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霍元甲》正在熱播,非常受歡迎。霍元甲這個名字婦孺皆知,不僅因為他是清末赫赫有名的武術家,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愛國人士,民族英雄。
霍元甲有一身好武藝,與其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鏢師,和現在的武裝押運是一樣的,能接這種活兒的人,自然得有強健的體魄和過人的武術功底,還得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霍家的「迷蹤拳」十分厲害,這一點大街小巷的人都知道。對於幼年體弱的霍元甲而言,能接受家傳拳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自保。
27歲以前,霍元甲基本上都生活在故鄉,時常挑柴到天津去賣,28歲後到天津當上碼頭裝卸工,本文要講述的事情就發生在碼頭上。
年近30,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容易衝動,毫不認輸。當時的霍元甲是天津法租界懷慶藥棧海河碼頭上的工頭,本來賣力賺錢養家餬口就很辛苦,工友們還時常受到一個名叫金達官的人欺負。
這個金達官摔跤術不錯,一般人不是他的對手,所以也就傲嬌起來了。不曾想遇到了霍元甲,為了給工友們討回公道,霍元甲與金達官之間展開了一場異常精彩的比試。結果就不用多說了,霍元甲完勝。
但金達官並不服氣,自己雖然打不過霍元甲,卻也不承認霍元甲是最厲害的。所以,十分不屑的說:「你要有本事,就去找李瑞東一較高下。」
一個習武之人聽到這樣的話,自然來了興致。所以,霍元甲決定找李瑞東比試比試,看看誰更厲害。雖然沒有「月圓之夜,紫禁之巔,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的驚心動魄,但高手之間的較量,不精彩那是不可能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李瑞東到底是何許人?他的武功真能與霍元甲相提並論?與霍元甲相比,李瑞東的家庭並不是習武的,反而是富甲一方的生意人。
李瑞東的先輩自明永樂年伴隨人口大遷徙輾轉而定居在武清城裡後,便專注於草藥材生意,時有「草藥李家」之稱。明隆慶年興建武清磚城後,李家生意愈加紅火。萬曆年後,李氏立家號「濟生堂」,在武清城開辦藥材、藥鋪、瓷貨和糧行等,其「濟生糧行」進駐山東和通州立分號,李家漸成一方富甲。
而且李氏三代為官,李瑞東的父親還是武清縣暑響噹噹的人物。正是這樣的家庭環境,讓李瑞東有了廣泛的人脈和學習的機會。
李瑞東5歲隨塾師誦經,7歲從師「大刀孫」開蒙武學。在之後的日子裡,更是學遍了各路武學的精髓,還將所學所悟衍化生新,創李式太極拳。這樣的一個人,確實是武術大師級別的,與霍元甲比試是完全有資格的。
李瑞東的厲害之處不僅於此,他在光緒二十年為慈禧六十壽辰做了特別的表演,深得慈禧器重,身輕如燕地穿行於殿梁間讓慈禧欣喜萬分,隨即脫口喝彩道:「真乃神鷹也!」之後經載漪力薦和多個王爺推舉,李瑞東入宮並很快擢任四品帶刀侍衛兼武術教官,成為了慈禧的貼身保鏢。
1901年,慈禧太后從西安返回北京,途中迫於八國聯軍的淫威,不得不下旨「肅剿」,支持抗擊聯軍的載漪被押往新疆。不久,李瑞東被迫離開宮中,隱姓埋名於京城東直門、北新橋和黃米胡同一帶,後回武清城家中。
霍元甲與李瑞東的比試也才有了機會,不過高手之間的過招並不會你死我活,因為武德和境界與剛練武的人完全不一樣,雖然霍元甲去切磋,李瑞東也非常有涵養的接待了。
兩人先是喝茶談心,把對方都了解了之後,這才落實到如何比試上面來。李瑞東提出,自己站立不動,霍元甲可以集中全身力量踢三腳,若自己腳步有絲毫移動,就算輸。
對於這個提議,霍元甲表示接受。然後到院內寬闊地拉開架勢準備比試,霍元甲第一腳朝著李瑞東上半身進攻,結果李瑞東紋絲未動。一番思考之後,決定攻其下盤,結果依然紋絲未動。而且霍元甲心裡也拿不準了,第一腳好像踢到了棉花上,力量根本發揮不出來,而第二腳像是撞上了鐵板,直接被彈回來了。
這兩腳對於一般人而言,定是爬不起來了,但李瑞東不僅完全接了下來,還遊刃有餘。正當霍元甲準備踢第三腳,李瑞東說道:「這最後一腳可叫你收不回去!」一番思量之後,霍元甲沒有再踢最後一腳,而李瑞東也如釋重負地舒了一口氣。
高手之間的較量,點到為止。隨後,兩人繼續喝茶談心,晚上還共進晚餐。因為霍元甲還有碼頭上的事情要做,休息一晚之後,不待李瑞東早餐做好,就悄悄離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