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直升機飛行員的故事:穿雲破霧 雄鷹起飛急

2021-01-21 中國文明網

  2月4日下午,武漢大學桂園操場,工作人員搬運醫用物資。當日,湖北通航應急物資運輸隊從仙桃轉運3萬隻醫用口罩馳援武漢防疫一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穿雲破霧,戰鷹翱翔。

  在飽受傷痛的荊楚大地上,無數醫護人員、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投身抗疫前線。在人們不曾抬頭仰望的天空,有一群直升機飛行員,他們在湖北疫情最緊急的時候,駕駛鋼鐵雄鷹,跨越山川河流,第一時間將最緊急、最稀缺的抗疫物資,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每一次起飛,都面對著未知的考驗;每一起降落,都承載著生的希望;每一次利刃出鞘,只為用無畏的勇氣,擊潰病魔。

  逆風而行,克服航路種種艱難

  疫情,猝不及防。緊急時,全省交通實行嚴厲管控,陸路運輸不便。如何迅速將抗疫物資送達醫護人員手中?全國各地多家通航企業的直升機飛行員主動請纓,慨然出徵。

  2月1日上午11時,駐勤武漢的青島直升機航空有限公司接到任務:運送急需的防疫物資到襄陽和宜昌。這是湖北首次採取直升機空運的方式運送防疫物資。

  首航,沒有現成航路可以遵循、不確定天氣因素隨時產生險情、臨時備降點缺乏專業人員指揮……個中危險,飛行員們深諳,卻無人退縮。

  「不怕是假的,但在阻擊疫情中退卻,我們會羞愧。」接到首航任務的張自成、鍾建文兩位機長與機組成員們,連飯也來不及吃,立即從駐地趕往機場。一小時後,兩架米-171型大型直升機先後起飛,趕往武漢光谷一處醫藥物流基地,各自裝載2.5噸防疫物資,兵分兩路飛往目的地。

  如果備降點設在宜昌機場,直升機可以在專業人員的指揮下降落,可機場距離醫院較遠,會耽誤運送物資的時間。當負責此次調度任務的指揮員朱學忠試探著向飛往宜昌的機長張自成提出,可否降落在沒有專業人員指揮、無地面引導設備、只能靠目視著陸、空間不大的場地時,張自成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放心吧!我技術過硬,保證完成任務!」從手持電臺中聽到張自成的回答,朱學忠熱淚盈眶。

  義無反顧,挑戰飛行極限

  依靠嚴謹細緻的判斷力、果敢專業的執行力、不畏艱險的創新力,飛行員們不斷挑戰直升機飛行的最大極限。

  2月1日16時30分,800件防護服在仙桃彭場鎮加急生產完成。擁有小型直升機的金匯通航公司接到通知:立刻把防護服從仙桃運到武漢。

  半小時後,機長王俊君駕駛AW109 Trekker救援直升機起飛。直升機必須在日落前返航,才能保證安全。該直升機日常巡航速度是每小時220公裡,為了保證任務安全順利完成,王俊君把速度提升到每小時280公裡,幾乎達到理論最高時速。

  24分鐘後,王俊君到達目的地上空。然而,臨時備降點位於一條寬為20米的馬路上,兩側豎著間隔約3米的路燈,路況複雜、場地狹小,直升機降落難度大。100米、50米、30米……直升機按照每秒0.5米的速度緩緩下降。王俊君緊盯著顯示直升機據地高度的儀器,穩穩控制下降速度;副機長劉雲查看四周,確保螺旋槳與燈杆保持安全間距。從接近約7米高的燈杆頂開始,直升機懸停3次才安全降落。此時,兩人身上已溼透。

  「這是我飛行12年來最驚險的降落。」王俊君說。8分鐘後,防護服被裝上飛機,王俊君駕機返航武漢,速度依然是每小時280公裡,這是他首次全程用接近極限速度完成任務。

  這一切,只因為「時間就是生命,每個人都在快一分、搶一秒」。

  2月3日18時,青島直升機航空有限公司機長田軍打算從宜昌返回武漢,此時的氣象條件不是特別理想。可只有當天返航,才能保證次日物資轉運任務正常進行。基於自己是空軍部隊退役特級飛行員,有過夜航經歷,以及直升機有夜航設備,田軍果斷駕機起飛,憑著高超的飛行技術,夜航2小時安全返漢。

  非常時期,挑戰隨時出現。2月16日,武當山航空護林站出動B-7829直升機,給武漢、荊州、黃石等醫院運送抗疫物資,飛行任務涉及2省5個機場,全程飛行7小時40分、航程1100公裡,是該航站首次跨省、多機場起降連續作業。

