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王珺:交易額翻4倍、客單價提升50%,暫無上市計劃

2021-01-10 燃財經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黎明

編輯 | 魏佳

2月18日,燃財經舉辦「創新經濟戰疫計劃」 第三期線上沙龍,主題聚焦生鮮電商行業。不惑創投創始合伙人李祝捷、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就「穿越疫情,生鮮電商怎樣把握新機會」這一話題進行了主題分享和互動對話。

王珺分享的主題為《每日優鮮應對疫情的經驗和挑戰》,部分乾貨提煉如下:

要點速覽:

疫情至今,每日優鮮實現了同比四倍左右的交易額,客單價達到120元,返工前的峰值達到150元;

生鮮電商行業的健康客單價門檻為80元,每日優鮮的前臺毛利率約為券後25%-27%;

生鮮電商的履約成本,好的玩家平均約為15元,差一點的約為20元,最好的倉能做到11元;

疫情過後,生鮮電商行業會加速全國型玩家的崛起,市場份額更向頭部集中,同時開始出現一些細分子品類的市場機會;

每日優鮮今年預計在所有成熟區域實現盈利,但目前沒有上市計劃。

以下是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在燃財經沙龍上的詳細分享內容:

疫情初期挑戰組貨能力,派出300人到產地組織採摘

我們最早對疫情進行響應是在1月21日,根據當時的新聞報導,我們覺得疫情可能會非常嚴重,於是第一時間成立了響應小組,制定了一個簡短的應急預案,主要包括配送站點、配送員和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以及消毒的保障措施。同時我們對口罩和消毒液這些物資進行緊急備貨,保證滿足一線員工的自用要求。然後我們保證庫存充足,價格合理。除此之外,我們開始極速達業務,在絕大部分地區執行春節不打烊的戰略。另外,我們取消了華中地區的同學回家和總部同學赴武漢出差的計劃。

很快疫情就發展到了第二階段,政府開始倡導市民居家隔離和自我防護,然後物資的需求也迅速增長。這段時間每日優鮮的主要挑戰是保障商品和服務的供給。大年初一我們就開始建立疫情應對指揮部,啟動了守護行動,確定了大概的方案,主要是力保供應,服務用戶。

守護行動已經進行了接近一個月,現在我們能夠保證果蔬肉蛋等生鮮產品的充足供應,每天能保證大概1500噸的蔬菜生鮮供給,主要城市裡九成的訂單能夠在兩小時內送達。

疫情主要挑戰的是生鮮零售商供給側的能力,因為需求側出現了井噴。在供給側,我們主要認為是三段,第一是組貨,第二是管倉或者叫管門店,第三是管配送。

早期的矛盾主要在供給側,集中在組貨上,疫情剛發生的時候,產地發生了大量的封村和封路。農民無法下地摘菜,大量的蔬菜滯銷在田間地頭,無法按原來的渠道流通到餐桌上。

我們在這個時候快速動員全國300個商品買手同學到產地組織人員採摘,然後跟政府部門做好溝通,保障了產地供給。在春節期間,我們快速組織了一天500噸的蔬菜生產,一周後提升到1000噸一天,現在大概在1500到2000噸一天。與此同時,我們之前準備的很多直採基地不夠了,於是我們又緊急調配了內蒙古、雲南、山東、北京周邊的產地資源,採購人員駐守產地,協調生產和發貨,這樣來保障供給。

保證足夠的打包人員和配送人員是行業難題

商品供應鏈的挑戰現在基本上已經解決了,重複而關鍵的民生商品,現在大家都能夠買得到。春節返工之後,我們開始建議用戶不要囤貨了。

從初八第一波返工潮開始,出現了供給側的第二個挑戰,就是對倉內打包人員和配送人員的挑戰。倉內有大量的大倉加工和微倉打包人員,以及一線的配送人員。這些人的安全保障、情緒疏導、服務質量保障,都是在過去的兩周內整個行業最大的難題。

因為我們有春節不打烊的經驗,我們快速提出了一線人員的補貼預算,保障一線人員享受到疫情期間的特殊津貼,讓大家能夠風險和收益對等。我們給員工買了保險,保證每個一線員工有200萬的額度,百分百理賠。同時我們安排一線交付人員每個人責任到倉,進行一對一的思想溝通,緩解大家的焦慮情緒。

