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帕米爾高原女兵直升機上巡邊

2020-12-05 新疆女聲

帕米爾高原戍邊女兵首次空中巡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近日

駐守帕米爾高原的新疆喀什軍分區某邊防團

6名女兵登上直升機

首次對邊境線進行空中巡邏

她們是帕米爾高原上

第一批和第二批戍邊女兵

手握鋼槍,丈量邊防線

是高原女軍人最美的時刻!

看她們英姿颯爽的模樣

誰能想到首批戍邊女兵

也只是近兩年才到帕米爾

2019年1月

又有14名大學生女生

踏上了平均海拔3500米的帕米爾高原

成為駐守帕米爾的女兵

當年18歲的劉子睿

第一次坐上大巴去駐地時

300多公裡路程

1500多米海拔落差

7個多小時顛簸

讓她臉色發白只能趕緊吸氧

這一次

飛機飛過「盤龍」古道上空

因氣流影響出現顛簸

女兵們出現嘔吐、噁心症狀

但是很快大家都調整好了狀態

投入到邊情記錄工作中

在飛機上看到

曾無數次行走的邊境線

綿長而壯美

女兵們內心充滿了自豪

經過高原的淬鍊

她們已經成了帕米爾的雄鷹

來源/央視軍事

編輯/薛惠珊

相關焦點

  • 雲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雲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追記勇救落水兒童不幸遇難的全國勞動模範拉齊尼·巴依卡  1月5日,冬日的新疆喀什大地,寒風嗚咽、大雪紛飛。  祖孫三代忠誠守護祖國邊境  拉齊尼·巴依卡家在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位於帕米爾高原東南部。這裡,我國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的邊境線,全長888.5公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氧氣含量只有平原的一半,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攝氏度。  「一頭犛牛,三代護邊」。拉齊尼·巴依卡一家祖孫三代都是優秀護邊員。
  • 塔吉克族牧民沙麗克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幸福生活
    新華網新疆塔什庫爾幹10月9日電(記者毛詠、張鴻墀、卜多門)在海拔超過5000米的帕米爾高原上見到沙麗克的時候,這位年到中年的塔吉克族女子正在她的石頭屋子旁擠犛牛奶,3歲的小女兒古麗巴努爾和兩隻大黃狗在門前玩耍。在高原金色的陽光裡,小姑娘的紅裙子顯得絢麗無比。
  • 帕米爾高原上的「塔漂」:對塔吉克族一往情深
    中國著名美術家夏天安,每年都要在帕米爾高原度過一個夏季,採風,享受寧靜。 朱景朝 攝中新網塔縣7月18日電(記者 朱景朝) 多年來,中國著名美術家夏天安每年都在帕米爾高原度過一個夏季,採風,享受寧靜。「我在北京是編不出來的」,他說這些年他親眼看到當地民眾住上了安居房,孩子上幼兒園不要錢,國家惠民政策頻出。「我要記錄塔吉克族生活的變化,記錄時代的變遷,合適的時機舉辦畫展。」他計劃8月畫完小麥收割離開。塔縣地處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人口4.1萬,其中八成以上為塔吉克族。
  • 帕米爾高原再現盤羊成群
    「以前巡邏時,很少見到盤羊群,如今,站在塔什庫爾幹鄉色日克塔什村邊,遠遠望去,經常能看見三五成群的盤羊在悠閒覓食。」塔什庫爾幹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依明江·胡達拜爾迪盤羊徜徉在初雪的帕米爾高原(資料圖)。
  • 淚別「帕米爾雄鷹」拉齊尼·巴依卡
    (資料圖) 戍衛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官兵,家鄉的父老鄉親,每一個認識拉齊尼·巴依卡的人,都不願相信,那個「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邊防戰士」的護邊員,那個常年在「死亡之谷」山口巡邏的「帕米爾雄鷹」,永遠地離開了。 4日中午,在喀什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前往餐廳吃飯,突然聽到有人大聲呼喊:「救救孩子!」
