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複課心裡話:孩子,不是老師「抗瘋能力」強,而是因為我心裡...

2020-12-07 騰訊網

民小編說

從寒假到複課,時間已接近三個月。這三個月,老師們都在做什麼,想什麼?面對網課、復學的種種壓力,老師們是依靠什麼堅持下來,戰勝困難的呢?在開學過渡階段,還有哪些實用技能,能夠幫助學生迅速「狀態回來」?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位一線教師的複課心裡話……

開學了!一個小男孩在班級裡接受採訪——

「再不開學我媽要「瘋」了!」

「那來到學校,老師不會『瘋』嗎?」

「不會,老師受過專業訓練,『抗瘋能力』比較強!」

孩子,老師不是本來就「抗瘋能力」強,是因為他們心裡有你!

這個假期,因為疫情,老師搖身變成「主播」,一路坎坷摸索,走過了漫步雲端的網課,慢慢步入「腳踏實地」的複課,如今正式開學,心中難免思緒萬千,百感交集。作為一名老師,我們到底在想什麼,我們在做什麼?來看看這位一線教師的心裡話,體會這個特殊時期的老師百轉千回的心路歷程……

網課——縱然十八般武藝,網課上到能「發瘋」

自從假期開始,老師變成「十八線主播」以來,不必說卡網、靜音、斷線、黑屏的問題、也不必說噪音、回聲、不絕於耳,甚至哭聲、打罵聲、狗叫、雞鳴聲也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單是每天的日常工作,都有無限苦辣心酸。

1.秒變「債主」:作業, 摧著摧著被拉黑了……

每天,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網課作業向東流。每天,不僅要當主播,還逼著自己當「債主」。變著花樣布置有趣作業,想著方式精簡題目布置有用作業。花式宅家趣味作業、素養提升作業,縱然十八般武藝,七十二般變化地激勵、點評,最後始終有人不交作業。嘔心瀝血改作業,眼裡布滿血絲,還需「奪命連環催作業」。微信群裡私發,未果;打電話,答應要交,最後依舊未交;再打,無人接聽。催著催著,聽說家長退群了;催著催著,聽說被拉黑了……

2.秒變「警察」:上課,上著上著學生不見了……

上網課,形成條件反射,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聽得到我說話嗎?每天備課費盡心思,講得激情澎湃,本想是一群人的盛宴,最後是一個人的狂歡。仿佛近在咫尺,卻又遙網相望。開始點名,全員都在;打開視頻,頭髮蓬亂;上著上著,頭像還在,人卻不在!哪兒去了?怎麼辦?老師秒變警察:追蹤調查,群裡尋人啟事,家長電話,視頻語音……後來,看著睡上回籠覺的學生,我明白了,什麼叫做:網課,上著上著,學生就不見了。

3.秒變數據員:表格 ,報著報著還是懵了……

除了上網課,各種各類的表格,接踵而至;一波一波的資料,需要完善;各種會議需要參加。統計信息,呼喚家長。查姓名,查住址,查行蹤,無休止地問,不間斷地寫……秒變數據員,告訴自己,每天我還能填表,這是為抗疫做有意義的事,說明我還是一個健康的人,一個有用的人,這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可是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最後,報著著報著,還是懵了……

4.秒變「傻子」:抽問, 抽著抽著網就卡了……

不提問,老師講得是信心百倍;一提問,群裡打出字,後面全跟風;開麥答題,全場安靜,「某某某,在嗎?」一片安靜;「某某某」繼續沉寂!「喲,人呢?禁麥了嗎?」從遙遠的雲端,此時會傳來久違的聲音:「老師,我家攝像頭壞了」、「我的麥克風有問題!」「老師,打不開麥。」「老師,我的網卡了,信號不好。」「老師,我聽不見你在說什麼。」呵呵呵,當老師是傻子嗎!慢慢地,我已清楚:網課抽問,抽著抽著,網就要卡了……

5.打回原形:測試 , 測著測著就傻眼了……

上課前,我以為最成功的就是網課成功;測試完,才發現原來那都是自認為的成功。測試前,我以為自己是「李佳琦」,學生都是「李子柒」。測試完畢,一看成績,我和學生,徹底地放棄了幻想,打回了真實的「原形」。原來,理想與現實,還是隔著像網際網路一樣虛擬的、一段長長的距離……

複課——不僅很忙碌,更是在闖關!