除了早期近三周的遭遇戰,我們認為疫情期間生鮮零售行業供給側的挑戰,正在進入第二個階段,我們叫做陣地戰。這個階段既挑戰快速組織存量服務形態的能力,也挑戰供給側的創新服務能力。

供給側創新主要是在商品的SKU形態和配送的勞動力組織兩端。在商品側,我們開始連接西貝和蜀海等傳統的餐飲企業。除了蔬菜供應,我們還增加了一些半成品的餐食和速食的供應,也在開發一些更方便用戶食用的懶人菜和方便菜。第二是在配送運力的組織,我們開始成規模地引入異業的勞動力進行合作,比如餐飲領域的標準菜的加工,會由他們來完成,然後會有其他行業的員工成為我們微倉的運力,我們的大倉也會直接接收一部分餐飲行業的人。

總體看來,我們覺得第一個階段挑戰的是公司過去幾年積累的組織能力,快速打遭遇戰來組貨和配送。第二個階段挑戰的是公司的數位化運營能力,如何在做好持續高效服務的同時,來建立進一步創新的能力。

對話王珺:

疫情期間交易額同比增長約四倍

燃財經:能否分享一些每日優鮮在疫情前後的業務數據並做對比?另外,疫情期間的用戶需求有哪些特點?

王珺:疫情對需求側產生了非常強的刺激作用。目前看來,我們大概可以同比實現四倍左右的交易額。同時在我們用戶的訂單形態上,明顯看到用戶的客單價在提升。疫情前,用戶客單價在85元到90元之間,每筆訂單會購買近十件貨。現在用戶每筆訂單購買的件數進一步增加,而且出現了對客單價更高的標品的囤貨行為,這拉動了我們的貨件數和件單價雙漲。我們的客單價在疫情期間已經達到了120元,返工前的峰值達到了150元。

總體而言,疫情期間,用戶以前被超市、次日達電商以及線下零售解決的超市品類和非生鮮品類購物需求,開始通過一站式購物沉澱在每日優鮮。同時在用戶購買的商品的組合上,開始增加了更多的預製菜和半成品菜,我們看到這兩個品類在明顯的快速的提升。

燃財經:疫情期間,每日優鮮在物流和配送方面踩過哪些坑?有什麼啟發?

王珺:主要是供給側的不足,人手不足,然後就是人員會焦慮,安全保障不容易。但我們在人手不足這方面還是相對有經驗的,因為過去兩年我們都已經做了春節不打烊的項目,在春節這種本身就供給不足的時候,還要維持一定的全價值鏈的勞動力,本身先儲備了一些戰略配送人員。但是疫情發生之後,確實在供給側出現了明顯的人員短缺,這個時候最有效的辦法其實就是搶人。我們當時搶人就是趕緊給一線人員配備了新的訂單政策,保證這個政策在市場上有充分的競爭力,讓讓大家願意來幹。

燃財經:一線人員春節期間幾倍工資?

王珺:基本上都是雙倍以上。包括一線打包和配送的人工成本。

燃財經:是不是賣得越多、虧得越多,你作為CFO應該最了解了,請為我們分享一下每日優鮮的實際情況。

王珺:是否賣得越多虧得越多,這要看是不是會出現訂單層面的邊際虧損。生鮮到家是有一個相對結構性的固定的履約成本,包括大倉段、前置倉段,以及配送段整段,整個行業做下來,好的玩家平均是15元,差一點的約為20元,最好的倉能做到11元,這裡面包含了所有合規的口徑。所以成本很重要,需要建立一個健康的客單價。

我們也在觀察這個行業,我認為,如果線下的整個生鮮零售,大概是20個點到22個點的損前毛利率,再加上我們這樣的業態額外做的一段大倉加工,加上小幹線(這段本身也是供應鏈成本,會反哺到前臺的毛利上,因為多承擔了一段價值鏈節點),前臺毛利大概是在券後25到27個點。

如果要覆蓋至少15元一單,也就是打平訂單的客單價的門檻,我覺得是在60元。如果還要進一步的覆蓋獲客和總部成本,比較健康的客單價需要在80元。其實在疫情之前,我們的客單價就已經是80元的水平,也能夠在今年實現全國的經營利潤率為正,所以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挑戰。

但我認為要建立一個平衡的客單價,確實對整個行業是非常大的挑戰。因為這個客單價不能靠漲價獲得,也不能靠賣高端的貨獲得,而是要讓用戶來交叉購買,所以這需要有足夠強的商品力,而且是跨品類的商品力,讓用戶願意把錢花在這裡。

今年預計在所有成熟區域實現盈利

燃財經:每日優鮮目前的商業化進展如何?離規模化盈利還有多遠?