  • 帕米爾高原的精靈,遇見就是幸運!
    帕米爾高原氣候惡劣,地理環境較差,很多人可能以為會難有活物生存,但事實上,帕米爾高原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帕米爾高原的野生動物中目前帕米爾高原有塔什庫爾幹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局、帕米爾高原溼地自然保護區以及金草灘國家溼地公園一類的機構,致力於生態保護,取得良好效果。
  • 帕米爾高原 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圖)
    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是自漢武帝以來開闢的絲綢之路之必經之地。據《西河舊事》「其山高大,上生蔥」而得名,地理上屬亞洲中部,位於中國、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邊境上。高原最高峰為中國境內的公格爾山(7719米)。帕米爾高原也是亞洲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包括喜馬拉雅山、興都庫什山等五大山脈。帕米爾高原山區以造山運動形成的結狀隆起帕米爾山結為中心,數條中南亞山脈由此放射出去;這些山脈包括興都庫什山、喀喇崑崙山脈、崑崙山與天山。帕米爾主要在塔吉克境內,但邊緣進入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國和吉爾吉斯。中心位於塔吉克的高原,最高的山脈在戈爾諾-巴達赫尚地區。
  • 帕米爾高原上的雄鷹,塔吉克族先民起源於何時?有哪些特色習俗?
    有一個聚居於帕米爾高原之巔的民族,他們的祖先雖然來源於中亞,但是大約在幾千年以前就跨過雪山,沿著山麓不遠千裡跋涉至我國境內。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就是被稱為帕米爾高原「王冠」的塔吉克族。塔吉克族聚居於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人腳踩帕米爾高原,頭枕終年積雪的美麗天山。
  • 戴上帕米爾高原的「皇冠」,感受熱情似火的塔吉克族婚禮!
    位於帕米爾高原東部,喀喇崑崙山北部,塔裡木盆地西部,西與塔吉克斯坦 、西南與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 塔什庫爾幹是一個以塔吉克族為主體,漢、維吾爾、柯爾克孜等多民族居聚區。生活在塔什庫爾幹的塔吉克人自認為是離太陽最近的人。縣城裡除了一些外來做生意的外地人以外,大部分是當地的塔吉克族人。
  • 致敬「帕米爾雄鷹」!
    看著教室裡拉齊尼空蕩蕩的座位,木沙江和麥麥提決定,等培訓結束後,他們倆要一起去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去拉齊尼曾經守邊的地方走訪調研,根據拉齊尼生前的想法,提出一個建議,帶上全國兩會。
  • 帕米爾高原上有座小縣城,世居著塔吉克人,這裡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處在帕米爾高原東部,其境內有世界上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的K2。「塔什庫爾幹」當地語意為「石頭城」,因縣城北部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這裡雖然地廣人稀,但作為以塔吉克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地,具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
  • 考古學者在中國塔吉克斯坦邊界地帶發掘新疆帕米爾高原墓葬群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隊隊長巫新華研究員率領的考古隊,6月4日起正式對新疆帕米爾高原上的「黑白石條古墓葬群」進行考古發掘工作。該墓葬群位於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兩處長約百米、寬約50米的臺地上。
