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眾多公辦小學一年級開上杭版英語課,龍井茶到底該怎麼說

2021-01-08 錢江晚報

本報記者 梁建偉 姜贇 本報通訊員 戴欣然 陳宏程

說了很多年,終於變成了現實。從這個學期起,杭州眾多公辦小學的一年級伢兒開始上英語課,而且用上了自己的英語教材——市編地方課程《English for KIDS》(杭州出版社出版)。

早在兩年多前,杭州市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昨天,杭州市教育局的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杭州基礎教育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的條件,杭州城市發展的國際化目標讓這個想法變得越發清晰。

這本英語教材有著濃濃的杭州味,粉紅色封面上印著四個卡通人物,背景是杭州的幾處標誌性建築——保俶塔、運河上的橋、錢江新城。學生和老師們對這本杭版教材感受如何?這些杭州元素受歡迎嗎?

昨天,錢報記者去了兩所學校旁聽了兩節英語課。(導語)

在「叢林探險」中

學會念英文數字

這個學期,杭州市採荷第二小學一年級的課表上每周安排了兩節英語課,特地選派了一個實力很強的教學團隊。負責一年級英語課程的三位任課老師分別是學校英語學科教研組組長、有16年教齡的嚴軼雯老師;市級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有9年教齡的鬱蔥蔥老師;以及一位多才多藝的新老師徐銘康。

為了讓老師熟悉新教材,杭州市在7月下旬舉行了為期2天的新教材培訓,共有100多名老師參加,徐銘康便是其中之一。他說,那時各試點學校的老師就拿到了新教材的電子文檔,提早開始備課。而近日,杭州江幹區英語教研組在杭州採荷第二小學舉行新英語教材的教學研討會,共有來自江幹區各所小學的三十餘名英語老師參與。

在這個研討會上,徐銘康上了一堂示範課,具體內容是採荷二小一年級全體任課老師根據開學一周裡上課的經驗共同設計的,包含了他們對新教材的理解。

課上,徐老師藉助著「叢林探險,尋找寶藏」的故事帶著孩子進入英語的世界,上的是第二單元「數字」。

「我們今天的探險正式開始了,大家要正確數出屏幕上小動物的數量才能順利通關。」教室屏幕上出現了一隻大象,並且傳出了一聲大象的鳴叫聲,孩子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眼睛紛紛看向了黑板。

接著,第一個單詞「one」出現了,徐老師拿著寫有「one」的單詞卡片讓孩子們跟讀。跟讀完後,他開始糾正孩子們的發音,然後進入第二個數字的學習。大約過了半節課的時間,孩子們順利通過了第一個關卡,進入運用數字的環節。在這個環節徐老師一設置了四個關卡,每個關卡都運用了各種各樣的小道具。

比如,有一個關卡是擲骰子走棋牌。孩子要先擲骰子,辨認擲出的數字,然後在棋盤上走相同的格數。棋盤上的每個格子都塗有上個單元學習過的顏色,同時每個格子中還有相應的數字或者需要學生執行的任務,這裡的任務有跳繩、唱歌等等。在這一關裡孩子們不僅鞏固了知識,還學會了運用英語。

完成遊戲後,孩子們順利通關,找到了藏寶箱。藏寶箱中藏了很多五顏六色的糖果,徐老師要求孩子們一邊報數一邊領糖,他在發糖中測試了孩子的掌握程度並結束了課堂。

「一年級英語教材主要是讓孩子在課堂中體驗英語,老師們上課沒有絕對的框架,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鬱蔥蔥老師說,一年級的孩子還處於幼小銜接階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必須用大量的活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且在遊戲的安排中,可以像徐老師一樣插入各種不同學科的知識。

示範課後,各個學校的英語老師們聚在一起討論總結了一年級新教材使用中的要點。首先,一定要注重孩子的發音規範,如有錯誤要及時糾正;其次,在設計遊戲時要儘可能多地融入肢體動作,讓孩子動起來;再次,老師要給孩子營造一種英語語言環境,儘量少用中文,多運用肢體語言代替中文表達;最後,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幼小銜接,尊重低齡孩子的認知特點,多用綜合性的知識,促進孩子邏輯思維、推理能力以及觀察力的發展。

老師剛做個喝茶動作

學生們就明白了

除了示範課,那么正式的課堂教學是怎樣的呢?

在公辦小學課堂,原來專職3—6年級教學的英語老師們開始接手一年級英語教學。

新教材的第一單元是描述顏色,之後的內容也都是實用性話題,比如季節、動物、食物等,到了第七八單元則開始結合杭州元素。

「這本教材的初衷不是讓孩子去認讀,而是通過大量的聽、說、讀訓練先進行熟悉。」英語老師告訴記者,「主要想讓他們有一種『和同伴一起學』的感覺,激發學習興趣。這四冊書相當於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大人教小孩說話,牙牙學語的階段,用來培養語言感知能力,更好銜接三年級開始的系統學習。」