網課只是序曲,那麼接下來,複課後,真正的劇場才開始。防疫時期,大家對老師的期待:教學上像教授般無所不知,生活上像保姆般無微不至,遇到問題像醫生般無所不能,一個學生都不能掉隊。複課後,各種會議,各種準備,健康防疫,開學第一課、家長表格,蜂擁而至。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1.心理關—— 工作量的落差,無法適應?

網課,授課方式,授課地點,改作業方式變化了,經過了兩個月,馬上重新轉化回學校教學,授課方式重新變化,這種轉化的心理能否適應?再加上,線上教學到線下正常教學的課時量增加,還要加上因為疫情防控增加許多工作量,還有自己的家庭事務要兼顧,如此,導致老師的心理落差和身體落差難免拉大,我們如何適應?此時,要闖關!

2.健康關——我們老師身體是否會被感染?

學生來自各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方,老師是必然在教室裡上課,和孩子們接觸最多,並且和來自不同的家庭孩子、家長交流,這樣就增加了被感染的風險,萬一自己感染疾病怎麼辦?此時,要闖關!

3.教學關 ——兩級分化的學生,該怎樣上課?

網課,孩子自律,家長負責,和學校學習沒有區別;可是家長沒空,自律不夠的同學,知識幾乎空白,欠帳較多,跟不上進度,班級兩級分化嚴重。如此,講新課,學困生跟不上進度;複習重複網課內容,網課優秀的同學是重複學習,沒有興趣。老師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界。此時該怎樣上課?此時,要闖關!

4.管理關——懶散慣了的學生,我們怎麼辦?

由於接近三個月的超長版寒假,放縱自己太久的學生們,在家養成了與手機為伴,與懶散為伍,熬夜睡懶覺玩遊戲。生活沒有規律,學習自在輕鬆,再回到有組織有紀律有要求的集體學習生活。突然的節奏變化,學生是否能承受,管理是否有衝突,家長是否會配合?作為老師,我們都需要闖關。

5.考核關——成績在疫情面前, 考得不好怎麼辦?

複課的首要任務是防疫健康,這是首要任務,但是防疫並不意味著其他教學的所有考核就放下,畢業班老師的升學壓力,非畢業班老師的教學成績壓力,網課學習效率雖低,但教學任務不變。我們,需要闖過壓力關!

行動——把「災難片」拍成 「好萊塢大片」

如今,複課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並不能因為闖關艱難而退縮。而是要收起行囊,做好準備,想想我們的抗疫英雄們,想想我們的武漢,帶著勇敢的心,帶著速度與激情,讓「幸福來敲門」,走向複課的美麗人生。不把複課當做「災難片」,而要拍成多部「好萊塢大片」。我們在行動!

1.積極心態的勵志片——自我勝利法

「開學虐我一千遍,我待開學如初戀」,用專注減輕緊張焦慮,使人痛苦的必使人強大。複課終究要到來,不管困難再大,也要學會面對,並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永遠熱淚盈框,永遠縱情歌唱。作為教師的我們,接納現實,該來的總會來的,沉著就能應對,冷靜方能清晰,儘可能地思考好一些預案。相信「只要肯用工,方法總比問題多」。

2.自我點燃的歡樂片——來一次改頭換面

人的心情取決於自我調節,自我點燃,心情調節好,人就不衰老。複課前,把自己的髮型收拾乾淨,商場買一套新衣服。剪個頭髮,可以換個心情;買套新衣,心情可以翻新,點燃自己內心的歡樂,以飽滿的熱情迎接複課。

