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讀懂基因檢測的是與非

2020-11-28 生物谷

最近不少人問我,是否應該進行DNA測序。他們還問我:「你做過DNA測序嗎?」作為一名研究患者基於何種原因進行基因測序的醫生,遇到這樣的問題不足為奇,有時我自己也想知道。

12年前,科學家首次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當時的成本約為10億美元。此後,基因測序的成本直線下滑,如今已降至約5000美元,且很快會跌至1000美元以下,使得這樣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常見。與之前的檢測手段能夠提供的基因信息量相比,全基因組測序能提供數百萬倍的信息量。為此,許多患者都進行了基因測序。

此外,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5年國情諮文演講中還推出了「精準醫療計劃」(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其中就涉及到基因組測學工程。這也會讓基因測序變成一個普通的問題。

隨著成本下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行基因測序。例如,大量癌症患者選擇了全基因組測序,因為根據基因信息能夠預測他們對各種化學療法的反應。那些患有先天性疾病兒童的父母也迫切想知道,基因突變是否是孩子患病的罪魁禍首。如果真是這樣,將來他們可以對此進行幹預,以防影響第二胎。

此外,對於特定疾病患者,整個基因組測序的價格已經接近於單個基因測序的價格,如乳腺癌。為幫助治療,醫生也在對一些嬰兒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將來,我們之中的大多數可能都會經歷基因測序。醫生只要在辦公室裡,就能利用你面前的計算機完成DNA測序。

許多人還會主動找到基因測序公司進行基因測序。在過去的幾年中,許多人在23andMe這樣的基因測序公司進行了基因測序。目前,這些基因測序公司只是檢測人類整個基因組的一小部分基因,僅佔人體DNA的百萬分之一,即所謂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分析。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公司將啟動更多的SNPs測序。即便如此,也僅佔人體DNA的十萬分之一。不管怎樣,這些公司表示,將提供血統之外更多有醫療價值的信息。SNPs所提供的信息相對有限,而整個基因組測序所能提供的信息要高出數十萬倍。

DNA分子由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分別是腺嘌呤、嘧啶、胸腺嘧啶和鳥嘌呤,英文字母縮寫分別為A、C、T和G,涵蓋30億個鹼基對的序列信息。儘管如此,人與人之間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9%。(人與黑猩猩基因相似度為98%,與牛基因相似度為80%,與雞基因相似度為60%。)

讓我們用一個形象的例子對此進行說明。書架上有1000冊書籍,其內容共包含30億個字母。如果將這些字母比作DNA,那麼其中999本書的信息都是相同的。只有1本書中包含的字母是不同的,並決定了我們眼睛顏色、頭髮顏色、鼻子形狀,以及患某種疾病的可能性等等。

如果檢測100萬個SNPs,相當於每3000個字母中檢測1個字母,即每頁檢測1個字母。如果看書時只看每頁的一個字母(或一個基因),那我們從中得到的信息將十分有限。

但是,進行整個基因組測序,患者將擁有整個基因組測序信息,即閱讀全部1000冊書籍。目前,一些基因測序公司正在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該服務。這些服務所產生的大量數據是極具價值的,包括用於醫療領域。

基因測序後,你可能會被發現存在一些與某種疾病相關的遺傳標記。其實,其中一部分是可以預防的,如乳腺癌。但人們習慣於認為,發現一個致病基因將來就一定會患病,如惡性腫瘤基因或肥胖基因。其實,大部分常見病是多個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你可能有一個基因會導致患某種疾病的風險提高2倍(從10%提高到30%),那麼你不會患病的機率仍高達70%。當然,這種疾病目前可能還沒有治療方案,如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因此,對患者進行相關教育至關重要。

許多患者擔心基因歧視問題。《遺傳信息無歧視法案》(GINA)確保了美國民眾的基因信息不被濫用和歧視。根據這部法律,如果基因檢測顯示某人可能易患某種疾病,保險公司不得據此提高醫療保險費用或者拒絕為其提供保險,其他公司也不得把基因信息作為招聘、解僱或提拔員工的依據。雖然這部法案涵蓋了大多數醫療保險,但目前還沒有解決人壽、傷殘或長期就醫保險問題。但我相信,將來這部法案會進一步保護這些人群。

當然,是否進行基因檢測不一定完全由患者來決定。當前,一些醫生已經開始為特定患者提供基因檢測服務。一些進行特定疾病研究的研究人員也開始進行整個基因組測序,試圖找出病因,給出治療方案。很顯然,我們之中的許多人將被包括在內,或者是從中受益。

