫。昨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溫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提供的數據顯示,醫院掌握的近300名「帕金森病」患者中,60歲以上佔多數,然而近年來年輕化趨勢明顯,40歲以下就有10餘人。
  •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帕金森病呢?
    核心提示: 帕金森是一種患病率極高的老年慢性疾病,患帕金森的病人生活質量都比較差,因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害,所以要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帕金森重在預防,在生活中對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多多引導,做好預防工作,這樣就可以讓他們離帕金森越來越遠。
  • 早期帕金森病難確診?可做PET顯像檢測
    據陳玲介紹,帕金森病患者容易誤診,尤其是前驅期帕金森病患者。「手抖、震顫等運動障礙症狀,一般意味著患者進入了臨床期。而在此之前,患者會出現嗅覺減退、抑鬱、便秘等前驅的非特異症狀。」陳玲說,有些患者因為情緒淡漠,會被誤診為抑鬱症。有些患者則因為起步困難、動作遲緩,被誤診為有運動障礙的脊髓疾病。更常見的誤診是將帕金森病當成「帕金森綜合症」,而如果按照後者來治療,無法抑制帕金森病的進展。
  • 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不是一種病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趨嚴重,一些與老化相關的疾病患病率也在逐年攀升,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有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面部表情呆板、行動僵硬遲緩、似乎反應也慢半拍,並且在帕金森病晚期可能會出現痴呆等表現。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區別
  • 《自然》子刊:帕金森病起源再添新證據!科學家發現,帕金森病和腸道...
    帕金森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帕金森病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和死亡,導致多巴胺水平降低。乍一看只是大腦的問題,但其實在過去的研究中,就有研究人員指出,帕金森病和免疫系統還有腸道都有關聯。
  • 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
    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應用肉毒毒素技術治療軀幹姿勢異常、流涎等各種帕金森病併發症,率先在國內建立了複雜性痙攣及肌張力障礙高選擇性肉毒毒素治療技術,相關成果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獎項。謝老伯患帕金森病7年餘,平時定期看醫生,規律服藥,堅持參加鍛鍊,身體狀況一直保持得很好。然而近來謝老伯發現自己彎腰越來越嚴重,已經快彎到了90度,行走不穩,而且腰背部疼得厲害。
  • 嗅覺失靈動作變慢快去篩查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症狀及治療關鍵點
    「我母親最近幾年動作越來越慢,嗅覺還失靈了,沒想到她這是得了帕金森病。」11月4日,李女士將母親趙阿姨送到醫院治療。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約為1.7%。帕金森病的突出表現為抖、慢、僵,患者的運動速度和幅度下降,行為動作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我國帕金森病的早期就診率較低,誤診率較高。
  • 這位阿姨能聞出帕金森病 美國狗狗通過聞味道預知死亡
    而接下來這位叫喬伊的阿姨厲害了,她通過用鼻子聞不同人身上的味道,就能判斷出誰患有帕金森病,就是俗稱的健忘症,最牛的是,她還能靠聞來預測即將患帕金森病的人,這可不是誇誇其談,英國廣播公司(BBC)最近報導了此事,還有實驗為證!
  • 正確認識帕金森病治療「目標」
    就目前而言,帕金森病還沒有治癒的辦法,但這不代表帕金森病患者只能坐以待斃。現階段雖然不能治癒帕金森病,但有很多方法可以控制和減輕症狀。通過合理的治療,完全可以達到控制症狀,延緩病情發展發目的。多數患者至少在起病的最初幾年能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幾十年都可以生活自理。
  • 帕金森病早于震顫與僵直的症狀——睡眠障礙
    患帕金森病十年的李先生,發病初期由於晚上睡眠障礙,常常噩夢嚴重影響到患者及家人,初期誤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的晚上睡眠問題,可是隨著病情的進展,出現震顫及僵直症狀,才確診為帕金森病。 王世龍大夫說有些人會在睡夢中隨著夢境手舞足蹈。
  • 骨科醫生不幸患上帕金森 手術治癒後瞬間又蹦又跳
    孟醫生是一名骨科醫生,5年前,當時39歲的他被確診為帕金森病。隨著病情的進展,孟醫生出現了身體僵直、運動遲緩等症狀,最差的時候甚至要靠輪椅出行。但當醫生為他施腦深部電刺激手術治療成功後,這位身體僵硬很久的「帕友」仿佛一下子「活」起來了,禁不住在醫生面前又蹦又跳,讓人瞬間就能感受到他的喜悅之情!作為一名骨科醫生,孟醫生對自己的工作及生活要求很高。
  • 帕金森病患者「起步困難」如何改善?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遜症,多在60歲以後發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最早系統描述該病的是英國的內科醫生詹母帕金森,當時還不知道該病應歸入哪一類疾病,稱該病為震顫麻痺。
  • 家有帕金森病患者,居家照護記住六要點
    作為一名從事帕金森病專業的神經內科醫生,我想為廣大患者及家庭看護人員介紹一下,在當前的特殊情況下,帕金森病患者居家治療及護理的要點。 什麼是「帕金森病」? 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帕金森病已成為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殺手」[1],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超過1%,70歲以上高達3%-5%[2][3]。 不僅如此,帕金森病患者正趨於年輕化,「遺傳早髮型帕金森病」、「青少年帕金森病」佔到患者總人數的10%,未來帕金森病的防治工作形勢將非常嚴峻。
  • 帕金森看不見的症狀也要警惕
    本來,帕金森一般指在中老年群體發病,小於40歲的患者極為少見。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了帕金森症。雖然年輕人的症狀一般會比老年人的症狀要輕一些,但依然會對年輕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 瘋狂買買買 或許得了帕金森病 喝綠茶減少患病風險
    然而就在大家關注帕金森病患者白天表現出來的活動慢、抖動、僵硬等症狀時,往往忽視了他們的夜間症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商慧芳近日接受採訪時提醒,揭露夜間症狀是帕金森病患者最為迫切卻易被忽視的痛點之一,「因為大家都關注的是帕金森病人白天的抖動,其實他們夜晚的症狀更應該讓人留意,除了對他們自身有影響,還很影響照顧他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