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牛力
元旦假期後上班第一天,一條「19名山西男子赴韓旅遊一夜失蹤」的消息震驚業界。經緊急排查,確定這19名男子是陝西籍,而非山西籍。1月18日,省旅遊局召開全省規範出境旅遊市場電視電話會議,特別強調「19人韓國失蹤」事件令人警醒。春節臨近,我省出境遊市場格外火爆,山西必須在此時保持清醒,加大監管力度。
隨團旅遊,不辭而別,視為「脫團」,旅行社聽到這個詞,如臨大敵。那麼,通常哪些人存在「脫團」隱患?旅行社應如何規避此類事件?山西市場情況如何?1月17日、18日,記者就此進行採訪。
A業內人士點評「脫團」
記者採訪了省城數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員,歸納總結了以下常見的「脫團」理由:
辦理個人出國籤證,預訂國際航班、目的地國家酒店,這些出國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對於普通人來說,既繁瑣摸不著頭腦、費用高,又會因溝通不暢出錯,但是通過旅行社拿到團隊籤證,解決交通、住宿問題後,飛到目的地國家,旅遊之餘再「開溜」去辦些自己的事情,豈不是省錢省心?這是境外旅遊時最常見的「脫團」原因。通常,這些遊客會被導遊和領導重點「關照」,隨時相伴,必要時還需支付一定的費用。
如果「開溜」的人一去不返,那性質就變得嚴重了。雖然這些人數量少,但事件後果嚴重,會帶來連鎖反應:組團社、地接社被調查,出境前辦理手續涉及的單位也脫不了干係。
還有一些遊客是在旅遊過程中,不小心和大隊伍走散,無意中「脫團」的。
根據業界人士提供的相關案例,記者請旅遊業資深人士劉文(化名),對這些有意或無意的「脫團」事件一一點評。
1出發前被識破
【案例】
4年前,北京正流行低價遊韓國的產品,2000元就能去趟濟州島。某天,一位旅行社老總在機場送別自己近百名遊客組成的一個大團隊時,一位年輕小夥子讓他覺得很反常。
短短5天的韓國遊行程,小夥子卻帶著大大小小六七個箱包,又是背,又是扛,兩個肩膀交叉挎著單肩包,手裡還拖著個大皮箱。更奇怪的是,一個人出遊,一大家子人來機場送行,而且全家人抱頭痛哭,難捨難分。
有著敏銳嗅覺的旅行社老總立刻命人扣下該小夥的護照,拒絕讓其登機,並對其發生的損失全部予以賠償。
【點評】
這是流傳在業界的一個真實故事。旅行社在接待出境遊客時,除了認真審查客人的送籤資料外,在登機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保持警惕。一旦發現異常,必須及時清除,哪怕當時要承擔經濟損失,也好過真的發生遊客惡性脫團、滯留他國的事件。
其實,對於打算通過旅行社溜到國外去的人,雖然出去前簡單,花錢也少,只有幾千元報名費,但是真的出國並私自留在當地的話,卻是一系列麻煩不斷,而且如果再次回到祖國的話,會因不良出入境記錄,使日後出國受到影響。
2無意中「脫團」
【案例】
2003年春節,出國過大年還是為數不多的山西人的奢侈選擇。省城市民李女士隨團隊去了馬來西亞。按照行程,當天夜裡在結束新年晚宴後,5個團的近250名客人要統一登車前往機場,搭乘凌晨的包機回國。但是,就在晚宴前一站行程結束時,李女士不見了。
整整4小時,沒有李女士的消息,200多名遊客在酒店宴會廳裡等待。領隊、導遊急得焦頭爛額:難道是跑了,還是發生意外了?
最後,晚上8點鐘,領隊終於找回了李女士。原來,她在晚宴前一站的「雲頂遊客嘉年華」把自己丟了:從嘉年華玩出來,去了一趟洗手間,就找不到團隊了。沒有出國經驗,沒有通訊工具的她一個人漫無目的地亂找。
為了不耽誤更多遊客的時間,只留下領隊繼續尋找李女士,剩餘客人先到酒店。李女士的無心之失,差點真的「脫團」。
「進入宴會廳的那一刻,我畢生難忘,200多名遊客、導遊一起鼓掌,歡迎遲到的李女士和我。新年歡聚晚宴擺在桌上,但大家為了等我們,硬生生餓了4個小時。」案例中的領隊這樣說。
【點評】
每次帶領出境遊團隊,導遊和領隊都要再三叮囑遊客:不要單獨外出,如果在行程結束後想逛一逛,一定要結伴而行。離開團隊之前必須和領隊匯報。在出國旅遊時,萬一真的與團隊走散,切記:在哪裡走散,就在哪裡等。停在原地,才能容易被找到。
3按程序「脫團」
【案例】
2009年,山西剛具備了組團赴臺遊的資格,80歲高齡的王先生便迫不及待去旅行社報名了,且報名時明確提出:「我要脫團。」
原來,王先生的哥哥在臺北生活,兄弟倆數十年沒見面了。2002年,哥哥曾隨團從臺灣到大陸旅遊,在太原停留時與他匆匆一見。
手足情深。終於盼來臺灣旅遊大門向山西打開,王先生自然牽掛遠方哥哥,他想利用團隊旅遊的渠道去看看哥哥生活了60多年的地方和哥哥的家人。
按照規定,王先生與旅行社籤署了一份《赴臺旅遊短期脫團探親協議書》,並交納5萬元歸國保證金後,組團社與地接社聯絡、溝通,並和王先生的哥哥確定見面時間、地點。在王先生到達臺灣次日後,哥哥到團隊入住酒店,提供身份證、住址、電話後,領著王先生回到家中,度過了格外珍貴的一天。
【點評】
如果遊客在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確有「脫團」需要,應該在報名前向旅行社提出來,像臺灣這樣,政策允許在一定時間範圍內離團探親的地方,旅行社也會儘量安排,滿足遊客的需求。
但是也曾有遊客在到達臺灣後才向領隊提出探親需求,雖然於情可以理解,但是於法律、於政策,卻不能被允許,所以最終只能在入住酒店與親人匆匆說上幾句話,聊作安慰。