王珺:這需要多年的供應鏈積累。比如只有採購成本低,在同樣加價率上才能賣得便宜,選品要準,周轉要快,備貨要充分,損耗還要低,這些都會影響整個生鮮零售的成本結構。當然,剛才講的履約成本裡面,其實是沒有包含損耗的,因為我們已經能夠通過精準的備貨,把損耗控制在全局1到1.5個點之內,也就是說從商品進入大倉,到用戶手上只有這麼1到1.5個點,而且是在全國都做到這個水平。所以我覺得,生鮮零售行業進入不難,但是要做出利潤確實很難。我們今年預計在所有成熟區域實現盈利。

燃財經:每日優鮮的商品在疫情期間有沒有漲價?

王珺:疫情期間,我們沒有去提高商品的售價,這是行業的自律,也是政府的要求。

燃財經:和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對手相比,每日優鮮有什麼優劣勢?

王珺:我認為每日優鮮的核心競爭力集中在供給側。第一是跨品類商品的採購和運作能力,這尤其會體現在最終的商品力上,包括買手形成的統採能力、直採能力、選品能力、備貨能力、系統驅動的供需管理能力,還有交叉銷售以及推薦能力,最終的結果就是多品類的商品都能夠呈現出商品力和競爭力,這樣用戶就會分配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在這個平臺,每單的客單價也會有提升的機會。

交叉銷售會造成每單的客單價更高,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每一件sku的價格沒有變化,但是每一單的貨件數明顯高了。過去的五年,我們一直在投入全品類採購和運作的能力,我們現在有300多個買手來保證我們的商品力。現在我們已經有行業相對最好的客單價模型,而且是在維持民生價格帶的前提下。

第二點,我認為這個生意最重要的是大規模分布式連鎖節點的管理運營能力。這件事情其實在行業內有兩種實踐,有的玩家相信傳統連鎖的基於店長的連鎖管理,但每日優鮮更寄希望於數位化的解決方案。每個店長的經營職能,包括了日常的選品定價促銷、備貨、損耗管理、打包配送。我們把這些履約類的職能分開,經營類的職能全都讓系統取代了。

今天我們有近千個前置倉,每個倉每個具體的單品,都是根據這個倉周圍用戶的需求來做的個性化備貨。個性化經營的主體並不是我們的超級店長,而是我們中臺的AI系統,我們自己的供需算法。這樣我們能夠通過中心化的運營,保障生意極強的複製性。因為中心化運營的算法能夠個性化處理不同分布式節點的需求形態,所以我們又保證了生鮮零售這個本地化經營的本質,在用戶側體驗足夠好。

所以每日優鮮最核心的價值,我覺得主要是兩點:商品供應鏈、數字驅動的分布式連鎖管理。這是我們在行業內投入足夠多並堅持的核心競爭力。

疫情加速生鮮行業全國型玩家的崛起

燃財經:疫情之下每日優鮮也做了一些新嘗試,和西貝、眉州東坡等餐飲企業的合作進展如何?營銷意義之外,對你們業務的實際幫助有多大?

王珺:跟餐飲企業的合作,除了勞動力之外,主要還是集中在半成品菜、預製菜、懶人菜這種商品的SKU開發上。因為我覺得這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用戶仍然不方便去線下餐廳購物,或者不方便去吃外賣的情況下,我們能夠有效地讓用戶通過做飯來改善飲食體驗的一個方法,我們確實也看到這樣的需求在井噴,比如我們的酸菜魚賣的特別好,甚至最近還看到行業裡開始出現一些高端單品比如佛跳牆開始出現到家的解決方案。

所以我覺得,這一波疫情本質上會驅動用戶對於食品安全等工業級標準化供應鏈的訴求,這也會對我們的SKU組合長期造成影響,所以我們會加速對這類懶人菜、方便菜、半成品菜的投入。

燃財經:疫情結束後,如何做好用戶留存?還有哪些事情是每日優鮮今年要重點布局的?