  全力以赴,不負前線殷切期盼

  是什麼樣的勇氣,激勵這群空中戰鷹克服困難、挑戰極限? 3月22日,在漢南機場停機坪上,曾是退役軍人的張自成、田軍等回答:「雖然脫下軍裝,但軍人的血性永遠都在,國家需要之時,我們義無反顧,堅決完成任務。」

  湖北人民的掌聲,是對飛行員最好的獎勵。

  2月9日,田軍駕駛直升機從安徽到黃石,到達目的地上空時,接收方臨時修改了備降點。田軍正著急如何從空中尋找備降點,看到下方一片空地上站著一些人,就知道在等他。飛機剛一降落,現場響起一陣掌聲。

  每一次出色完成任務,都是心血與汗水的凝結。

  從上交請戰書的那天起,張自成和同事們一直處於備戰狀態:試飛飛機、研讀地圖定航線,了解航線一帶天氣……只要一聲令下,隨時能上。「現在儘管地面物流秩序逐步恢復,飛行任務減少,但我們時刻準備出發!」(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莉 通訊員 昝軍 李偉)

相關焦點

  • 空軍戰士畫筆記錄「崑崙雄鷹」抗疫故事
    中部戰區航空兵某團的官兵自主創作,用畫筆記錄下了崑崙雄鷹的「抗疫」故事。並肩:「此刻我和她,和你們,在一起並肩戰鬥。」這是運-20空中機械師孔艦釗在運送軍隊醫療隊逆行武漢時,對醫療隊員們的祝福。他的妻子肖博文是河南省發熱門診定點醫院的一名醫生,同樣奮戰在抗疫一線。看到白衣戰士堅定的面龐,他仿佛感到在與妻子並肩戰鬥!出徵:「國之重器,就是要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 「雄鷹」守護平安廣州——直擊廣州「空中警隊」
    「雄鷹」守護平安廣州——直擊廣州「空中警隊」金羊網  作者:夏世焱  2021-01-10 一級飛行員李勁穩穩地坐在H145型直升機的駕駛艙內,戴上專用隔音耳麥,逐項進行起飛前的檢查調試。
  • 解放軍直升機高速掠地險撞鳥 年輕飛行員手足無措
    在陸軍第26集團軍某陸航團,有一群年輕飛行員,他們是在改革開放年代長大的「90後」。在軍營這個大熔爐、大學校裡,他們飛出了青年軍人的樣子、青春時代的精彩。  9月上旬,記者走近這些「90後」飛行員,聆聽他們的成長故事,追尋他們的青春航跡。
  • 戰疫|雄鷹架起空中生命線,馳援湖北的4型軍機背後的故事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人民軍隊不但派出醫護人員在醫護一線參與救治,還出動飛機、汽車等運送物資設備。2月13日,空軍出動11架軍機向武漢空運軍隊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和物資,這是疫情發生以來,軍隊一次性出動軍機支援武漢抗疫最多的一次,引發熱議。那麼,哪些中國軍機現身抗疫一線?此次運-20大規模出動備受關注。
  • 「崑崙雄鷹」的故事,燃點與淚點齊飛!
    9組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專業的官兵走到臺前,結合時事政治、理論熱點、官兵故事,通過選段誦讀、感悟分享、採訪對談等方式,為官兵獻上一場「視聽盛宴」。臺下「聽眾」或仔細聆聽、沉浸其中,或拍手叫好,「點讚」不絕。「1月24日至2月17日,我們『崑崙雄鷹部隊』先後四次出徵,將近2000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160餘噸醫療物資安全運送到武漢。
  • 大家快來看看飛行員舒克的新直升機!
    舒克開著直升機,貝塔駕著坦克這部198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片這對小老鼠的童話形象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而現在,《舒克和貝塔》新版動畫片正式啟動十分想念這兩個小傢伙舒克和貝塔,30年不見甚是想念飛行員舒克開著這樣的直升機坦克手貝塔駕駛的坦克是這樣的
  • 武裝直升機女飛行員訓練:直升機像炒鍋裡豆子翻騰
    王雯娟將要走上戰位,接替上一名飛行員擔負春節戰備值班任務。  作為陸軍航空兵首批武裝直升機女飛行員,王雯娟的戰位在戰場上被稱作「第五空間」。  這曾是一個中國男性軍人專屬的戰鬥空間。2014年,王雯娟和其他4個姐妹完成改裝任務,正式進入陸航戰鬥序列,改寫了這一歷史。她們被戰友們稱為「五朵金花」。
  • 「世紀風王」來襲 中國飛行員倒飛直升機救船員
    原標題:「世紀風王」來襲,他們迎風營救外籍船員受颱風「山竹」影響,9月16日上午廣東沿海風大浪急。9月16日上午10點18分,黃智斌帶領其他四名機組人員,駕駛B-7310直升機,從廈門高崎機場起飛,前往汕頭海域貨船出事地點實施救援。
  • 「電力雄鷹」千裡馳援湖北防疫保電一線
    「到抗疫一線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2月26日下午13時許,國網通航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SG1128機組在北京定陵機場誓師出發,星夜馳援湖北戰疫一線,至2月27日晨7時許抵達湖北仙桃機場,與先期援鄂的兩支保電機組SG1123、SG1127勝利會師。
