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座中國到古巴的橋」

2021-01-16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一首維瓦爾第的《四季·春》漸起,吉普西立起足尖,翩躚而舞。突然,練功房外喧囂起來。是上課的孩子們來了。

吉普西停下備課,開心地同她們一一打招呼,幫助她們整理舞裙、髮飾。不一會兒,這群「小天使」便手執裙擺、踏著小碎步款款飄入教室。

白色的燈光一齊點亮,教室裡頓時亮堂了起來。孩子們面帶微笑,隨著一聲聲法文專業術語做起了熱身。

來自古巴的芭蕾舞老師吉普西在她位於三亞的芭蕾學校指導中國學生跳舞。

這家位於海南三亞的芭蕾學校有些特別,上課的是清一色的古巴老師。其中,吉普西是來華時間最長的一位。

2013年4月,在中古民間文化交流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古巴國家芭蕾舞團演員吉普西與20多個同事受邀來到三亞一家劇院駐紮演出。

在已故古巴國寶級芭蕾舞大師阿莉西亞·阿隆索的帶領下,古巴國家芭蕾舞團成為世界上最具聲望的舞蹈團體之一。

圖為三亞吉普西芭蕾學校的五位古巴舞蹈老師。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初到中國的吉普西懵懵懂懂、不善言辭。整整兩年,她極少外出,沒有交到一個中國朋友。

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把來海南度假的5歲女孩瑤瑤介紹給吉普西,希望她在芭蕾技巧方面給予小女孩一些指導。

沒有正規的場地,她們便借用朋友的拳擊場,每天堅持訓練幾個小時。在吉普西指導下,瑤瑤進步神速,半年之後便在國外的一次舞蹈比賽中獲獎。

這大大鼓舞了吉普西的信心。2018年底,吉普西決定創辦一所芭蕾學校。「我想把最美的技藝與最真的感情,帶給這些中國孩子。」吉普西說。

來自古巴的芭蕾舞老師吉普西與她的中國學生合影。新華社記者黃順達攝

憑藉專業技術和耐心教學,吉普西贏得了越來越多家長的信任。很多前來海南越冬的「候鳥」家長也慕名把孩子送來學舞。為此,她陸續邀請了4位古巴舞者朋友來華執教,教過的中國孩子已有400多名。

在中國的7年間,吉普西不僅開創了自己的事業,也在不知不覺間出任了「民間文化使者」。她說:「我們是一座中國到古巴的橋。」

來自古巴的芭蕾舞老師吉普西在她位於三亞的芭蕾學校指導中國學生跳舞。

2020年是中國和古巴建交60周年。作為西半球首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古巴與中國互為同舟共濟、唇齒相依的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兩國在人文交流領域也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湧現出一大批「民間文化使者」。

與吉普西不同,從事文博工作的尤萬裡在中國留學後又回到了古巴,因為他覺得自己還有一個未完成的使命:向古巴民眾介紹中國瓷器以及瓷器背後所蘊含的東方哲學和精神。

古巴國家裝飾藝術博物館館員尤萬裡在研究中國瓷器。

尤萬裡供職於古巴國家裝飾藝術博物館。十幾年前,他偶然接觸到館藏的中國藝術品。面對1000多件精妙絕倫的中國瓷器,他頓時著了迷,如饑似渴地穿梭於各大圖書館,尋覓研究中國陶瓷的文獻,卻收穫寥寥。

這成了尤萬裡的一個「心病」。2014年,他獲得了中國政府獎學金,如願來到千年瓷都景德鎮,在景德鎮陶瓷大學學習鑑定古陶瓷器。

尤萬裡異常珍惜這次機會。沒多久,他就跑遍了當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每次上課還總要嚮導師借幾本藏書回去仔細研讀。4年後,他獲得了考古學碩士學位。

圖為古巴國家裝飾藝術博物館館員尤萬裡從中國景德鎮陶瓷大學獲得的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回到哈瓦那後不久,他就在博物館內組織了首個中國瓷器專題展覽——中國18世紀瓷器展。之後,他又推動在博物館內設立了東方陶瓷永久展廳。

在尤萬裡心中,中國之行賦予他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充滿東方情趣的審美和個性。工作中,時不時泡上一盞清茶,已經成了他的「職業習慣」。

當手中的瓷器在陽光下變得晶瑩剔透,他眼前似乎又浮現出霧雨中的江西村鎮,草木青翠,清泉抱石。

古巴國家裝飾藝術博物館館員尤萬裡向參觀者介紹館藏的中國陶瓷。

「我已經是一半中國人了……我希望通過自己小小的努力,讓古中兩國人民更好地認識彼此、了解對方。」抿上一口茶,尤萬裡淡淡地說道。

文化交流是心靈的對話和友誼的紐帶。瓷器的風韻,芭蕾的優雅,見證的只是中古文化交流互鑑中一個小小的橫截面,更多驚喜正等待著下一個60年來揭曉。(記者:黃順達、朱婉君、楊冠宇;視頻:黃順達、楊冠宇、沈浩洋;編輯:徐曉蕾、程大雨)

