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孫靜
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參加山西團審議,會議3個小時。
下午分組審議一開場,會上不苟言笑的太原市長耿彥波就跟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開起玩笑,要為這位「王伯伯」也點個讚(註:80後代表董林上午發言時,曾稱王岐山為「王伯伯」)。
耿彥波談了自己的感觸,中午從人民大會堂回來,在車裡、在餐廳吃飯時,他感到團裡的氣氛不一樣了。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胡蘇平也說,王岐山書記講話出乎意料,這次會議以前,「代表的心裡都是沉甸甸的」。山西出現塌方式腐敗,大家擔心王岐山書記會不會嚴厲批評山西,會不會對反腐提出很多要求。沒想到,王岐山一上來,先充分肯定了山西的歷史文化及對國家所做貢獻,激發了山西人的自豪感。然後,再提出要客觀看待歷史與未來。
開放日前的低氣壓
政知圈小編也發現,王岐山講話前後,山西團氣氛明顯不同。
自3月2日上午乘高鐵抵京,山西團格外低調。在駐地萬壽莊賓館,當記者追上去想要採訪時,代表搖頭的搖頭、擺手的擺手。「要採訪,你得先跟新聞聯絡員聯繫,他們同意了,你再來找我。」大同煤礦集團董事長張有喜兩次重複同一句話。
山西省監察廳副廳長劉蓉華沒有拒絕記者採訪,她表示,加強反腐力度,有利於加強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山西反腐力度不會減弱。
3月3日下午,賓館綜合樓三層代表團全體會議,十餘名記者在場外徘徊。負責新聞聯絡工作的人員高度緊張。有記者靠近會議室大門,都會被立即請開。待會議結束記者衝進會場,書記、省長等早已從另一側通道離開,僅剩原中央巡視組組長令狐安一人,慢悠悠把材料裝進文件袋。
因生活閱歷均與山西無關,令狐安代表可能是全團最淡定的一個。這名年近七旬的部級高官,一口氣跟記者們聊了3個多小時,巡視組工作程序、科技腐敗根源甚至他與令計劃的傳聞,有問必答。態度坦誠、開放。
為什麼是山西?這個問題在3月5日下午第一次全體會時,暫未得到答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參加山西團審議時,點出了山西是腐敗重災區,一些情況駭人聽聞,山西的反腐敗鬥爭還在路上。
承受著與「腐敗重災區」相隨的低氣壓,基層代表郭鳳蓮發言時忍不住反問:「山西人咋了?」
當晚,小編在代表餐廳外偶遇王儒林,撒丫子上前追問「王書記,晉官可還好當?」王儒林只是一笑,「再說,再說。你們吃飯沒?」兩名工作人員趕緊回身擋開。
3月6日以前,小編眼中的山西團,官員代表不願同省外媒體接觸,代表房間號是機密,記者行動受到高度關注,甚至連樓層服務員都會警惕地問你:去哪?找誰?會議現場的記者席,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每隔兩三個座位,總會有一名佩戴工作證的人員端坐在那。
開放日省委書記最愛抖料
3月6日開放日,山西團絕對搶足了頭條。會場擠進140多名境內外媒體記者,超過全團人大代表的總數,長槍短炮架在頭排,咔咔聲此起彼伏。會場熱到只穿一件襯衣,還會冒汗。
作為空降山西「滅火」的省委書記,王儒林是顯然有備而來。從獲得提問機會的記者拋出的問題來看,山西並沒有打算迴避「家醜」。相反,很大方。
王儒林回答了4個問題,3個與反腐有關,另一個是怎麼看晉官難當。他分析了山西的腐敗根源、腐敗特徵,並總結稱,「山西發生的嚴重腐敗問題,不是個案孤立的,是一坨一坨的」。現場笑聲一片。
媒體開放日,省委書記如此放得開,抖出這麼多料兒,小編也是頭一回遇到。同山西當地一名電視記者交流時,他說自己當天也很意外。據他說,這場長達1個多小時的開放日現場,次日晚上在山西電視臺無剪輯播出。
事後證明,開放,讓傳播效果更好。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張平就認為,幾日來面對媒體的圍追堵截,山西的聲譽不降反升。
但觀察山西團部分工作人員,臉上依舊是警惕的神情。如會議間隙,某記者上前,向王儒林遞交名片與採訪申請,王儒林起身握手,兩人交談數分鐘。但書記身邊的工作人員立馬趕過來,追問記者同書記說了什麼。
王岐山講話後的當天下午,宣傳部部長胡蘇平在分組討論時坦言:「我本人也曾有擔心,不知道媒體對山西反腐怎麼報導,會不會抓住一點過失,對我們做負面報導。現在回過頭看,記者們都很友善……」
她請代表們「要利用好接下來的時間」,多跟媒體互動,通過這次兩會,全團合力塑造山西新形象。
10日下午的分組審議,當組長耿彥波請王儒林最後一個發言時,這回王儒林推掉了:「這次大會,我可是發言最多的。」
全場笑了,審議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