3.診斷學情的偵查片—— 做多次問卷調查

我們提前用問卷星,平時的作業等方式進行診斷偵查,一個個知識點羅列進行問卷,學生空缺在哪兒,老師自己做到瞭然於心,成竹在胸。

4.學生復盤的教育片——定製私人自查表格

複課前,作為老師,我們要慢慢退出主播角色,讓學生上臺做主角。所有的教不如自學,所有的教育都不如自我教育。用表格教會學生自我復盤,自我教育,自我總結,從而採取讓學生自我明晰彌補的方向和方法。

私人自查表格

5.助力推動的家庭片——布置複課前家長作業

複課前,給家長布置複課前的家長作業,助力學校複課。布置家長做好調整學生飲食結構、生物鐘調節、準備學習用具等常規開學安排外,特別注意家長和孩子的傾心談心,幫助孩子度過心理危機;尤其是抗疫多方面的注意事項,形成家校合力。

6.走心貼心的溫情片——送開學大禮包

複課前, 給每一位學生準備好一份貼心的禮物,把溫暖送給每一個孩子,為複課創造暖心走心的磁場。給孩子快樂,就是給我們教師自己幸福。

7.安全有序的旅遊片—— 走「神獸歸籠」路線圖

孩子們回到校園第一件事,就是熟悉校園防控疫情的新舉措和注意事項。於是,我們制定好回校旅遊路線圖:從進校門口——教室——廁所——食堂——操場——小賣部——醫務室——寢室——多功能教室的路線安排,一邊「旅遊」一邊帶著孩子們親身體驗防疫的注意事項和具體操作。如此,比枯燥的講解更能深入心靈。

8 .內化於心的競技片—— 一日常規擂臺賽

防控疫情,安全重於泰山。如何能夠把防疫知識真正地內化於孩子們心裡呢?來一場「一日常規」防疫知識的「擂臺賽」,把防控的日常生活細節做到實處,做到孩子們的心靈深處。

9.班級文化的法製片——羅伯特議事定複課公約

從網課回到學校課堂,不管從禮儀穿戴、出行常規、還是作業學習等,都需要重新制定和班級文化有關的班級公約。同時,用羅伯特議事的方式制定出民主的公約,更容易讓複課同學接受。

10.神聖嚴肅的儀式片—— 和手機說拜拜的複課禮

網課時,電子產品控制了孩子們的生活。此時,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決絕狠心的態度,來一場「和手機說拜拜」的複課禮,定好手機契約,為後面避免因手機引發衝突,做好前期工作。

11.樹立榜樣的英雄片——評網課自律達人秀

複課後,班級迅速收心的方法,那就是樹立班級榜樣。評選網課期間的「自律達人秀」,宣講他們的自律故事,為班級樹立正能量,從而開啟新的複課生活。

12.審視作業的「驚悚片」——來一次網課作業大展臺

為了規範作業,把網課時期的作業,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況,給孩子們一個震撼,來一次網課作業的展示,讓大家看到認真與不認真的差距,從而把注意力指向複課後的作業質量。

13.復學收心的規劃片——用SMART原則制定目標

一個人有目標,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才會更有動力。讓學生制定複課後的目標,並運用SMART原則, 把目標明確具體話,可以量化,可以實現化,與現實關聯化,並有時間限制。如此,增加孩子們複課的動力和信心。

14.結合實情的AB劇 —— 開啟分層混搭課

複課後,課由於班級學生人數較多,需要拉開防疫空間。正好一個班級分成兩個班,那麼分成AB兩班,分進行分層教學。為了儘快讓孩子們實現網課到複課的銜接,把線上資源豐富的特點與線下互動的優勢相結合,實現孩子們網課到線下課的過渡銜接。