因此,與三四年級相比,一年級的英語課程不是以認讀為主,更多的是活動和遊戲。

之前第一次英語課,班上的學生已經認識了書裡的四個主人公,剛上課,幻燈片一出現圖片,孩子們立刻整齊念出四個名字。

上課內容是第一單元「Colors We See」,學生們需要學會藍、綠、黃、紅四種顏色的英語,並且能運用這些單詞。在「Let’s Paint」環節,孩子們最先學習單詞blue,老師讓學生在書中找出哪裡有「blue」——「找到後要上臺指給大家看,並且要說『Blue, blue. It’s blue.』」小朋友的眼睛非常尖,一個學生上臺指著書上的藍色油漆桶,一個找到了書本上主人公身上的藍衣服,還有小女孩找到了書本頁碼上的藍圈圈。

老師在課件裡加入了不少杭州景色的圖片,西湖、保俶塔……引來小朋友的一陣驚嘆,同時還穿插著教了學生們一個杭州特產的英文名——Longjing Tea,發音比較簡單,老師做個喝茶的動作,孩子們立刻領會,念得有模有樣。

一節英語課很熱鬧地就上完了,小朋友們還意猶未盡地對著教室外的樹木說:「It’s green。」

相關焦點

  • 一年級一周要上五節英語課 這所小學的做法你怎麼看
    英語從娃娃抓起,這樣的觀點你認同嗎?  最近有家長曬出課表並稱,位於江北區的寧波大學附屬學校,為一年級學生安排了每周5堂英語課。  根據國家課程規定,英語從小學三年級起設,一二年級不作要求。也就是說,一二年級上不上英語課,是各校的「自選動作」。據錢報記者走訪了解到的情況,目前寧波城區多數公辦小學,為低年級學生安排每周1至2節英語課。
  • 一年級一周要上五節英語課這所小學的做法你怎麼看
    根據國家課程規定,英語從小學三年級起設,一二年級不作要求。也就是說,一二年級上不上英語課,是各校的「自選動作」。據錢報記者走訪了解到的情況,目前寧波城區多數公辦小學,為低年級學生安排每周1至2節英語課。  一年級生每周要上5節英語課,對此,有人發出疑問:一年級上這麼多英語課,負擔會不會太重呢?
  • 小學一二年級或取消英語課引發熱議
    取消英語課 喜憂參半  日前有消息稱,北京市小學一、二年級或將取消英語課,消息一出便引發社會各界熱議。與該校長意見相同的並不在少數,東城區一位小學負責人表示,學校目前在英語教學方面的師資力量充沛,英語老師基本「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果一、二年級取消英語課,則會造成部分英語教師的轉崗。但本是英語專業出身的英語老師今後能做什麼,目前學校也感到迷茫。「前幾年全市大力提倡小學開展英語學習,甚至納入升學考評體系。我校也積極引入英語專科老師,並加強英語學習力度。
  • 杭州一小學用電子白板 替代傳統黑板和粉筆
    2012年國際教育創新大會,上周在杭州下城區召開。「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本次大會的主題。在「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研討會」分論壇上,杭州勝藍實驗學校及杭州青藍小學,分別演示了信息化的英語和數學課。他們,如何用信息技術改造課堂?
  • 第3課《江南》一年級上冊,小學語文這樣學習更輕鬆!
    第3課《江南》一年級上冊《江南》是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3篇課文,它是一首漢樂府採蓮歌,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優美雋永,反映了古時人們採蓮時的光景和採蓮人的歡快心情。兩豎呈現上開下合的姿勢。帶「艹」的字多與植物有關,如「菜、茄、蓮、苗」等。
  • 齊樓小學的英語課終於複課了
    「你家孩子還在咱村小學上嗎」「咋了,不在咱村上,能上那村?」「別上啦,再上,你家小孫子初中都上不了,學校沒開英語課。」「真的嗎?我說咋沒見俺孫子念過英語,原來是這樣啊,這咋辦?」    孫海龍當機立斷去學校看看。    「孫組長,學校上不上英語課不是咱巡察的範圍,咱們是不是多管閒事了?」一同走訪的小李說道。
  • 三年級英語第5單元測試卷,音標成為「重災區」,閱讀理解陷阱多
    小學期中考試已經過去半個月,三年級英語完成了第五單元的學習。隨後的單元測試,暴露出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一些問題。首先,讀音題錯誤率非常高,英語音標成了「重災區」。其次是連詞成句方面,因為漏寫單詞造成答題錯誤,真的讓老師很揪心。
  • 少一些應試和功利 「無英語課」不應在爭議中前行
    導語:南京錢女士的孩子正上小學一年級,新學期開學,拿到新書,對照課表的時候,她發現「沒有英語課」,再看看周邊的小學都有英語課,家長群裡炸開鍋,「感覺是剝奪孩子學習的權利。」當地教育部門回復,小學一、二年級英語課不作要求,三年級正式上課。不過,家長們還是「很著急」。
  • 小學三年級之前是怎麼過的?除了上學校的課,只幹拉琴這一件事
    小學三年級之前孩子是怎麼過的:1.小學作業少,有時候在學校寫完(貌似每天最後一節自修課,可以寫作業),到家不用寫或寫一會兒就完。那麼不寫作業的時間幹嘛呢?拉琴,就幹這一件事。2.不讓預習課本知識,這樣上課能認真聽講,養成習慣,聽課效率高。
  • 第15課《搭船的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預習複習專用
