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巴富強通訊員趙洪宇)11月10日早上7點30分,鄲城縣白馬鎮齊樓小學,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拉開了一天的序幕。英語老師李冰早早來到教室輔導孩子們。在這個距離縣城近百裡的偏遠鄉村小學,空了近2個月的英語課終於重新開課了。站在校園內的縣委第一巡察組組長孫海龍看到眼前的一幕,心裡騰起絲絲欣慰,仿佛看到了61個孩子充滿希望的未來。
時間回到11月5日。
當天,在白馬鎮進行巡察的孫海龍來到齊樓行政村,走訪時聽到兩個村民在交談。
「你家孩子還在咱村小學上嗎」「咋了,不在咱村上,能上那村?」「別上啦,再上,你家小孫子初中都上不了,學校沒開英語課。」「真的嗎?我說咋沒見俺孫子念過英語,原來是這樣啊,這咋辦?」
孫海龍當機立斷去學校看看。
「孫組長,學校上不上英語課不是咱巡察的範圍,咱們是不是多管閒事了?」一同走訪的小李說道。
「確實不屬於咱們巡察的內容,但是你看看這些在家的孩子,父母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爺爺奶奶照看。孩子們不開英語課,以後初中怎麼上?高中呢?咱們應當管一管。」孫海龍一邊說一邊向學校走去。
暑假剛剛走馬上任的校長龔文超詳細介紹了學校的困境:學校地處偏僻,全校只有61名學生,按照師生比例,已經達到配備標準。一名教師家庭變故,長期不能到崗。一名會英語的老師擔任著一、五年級數學,工作量已滿。向中心校申請調配英語教師,因為全鄉英語師資緊張,要求自己解決。
「龔校長,英語課是一門重要的課程。農村小學本來英語環境就差,如果學生得不到及時學習,那麼中學時他們怎麼跟得上。現在孩子的父母大都外出打工,爺爺奶奶只是保證孩子們的衣食住行,英語對爺爺奶奶來說無疑是天書。」孫海龍言辭懇切地說,「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國家的未來,不能讓孩子的前途耽誤在我們手裡。你一定要想辦法解決,我代表孩子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懇請你想方設法解決英語教師問題,拜託了!」
孫海龍的一番話讓全體教師無不感動,在場的李冰老師當場表示,自己在教好一、五年級數學課的同時,願意擔任三、四、五年級的英語課。
第二天天還未亮,孫海龍就接到龔文超的電話:經過全體教師商量,學校暫時聘請一名教師擔任一年級數學,李冰老師擔任三、四、五年級英語課和五年級數學課。
11月10日,孫海龍起了個大早,驅車直奔齊樓小學。
「ABC……」清脆的童聲穿越校園,在鄉村久久迴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