王珺:我們覺得留存跟過去幾年一樣,最主要還是要通過穩定可信賴的體驗來形成用戶習慣,然後同時維持商品價格的加價率不超過超市,這樣既可以保證商品力不比超市差,同時在方便度上有明顯有優勢,用戶就會形成留存。

我們今年開始逐步給用戶導入非及時達的場景,增加超市這些更長尾商品的購物體驗,引入了優先超市這個業態,用戶未來可以有3000款商品一小時達,甚至數萬款商品次日達這樣的形態來滿足一站式購物需求。

重點布局的肯定是我們在供應鏈側,供給側,商品供應鏈上遊的統採和直採。然後以及我們算法驅動的大規模分布式連鎖的管理,這是我們還會在今年持續投入的兩個核心能力。

燃財經:每日優鮮在維持健康的現金流方面有哪些經驗?

王珺:維持健康的現金流我覺得有幾個要素,第一是零售本身的毛利率其實也就不超過30個點,生鮮20多個點。在這樣的毛利下,非常考究一個零售商對於OPEX(運營成本)的控制能力。核心就是在履約成本項的坪效、人效、網絡的規劃擴張和利用,能不能平衡好。所以抓好分布式連鎖的管理運營效率,這是我們過去五年堅持的事情。

第二是要建立一個足夠強大的商品力,這樣能夠拿到市場合理的毛利率。並且不要做過度的補貼,當然在補貼上每日優鮮過去幾年也走過一些彎路,但我們現在已經把這個問題完整的調整好了。第三是我覺得要把錢投入到能夠產生運營效率提升的地方,比如買手建立、前置倉網絡建立等。

燃財經:疫情對生鮮電商行業有何重構作用?小型電商企業是否迎來了發展空間?

王珺:疫情對行業的重構是有的,因為現在我們就一起加速了整個生鮮行業兩年以上的滲透速度。

我覺得會出現的幾個趨勢是,生鮮電商行業會加速全國型玩家的崛起,然後市場份額更向頭部集中。同時因為整體滲透率的提升,用戶習慣養成,開始出現一定的利基市場機會,包括圍繞部分區域的玩家以及圍繞一些細分的子品類的玩家都會有機會。但總體看來,小型玩家如果在這個時候進入市場,需要做好差異化,因為全國型玩家會更快完成市場份額的整合。生鮮零售畢竟是一個零售,我認為還是會出現多業態並存、多玩家並存的趨勢,市場份額的集中度不會像網際網路一樣呈現典型的高度集中。

燃財經:你覺得疫情過後,會不會出現大規模裁員現象?疫情過後,中小企業如何快速恢復生產?

王珺:我們不會出現大規模裁員情況,因為我們的用戶留存其實只要買過三單就非常穩健了,所以我們最主要的任務是疫情之後穩住這些用戶,給他們持續提供好的服務。

中小企業在疫情後如何恢復這個問題,我建議關注幾個事情,第一是關注疫情帶來的行業結構性的變遷,比如小農經濟的供應鏈,在食品安全上有挑戰的供應鏈可能在這波疫情後都會面臨長期的挑戰,甚至逐步被成熟的供應鏈和連鎖供應鏈擠出市場。第二是線下線上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會導致部分線下業態的成本結構無法再維持。所以有些業態在恢復營業的時候可能要注意,是否要做業態的調整。第三是一般在疫情結束之後,整個線下經濟會有一個快速的回暖期,用正確的模式和正確的產品,抓緊趕在這個窗口期快速恢復業務。

燃財經:每日優鮮有沒有IPO計劃?