  • 在新疆遙遠的帕米爾高原 和塔吉克族一起自由飛翔
    01那是發生在平均海拔高達6000米的帕米爾高原上的故事,我們為塔吉克族婚禮而去,但兩天行程下來,不僅沒有見到任何婚禮儀式,甚至連新娘都沒有見到,倒是結識了這樣一群令我們魂牽夢縈的小朋友。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他們崇尚太陽,以鷹為英雄,世代生活於帕米爾高原。
  • 烏宗圖什河哨所:借道巡邊 獨此一家
    上圖為哨所一角。向曉東攝烏宗圖什河哨所是新疆軍區別迭裡邊防連一個季節性哨所,地處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邊境的烏宗圖什河河源。借道巡邊,獨此一家。採訪中,哨長陳立向我們介紹,這裡是全軍唯一需要借道異國巡邊的哨所。為啥需借道?陳哨長告訴說,這是一個互利互惠的做法。由於這一地段石山林立且異常陡峭,我方有些點位只有借吉方道路才能管控,而吉方也需向我方借道才能管控他們的點位。為了促進兩國、兩軍間的友誼,中吉雙方會定期組織聯合巡邏。
  • 歌聲飄過帕米爾,你聽到當代戍邊人的心聲了嗎
    高原之聲自有其特定音律。在帕米爾聽歌,聽的正是當代戍邊人的心聲、志向和情懷!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文章——歌聲飄過帕米爾■孫曉青一首歌,一首熟悉的老歌,在我重返南疆,走進駐帕米爾高原的某邊防團時悄然響起。
  • 高原「霸王花」
    「不只是男生,女生也想上戰場,去一線,熱血和情懷都是一樣的。」來自通信、話務、衛生、電子對抗等各個專業的13名女兵經過自願報名和層層選拔,最終脫穎而出,「落戶」特戰旅六連,組建起該旅第一支女兵分隊。排長翟慶茹至今記得第一眼見到姑娘們的情形,「她們站在訓練場旁,充滿熱情和好奇,眼裡有光」。至於高原的艱苦環境,則不在女兵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 新疆帕米爾高原之上,有一座「會叫」的沙山,充滿神秘和聖潔之美
    其中位於新疆西南部的帕米爾高原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具有獨一無二的非凡氣質和傳奇色彩。帕米爾的無窮魅力,在於地形地貌豐富和幅員壯闊,過了一山還有一山,過了一湖還有一湖,既有無人區裡極目蒼茫的感慨,也有藍天白雲聖湖令人靈魂出竅的地方,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 國產直升機終於帶出門了!印度信心滿滿卻鬧笑話:「沒牙的老虎」
    印度與鄰國衝突的關鍵地區,大多都地處高原,因此印度在高原地區駐軍是常事。印度為了能夠在高原作戰中獲得優勢,專門成立了一支強大的山地軍,擁有12個整編師,總兵力達到20餘萬人。對應的高原作戰武器主要是美國的M777輕型榴彈炮與FH-77B榴彈炮、CH47重型直升機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等,但是印度目前的劣勢在於沒有低端的輕型武直。近期印度國內傳來的消息正好解決這個問題。印度國產直升機正式部署邊境根據印度媒體報導,近日,印度已經將兩架國產直升機部署到了高原地區,用於邊境作戰。這款直升機,是印度國內目前盛讚的LCH武裝直升機的原型機。
  • 抗疫一線直升機飛行員的故事:穿雲破霧 雄鷹起飛急
    在人們不曾抬頭仰望的天空,有一群直升機飛行員,他們在湖北疫情最緊急的時候,駕駛鋼鐵雄鷹,跨越山川河流,第一時間將最緊急、最稀缺的抗疫物資,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每一次起飛,都面對著未知的考驗;每一起降落,都承載著生的希望;每一次利刃出鞘,只為用無畏的勇氣,擊潰病魔。
  • 100%自主可控,曝航瑞「雲雀」重油航發匹配首款艦載無人直升機
    ,機型為AR-500BJ型;而此前第一個高原試飛的正是其長兄AR-500C型無人直升機,拿下了國內高原無人直升機首飛記錄。▲ 上圖為AR-500C無人直升機當然目前肯定沒有實機圖,不過AR-500BJ不出意外應該就是AR-500C型的艦載版(上圖中的機型),外觀是否保持一致性自然不好下結論,好在試飛圖片很快就會現身;而採用國產重油航空發動機是一大突破,根據目前獲悉的信息,AR-500BJ可直接上艦,裝載5~10架,可採用集群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