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產權房「未達到國標」?海澱區最大的共有產權房項目永靚家園昨天啟動選房,但關於「該項目起居室窗地面積比未達到國家標準」的聲音也在網絡上瘋傳。該項目是北京最早一批採用高標準設計導則的「純正」共有產權房,也將購房人的目光聚焦於共有產權房的品質上。
在選房現場,永靚家園開發企業及設計負責人向記者澄清,該項目滿足國家相關標準及北京市共有產權房的設計導則,「未達國標」屬於計算錯誤。實際上,傳聞的背後,折射出購房人對共有產權房窗戶大小、採光的關注和擔憂。
建設方否認「未達國標」
在網上瘋傳的「永靚家園未達國標問題報告」中,主要質疑了該項目B1、B2、B3、B4四種戶型的起居室「窗地面積比」未達國標。
所謂「窗地面積比」,就是房間窗洞口面積與該房間地面面積之比,簡稱「窗地比」,是估算室內天然光水平的常用指標。按照國標《住宅設計規範》,起居室(廳)窗地面積比不應低於七分之一。「我們算出來的窗地比遠小於七分之一。」有選房人以永靚家園B2戶型的起居室為例計算,客廳窗洞面積約3.04平方米,起居室加上陽臺的面積是28.38平方米,得出來的窗地比是0.107,低於七分之一(約等於0.143)。
「這些戶型的起居室窗地比是符合國標的。」在選房現場,建設單位建邦中鐵公司和項目設計負責人都對此事予以否認。項目設計負責人也解釋,選房人計算的起居室面積中還涵蓋了餐廳的面積,這才導致窗地比小於了七分之一。在B2戶型中,選房人測算的地面面積是由8.6米進深乘以3.3米麵寬而得出的。但實際上,這8.6米的進深除了陽臺、起居室外,還有餐廳,餐廳的面積不應算入起居室部分中。
記者在戶型圖上看到,B2等戶型基本是南北通透的,餐廳與客廳連接在一起,並沒有物理隔開。仍以B2戶型為例,如果按照餐桌餐椅長1.8米、冰箱0.6米的基本配置粗算,進深至少要減去2.4米。以此計算,地面面積是20.46平方米,窗地比則為0.148,剛好高於七分之一。
「窗地比」需防打擦邊球
如此糾結「窗地比」,實際上是購房人對共有產權房窗戶大小的關心:如果窗地比不滿足要求,很可能是大房間配小窗戶,影響採光。
「窗地比是一個比較粗的指標,對於住宅採光,還有一個更細的採光設計標準。」一位住宅設計專業人士向記者解釋,「窗地比」也不是嚴格按照採光設計標準轉化而來的。設計人員在做方案時,也應考慮在大寒日、冬至等氣候節點上光線所達到的最大限度條件。
說到底,「不應低於七分之一」只是窗地比指標的底線。這位設計人士也向記者披露,在實際的操作中,確實存在一些項目打擦邊球,雖然滿足了窗地比的國標要求,但是餐廳空間過大,採光依然無法滿足。「比如窗戶做得很小,而起居室與餐廳是連接起來的,就可以虛標餐廳面積,把起居室面積做小,從而滿足窗地比的要求。」他說。
如何避免打擦邊球?對本市保障房的設計方案,仍需要通過專家評審。參與評審的北京市住宅建築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俐說,如果遇到了打擦邊球的案例,專家也會進一步核算。如果方案不符合實際需求的,也會被退回修改。上述設計人士也建議,住宅相關標準也應該進一步升級、修訂。目前的住宅設計規範是2011年版本,這些年來實際生活發生了不少變化,標準也應滿足老百姓當前的需求,定下更能反映現實情況的指標。此外,政府部門在審核方案期間,也應該加大「窗地比」的審核力度,防止開發商鑽政策和規範的漏洞。
共有產權房設窗戶大小門檻
「窗戶一旦小了,勢必會影響採光。」尤其是在北方人心中,窗戶大小是購房過程中必須參考的硬性指標。但在本市近來推出的少數共有產權房項目中,確定存在被業主詬病「窗戶太小」的問題,並直接與品質低掛鈎。此前就有共有產權房項目,剛一開放樣板間,就收到業主有關窗戶太小的抗議。
是什麼決定了窗戶的大小?「從目前這個樓的結構形式來看,窗戶已經開到最大了。再開就沒牆了,結構安全也就無法保證。」永靚家園的設計師解釋,這種政策房戶型偏小,往往只有3米多的面寬,而商品房面積大、甚至會有4米多的面寬。面寬小了,自然就影響窗洞的大小。
上述設計人士也直言,窗戶大小除了影響採光外,還會影響節能等多個因素。窗戶大小要根據所有因素權衡得出。「落地窗的採光最好,但考慮到節能的要求,就得使用質量極好的產品,成本也就會增加。」他解釋,這些政策房往往在最初就限定了比較低的價格,所以成本也是開發商要反覆斟酌的一個因素。
實際上,住建部門對於共有產權房窗戶大小等指標都劃定了硬槓槓,以確保品質。在去年發布的《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試行)》中,就明確「起居室、臥室等主要功能空間外窗洞口高度不應小於1.4米。」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曹政
編輯:王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