如果遊客確有「脫團」需求,但目的地又沒有像臺灣線路這樣的探親照顧政策,建議遊客可以委託旅行社或其他籤證代辦機構,辦理個人旅遊籤證、探親籤證、商務籤證等。雖然這些籤證比團隊旅遊籤證需要的資料多、且要求高,但可以保證出國後自由活動,完成自己計劃。
B旅行社收取歸國保證金來「避險」
遊客惡性「脫團」、滯留他國,讓旅行社頭痛不已,那麼,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向報名遊客收取「歸國保證金」是旅行社保護自己、以免遊客一去不回的最重要手段。「一般每人收5萬至10萬元保證金。收這筆錢是為了約束想利用旅行團滯留國外的人,增加他們的違法成本。」劉文說,實際操作中,收不收「歸國保證金」,旅行社也是「看人下菜」:通常,客人在向旅行社報名出境遊的同時,需要提供個人籤證材料。旅行社在檢查材料時如果感覺「不好」,就會向客人要求繳納「歸國保證金」,否則不接受報名。
什麼是「不好」?遊客提交的籤證資料主要包括身份證明、工作證明、財產證明等。「這些是為證明此人在中國有穩定收入、良好的社會關係及社會地位。通過這些材料可以證明,該人有足夠能力負擔在目的國旅遊的費用。」省城某旅行社人士稱,「不好」就是遊客提供的資料無法證明以上種種,或乾脆在材料中發現了作假痕跡。
儘管旅行社提前「做了功課」,但惡性「脫團」事件仍時有發生。為此,大使館對旅行社的懲罰是:暫停該旅行社送籤資質或並處罰款,按脫團人數處罰,每個國家罰款金額不等,如韓國是5萬元/人。情節嚴重的,旅行社還可能要面臨被取消經營出境遊資質的處罰。
C山西出境遊歷史記錄良好
與沿海省份相比,山西出境遊興起時間晚,大約是近3年才熱起來的,在2012年開始迅速升溫,「價格便宜、購物消費環境放心、體驗異國風情」是出境遊火起來的3大原因。
山西人愛出國旅遊,但更愛家鄉,所以在山西出境遊歷史上幾乎沒有「遊客非法脫團、滯留他國」汙點,也正因如此,山西籍遊客的送籤資料在各國大使館幾乎是最容易通過的。
旅遊業界都知道的一個事實:與包括山西在內的內陸省份遊客高籤證通過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沿海一帶的籤證難。「10多年前,沿海一帶的出境遊團隊常常有人惡意『脫團』,通過旅行社團隊遊非法留在他國。這樣的歷史,讓今天許多持沿海省份護照的人士叫苦不迭:拒籤可能大,資料需要被反覆仔細核查,從而延長出籤時間,影響原有出遊計劃等。不少人甚至為此特意將戶口遷到山西等內陸省份,但在報名出國旅遊時還是會被嚴查,因為戶口變遷記錄會在送籤資料中顯示。」劉文告訴記者。
D重拳出擊規範出境遊市場
1月18日,這場開在春節出境遊旺季前的電視電話會議力度大於以往。
會議強調,即日起,清理全省旅行社委託代理,已有的規範,新增的暫停,非法的取締。這意味著,18日起,我省52家出境組團社,須儘快終止不規範的委託代理;委託代理只限在本省旅行社間開展業務,一般不組織外省遊客出境旅遊;確因長期在山西工作,申請從我省出境遊的客人,需所在單位開具相關證明。
會議強調,今年第一季度須實現全省所有旅行社、旅遊團隊網上報備制度。即4月1日起,山西組團社負責的每個旅遊團隊的行程都能在網上查到,客人走到哪裡、玩了什麼、在哪兒吃飯等信息一目了然。
省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我省全省旅行社組織出境遊客達3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150%。「雖然出境遊市場發展迅速,但令人欣慰的是,未發生一起安全、滯留和重大投訴事件。」春節來臨前,以及整個2013年,省旅遊局將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嚴格責任追究,從源頭上嚴格規範旅行社審批程序,確保我省出境遊市場安全平穩有序。
本報記者 趙麗娜
■相關
今年我省旅遊收入目標定為2175.6億
本報1月18日訊 (記者 趙麗娜)2013年,我省旅遊收入目標確定為2175.6億元,這一數字將比2012年的1813.01億元增長20%。今日,省旅遊局召開2013年全省旅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布置今年工作重點,圍繞目標收入數字,在新的一年裡全力推動我省旅遊業發展。
據專家分析,2013年我省旅遊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並存。由於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旅遊消費預算;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勢今年仍將延續,這將抑制來華旅遊意願與旅遊消費支出。有不利因素的同時,也有促進旅遊業發展的有利因素:我國旅遊業發展正處於爆發式增長階段,我省綜改試驗區建設的推進和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且我省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對遊客吸引力大。
為達到破2000億元的收入目標,今年我省將以「中國山西·晉善晉美」品牌塑造為核心,全方位、多形式進行宣傳推廣;建設五臺山、雲岡石窟等十大核心景區;推動旅遊信息化、標準化、專業化建設。
據了解,2012年全省新增4A級景區9處,3A級景區8處,四星級飯店5家,三星級4家,旅行社27家,導遊2028名,山西旅遊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