15.勞逸結合的小插曲—— 開啟課堂「咖啡茶歇」

為了避免同學們無法適應線下課堂的強度,用中途放音樂,放視頻或者各種情景小活動等方式「咖啡茶歇」,做到勞逸結合,不打疲勞戰術,讓孩子們逐步適應複課線上的課堂生活。

16.培優補差的紀錄片 ——打造小組「複課者聯盟」

面對學習兩級分化,我們需要打造小組「複課者聯盟」,優秀的同學帶動後進的同學,進行小老師制的幫助,並每天對幫助的效果進行記錄評比,從而達到學習齊頭並進的效果。

17.身體調節的遊戲片——開發無身體接觸小鍛鍊

孩子們需要運動,那麼課間休息怎麼辦?開發課間無接觸的小鍛鍊,既活躍氣氛,同時也放鬆身心。如:蘿蔔蹲,幸福拍手歌等等。

18.個別撫慰的心理片——進行專業心理輔導

對個別因為網課無法適應的同學,心理過渡焦慮的同學,請學校專業的心理老師介入,進行專業的心理指導,度過複課銜接期。

19.養心靜心的連續劇——每日5分鐘專注力訓練

由於網課時間較長,並且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所以導致有的同學專注力較低,此時每天進行5分鐘的專注力訓練,進行冥想等方式,每天記錄,堅持兩周,從而慢慢提升專注力。

20.自身工作的生活片—— 做複課工作的減法

對於老師本人,我們對自己不要要求太高,善於做減法。要事在先,善於借力班幹部。在忙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自己的生活娛樂,學生的幸福比考核重要,成長比成功重要,盡其所能,順其自然。如此,才能讓我們自己的複課銜接壓力減小。

最後,我想化用「小豬佩奇」的金句表達老師的心聲:風裡雨裡,我們都在學校等你,沒有四季只有兩季,你學就是旺季,你不學就是淡季。這就是老師!