相關焦點

  • 評論|以一座橋的名義銘記與感恩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徐漢雄這兩天,武漢同濟醫院門口的一座過街天橋突然火了!不少市民特意前來打卡、拍照......原來過街天橋的護欄玻璃上,印滿了疫情期間全國援鄂醫療隊的名字,此舉是為了感謝全國人民對武漢對湖北的支援。
  • 女排三大賽,哪個國家拿到的冠軍最多,不是中國和古巴,而是她們
    這三項大賽的冠軍也是各支女排國家隊最想要拿到的榮譽,在女排三大賽歷史上,有多個國家曾經拿到冠軍,那麼哪個國家拿到的冠軍最多呢,不是中國,也不是古巴,而是俄羅斯。作為世界女排領域的一支勁旅,俄羅斯女排曾先後12次拿下女排三大賽的冠軍,包括7次世錦賽、1次奧運會和4次世界盃,當然,這一數據包括了前蘇聯女排的數據。
  • 劉潤華常務副主席帶隊出訪墨西哥古巴美國
    一拜訪中國駐墨西哥大使館11月6日凌晨,考察團經過二十多個小時飛行及中轉後抵達墨西哥城。考察團放下行李便直奔中國駐墨西哥大使館,與祝青橋大使、林棘公使銜參贊(首席館員)、鄒傳明經貿商務參贊會談。祝青橋大使介紹了墨西哥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最新改革動向。
  • 古巴紅地蟹泛濫,為什麼中國吃貨也愛莫能助?
    有人甚至調侃說,如果怪獸哥斯拉出現在中國,唯一的可能就是成為中國吃貨們餐桌上的美食。可是,古巴曾經有一種叫做紅地蟹的物種泛濫,中國吃貨們卻無能為力,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因二:古巴當地的烹飪手法有限在碧海藍天、美女如雲的古巴,人民的生活節奏緩慢。如此美景之下,古巴人將大把的時間用來享受生活,而在烹飪上古巴人則是一切從簡,不希望在食物烹飪上浪費太多時間,而紅地蟹在烹飪之前需要清理其毒素,這對古巴人來講太麻煩了,所以寧願任其泛濫,也不願意用來烹飪美食。
  • 何新1992·古巴日記(7)
    機上乘客除了我們,還有幾個軍人。其中一個年輕軍人,小何告訴我,那人是小卡斯楚。巧遇。  何說,聽談話,他們在談古巴的核電項目。小卡可能是一位核子專家。  下飛機時,古巴同行者把我介紹給小卡,握手、寒暄後,告別。
  • 美麗的島國——古巴
    說到古巴,身邊一些上了歲數的長輩,總是對它充滿著無限的好感和一種莫名的情懷。而更多的年輕人卻對古巴一無所知。談不上好奇,更談不上嚮往,唯一感興趣的也許還是那風情無限的加勒比海,甚至連切格瓦拉這樣的英雄也逐漸淹沒在這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當中。
  • 神奇古巴,哈瓦那的街道
    哈瓦那(西班牙語:La Habana,英語:Havana)是古巴首都和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大哈瓦那由瓜納瓦科阿、馬裡亞瑙、雷格拉、聖瑪麗亞—德爾羅薩裡奧等衛星城組成,曾為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堡壘和西半球最大港口。哈瓦那與古巴,就如北京與中國,是一個國家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精神代表。
  • 印度不愧是「開掛名族」,用樹種出一座橋,搖搖欲墜500年未塌陷
    印度不愧是「開掛名族」,用樹種出一座橋,搖搖欲墜500年未塌陷人類建築常常是在利用自然資源和地貌的同時,改變了自然環境。橋梁是人類建築中的重要突破,有了橋梁後,人類的活動範圍大大拓展,橋梁也促進了江河流域人們的文化交流,所以「橋梁」這個詞,也成為了文化交流中最常用的比喻。
  • 年會我中了一座橋 阿隆索音樂檯燈A-touch到手試玩
    每每到了年底,在朋友圈曬年會節目,年會獎品都成了必修課,看完了各色獎品點完贊後,咱也不免懷著羨慕嫉妒恨地期盼什麼時候好運能落到咱頭上。沒想到幸運來得這麼快,就在公司剛剛吃完的年飯中,哥居然中了一座橋!沒錯,你沒看錯,是一座「橋」,一座會響的橋!好吧,其實筆者剛聽到我中了一座「獵德大橋」的時候,也很是被唬的懵圈了一會,直到一個精美的盒子擺在了我的手裡。
  • 通訊:遊覽現代與歷史相融合的古巴哈瓦那
    近年,由於美國逐漸解除了對古巴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經濟封鎖和貿易禁運,使得這座擁有400多年歷史、被稱為「加勒比海明珠」的名城哈瓦那,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記者來到哈瓦那的幾天裡,發現這裡的賓館天天爆滿,景區遊人如織。各式旅遊大巴、上世紀五十年代生產的老爺車的士拉著遊客來回穿梭於各景區間,風光旖旎的哈瓦那已儼然成為一座旅遊城。