因此,當人們問我是否應該進行基因測序時,我回答說:「你為什麼要進行基因測序呢?」一些人,尤其是對科學感興趣的人,他們通常會說「知道自己的基因信息會很酷」。有人認為「知識就是力量」,還有人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如果你真想進行基因測序,最好先諮詢一下醫生。另外,臨床遺傳學專家和遺傳諮詢顧問可能比你的醫生更了解一些具體的問題。

我也很想了解自己DNA中究竟蘊藏著哪些信息。幸運的是,我很健康,沒有什麼重大醫學問題,因此目前還沒有進行DNA測序的必要。當然,將來可能會改變。

不管怎樣,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我們都進入了一個美好的新世界,做任何事情都要謹慎。因此,我還沒有進行DNA測試,至少目前如此。

本文作者羅伯特·克裡茲曼(Robert Klitzman)是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精神病學教授。(生物谷Bioon.com)

文章原標題:Doctor, Have You Had Your DNA Tested?

信源: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教你一分鐘讀懂基因檢測的是與非

相關焦點

  • 基因解碼基因檢測為榆林帶來精準教育、精準醫療
    其中某些特定位置的字母的變化、消失和增加,可以使人必然的罹患腫瘤、耳聾、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更多的字母變化可以增加一個人的疾病的風險,這使得基因檢測成為一個充滿希望、具有多種應用價值的行業,通過檢測已知重要位置上的基因字母的存在,從而提供一個人的疾病風險和天賦潛能。
  • 一分鐘讀懂什麼是航空集裝器
    (原標題:一分鐘讀懂什麼是航空集裝器) 11月23
  • 不是誰都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
    近幾年,從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因檢出基因突變,為降低患癌風險,接受了雙側乳腺切除手術,到歌手鄧紫棋因家族有癌症病史,做了基因檢測。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腫瘤基因檢測」,都是從這些明星名人開始的。但什麼是基因檢測?基因檢測適合所有人嗎?
  • 基因檢測能救你一命
    《康健》在四月號報導抗癌成功患者的故事後,一位讀者提到自身的焦慮和無助。她的家族中,從外祖父母、母親、小阿姨、堂姊皆被癌魔纏身,媽媽過世時才48歲,「我今年26歲,一想到媽媽做化療時日漸消瘦身影、末期病痛情景,還有那麼多人死於癌症,真擔心下一個就是我。」
  • 解碼基因檢測系列報導|基因檢測江湖亂象:數據折損、造假,捆綁消費...
    見習記者 崔笑天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巖鵬 北京報導自精準醫療列入國家戰略後,基因檢測概念火爆。目前,市場上面向大眾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五花八門,價格差異巨大,從幾百到上萬元不等。有面向女性的減肥基因檢測、皮膚基因檢測,也有面向兒童的天賦基因檢測,還有面向老人的慢性病、遺傳病、腫瘤風險基因檢測。
  • 天秤座男人對你動心的三大表現,一分鐘讀懂!
    天秤座男人對你動心的三大表現,一分鐘讀懂!天秤座是一個象徵著美與和平的星座。自古天秤座出美女帥哥,在感情裡,不知道有多少異性會對天秤座前僕後繼,天秤座的迷人程度可見一斑。不如跟著小心來一次感情檢測。天秤座男人對你動心的三大表現,一分鐘就能讀懂!
  • 【衡道丨RET】精準聚焦——非小細胞肺癌融合基因的診斷|非小細胞...
    RNA-based NGS則有望彌補這一不足,RNA-based NGS檢測基因融合的探針只需要覆蓋外顯子,探針設計難度較DNA更低,還可以檢出轉錄水平剪切形成的融合基因,但受到RNA質量的影響,不能同時對基因突變進行檢測。
  • 一分鐘讀懂30M/50M防水標籤,並非水下深度!
    一分鐘讀懂30M/50M防水標籤,並非水下深度!隨著手錶功能的不斷擴大,人們對於手錶的要求也更高了。不僅要求好看、精緻,還要全面的日期日曆顯示、動力顯示、月相功能、夜光功能、防水功能等。50米所對應的壓強是5ATM的水壓,而通常浴室蓮蓬頭每分鐘噴水在20升左右,這就意味著將會產生大於5ATM的水壓,表鏡會無法承受那樣的壓力而進水的。一般性防水、30米防水和50米防水,都是屬於同一級別,代表生活防水,它代表的意思是適用於洗手時濺上的水滴或者下雨時飄落的小雨滴,但是不適宜洗澡或者遊泳使用。100米防水可以戴著洗澡洗車,但是不可以浸泡在水中。
  • 艾德生物:開闢腫瘤基因檢測新戰場 增持評級
    [摘要]  事件艾德生物國產首款ctDNA腫瘤基因檢測試劑盒獲批2018年01月1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准艾德生物「人類EGFR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多重螢光PCR法)」上市,預期用途為體外定性檢測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血漿DNA樣本中人類EGFR
