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姥姥帶大的,出生後三個月整,因為計劃生育的緣故,父母就把我交給姥姥帶,這一帶,就是六年!跟姥姥的感情自不用說。姥姥不是佛教徒,卻又好似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其實姥姥沒什麼文化,沒讀過佛教經典,也不懂佛教教義。坦白地說,姥姥只知道和尚是念經的......呵呵!
冥冥之中,萬事萬物自有定數,任何人都改變不了。似乎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而每一次聞到香(寺廟禮佛製品)的味道,總是能激起塵封在我腦海深處的兒時記憶。
記憶中,每月初一,十五,三十這三天早上,姥姥都會起個大早,打掃房間,收拾屋子。等一切都收拾乾淨妥當,便拿出香,小心翼翼地分成一根一根的,然後點燃,給家裡供的那尊佛像上香,叩拜。
有時我在跟前,姥姥也會讓我跪下磕頭。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香的味道。
姥姥這一拜,便是半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眨眼間數十年過去了,姥姥腿腳越來越不靈便,眼睛也越來越看不清,但拜佛禮佛,似乎成了老人家一種心靈寄託。每月三次的禮佛拜佛雷打不動,從未間斷過。直到後來姥姥年紀越來越大,實在彎不下腰,便拿個小矮凳子,把膝蓋頂在凳子上,雙手撐著凳子勉強跪拜。
雖然姥爺從來不拜,但也從不反對。
姥姥身體一直都很好,記憶中她連診所都沒去過,雖然有高血壓,但每天兩粒降壓片足夠應付。
最後一次見到姥姥,是二零零九年。
姥姥想我們了,畢竟我和姐姐都是姥姥帶大的。當時年近九十的姥姥,不顧年邁,千裡迢迢坐大巴從河南來到西北,著實讓我驚訝!現在想來,心裡愧疚萬分。
見到姥姥後,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兒——姥姥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姥姥了。從前姥姥見到我們,噓寒問暖,雖顯絮叨,親切感卻溢於言表。而眼前的姥姥神志已經有些渙散,話不多,一反常態地平靜。那一刻,我緊握姥姥那雙乾枯的雙手,眼淚奪眶而出......
來了不到一個月,姥姥便走了,永遠地走了!無疾而終......
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姥姥就我媽一個女兒,親人幾乎都在西北。遵照姥姥的遺言:百年之後,隨遇而安。我們不孝,就沒把姥姥再送回河南跟姥爺合葬,在當地找陰陽先生選了墓地讓她長眠。
墓地選在馬鞍山甘露寺陵園,甘露寺是個歷史悠久的寺院,而陵園就在對面。寺裡香火很是旺盛,每年的四月初八,來自各地的香客絡繹不絕。
這些年,每年的清明,我都會提前幾天去掃墓。因為臨近清明,山上車流量太大,擁堵不堪。
前年清明前夕,給姥姥擦拭墓碑時我猛然留意到姥姥的生辰竟然是民國XXX年,四月初八!!!天吶!這不是佛祖的誕辰嗎???
我不禁回頭看了一眼百米外的甘露寺,清淨莊嚴!!!
再後來有一次跟我媽說起這件事(因為姥姥的生日只有我媽知道,我等後輩不孝啊),我隨口問姥姥禮拜了半生的佛像的來歷時,更是吃了一驚!
母親說,那是在我出生前,有天村子裡(西北這邊)來了個走街串巷的手藝人,用模具倒佛像。父親請回一尊,被我姥爺相中,就帶回河南了。
我現在在想,姥姥臨終前怎麼就突然來到西北了呢?如果沒來西北,百年之後她肯定就葉落歸根,跟我姥爺合葬了。不過那樣的話,每年清明都沒有後人去上墳,作為後輩,我們心裡肯定不落忍。而在這邊,每縫姥姥忌辰,來甘露寺拜佛的香客熙熙攘攘,寺裡香火不斷,姥姥也能沾點佛祖的光吧.....
願一生奔忙、禮佛半生的姥姥在嫋嫋佛音和香霧繚繞中安眠!
供稿:歐陽大俠
編校: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