  • 小龍蝦「入侵」中國失敗後,又來新物種?古巴直呼中國廚師求吃光
    小龍蝦「入侵」中國失敗後,又來新物種?古巴直呼中國廚師求吃光!作為一個十足的吃貨,大家對於美食的追求是越來越高,而且我國地大物博,很多美食也都可以做的,特別新穎,口味奇葩,不管是我國本土的還是外來的美食,都讓我們吃得特別過癮,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小龍蝦入侵中國,失敗後又來新物種,古巴直呼中國廚師求吃光。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古巴數千人曾到機場迎中國領導人
    徐貽聰說,此次習主席時隔三年再次訪問古巴,受到古巴方面的熱情迎接
  • 嗩吶在古巴!
    她說Cuban Dreams裡的中國嗩吶令她印象深刻,而那嗩吶,是當年中國的華工帶去古巴的!我大吃一驚。此前只知道古巴有華工,但不知道有嗩吶。於是趕緊找來Cuban Dreams來聽。果然,在第六首曲子Conga Santiaguera中聽到了親切的嗩吶,那是在conga鼓之上引領者的聲音,它當然不帶有任何中國音階,吹出的完完全全是狂歡節的魂魄。於是趕緊做點網絡研究,發現嗩吶在古巴被稱作La Corneta china或者trompeta china,1848年華工開始湧入古巴,到1860年的時候,已經有10萬人口了。
  • 何新·1992古巴日記(6)
    此鱷魚形象很特殊。  我88年曾經出版了一部書《龍·神話與真相》,指出中國中原華北地區古代氣候溼熱,平地多溼地沼澤,發現不少鱷魚化石。?中國揚子鱷  ?  財寶湖在沼地茂密的綠色叢林中。西語 特索羅Tesoro湖。
  • 古巴滿地都是螃蟹,為什麼沒有人敢吃?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說古巴滿地螃蟹的應該就是說每到一定時候,在古巴豬灣遇到螃蟹遷移時被記錄下來的壯觀場面。
  • 中國網民想幫古巴消滅螃蟹 百萬螃蟹大軍引發網民的「食慾」
    中國網民想幫古巴消滅螃蟹 百萬螃蟹大軍引發網民的「食慾」時間:2017-04-29 18:39   來源:重慶晨報上遊新聞(重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網民想幫古巴消滅螃蟹 百萬螃蟹大軍引發網民的食慾 參考消息網4月29日報導 港媒稱,丹麥日前傳出海邊生蠔泛濫,內地網民紛紛表示想用舌尖消滅生蠔。
  • 一座海珠橋、半部廣州現代史,為何重新維修要恢復1950年的樣子
    當地朋友問,要不要到珠江邊走走?但我卻更中意沿江而建的各種風格建築、以及創意十足的各異的店鋪。再好的風景都是老天爺的賞賜,只有將人類的創意渾然天成、不留痕跡的植入大自然風景,才會更有那麼點耐人尋味的意思。這不,一間1933年的「riverside」河畔別墅,歐式的建築以及雕像讓人必須掏出相機去記錄。
  •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古巴:一點不窮 人均GDP超中國
    核心提示:人們都說古巴窮,但是按照官方匯率來統計,古巴的GDP人均也是7000美金,如果按照購買力就評價也就我們常說的GDP那它的人均GDP已經達到1.9萬美金,超過我們中國了。
  • 繼丹麥生蠔後 中國網民又想幫古巴「消滅」螃蟹
    內地媒體報導,古巴近日也傳出路上出現百萬螃蟹大軍,內地網民直呼想暑假去丹麥吃生蠔,十一黃金周去古巴吃螃蟹。­  香港《經濟日報》網站4月28日引述央視新聞微博報導,古巴豬灣(Bay of Pigs)近日出現大批螃蟹,集體橫穿馬路,湧向海邊產卵。數百萬的螃蟹橫穿馬路,所到之處路面全被覆蓋,路人直呼無立足之地。­  這則新聞再度引發網民討論,不少人留言詢問「能吃嗎?」
  • 為了炸掉一座橋,志願軍出奇制勝完成任務!
    在1950年冬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派出的一支特殊的先遣隊,成功完成了一次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奇襲任務。我志願軍戰士奔襲一天兩夜,在傷亡極小的代價下臨危不亂、出奇制勝、牢記使命,突破了重重驚心動魄的艱險,最終完成任務,為二次戰役西線戰場的勝利做出了特殊貢獻。這任務說來簡單:炸掉一座公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