  • 如何讀懂生命天書,我國基因測序產業上遊發展「困」與「惑」
    梳理基因測序產業發展的裡程碑事件,難以繞開九年前在深圳海關通關的普通一單:涉及產品為128臺(套)高通量測序儀HiSeq2000,買入方是我國華大基因公司,賣出方為美國Illumina公司。 「這就是其(華大)發展的重要資本。」
  • 一文讀懂,基因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科學公益直播》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什麼是基因?基因技術在新冠肺炎中發揮了什麼作用?一、基因與基因技術1.何為基因?目前最常用的4種基因技術:一是重組DNA技術。這個技術就是把不同來源的DNA、分子進行重新組合。在70年代,這是當時最早實現基因重組的一種技術方法。二是PCR技術(基因擴增技術),我們稱之為叫DNA聚合酶鏈式反應。有了PCR技術,我們可以在1~2小時內,在試管裡將基因放大數百萬倍。三是DNA測序技術。
  • 一圖讀懂「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標準」
    一圖讀懂「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標準」 2021-01-06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因檢測結果呈陰性?這可能是「虛假的安慰」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展了基因檢測項目,通過分析受試者提供的生物學樣本,檢測其基因變異,分析未來患上某種疾病的機率。但最新研究指出,即使檢測結果呈陰性,人們也不能完全放鬆警惕,因為這可能是「虛假的安慰」。
  • 解碼基因檢測系列報導之四|缺失中國人群關鍵樣本 易感基因檢測...
    定價5980元,檢測110個基因位點,覆蓋18種腫瘤風險,這是諾禾致源官網上一款名為「腫瘤全面遺傳易感基因檢測」的產品。
  • 又一家基因檢測公司獲投千萬元 已與200+三甲醫院合作
    諾禾心康成立於2016年12月,是諾禾致源旗下專注於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基因檢測公司,主要提供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檢測和心血管藥物基因檢測服務。 目前,諾禾心康產品包括單基因高血壓\低血鉀、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單基因糖尿病和三高用藥檢測等。
  • 基因貓:以肥胖、飲食等角度切入基因檢測,改進健康度
    2013年5月,好萊塢電影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宣布自己因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風險較高,因而進行了雙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手術。這引發全球廣泛關注,《時代》雜誌將這一事件稱為「安吉麗娜效應」並認為,她把基因檢測帶進來了公眾視野,並鑑於其影響力,會極大推動基因檢測的發展。
  • 貓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以及基因檢測
    儘管在一些國家,家貓雜交或非純種貓都是A型貓,但1981年布裡斯班和2005年雪梨對家貓雜交的調查顯示,B型貓的頻率分別為27%和36%。AB型貓在世界範圍內很少發生,而且只發生在B型貓的品種中( PK缺陷的檢測 (來源於一篇英文文章,是否有寵物檢測生物公司感興趣) 建立了一種基於TaqMan探針的實時PCR基因分型方法,並對其進行了快速基因分型和大規模篩選貓PK
  • 基因檢測之父過世後的基因解碼時代
    佳學佳學基因從基因解碼到基因矯正佳學基因導讀:在推進基因解碼技術的數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1993年化學獎得主、基因檢測之父、美國生物化學家穆利斯毫無疑問以瀟灑、自由,讓很多人噓籲。他在和女友嗨皮的過程中發明了奠定基因檢測的PCR技術,為數百萬人開闢了發財的道路。基因檢測的推廣使用及其局限性直接迎來基因解碼時代。
  • 無腦回畸形基因檢測——佳學基因
    基因解碼基因解碼研究中心報導:18個月的昊昊,表現為表情呆滯、智力低下、不能坐立行走。經醫院檢查後確證為無腦回畸形。昊昊的父母想生二胎,但是擔心二胎也會患病,找到了佳學基因。佳學基因專家對昊昊進行了致病基因鑑定基因檢測找到了致病基因,幫助昊昊的父母成功生育健康的二孩。
  • 多發性骨骺發育不良基因檢測——佳學基因
    ,在得知此疾病是基因遺傳病後找到了佳學基因,經過致病基因鑑定基因解碼後,找到了致病基因,在佳學基因解碼專家的分析與指導下,不僅知道了如何給兒子進行治療,還了解了如何生育二胎的問題。患者通過基因解碼技術在童年時就可以被診斷出患病,但是,一些症狀相對輕微的患者可能直到成年才能通過臨床表現被診斷出來。佳學基因解碼基因檢測通過分析基因信息,可以準確的找到致病基因,並通過個性化治療方案擺脫疾病所帶來的痛苦。 多發性骺發育不良的症狀隱性多發性骨骺發育不良通過手,足,膝畸形和脊柱側凸與顯性類型進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