王珺:我們沒有上市的計劃,還是先做好盈利性增長,做好用戶滲透,做好供應鏈和系統能力建設。

相關焦點

  • 疫情下買菜APP的新考驗:盒馬攜傳統餐飲自救 叮咚、每日優鮮運力...
    疫情之下 買菜APP迎來爆發式增長受肺炎疫情影響,居家隔離已經成為了大眾的選擇,在此背景下,傳統門店客流量必然相對減少,而隨之而來的是,每日優鮮、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訂單出現爆發式增長。據叮咚買菜披露,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近期整體訂單量約增長80%,客單價增加約70%。
  • 每日優鮮疫情期間業務量增長300% 客單價提高到120元
    【億邦動力訊】2月10日消息,疫情期間,每日優鮮業務量增長300%,客單價提高到120元。為緩解一線的壓力,平臺訂單交付時間由平日的1小時達調整為2小時達,且2小時整體的交單率達90%以上,所有訂單當天能夠交付到用戶手中,日清達到100%。近半個月的監控數據為用戶滿意度持續維持在95%以上。
  • 一路領「鮮」,每日優鮮憑什麼?
    5.3 提升客單價鑑於上文提及的生鮮行業具有剛需、高頻的特點,客戶的留存率和活躍度顯得尤為重要,因此 每日優鮮主要從購物體驗、平臺運營兩方面入手,提高用戶復購率和單次購買量,從而提升客單價。品類豐富:每日優鮮逐漸升級的前置倉模式能夠為用戶提供豐富的商品種類,滿足用戶的「一站式」購物需求,這樣可以提高用戶的單次購買量,進而提高客單價。同時,平臺會在客戶結算時,採用滿減優惠和超值換購等活動,引導用戶從買單一商品到買多件商品,提升用戶額外購買的意願。
  • 青島+每日優鮮,一場直通未來的消費產業升級
    由此,在生鮮電商最為熱鬧的2020年,從到家到社區到自提,從誼品生鮮到每日優鮮到盒馬,各類模式裹挾著資本與機會,都在找自己的舞臺。那麼,農業第一大省的中心——青島為何又會選擇前置倉生鮮電商領頭羊——每日優鮮?
  • 每日優鮮推出便利購,辦公室零食櫃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帶著2C端生鮮電商運營的經驗,每日優鮮也加入了辦公室零售的賽道,孵化出每日優鮮「便利購」,並以生鮮產品為特色。每日優鮮的一項核心業務是前置倉模式。具體來說,就是把生鮮倉庫開設到社區中去。目前在開闢城市中已經做到3公裡內一個倉庫,在北京、上海這些核心地區,正在擴充到1公裡一個。這一模式一方面縮短了產品配送的距離,另一方面還節省了冷鏈成本,包裝成本。
  • 每日優鮮推出「便利購」,辦公室零食櫃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每日優鮮的一項核心業務是前置倉模式。每日優鮮獲得騰訊三輪跟投,今年一月也剛完成C輪1億美元融資。每日優鮮副總裁李漾告訴36氪:「並不是說辦公室零售火了我們才做。而是在長期的社區經營當中,我們後臺數據發現,有20%的訂單都是送到辦公室。我們想,不如直接就把貨櫃放在辦公室。」同時,我們也觀察到,每日優鮮的貨櫃採用的是開放式貨架。既沒有時尚的設計,也沒有結合酷炫的技術。
  • 產品分析報告丨每日優鮮,隨時隨地享受食物的美好
    2017年至今,市場集中度提升,快速發展,資本向頭部集中。每日優鮮、易果生鮮獲上億美元融資,坐穩行業領先地位。生鮮電商模式愈發多元,正逐步向成熟發展期過渡。2018年,伴著年中大促,每日優鮮月指數持續走高,並在9月份成功突破400萬。同年11月,每日優鮮在武漢開通極速達業務,進一步深耕華中市場。並依託其」城市分選中心+社區配送中心」模式,在全國21城為會員提供1小時極速達服務。根據每日優鮮公布的雙11消費報告,平臺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611%。從交易額增速來看,以青島、合肥、南京等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同比去年上漲趨勢明。
  • 直售「頂配鮮肉」,看每日優鮮如何守護消費者的健康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推出「今日鮮」系列食材,此次每日優鮮「今日鮮」系列以鮮肉為主,為用戶提供新鮮不隔夜的美味體驗。食材的新鮮決定了餐品的美味程度,尤其是肉類食材,是否新鮮更是影響著食者的健康。
  • 每日優鮮用速度為「鮮」和「快」保航,「快」成為每日優鮮配送員的...