作者 |重慶兼善中學蔡家校區 吳小霞

微信編輯 | 魏倩

相關焦點

  • 你瘋了嗎?反正我是「瘋」了 -「線上」教學下的教師日常「成長」
    小時候曾經憧憬、暢想未來「師生不見面」的教學以「名校同步課堂」這種形式實現了,作為教師的我沒有感到一點兒的驚喜,心裡更多的是失落、是無奈……圖片展示:「停課不停學」疫情之下,我們一線的教師沒有別的選擇,唯有勇往直前、克服困難、轉換角色。
  • 最好的禮物是心裡話,還能促進教師成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每到這個時候,跟教師相關的話題會被重新提起。很多家長或者學生為了表達對教師的「感恩」,給老師送花,送禮物。有些老師的辦公桌上禮物堆得滿滿的,我想家長在選禮物的時候也是煞費苦心。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畢竟人都是情感的動物,對比的差異會讓老師難免產生一些失落,進而演變成一些不好的事情。
  • 孩子得上學恐懼症 專家: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是關鍵
    水母網4月17日訊最近,芝罘區林先生特別煩惱,兒子小林突然抗拒學校,死活不去上課,他只好天天將兒子「押送」到學校,再讓老師把他拽進課堂。  小林:我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原本我是班長,後來因為犯了個錯誤被老師撤職了。我非常難過,覺得老師不再喜歡我了,同學們看我時,我也覺得他們在嘲笑我。
  • 小學音樂老師編手語舞《不放棄》獻給抗「疫」一線的你我他
    近日,哈爾濱市道外區教師進修學校音樂教研員吳芳老師帶領小學音樂名師團隊的 8 名教師製作了手語舞視頻《不放棄》,致敬抗 " 疫 " 一線的英雄們,為他們加油,希望他們早日勝利凱旋。 9 日,手語舞視頻《不放棄》一經上線,就被各學校爭相轉發。
  • 農村中小學教師,要不要延遲退休發揮餘熱?聽聽一線老師的看法
    對於那些傳說中的教育專家來說,延遲退休的「好處」特別多:既可以增加老(瀕臨退休)教師的工資收入,又可以防止因為師資力量短缺而導致教師斷層的現象,還可以對新老教師交接「接力棒」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還能讓更多的老教師發揮餘熱,實現自己教書育人、教化蒼生、防止老年痴呆的人生價值。那麼問題來了:農村中小學教師,到底要不要延遲退休發揮餘熱?接下去聽聽我這個一線老師的個人看法吧!
  • 河南實驗中學高三已經複課,網友:快點開學吧,我都要瘋了
    4月8日早7點,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年級已經複課。記者現場採訪了兩名學生,兩位學生都對能夠重返校園表示很高興,更對國家對抗疫英雄們表達了由衷的謝意。學校對在校的學生有嚴格的消毒制度,對每個學生都會進行嚴格的消毒,每個班級只有二十名學生,一人一個座位。
  • 用尺子打10名學生手心的教師被停課反省,家長贏了,卻「苦」了孩子
    ,於是老師被停課處理;我想若這位班主任不是負責的老師,不是「愛學生心切」,她絕不會冒著丟工作的風險去打學生手心吧,退一步講,我們上學時誰又沒有被老師打過手心呢。 有家長說:「期末考試快到了,10名學生上課瘋鬧、不遵守紀律,影響其他孩子學習,班主任不打手心該如何管理,非常支持老師的行為」。
  • 「我的媽媽不是護士,但她也在抗疫一線!」物業人朋友圈瘋傳這篇小...
    「我的媽媽不是防疫專家,但她還是經常關注新聞裡的疫情小知識;我的媽媽不是醫生,但她還是經常給我講疫情的小常識;我的媽媽不是護士,但她也在抗疫的一線默默工作。我的媽媽是一名物業工作者,在疫情期間她每天都和叔叔阿姨們,檢測體溫、排查異常、消毒殺菌……」最近,一篇名為《我的媽媽》的小文章,在物業人的朋友圈瘋傳,也讓很多人眼睛溼潤,讀了一遍又一遍。記者日前聯繫到了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媽媽——河北旅投世紀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一區域的區域經理張玲,揭開了背後的感人故事。寫這篇文章的小朋友是張玲的女兒,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
  • 「神獸回籠」後如何安全複課?請查收這份「複課寶典」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明顯控制,全國多地條件達標的小學陸續開學複課。 中小學陸續開學 家長:孩子終於有人管了4月26日,安徽馬鞍山市四至六年級學生返校複課。一些小學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非常期待開學,因為覺得自己終於能逃脫父母的「魔爪」。
  • 龍灣區狀元第二小學老師翁素敏:一位幸福感「爆棚」的鄉村教師
    曾先後獲得「區學科骨幹」「區優秀教育工作者」「街道優秀教師」「片區優秀教師」等稱號。  對於許多城區學校的教師而言,職業上的幸福感莫過於班上的學生考取了重點高中、名牌大學,自身的教科研水平穩步提升,成為了名教師或者學科帶頭人。然而,對於一大批默默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的老師們來說,他們的幸福感卻要簡單許多,或許是學生的一聲問候、家長一個信任的眼神。
