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家養殖觀賞魚的朋友來說,魚缸中的水面出現過多的泡泡應都遇到過,而且有時還會出現水面上的泡泡久久不能散走,那麼這種情況如何引起的呢,我們又要如何來處理好呢?
對於這種情況踏火個人以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會引起這種情況:
水中有機質過多:如果長時間不換水或是換水的量不夠,這時水中的有機質會慢慢變多,最後會引起水中的氨氮和硫化物之類的過高,隨著這些有害物含量的升高,水質會慢慢變粘,這時水面就會出現過多的泡泡,對於這種情況則要先換水、調水才行,否則對於危害較大。魚生病:如果魚生病之後身上的黏液增加,也會引起水面的泡泡過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魚體表的寄生蟲過多,這時刺激到魚分泌大量的黏液而引起水面的包泡過多。通常魚出現寄生蟲之後魚的體表會有一些小的出血點或是趴在魚水中不怎麼動、蹭缸之類的。如是這種情況,則用藥來殺蟲就可 了。
魚產卵:這種通常只會在魚的繁殖期裡才會有,如果魚在水中產卵之後,水中同樣會有一些黏液之類的,這時不面也會有一些泡泡,而且水質還會帶有一股很大的腥味,對於因產卵引起的水面有泡泡的情況,則先不用慌,先將水中的魚卵清除掉再換水,如果魚卵多或是水中泡泡過多時最好是清洗魚缸或轉缸都行,要不會引起水質很快變壞。投餵過多:魚缸裡的魚若長時間投餵過多,這時水中的一些殘餌和魚本身的排洩物之類的類都會引起水中的有機質過多,這時水中也易出現泡泡,這種情況則先要將投餵量降下來才行。藥物引起:這主要是在用藥後出現的情況,例如有時用過鹽或碘之類的藥物之後水面也會出現小的泡泡,這時只要藥的用量是正確的,則是一種正常情況,因為藥物刺激到魚後引起的。
水面泡泡過多如何來處理好呢?
養魚的水面出現泡泡過多,而且長時間不散的情況,除了上面所說的一些對症的處理方法之外,踏火個人建議是水體一旦出現異常時,則要先將魚的投餵量降下來,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先減少投餵量都是錯不了的,而且要等到水質恢復到正常情況時再來餵魚。另外除用藥後引起的泡泡過多外,其它原因引起的都可以先換水之後再來對症處理。
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僅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謝謝!