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從娃娃抓起,這樣的觀點你認同嗎?
最近有家長曬出課表並稱,位於江北區的寧波大學附屬學校,為一年級學生安排了每周5堂英語課。
根據國家課程規定,英語從小學三年級起設,一二年級不作要求。也就是說,一二年級上不上英語課,是各校的「自選動作」。據錢報記者走訪了解到的情況,目前寧波城區多數公辦小學,為低年級學生安排每周1至2節英語課。
一年級生每周要上5節英語課,對此,有人發出疑問:一年級上這麼多英語課,負擔會不會太重呢?
一周五節英語課一年級學生可自選參加
寧波大學附屬學校是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今年9月剛迎來首屆170名一年級新生。
這5堂英語課又是咋回事呢?
原來,上月底,學校組織全體學生家長開了一次家長會。校方在會上提出,在每周一到周五的晨間時段,開設《繪本與經典》、《快樂七巧》、《純正口語與交際》、《英語表演》等綜合素養課程。
記者了解到,在城區各所小學,自2012年起對一二年級學生實行彈性上學制,即早上8點到8點40分之間,學生可自主選擇到校時間。這次會議,其實就是請家長們以自願原則來選擇是否要為孩子選修這些「早課」。
校長餘勇告訴記者,結果出乎意料,申請選修的比例幾乎達到了100%。於是9月20日之後,學校就對選課的學生開啟了綜合素養課程,也就有了家長口中的「5節英語課」。
10月20日記者拿到該校101班的課表,具體為:英語表演(周一)、純正口語(周二)、純正口語(周三),另外,加上了兩堂基礎性的英語課。
彈性時間學習英語切勿跟風別成學習負擔
10月20日,校方告訴記者,開選課給學生、家長「挑選」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些選課,讓學生在遊戲、互動中培養外語溝通、數學素養能力。
那麼,拿出「彈性上學時間」開課,這樣的做法有問題嗎?
寧波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實施「彈性上學」的目的就是為確保學生有安全從容的上學時間,能吃好早餐,能多睡一會,目前實行這方法的有50多所城區小學。在這段彈性時間內,陸續有學生流動到校,各學校也有安排下棋、畫畫、摺紙、朗誦等豐富活動,視各校的情況而定。如果學校開出多樣性的拓展性選課,並且徵求了家長的意見,也不是不可以。
但如果開展作業輔導、預習等一類,是明顯違背彈性上學制的。
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英語課會不會開得太早、太多呢?
該學校殷姿同學的媽媽:「我們孩子上小學前英語是零基礎,原本也想過在校外找英語培訓班,但畢竟五花八門、參差不齊,現在學校老師多參與,其實我們是蠻開心的。」
但也有家長提出擔心,雖說是自主選課,但就怕其他家長都選了,自己想不跟風也難。
「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講,如果學校和家庭方面有條件為孩子提供雙語環境,早點接觸是好事。」海曙某小學英語教師陳老師提醒,如果孩子本身對英語沒有太多興趣,因為英語課較大的課量而加重了學習負擔,也不應該。所以合理選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