    這段時間,每日優鮮不可謂不出名,憑藉著「鮮」和「快」,它很好的佔據了生鮮市場,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對於生鮮來說,「鮮」是最基本的,而要實現「鮮」就需要配送的「快」。每日優鮮之所以以「快」出名,這跟它的配送員是分不開的。
  • 敦煌網「黑五網一」近4成類目交易翻番 掃地機器人增長超100倍
    2020「黑五網一」跨境電商大考落幕,敦煌網交出滿意答卷——「黑五」、「網一」單日及大促期整體交易額均攀新高,創下平臺成立16年來新紀錄;超過35%的類目交易額同比去年翻番,超過50%的類目實現年度新高;「宅經濟」需求井噴,相關品類交易額增長超15倍;大量新買家湧入,環比增長68.7%;平均客單價同比去年提升25.1%。
  • ...遊戲版號申報正式重啟;特斯拉縮減董事會成員;每日優鮮 App...
    在 2018 年 4 月,微軟宣布將在未來四年內投資 50 億美元用於物聯網。此次收購是微軟在物聯網領域發展的另一布局。(來源:品玩)蘋果向高通支付的和解費預計高達 60 億美元,高於此前標準4 月 19 日消息,美東時間 4 月 16 日,蘋果和高通決定和解專利使用費的糾紛。
  • 湖南每日優鮮APP排名_喝酒麼
    湖南每日優鮮APP排名,喝酒麼,合作消費者、供應商、精品代理、廠家、員工及其他合作者是喝酒麼賴以生存的根本。湖南每日優鮮APP排名, 說到貴陽同城送酒app,了解貴陽同城送酒app的相關知識點有助於我們更好的選擇貴陽同城送酒app,接下來跟小編一起看看還有哪些信息需要注意。
  • 每日優鮮產品分析報告 | 領跑你每天的生活新鮮感
    2018 年 9 月,由高盛、騰訊、時代資本、Davis Selected Advisers 領投的 4.5 億美元融資又被每日優鮮收入囊中,同時,自有品牌商佔比提升至 50%。2020 年 7 月,每日優鮮宣布完成新一輪 4.95 億美元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領投,其他數家機構聯合出資。此輪融資也是生鮮到家行業目前最大規模的融資。
  • 鮮糧行業寒冬,「每日鮮糧」在行業寒風中逆風前行
    國內外鮮糧行情反觀國外市場,FRESHPET至2014年IPO上市以後,不斷催化"鮮糧市場"發展,6年多的時間裡,FRESHPET股價由14年的18到2020年的70,6年時間市值翻了3.8倍,市值達到28億美元。但是由於2020年3月國外遭受疫情影響,股價曾跌倒50美元;5月逐步恢復為70美元。
  • 助力「川貨全國行」「家優鮮」耙耙柑、醜柑上市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2日電 (嶽依桐)家樂福「家優鮮」醜柑、「家優鮮」耙耙柑上市儀式22日在家樂福成都大世界店舉行。圖為活動現場。(嶽依桐攝)  蒲江縣多彩果蔬專業合作社和蒲江縣代異鮮果業專業合作社通過了家樂福生鮮質量體系——「家優鮮」的各項嚴格考察,所產耙耙柑和醜柑成為「家優鮮」在中國的最新認證產品。首批300噸經「家優鮮」認證的蒲江耙耙柑和蒲江醜柑將直接進入家樂福全國50多個城市的200餘家門店進行銷售。圖為活動現場。
  • 提客單價不能只靠漲,西貝、阿甘鍋盔、望湘園用一招多賺上千萬!
    增加營收的底層邏輯很簡單,無外乎提升客單價和增加復購率,想要在不大幅漲價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則必須有一套打法來支撐。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內參君發現,西貝、阿甘鍋盔、望湘園等品牌,紛紛選擇了一種四兩撥千斤的做法——靠一張小小的碼就完成了坪效的提升和會員體系的搭建。一張碼多賺幾千萬提營收大殺器給品牌帶來了什麼?
  • 每日優鮮幾款好食推薦!
    手辦下面推薦一些自己試吃過且無限回購的小食。第一款是最好喝的椰子水,純天然香水椰。這個品種相比青椰毛椰子要好喝百倍。蝦片第五款奶味紅豆龜苓膏。
  • 蘋果將在三裡屯開亞太頂級旗艦店;每日優鮮完成4.95億美元融資...
    奈雪的茶回應:何剛即將加入出任CTO,暫無上市計劃近日,有消息稱,原瑞幸咖啡首席技術官(CTO)何剛於近期加盟新式茶飲品牌奈雪的茶,此舉或為上市做準備。對於上市一事,奈雪的茶稱,短期內暫無上市計劃。潮流新品蕾哈娜全新護膚品牌 Fenty Skin 即將上線近日,Fenty Skin 在 ins 上官宣,將於7月31日在品牌官網上正式開售,產品品類包括臉部、身體護理、香皂,個人護理產品及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