    《搭船的鳥》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15課的課文,作者是郭風,文章在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或複習一下吧!更多精彩推薦:第14課《不會叫的狗》,三年級上冊略讀課文這樣學習更高效第13課《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文預習複習專用第11課《一塊奶酪》小學三年級語文預習筆記+課後複習第10課《在牛肚子裡旅行》,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遇事要冷靜☆課文內容精講☆
  • 小學英語(人教版)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真題
    過幾天就是一學期一度的期末考試,考試結束後隨即就是同學們期待已久的寒假假期,用什麼樣的分數來迎接寒假和春節就要看這幾天的複習效果了。雖然學習成績是長期堅持的結果,但是在期末複習時間段裡把握規律,緊跟老師的指導,複習的質量也會格外的好。
  • 繼浣熊英語後,作業幫一課悄然推中外雙師英語課幫幫英語
    多知網5月2日消息,近日,多知網獲悉,作業幫一課推出線上中外雙師英語課程幫幫英語,其暑假中外雙師系統班,已經在今日頭條、百度等開啟投放,幫幫英語是一課旗下浣熊英語之後的又一英語品牌。(幫幫英語的推廣信息)  根據介紹,幫幫英語課程採用中外老師同堂授課,外教教發音,中教教語法;採用AI互動直播課,動畫場景,大屏直播,隨堂測試;還有智能學習系統,AI學情反饋,AI語音檢測。
  • 湖北一小學三年級才上數學課,教育局叫停
    在湖北一小學「三年級才開數學課」刷屏近1年後,當地教育局叫停了這個「課改」實驗。@新華視點 9月22日消息,在學校中推行課程改革實驗,一二年級學生不用上數學課,湖北省赤壁市一所小學的這一探索受到網友關注。
  • 4歲孩子英語詞彙量1500,是不是不太夠?家長急了,網友炸了
    所以,今天一整天,記者深深地陷入「自己現存的英語詞彙量還不如幼兒園小朋友」的自責中。據說不止英語詞彙量,腦洞大開的網友們,還在朋友圈和微博裡續寫起了海澱幼兒園孩子的「傳奇史」:樓主問:孩子4歲,唐詩只會背1500首左右,是不是不太夠?答:這輩子肯定是夠了,在海澱幼兒園肯定是不夠。吐槽歸吐槽。
  • 日本小學學英語 從五年級提前到三年級(圖)
    笑話歸笑話,日本人的英語說得不怎麼樣,卻是有目共睹。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一情況,日本文部科學省官員23日表示,已經決定強化小學英語教育,把英語課從五年級提前至三年級,同時列為高年級必修課。  2020年開始實施新制度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現行的小學英語教育制度,是從2011年開始實施的。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每周必須上至少一節英語課。
  • 沒有專職英語教師的偏遠鄉村小學 孩子的英語也可以很棒
    1440課時在線英語和音樂課視頻中的小男孩正在做臨港-U來道真縣鄉村小學遠程教育項目在線英語課的口語練習。2019年,上海臨港公益基金會曾在甘肅慶城縣順利試點鄉村小學遠程助學項目,2020年將這一成熟的項目模式引入上海對口幫扶的遵義市。基金會與上海援黔幹部聯繫,又與遵義市政府、教育局和道真縣政府、教育局反覆溝通多次,最終確定在道真縣推廣落地。
  • 人教版小學英語課本人物角色竟叫「吳亦凡」!
    據楚天都市報9月10日報導,「吳亦凡」驚現小學英語課本,人教版英語書的編輯難道是位「梅格妮」(吳亦凡粉絲暱稱)?! 10日晚,家住武漢漢口的王女士在翻閱五年級兒子的英語課本時突然發現,課本上一名戴眼鏡的男孩角色名叫「Wu Yifan」,圖片中,這位「吳亦凡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第三課《開滿鮮花的小路》必考題總結
    早上於老師繼續當「主播」,給我們班孩子上了一堂非常有趣的課,題目是:你真的會讀書麼?教育部明確要求,不增加學生心理負擔,不提前教授書本知識,疫情期間我打算以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為主。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一直強調和堅信多讀書、讀對書的重要性,書是知識的海洋,是精神的食糧,從小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遠比學習教科書上的內容重要。
  • 美國小學英語3年級第1單元Back to School概覽
    Spotlight On English每冊課文8個單元(Unit),每個單元20課(Lesson)。每個單元分為5個模塊:閱讀(Reading)4課,語言(Language)6課,學科知識(Content)8課,文化背景(Impressions)1課,動手實踐(Project)1課。
  • 外研社版小學英語(三起點)三年級上冊Module1單詞聽力、課文聽力、學習視頻
    長按二維碼關注「外研版小學英語同步輔導good   [gʊd]   好的 morning   ['mɔːnɪŋ]   早晨,上午 fine   [faɪn]   健康的 thank   [θæŋk]   謝謝 you   [juː]   你,你們         外研社版小學英語(三起點)三年級上冊M1學習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