  • 學生上課瘋鬧被老師打手心,結果老師被停課反省、向學生家長道歉
    第二,讓老師向學生和家長道歉;有些學生和家長的心態立馬就會變成「果然是你老師的錯」。有了這次經歷,孩子以後在課堂是會不會更加肆無忌憚,就很難說了;而有些家長的心態則更甚,你教不好我孩子,我要告你;你打罵了我孩子,我要讓你丟工作……(不可否認,這確實是某些家長的心態)第三,教育局派專業人員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 請別再忽視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養
    孩子選擇這樣極端方式,誠如心理諮詢專家沈夢先生所言,原因是青少年心理十分脆弱,「精神抗壓能力薄弱」。面對當前普遍存在的青少年心理脆弱,抗壓能力差的現實,我們再也不能掉以輕心,忽視抗挫折能力培養。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屬於甜水泡大,很少經歷挫折磨練。不論是富家子弟還是貧寒學子,他們大多兄妹很少,有相當一部部分還是獨生子女。
  • 尋找最可愛鄉村教師丨翁日新:大山裡的孩子更需要好老師
    大山裡的孩子更需要好老師——記汨羅市屈子中學教師翁日新翁日新與新化縣水車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合影。多次榮獲嶽陽市優秀教師、汨羅市優秀教師和「三八紅旗手」「十佳道德標兵」、新化縣優秀教師和「師德先進個人」稱號。 【故事】「您給我的錢,我一直沒有用掉,因為我想把它作為紀念品,想你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看。」「這是我用肥皂做的和平鴿,它能洗去您一身的煩惱。」「我承認你胖,但正是我喜歡的類型。」
  • 對話28年始終在一線的幼兒園教師:孩子成長應像蝸牛一樣穩步慢行
    解春榮是北京市延慶區第一幼兒園教師。今年已經是她在學前教育一線工作的第28個年頭了。解春榮時常覺得自己這輩子就是為幼教而生,自從選擇了這一行,就再沒有想過離開。她心懷赤子之心,享受著和孩子們「蝸牛」般慢慢探索、慢慢成長的快樂。孩子怎麼都不聽我的進入幼教行業,解春榮覺得自己是「誤打誤撞」。
  • 老師:領3000元教師工資,卻幹3萬元的活兒?
    文| 李彥慧歡迎關注:說教育你以為公立學校的一個「正經老師」(不補課),會有多少工資?我欲多育人,人叫我難為。孩子你不管是不負責,管了是管錯了。都說老師最輕鬆,拿本教材進去隨便扯扯就行了,君不見計劃、備課、批改作業、比賽、檢、查資料接踵而來。
  • 神獸們陸續開學 孩子複課家長激動成表情包
    近日來,各地中小學也陸續開始複課了,沒想到,孩子們、家長們、老師們也都被刷上了熱搜。比如,有孩子複課家長激動成表情包的,也有複課後體育老師憂心忡忡,還有因假期太長忘記教室在哪......其中,家中孩子複課,作為家長激動成表情包,不少網友紛紛直呼太真實了!看看這些圖片,看把父母高興成什麼樣了!
  • 請孩子的老師來做家教,一對一輔導的效果非常好
    我們不能簡單否定輔導班的作用,也不能否定對孩子進行輔導的作用,有些家長之所以對輔導班與輔導老師有意見,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孩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後,花了錢卻沒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或者覺得孩子壓力過大,或者對在職老師又有了一份業餘收入而心裡不平衡,還有一個原因是,輔導機構眾多,魚目混雜,稍不留意就有了被騙的經歷。
  • 佛山最美教師陳彩雲:老師是河的兩岸,護送孩子一路奔騰到大海
    學生們說,遇見她我們很幸運,同事們則稱她為「老師的人生導師」,在教壇耕耘了33年的她,到底有著何種魅力?今天,帶你遇見華英學校英語科組長陳彩雲。「老師是河的兩岸,護送孩子一路奔騰到大海」「老師會讓我們用配音軟體對影視視頻進行配音,然後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 複課在即,開學第一課怎麼上?不妨給孩子們來一次生命教育的「開學...
    這些天,有不少教師給中教君留言:複課當日的「開學第一課」講點什麼好?怎樣把這個「非常假期」裡發生的事融入課程?別發愁!今天,我們為大家請到了全國知名班主任 田冰冰老師,與我們分享如何設計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開學節,快來一起看吧~如何上好複課當日的開學第一課?
  • 一線老師告訴你:教師,這份職業真的安逸嗎?
    我,一周19節課,加上看早讀,午讀,學生打飯,課間護導,大大小小各種會議,手機裡各種信息,填表格,交心得,交教案,交會議記錄,學校裡大大小小雜物需要人幫忙,下班回家回家長信息。天天忙的手忙腳亂,天天忙的焦頭爛額。表格仿佛總是填不完,會議好像永遠開不夠。學生不聽話,家長不配合。辦公室裡一位新教師,一邊寫教案一邊哭。 教師二:我上班五年,語文老師,四年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