  • 雄鷹架起空中生命線
    雄鷹架起空中生命線 2020-02-13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築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一線抗疫群英譜)
    寬闊的長江從武漢穿城而過,浩浩湯湯。中部戰區總醫院坐落在武漢市武昌區的核心街區,大門前人流熙熙攘攘,街市車水馬龍。醫院門診大樓前,醒目的「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標語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 浦東城管「小姐姐」創作四格漫畫,記錄抗疫故事
    在浦東城管隊伍中,有一位會畫漫畫的「小姐姐」,通過畫筆,勾勒出不一樣的城管形象,最近幾天,她的最新作品又新鮮出爐了,這次,她創作的主題是一線城管隊員的抗疫故事
  • 起飛!帕米爾高原女兵直升機上巡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駐守帕米爾高原的新疆喀什軍分區某邊防團6名女兵登上直升機但是很快大家都調整好了狀態投入到邊情記錄工作中在飛機上看到曾無數次行走的邊境線綿長而壯美女兵們內心充滿了自豪經過高原的淬鍊她們已經成了帕米爾的雄鷹
  • 雙胞胎女兒為抗疫一線的媽媽改編歌曲
    雙胞胎女兒為抗疫一線的媽媽改編歌曲:「您是女兒心中最亮的星」  開欄的話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一場需要軍民團結一心、並肩戰鬥的人民戰爭,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奪取最後的勝利。
  • 失聯飛行員張浩、王曉冬犧牲!請照亮他們歸航的路
    1月19日,駐閩陸航某團一架直升機夜間訓練墜毀,機上2名飛行員犧牲,所在部隊批准他們為革命烈士。犧牲的機長張浩,一級飛行員,正營職,少校軍銜,江蘇灌雲人,1983年4月出生,2001年9月入伍,2003年4月入黨,多次立功受獎。張浩26歲時在同批飛行員中第一個走上中隊長崗位,能飛多種機型,團裡幾次新裝備接裝,都由他擔綱飛行。他還是團裡首批某型直升機飛行員,也是經驗豐富的特情處置教員,多次擔負模擬教學任務。
  • 看群「鷹」戰「疫」大空運,感受「崑崙雄鷹」家國情懷!
    15架飛機、8個不同機場、近5萬公裡航跡,緊急空運上千名軍隊醫護人員、百餘噸醫療物資……自除夕緊急起飛以來,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4次執行支援抗擊疫情緊急空運任務,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刻頻頻起飛,踐行著牢記宗旨寫大愛、敢打硬仗勇擔當的信念。
  • 陸軍部隊空地立體大救援:空中「雄鷹」 陸上「猛虎」
    陸軍部隊空地立體大救援:空中「雄鷹」 陸上「猛虎」 2017-08-11 05:43:45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福州首架警用直升機「海豚」首秀(組圖)
    據福州警方介紹,EC155 B1直升機巡航速度278公裡/小時,最大速度324公裡/小時,標準航程830公裡,續航時間3小時,最大起飛重量4.9噸,載客人數12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直升機之一。該機型選用了兩臺功率強大的透博梅卡阿赫耶發動機,並配有先進的導航、無線電通訊、飛行控制系統。
  • 抗疫一線——她給測溫槍穿上了「花棉襖」
    作者:京東中美醫院京東中美醫院負責白廟檢查站的疫情排查任務,不畏天氣寒冷,不畏一線危險,京東中美醫院的白衣天使們24小時駐守在那裡。測溫槍的「溫暖小屋」方法不盡相同,但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給這場「抗疫之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冬日裡寒風刺骨,而她們卻依然堅守如初,用心、用情演繹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 航空工業公開直8L寬體型直升機模型 或表明該直升機交付部隊已指日...
    直8G是中國陸航主力運輸直升機,而直8系列又源自法國SA321超黃蜂直升機。SA321超黃蜂直升機是法國在上世紀60年代研製運輸直升機,為了降低飛行阻力,它的機體設計的比較狹窄。對於直升機來說,加長非常容易,但是加寬就比較困難,如果處理不好就會讓阻力大幅度增加,降低直升機飛行性能。因此昌飛仿製SA321超黃蜂直升機的時候,為了降低難度和風險,沒有加寬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