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辭職後,誰來接替他的位置成為了新的焦點。
最初外界認為,這次自民黨總裁、也是日本首相之爭,是在石破茂與岸田文雄之間進行。但是這兩天,劇情突然發生逆轉,之前並未透露出參選意願的現任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突然表示要參加競選,被外界認為爭奪相位的最大黑馬。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在即 菅義偉獲黨內最大派系支持
9月1日上午,自民黨召開總務會會議,敲定了選舉方案,也打響了自民黨總裁選舉的「前哨戰」。自民黨高層認為,首相安倍晉三突然辭職屬於黨章中的「緊急情況」,因此將通過黨內國會議員全體會議選出新任總裁,跳過地方黨員和支持者投票。
總計535張選票中,將有394票來自自民黨參眾兩院議員,141票來自47個地方支部派出的代表。由於這一方式中,國會議員投票權重更大,自民黨內出現不少反對聲音,其中就包括安倍有力繼任人選、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
日媒認為,石破茂在基層黨員中較受歡迎,但其領導的石破派僅有19名國會議員,黨內基本盤較弱,簡化投票程序可能對其競選首相構成致命打擊。儘管形勢不利,石破茂還是在9月1日下午正式宣布參選,稍早之前,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已經表示會參加總裁選舉。
而另一大「熱門人選」——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預計將於9月2日正式宣布參選。被稱為「令和大叔」的71歲的菅義偉出生在日本秋田縣。大學畢業以後,他經人介紹給眾議院議員小此木彥三郎當秘書,並在1996年第一次當選為眾議院議員。菅義偉自2012年以來擔任內閣官房長官,是日本迄今為止任職時間最長的內閣官房長官。在日本政壇,這一職位有「日本首相妻子」之說,也有人將其稱為「大內掌門人」。為維持「後安倍時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並且管控危機,菅義偉收穫了頗多關注。
截至目前,菅義偉已經獲得了黨內最大派系細田派、第二大派系麻生派、以及第四大派系二階派的支持。這三大派系的國會議員人數之和為199人,超過總票數的三分之一,此外,還有不少無派系議員也表示聲援,日媒認為,菅義偉有望獲得過半數議員的支持。
自民黨選舉方式引爭議
不過,自民黨的這種選舉方式,目前卻引發了很多爭議。正在日本的東方衛視記者宋看看說,這個選舉方式不包括全國自民黨黨員的投票,給日本民眾感覺近似於「暗箱操作」,這樣選出來的人感覺不靠譜。
輿論認為,當前這種投票方式必然還會影響政治熱情:目前日本自民黨黨員每年要交240元人民幣的黨費,這裡面就包括投票的權力;而且這會讓黨內各派系中屬於少數派的石破茂,非常吃虧。日本共同通訊社的調查結果顯示,石破茂的呼聲最高,比排在第二位的菅義偉多二十個百分點。
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表示,全國黨員投票更有利於恢復國民對日本政治的信任。自民黨內已有145名年輕議員籤名,要求實施黨員投票。不過,相對於誰當日本首相,日本民眾更關心誰能把新冠病毒疫情有效的控制住,人們可以放心的回歸正常生活。
菅義偉能否讓安倍全身而退?
以目前形勢來看,菅義偉的優勢似乎是「碾壓性」的,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員劉軍紅表示,當前自民黨的這種選舉,體現了日本政壇經常出現的「臺前推演、幕後安排」的慣例。
安倍執政期間,曝出了一些醜聞,他之所以能有驚無險渡過難關,正是因為菅義偉在其中做了很多工作。現在,安排菅義偉接任安倍,能讓安倍晉三全身而退、保住安倍政權,因此他是比較合適的人選。
雖然不屬於任何派閥,但作為安倍內閣「大管家」的菅義偉,一直被認為是安倍政策的最深理解者和最佳實踐者。輿論認為,菅義偉一旦當選,必然將堅持安倍制定的政策路線。包括旨在復甦日本經濟、維持經濟運轉的「安倍經濟學」。不過也正是因為其「安倍色彩」太濃,輿論也指出,菅義偉在大刀闊斧推進改革問題上會有局限性。
「後安倍時代」美日關係如何變化?
後安倍時代,日本的外交動向也備受關注。由於新內閣只有一年時間,媒體認為,安倍的接班人別無選擇,只能延續安倍的外交政策,以確保日本保持或鞏固與各國的外交關係。就在8月31日,安倍還同美國總統川普進行了通話,強調新任的日本領導人依然會與美國保持良好的同盟關係。
雖然外界認為,不論是誰接替日本首相,都會積極維護日沒關係,但不少美國媒體都對未來的美日關係會否發生摩擦表示擔憂。劉軍紅認為,當「後安倍時代「遭遇美國大選,接下來對美日關係而言是一段危險期。日本會面臨來自美國經濟、貿易、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壓力,雖然「美日同盟」一直是日本外交的基軸,但這不意味著日本會屈從這些壓力,因此在「後安倍時代」,美日關係可能會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後安倍政權」如何處理這些變化,也是未來的看點。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夏鑫 黃豔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